首页 / 正文

忠贞录原序

忠贞录者何李君维樾林君増志褎其乡先逹卓忠贞公所为诗若文而辑之并褎其后之悼忠贞诗若文而并辑之而以黄陈两先生事附载焉辑公诗若文昭文献也重忠贞也辑悼公诗若文志公义也笃景行也附黄以死难则忠彷扵批鳞附陈以陈情则孝嫓乎冯虎谐臭味也公识虑超羣大节不夺才猷智勇集扵厥躬而以翰墨求之仅百分一耳且扵书无所不窥吐词为经自足垂云汉而骤风雨倘获覩其全书必有可备一代之典者而以无意为文或志存乎削稿有心忌讳或恐匿其遗言欲寻只字片纸扵二百余年之后竟寥寥焉以兹集求公之翰墨又百分一耳则兹集似不足重公乎余曰不然夫文与行非裂而二也故曰诗言志言之无文行之不逺夫少卿河梁之别浅视汉恩仲宣从军之行盛称魏德此为诟厉安用文之然而墨允采薇爰歌虞夏左徒沉汨乃赋离骚阵云邉月之悲守睢阳而毕命【阙】 之吊望柴市以甘心气与秋日争髙词共春葩比丽文章节义之合而双美者也公诗如古风七言律雅饶风致如七言絶气清骨秀翩翩乎藐姑氷雪矣序文质朴极堪咀嚼而不为爽口之味居然先軰典型篇章虽少诸体具列然一斑寸脔而转觉盈笥充栋者之无色也昔文山公廷对防王公应麟许其忠肝方公孝孺赋紫芝甘露我皇祖见而韪之曰此异人也留以遗后词章之可觇人品如此即以兹集见忠贞之全何不可哉林君曰夫忠贞之产扵地如江湖然无之而非然亦有气类焉风俗是也忠贞之揭扵天如日月然无时而非然亦有际防焉机缘是也公之大节当文皇而亟称至神庙而大明而后之感懐悲愤慷慨涕洟神防扵公而不得见者为之序记诗诔賛以冩其向慕之衷盖人人一辙矣而传之者为刘公球为之祠者为朱公祀田而祀之者为王公士翘奉明诏以恤录者为周公悠皆吉州安福人也今周公鸣以郡别驾视篆吾瑞乃割俸葺其祠康公元穂来令甫下车輙首兴教化以表章公为己任旣捐金以竣祠事复亟亟梓其录二公亦安福人安福为吉州节义之乡气类之感良为非偶岂非机缘之竒遘乎【阙】侯公一元序纪安福之多贤【阙】西藩长也林君属余序亦谓余曩守吉州习其气类今者复值机缘之防不可以无言余则安能望侯公然林君之命不敢负也故僣为序其端若夫忠贞事实则先后诗若文已无遗佚而黄陈两先生生平崖畧亦各具本中无烦赘及矣项维聪序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十四·赵尔巽
  卷四十三·毕沅
  第十七回 刘渊拥众称汉王 张方恃强劫惠帝·蔡东藩
  ●卷六·刘一清
  ●卷三十一·赵翼
  卷之八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一·纪昀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三·佚名
  国语补(沈仲方笔)·查继佐
  汤思退传·脱脱
  史记言传·张廷玉
  第二节 吐蕃、回纥之患·吕思勉
  卷八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五·彭定求

        卷385_1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张籍   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衔恩暂遣分龙节,   署敕还同在凤池。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卷385_2 【寄元员外

  • 弹词注序·杨慎

    弹词注序弹词注一书,余于甲寅秋侍先大夫于武林,受命所注。今付诸剞劂,有谓箧藏三十七年,忽授之梓者,何居?曰:不欲梓者,余之心;不能不梓者,余仰体先大夫之心也。先大夫于癸丑冬解组会稽,旅寓西湖,日手弹词一编

  •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陈寿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

  • 列传第十三 尉迟迥 王谦 司马消难·令狐德棻

    尉迟迥字薄居罗,代人也。其先,魏之别种,号尉迟部,因而姓焉。父俟兜,性弘裕,有鉴识,尚太祖姊昌乐大长公主,生迥及纲。俟兜病且卒,呼二子,抚其首曰 :“汝等并有贵相,但恨吾不见尔,各宜勉之。”迥少聪敏,美容仪。及长,有大志,好施爱士。

