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八十八

礼部四十七

祭祀九

品官家庙

国朝品官庙制未定于是权仿朱子祠堂之制奉高曾祖祢四世之主亦以四仲之月祭之又加腊日忌日之祭与夫岁时俗节之荐享至若庶人得奉其祖父母父母之祀已有着令而其时享于寝之礼大略同于品官焉

祠堂制度

祠堂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东曰阼阶西曰西阶阶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令可容家衆叙立又为遗书衣物祭器库及神厨于其东缭以周垣别为外门常加扃闭祠堂之内以近北一架为四龛每龛内置一卓高祖居西曾祖次之祖次之父次之神主皆藏于椟中置于卓上南面龛外各垂小帘帘外设香卓于堂中置香炉香合于其上两阶之间又设香卓亦如之若家贫地狭则止为一间不立厨库而东西壁下置立两柜西藏遗书衣物东藏祭器亦可地狭则于厅事之东亦可

品官享家庙仪

时日

凡四时之祭用仲月并于孟月下旬之首择仲月三旬各一日或丁或亥主祭盛服率兄弟子孙立于祠堂阶下北面置卓子于主祭之前设香炉香合环珓于其上主祭以下皆再拜讫主祭焚香薰珓祝曰某将以来月上旬某日祗荐岁事于祖考即以珓掷于地以一俯一仰为吉不吉更卜中旬之日又不吉则不复卜而直用下旬之日既得日乃复位再拜而退若腊日忌日俗节之荐享则不必卜

斋戒

前期三日主祭率衆丈夫致斋于外主妇率衆妇女致斋于内沐浴更衣饮酒不得至乱食肉不得茹荤不吊丧不听乐凡凶秽之事皆不得预

陈设

前一日主祭帅子弟及执事洒扫正寝洗拭椅卓务令蠲洁设高祖考妣位于堂西北壁下南向考西妣东各用一椅一卓而合之曾祖考妣祖考妣考妣以次而东皆如高祖之位世各为位不相连属别设旁亲无後及卑幼先亡者袝食位于东西壁下凡伯叔祖考妣伯叔考妣兄弟嫂妻弟妇子侄子侄妇之属皆右男子左妇女东西相向以北为上【凡屋不问何向但以前为南後为北左为东右为西】设香案于堂中置香炉香合于其上束茅聚沙于香案前及逐位前地上设酒案于东阶上别置卓子于其东设酒注一酹酒盏一盐楪醋瓶于其上火炉汤瓶香匙火筯于西阶上别置卓子于其西设祝版于其上设盥盆帨巾各二于阼阶下之东又设陈馔大床于其东

省馔

前一日主祭率衆丈夫省牲涖杀主妇帅衆妇女涤濯祭器洁釜鼎具祭馔每位果六品菜蔬及脯醢各三品肉鱼馒头糕各一盘?饭各一椀肝各一串肉各一串务令精洁未祭之前勿令人先食及为猫犬虫鼠所汚

行事

祭之日质明主祭以下各具服主祭者见居官则唐?束带妇人曾受封者则花钗翟衣士人未为官者则幅巾深衣庶人则巾衫结绦妇人大袄长裙首饰如制主祭以下具服讫盥手帨手诣正寝神位前设蔬果酒馔设果楪於卓子上南端蔬果脯醢相间次之设盏柈醋楪於北端盏西碟东匙筯居中设酒瓶于架上炽炭于炉主妇炊煖祭馔皆令极热以合盛出置东阶下大牀上次诣祠堂前阶下序立主祭位于东兄弟以下位于主祭之东少退子孙及外执事者以次重行列于主祭之後主妇位在西弟妇姊妹位于主妇之西少退女子子妇及内执事者亦以次重行列于主妇之後皆北向其有伯叔父母位次并居主祭主妇位稍前主祭有母则特位于主妇之前叙立讫主祭升自阼阶焚香告曰孝孙某今以仲春之月【夏秋冬同】有事於显高祖考某官府君显高祖妣某封某氏显曾祖考某官府君显曾祖妣某封某氏显祖考某官府君显祖妣某封某氏显考某官府君显妣某封某氏以某亲某官府君某亲某封某氏袝食敢请神主出就正寝?伸奠献告讫歛椟正位祔位各置一笥各以执事者一人捧之主祭前导主妇以下皆从至正寝置于西阶卓子上主祭啓椟奉诸考神主出就位主妇奉诸妣神主就位其祔位则各用子弟一人奉之既毕主祭以下皆降复位

参神

主祭以下叙立如祠堂之仪立定俱拜若尊长老疾者则休于它所

降神

主祭升诣香案前焚香少退立执事者一人实酒于注一人取东阶卓子上盘盏立于主祭之左一人执注立于主祭之右主祭跪捧盘盏者亦跪进盘盏主祭受之执注者亦跪斟酒于盏【主祭者左手执盘右手执盏】灌于茅上以盘盏授执事者俯伏兴再拜降复位

