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九

卷十九
  康熙十四年十月庚申,命将军噶尔汉自河南帅师赴襄阳。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奏:逆贼杨来嘉、洪福、谢四等五路齐出,屯均州诸处;荆州兵少,不能分遣,檄河南镇安将军噶尔汉率所部兵赴襄阳。上谕:河南当秦、楚之冲,噶尔汉之兵未可全调;留护军二百、蒙古兵六百,委两翼护军参领各一员统之,仍驻河南府。其余满洲蒙古兵,噶尔汉速行帅赴襄阳。
  敕陕西诸将固守要地。总督哈占奏:伪总兵魏姓者率众自洋县犯黑水峪、丰峪口及西洛口诸处;伪将军王屏藩出汉中、抵略阳,谭洪出西河,吴之茂率伪总兵五人营于车家河,同犯秦州。上谕:逆贼声言出犯各口,意在分我兵力,乘间而动耳。诸将其各守要地,悉力剿御,毋使贼势蔓延。
  癸亥,调西安兵援大峪口。总督哈占奏:兴安叛贼渡江,将出大峪口。上谕:大峪口去西安最近,若调兵远地,虑稽时日;总督哈占、将军席卜臣等于汉中还兵内简精锐者,遣守大峪口。西安要地,宜增兵防御;以大同察哈尔兵三人、太原满洲兵三百人调赴潼关。此兵既抵关,将军乌丹即遣所部兵五百人速赴西安。未几,乌丹、哈占等奏:贼犯商州、旧县关诸处,已遣副都统德业立率兵五百人往援;商州兵少,贼势甚盛;潼关、商州贼皆有路可通,见在危急。上谕:将军噶尔汉所留河南护军二百、蒙古兵六百驰赴潼关,听将军乌丹等调遣;复于京师发每佐领甲兵一人,令参领瑚什巴、额勒布统之,往驻河南府。
  甲子,诏责大将军贝勒尚善。尚善奏:长沙、岳州加唇齿相依,若偏攻一隅,未能猝拔;必长、岳兼攻,庶可破贼。今安亲王进攻长沙,岳州亦宜协力规取;但兵力尚少,乞添发河南、山东兵每佐领四人,以资进讨。上谕:前贝勒尚善奏:岳州逆贼浚壕立桩甚固,不能攻取;故将岳州兵分遣荆州诸处,并非罢岳州之攻也。顷尚善等报:岳州贼党,吴三桂已檄往彝陵。今计我兵之在岳州、武昌者每佐领约有九人,又有绿旗官兵;我兵虽减于旧,而贼势亦分。若以之取岳州,未为不足。尚善又请发河南、山东兵,不合!速移会尚善,作何攻取岳州?即酌量以行。
  壬申,调大同诸处兵赴固原。提督陈福奏:九月二十三日,平凉贼奄至、固原贼亦自城内突出,齐犯我军;遣副将太必图率兵击之。方与贼战,中卫副将贾从哲忽退,游击张元经亦率兵走。于是众军惊扰,太必图遂没于阵,臣与前副将恰塔等于二十八日回至灵州。上命即于军中斩从哲、元经以徇;又谕曰:固原贼众城守甚坚,今川贼又入平凉,应速遣兵剿御。鄂尔多斯兵已遣还,不宜复调;调驻大同兵及神木、归化城兵,令副都统恰塔、员外郎拉笃佑领之,或由延安、或由定远速赴固原。此兵既到,陈福即率本标兵或先定固原、或会大将军贝勒先取平凉,与恰塔、拉笃佑酌行。大同兵既往固原,令郎中瑚什巴分太原蒙古兵五百人赴大同驻守。
  甲戌,授大将军贝勒洞鄂等攻取平凉方略。上谕兵部:顷大将军贝勒洞鄂、总督哈占等报兴安反贼犯商州大峪口、川贼谭洪救平凉,皆因王辅臣未灭、我兵俱集平凉,故诸贼乘隙侵犯,欲分吾兵力,以援辅臣。今洞鄂等官兵至平凉日久,自宜急图攻取;设使平凉未破,而四川之贼来援、兴安之贼又至,大兵往来路阻,后虽恢复平凉亦复何益!若平凉破、辅臣灭,则贼应援之念绝而窥伺商州之计亦阻,全陕可无虞矣。平凉南山俯视城中甚悉,若乘南山以红衣大炮攻之,城中贼众自不能支;洞鄂等速夺南山,则平凉可克。未几,哈占又奏:庆阳贼业已就抚,臣遣固原游击屠遵义率兵守之;未至,而逆贼王辅臣已遣其党周养民围庆阳、伏兵断路,我兵不能救,庆阳复陷。贼又犯皂社,皂社与泾州、常武、邠州接壤,为平凉大兵后路;臣已遣固原总兵官朱衣路赴救。于是,上复谕议政王等曰:贝勒洞鄂驻平凉日久,兵力不少;但图自便,惮于攻战,以致逆贼王辅臣分兵救固原,今又袭庆阳。洞鄂及参赞大臣从未赴敌,任贼四出,若罔闻知。平凉贼势既分,又不乘虚攻取;伊等在平凉所司何事?及今不取,更待何日耶?若仍顿师不进,必致我兵渐疲、粮储渐耗;贼益窥伺、蹂躏地方,贻害不少。洞鄂等其公同筹划,剿除逆贼。