  • 列传第一 皇后·令狐德棻

    文帝元皇后 文宣叱奴皇后 孝闵帝元皇后 明帝独孤皇后 武帝阿史那皇后 武帝李皇后 宣帝杨皇后 宣帝朱皇后 宣帝陈皇后 宣帝元皇后 宣帝尉迟皇后 静帝司马皇后书纪有虞之德,载“厘降二女 ”;诗述文王之美,称“刑于寡妻”。

  •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九·佚名

    卷十九   康熙十四年十月庚申,命将军噶尔汉自河南帅师赴襄阳。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奏:逆贼杨来嘉、洪福、谢四等五路齐出,屯均州诸处;荆州兵少,不能分遣,檄河南镇安将军噶尔汉率所部兵赴襄阳。上谕:河南当秦、楚之冲,噶尔

  • 卷二十一·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辛卯(一六五一)、大清顺治八年(永明王永历五年、鲁王监国六年)春正月己酉朔帝在南宁,免群臣朝贺;鲁王在舟山。刘文秀还云南,留白文选守嘉定、刘镇国守雅州。初十日(戊午)祀太庙。郑成功至南海,以苏懋为

  • 兵一五·徐松

    归正上【宋会要】蕃夷 光尧皇帝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赦按此条之前原有「蕃夷」二字,本为《永乐大典》之标题,《大典》本卷及下卷原在「蕃夷」类。:「应因金人驱拥及差取过军前官员得还者,并许依旧官职支破请给等。或已别差人,

  •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如冦仇第二十五·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古者离散其民,而陨失其国者,其常行何如?”晏子对曰:“国贫而好大,智薄而好专;贵贱无亲焉,大臣无礼焉;尚谗谀而贱贤人,乐简慢而玩百姓;国无常法,民无经纪;好辩以为忠,流湎而忘国,好兵而忘民;肃于罪诛,而慢于庆赏;乐人之哀

  • 法言義疏八·汪荣宝

      或問:「聖人之經不可使易知與?」〔注〕嫌五經之難解也。曰:「不可。天俄而可度,則其覆物也淺矣;地俄而可測,則其載物也薄矣。大哉!天地之為萬物郭,五經之為眾說郛。」〔注〕莫有不存其內而能出乎其外者也。〔疏〕「聖人之

  • 陶弘景的《真治》考·胡适

    这是我对《道藏》的第一次尝试,敬献给察等民先生六十五岁生日纪念论文集。一九三三·四,十《陶弘景的镇法》分七篇,共二十卷:运题象第一,分四卷,记杨义和许多“真灵”会遇的故事。甄命授第二,分四卷,记众&ldq

  • 律吕新论卷下·江永

    婺源江水撰论琴【十六条】以琴证论古今法三分损益之法其来尚矣今以为不然而别为之法得无无徴而不信乎曰是非无徴也古之乐器流传于今其最古雅而自然者莫如琴以琴证之则古今二法之离合判然于徽之间矣蔡氏之书证之于琴

  • 卷二十·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二十宋 李明復 撰僖公六年春王正月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伐鄭圍新城謝湜曰文公逃首止之盟故六國伐鄭鄭未服故圍新城盟則違命至於逃伐則距命至於圍著文公背中

  • 卷三十六·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六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昭公三经【甲子】五年春王正月舍中军【林襄十一年始主中军至是舍之舍中军从祀先公皆善辞也非国史无以知舍中军为季氏専鲁从祀先公为阳虎専季氏也○舍音舍传

  • 书义断法卷六·陈悦道

    元 陈悦道 撰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庻政惟和万国咸寜稽古而建官惟百犹古意之存而官职之简也内外之体统相承则简而有要而治之不扰者也内之百揆摠百官四岳摠方岳外之州牧各摠其州之诸侯侯伯义

  • 第二张照片·程小青

    “某君中学毕业,年26岁,仪表挺秀。家有薄产,愿得一年龄在20以内曾受新教育之女子为偶。有意者,请投函一六七号信箱,即当约期面晤,如双方合意,再行正式订婚。” 这一类“征婚”广告,在那时期报纸上差不多天天可以发见。同时也

  • 暴风骤雨·周立波

    长篇小说。周立波著。 部分章节初载1947年12月至1948年1月哈尔滨《东北日报》。1948年4—5月东北书店初版。作品以东北一个名叫元茂屯的村子的伟大变革,反映了东北解放区农村土改运动的全过程。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是

  •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佚名

    一卷。不著撰人。《金刚经》全称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以后出现多种译本,主要有唐玄奘、义净译本等。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