进馔

主祭升主妇从之执事者【一人以盘奉鱼肉一人以盘奉米麫食一人以盘奉?饭】从升至高祖位前主祭奉肉奠于盘盏之南主妇奉麫食奠于肉西主祭奉鱼奠于醋楪之南主妇奉米食奠于鱼东主祭奉?奠于醋楪之东主妇奉饭奠于盘盏之西以次设诸正位使诸子弟妇女各设祔位皆毕主祭以下皆降复位

酌献

主祭升诣高祖位前执事者一人执酒注立于其右冬月即先煖之主祭奉高祖考盘盏位前东向立执事者西向斟酒于盏主祭奉之奠于故处次奉高祖妣盘盏亦如之奠讫位前北向立执事者二人举高祖考妣盘盏立于主祭之左右主祭跪执事者亦跪主祭受高祖考盘盏右手取盏祭之茅上以盘盏授执事者反之故处受高祖妣盘盏亦如之俛伏兴少退立执事者炙肝于炉以楪盛之兄弟之长一人奉之奠于高祖考妣前匙筯之南祝取版立于主祭之左跪读曰某年某月某朔某日孝玄孙某官某敢昭告于显高祖考某官府君显高祖妣某封某氏气序流易时维仲春追感岁时不胜永慕敢以洁牲柔毛粢盛醴齐祗荐岁事以某亲某官府君某亲某封某氏祔食尚享毕兴主祭再拜退诣诸位献祝如初每逐位读祝毕即兄弟衆男之不为亚终献者以次分诣本位所祔之位酌献如仪但不读祝献毕皆降复位执事者以它器撤酒及肝置盏于故处曾祖前称孝曾孙祖前称孝孙考前称孝子改不胜永慕为昊天罔极凡祔者伯叔祖父祔于高祖伯叔父祔于曾祖兄弟祔于祖子孙祔于考余皆仿此如本位无即不言以某亲祔食亚献则主妇为之诸妇女奉炙肉及分献如初献仪但不读祝终献则兄弟之长或长男或亲宾为之衆子弟奉炙肉及分献如亚献仪

侑食

主祭升执注就斟诸位之酒皆满立于香案之东南主妇升扱匙饭中西柄正筯立于香案之西南皆北向再拜降复位

阖门

主祭以下皆出祝阖门无门处即降帘可也主祭立于门东西向衆丈夫在其後主妇立於门西东向衆妇女在其後如有尊长则少休于它所此所谓厌也

啓门

祝声三噫歆乃啓门主祭以下皆入其尊长先休于它所者亦入就位主祭主妇奉茶分进于考妣之前祔位使诸子弟妇女进之

受胙

执事者设席于香案前主祭就席北面祝诣高祖考前举酒盘盏诣主祭之右主祭跪祝亦跪主祭受盘盏祭酒啐酒祝取匙并盘抄取诸位之饭各少许奉以诣主祭之左嘏于主祭曰祖考命工祝承致多福于汝孝孙使汝受禄于天宜稼于田眉寿永年勿替引之主祭置酒于席前俛伏兴再拜跪受饭尝之实于左袂挂袂于季指取酒卒饮执事者受盏自右置注旁受饭亦如之主祭俛伏兴立於东阶上西向祝立於西阶上东向告利成降复位与在位者皆再拜主祭不拜降复位

辞神

主祭者以下皆再拜

纳主

主祭者与主妇皆升各奉主纳于椟主祭以笥歛椟奉归祠堂如来仪

主妇还监彻酒之在盏注它器中者皆入于瓶缄封之所谓福酒果蔬肉食并传之燕器主妇监涤祭器而藏之

是日设席男女异处尊行自为一列南面自堂中东西分首若止一人则当中而坐其余以次相对分东西向就坐行酒荐食酒馔不足则以它酒它馔益之将罢主祭颁胙于内执事者徧及微贱其日皆尽

明会典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一九二 唐紀八·司马光
  第九十七回 莽朱博附势反亡身 美董贤阖家同邀宠·蔡东藩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三·张岱
  宋史全文卷二十三下·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皇王大纪卷三十二·胡宏
  皇王大纪卷二十二·胡宏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四·司马光
  第三八禀光绪六年三月十一日一一二○五-八·佚名
  一○七七 署理两江总督闵鹗元奏覆搜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并进呈刷印样本折·佚名
  杨选传·张廷玉
  先生王斗·佚名
  卷九·乾隆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九一·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迈·唐圭璋

      迈字实之,仙游人。生于淳熙十一年(1184)。嘉定十年(1217),以第四人登第,官教授,为郑清之所知。因论事镌秩,历通判外州。清之再相,召入为右司郎官,淳祐八年(1248)卒,年六十四,赠司农少卿。有臞轩集,永乐大典辑出。   水调歌头  

  • 三集卷三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一古今体一百十六首【癸未五】山西廵抚明德奏报得雨北省均沾山右旱忧斯忘彼岂予公既蒙解泽霏优渥遂问晋阳是异同【先是明德奏报晋省望雨甚殷京师於四月十七日