  辛已,遣署副都统穆成额参赞将军觉罗舒恕军事。舒恕奏言:军务最重,须参赞得人;右翼中,无可委署副都统议军事者。协守吉安署副都统穆成额,乃右翼人,乞遣发臣军参赞军事。上谕:广东军事繁多,参赞不可乏人;都统、副都统等官在江西者颇多,穆成额即赴舒恕军前参其军事,大将军简亲王别委大臣代守吉安。
  十一月丙戌朔,命将军侯张勇固守巩昌诸路。先是,上谕张勇曰:陕西重地,凡平定地方、扫除贼寇,惟尔是赖。今大将军贝勒洞鄂虽攻围平凉,而逆贼王辅臣婴城死守,恐稽时日;又川贼已过昌宁驿来援平凉,我兵若不速灭辅臣,则陕西不能即定。尔量留官兵守巩昌,亲自率兵赴洞鄂军前协力进取平凉。若巩昌必不可离,多发标兵往平原以助攻战,并宜设策截川贼来援之路。于是勇言:逆贼吴之茂率众进屯单家河诸处,臣若赴平凉,恐贼乘虚直犯,臣断不可远离巩昌;且官军皆已分遣,臣兵单,实无可发。上下议政正贝勒大臣集议。议政王等奏言:巩昌所关亦重,应如张勇所奏,令固守巩昌、秦州诸处,相机剿御。上从之。
  丁亥,罢都统海尔图参赞。海尔图以运炮屯夫俱逃,请发枪手步军四百人、绵甲八百人防护;又以炮手熟练者少,请于八旗满洲汉军内择素习者遣发赴军前。大将军贝勒洞鄂以闻,上责之曰:贝勒洞鄂等帅师抵平凉,为日已久,不速灭贼、平定地方。及命炮攻平凉,海尔图又托故具启,迁延时日;洞鄂等并不议其可否,但据启以闻,殊为不合!前送红衣炮,拨汉军每佐领二人;海尔图谓不足,又添派一人。及海尔图去时借口沿途养马,不即速行;至关山,又请兵二千。欲靖贼寇,复如所请添发;而究不能开通关山。今令用红衣炮急取平凉,海尔图复请自京师发枪手、绵甲;耽延时日、有误军机,殊负任使,着解参赞之任。洞鄂等仍遵前旨,速定平凉。
  丁酉,大将军简亲王喇布请益兵,上不许。喇布奏:安亲王已分每佐领甲兵十人进征湖南,江西留每佐领十人分驻建昌诸处,省城所余止每佐领二人。今欲剿灭诸路贼寇而兵难调集,欲分守而兵又不足;乞将在江宁乌喇及盛京兵发来江西。上谕:江南要地,乌喇、盛京兵不宜调发。江西见有每佐领甲兵十人,又南昌、饶州、建昌、广信、吉安诸处皆添设绿旗官兵,已足调遣;大将军酌量缓急,有可缓之处调其官兵,以资战守。
  庚子,命提督赵国祚等随大将军安亲王岳乐进剿。岳乐奏:逆贼吴三桂闻臣进取长沙,必固守要害;非绿旗无以涉险阻,非红衣炮不能破营垒。提督赵国祚久在行间,熟练火器,兼有绿旗兵三千;屯垦都督陈平,有兵二千:乞俱令随臣进讨。其广东送来红衣炮甚重,路险难致;西洋炮轻利,乞发二十具为攻剿之用。上谕:剿灭逆贼、平定湖南,皆于安亲王是赖;练习宿将及精兵火器,俱不可阙。提督赵国祚、都督陈平并所属官兵,悉如安亲王所请。南怀人所造火炮,可遣官兵准数送至江西,转运安亲王军前。
  王不必待炮到始行,亟由吉安或袁州进发。
  壬寅,敕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分兵赴广东。总督金光祖奏:叛镇马雄同滇贼王宏勋等至高州,高、雷、廉叛兵合计约有十万。臣率兵深入高州,恐逆贼孙延龄乘隙犯梧,平南亲王尚可喜又无兵可调;乞添发大兵,产来应援。上谕:逆贼率众来犯广东,不可不速遣大兵;大将军简亲王于留守江西兵内即选择精锐每佐领二人,命才能夸兰大率之速赴广东,听平南亲王尚可喜、将军舒恕、总督金光祖商酌调遣,此兵仍着舒恕统辖。江西兵既发往广东,山东兖州蒙古兵六百人,令署副都统科尔扩岱统之,即赴江宁;科尔扩岱既到江宁,江宁所有乌喇、盛京兵一千,令署副都统尼满雅、秦扬古岱统之,即赴江西。更发禁耳每佐领兵二人,其半赴江宁,同蒙古兵六百人俱听将军哈尔噶齐统辖;其半赴山东,同原驻蒙古兵听将军布颜统辖。
 