  • 卷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陶宗仪【四首】宗仪字九成黄岩人少举进士不中即弃去僦居松江至正间累辞辟举张氏开阃辟军谘亦不就洪武六年举人才至京以病固辞得放归有沧浪櫂歌南村集【唐士防云公以黍离麦

  • 青城山人集巻三·王璲

    明 王燧 撰七言古诗送郑御史佥宪四川郑君夙抱青云志十载未能施利器束书曽向西南游汉蜀山川归揽辔名藩大府币郊迎肯屈大材从小试下帏涵润百氏言闭户研穷六经义胸中蕴蓄既汪洋笔底文词转滂沛长风骤疾挂髙防峻岅﨑岖奔逸

  •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顺治十六年。己亥。春正月。癸巳朔。上不视朝。免行庆贺礼。  ○朝鲜国王李淏、遣陪臣许积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圣节。并进□山戊不□贡方物。宴赉如例。  ○甲午。四川巡抚高民瞻奏报、伪侯谭文、谭宏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六·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吕汲公大防传实録绍圣四年四月已亥舒州团练使吕大防卒大防字微仲京兆蓝田人皇佑初进士第调同州冯翊簿累迁著作佐郎知永康军青城县法当迁请以其官易毋封邑英宗即位改秘书丞太常博士未几除监察御史里行首言

  • 忠贞录卷一·李维樾

    明李维樾林増志同编古诗梅雨潭横空峭壁防飞瀑声震渊霆揺地轴絪緼气湿浮太空冲崖散作珠万斛源头直与银河通半空簸落花流淙此境定知无炎热万壑千岩洒晴雪溪山行赠友人溪山行行失路浩歌溪山怒山髙旣莫陟水深岂能渡水深防

  • 卷八·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八元 胡一桂 撰东汉世祖光武姓刘名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南阳郡今邓州蔡阳县名】高祖九世孙景帝子长沙定王发之後生九岁孤养於叔父良性勤稼穑受书通大义王莽末盗贼起【壬午冬】避吏新野【邑名

  • 萧济传·姚思廉

    萧济字孝康,东海兰陵人。少时好学,通晓经史,为梁武帝咨询《左氏》之疑难义项三十余条,尚书仆射范陽张缵、太常卿南陽刘之遴和萧济一道寻究讨论,张缵等不能与他抗衡。初官梁秘书郎,迁太子舍人。以参与平定侯景之功受封为松陽

  • 宗懔传·李延寿

    宗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人。八世祖宗承,永嘉之乱时,讨伐陈敏有功,封为紫阳县侯,授宜都郡守之职。死于任上。宗氏子孙因此居于江陵。父亲宗高之,梁时任山阴令。  宗懔自幼聪明精敏,喜爱读书,昼夜不知疲倦,一说话就引用前人故事,乡

  • 原强续篇·严复

    夫所谓标本并治者,岂非以救时之道通于治病者乎?盖察病而知致病之原,则其病将愈,唯病原真而后药物得,药物得而后其病乃有瘳,此不易之理也。今日之东事,横决大溃,至于不可收拾者,夫岂一朝夕之故,而审其原者谁乎?方其未发也,上下晏安

  • 異部宗輪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譯校凡用三本。(一)藏文本法行等譯異部宗輪論.校註略稱藏本。(二)後秦鳩   摩羅什譯十八部論.畧稱秦本。(三)陳真諦譯部執異論.略稱陳本。三本對勘今   譯.文句歧異有資尋討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一·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於普救眾生威德吉祥夜神所。聞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及得一切如來現前三昧。超出一切眾生莊嚴三昧。得如是等十千三昧。皆悉修習

  • 山海经广注·吴任臣

    地理文献考证。清吴任臣撰。十八卷。图五卷。任臣名志伊,号讬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诸生。康熙中举博学鸿辞,授检讨。著有《周礼大义》、 《十国春秋》等。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康熙六年(1667)

  • 松阳钞存·陆陇其

    二卷。清陆陇其 (见《古文尚书考》)撰。陆氏为灵寿知县时,于官事之暇,取其所著《问学录》、《日记》二书,摘选其中切要之语,录为一编,以示学者。灵寿乃古松阳地,故以“松阳钞存”为名。共七十五条,分道体、为学、处事、教学

  • 修真秘录·佚名

    养生著作。作者不详。题“前商州丰阳县主簿符度仁纂”。为饮食养生、疗病专集。《通志》著录。本书选录了历代文献所载养生理论及方法,提出了“食之各归其时”则“延益无限”等观点。其次阐述了“食之相宜,则可补脏”

  • 革除遗事·黄佐

    明黄佐撰。六卷。《革除遗事》原书为十六卷,文字较繁,本书系作者手定删节本,原分七卷,一卷已佚。内容为:一、君纪,记建文;二、阖宫传,记皇太子妃吕氏、皇太孙妃马氏等;三、列传,记董伦、沐春、王绅等七人;四、死难列传,记方孝

  • 希有较量功德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与《佛说最无比经》同。而缺发菩提心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