猜你喜欢
  ●卷六·魏泰
  卷二十四·佚名
  第三篇 雍正朝·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九·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五·佚名
  第四编 岑仲勉、吕思勉、缪凤林讲隋唐五代史·王国维
  卷之一千五·佚名
  ◎流氓本色·恽逸群
  辑点说明·佚名
  卷二百三十五·杨士奇
  卷之十三  奉天靖難記三(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兵一一·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四·佚名
  王松海·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169_1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李白   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桂枝日已绿,拂雪凌云端。   弱龄接光景,矫翼攀鸿鸾。投分三十载,荣枯同所欢。   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

  • 秋天的梦·戴望舒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哦,现在,我是

  • 谢薖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谢薖(?—1116)字幼槃,号竹友居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谢逸之弟。二人皆能诗,并称“二谢”,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终身不仕,高风亮节,为时所重。政和六年卒,《宋史翼》有传。著有《竹友集》十卷。《彊村丛书》有《竹友

  • 列传第四十九 江淹 任昉 王僧孺·李延寿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父康之,南沙令,雅有才思。淹少孤贫,常慕司马长卿、梁伯鸾之爲人,不事章句之学,留情于文章。早爲高平檀超所知,常升以上席,甚加礼焉。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景素在南兖州。广

  • 东都事略卷一百四·王称

    列传八十七  姚兕字武之陇干人也父寳为陇干廵检战没以兕为右班殿直熙宁中西鄙进筑兕为廵检以功稍迁左藏库副使夏人举国入防环庆保障皆被围兕驻荔原堡引兵出据险要又张疑兵诸山上使贼不得散掠境内间出竒击之贼稍却明

  • 东都事略卷八十六·王称

    列传六十九  熊本字伯通饶州番阳人也擢进士调抚州军事判官稍迁秘书丞知建德县县占渔池爲圭田本悉弃予贫民神宗即位迁屯田贠外郎熙宁初置提举官本领淮南路擢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改户房六年泸川罗晏夷叛以本察访梓夔两路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六·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丙午朔钦天监进嘉靖四十三年大统历颁赐百官○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许从诚代○丁未 孝洁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都督佥事沉至祭 陵寝○戊申总督蓟辽侍郎杨选言各边主客兵饷俱属管粮郎中经理第郎中职在

  • 卷之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袁帝之龙袍·李定夷

    帝制发生后,军人派主张从速。曾由某上将在上海制就龙袍一袭,值洋五百元,预备阅兵时仿陈桥之故事。不料袁世凯以此等办法,太觉草率,非采用顾老二之转弯抹角办法不可。于是所制之龙袍,暂行收存。及大典筹备处成立,更于瑞蚨祥定

  • 卷二十七·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巻二十七雍正九年冬十月乙卯亲王丹津多尔济等大破贼于鄂登楚勒奬赏有差振武将军顺承亲王锡保奏言准噶尔贼人大策零敦多卜小策零敦多卜多尔济丹巴等于八月十一日自华额尔齐斯至索勒毕乌

  • 史记集解卷四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元年吴王阖庐

  • 或谓韩公仲·佚名

    【提要】 公仲即韩朋,是韩国的相国,在韩国权倾一时。他充分利用复杂的国际环境,挟外国势力而自保、自重。其实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自我发展的。在不妨害国家、团体利益的前提,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是完全正当的。 【原文】

  • 卷一百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王礼考【十六】大狩【臣】等谨按承平之时不忘武事天下所以久安长治也我皇上智勇天锡临御五十余年以来秋猕大典岁岁举行诚以顺时布令协天道之严威柔远绥来绍祖功之骏肃是以平西域奠

  • 詩經卷之二  朱熹集傳·朱熹

      邶一之三。邶·鄘·衛、三國名。在禹貢冀州、西阻太行、北逾衡漳、東南跨河、以及兗州桑土之野。及商之季、而紂都焉。武王克商、分自紂城朝歌而北、謂之邶、南謂之鄘、東謂之衛、以封諸侯。邶·鄘不詳其始封。衛

  • 炼丹运气为外道之法·印光

    所言某君,乃炼丹运气之流。既云皈依三宝,固当置此种工夫于度外。念佛之人,非不静坐。静坐仍是念佛。彼谓静功有效,盖是说运气有效。汝不知彼所说之静功为何事,故令续做。若依正理,既修净业,当依佛教。若兼修之,则邪正夹杂,或致

  • 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卷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吠多梨印成就句召仪轨分第六  复次焰鬘得迦明王根本十七字大明。名吠多梨秘密心印。能于焰鬘得迦大无畏明王作大欢喜。彼持明者或于禁缚之地或尸陀

  • 大六壬苗公射覆鬼撮脚·佚名

    十二时照显变化论 神后属子,其数九,其味咸,在女虚危三宿之位。 子加日,乘天后乃小女。 子加小吉,见土为老妇。子乘六合为小妇一云匪妇。 丑加子加日辰为公婆。子作太阴为婢妾。子作太常为妯娌。酉加子上为孀妇。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释。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本。有序及流通,般若之智生诸佛,故称为圣佛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