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弹词注序

弹词注序

弹词注一书,余于甲寅秋侍先大夫于武林,受命所注。今付诸剞劂,有谓箧藏三十七年,忽授之梓者,何居?曰:不欲梓者,余之心;不能不梓者,余仰体先大夫之心也。先大夫于癸丑冬解组会稽,旅寓西湖,日手弹词一编,咏歌不辍,又以明代缺如,因综有明三百年事,续着弹词。顾谓余曰:杨先生放废滇南,时其胸中抑郁,一往忠君爱国之心,无可寄,寄之歌词,一弹再鼓,隐寓夫劝惩来世、扶正人心之旨。予并续明词,俾无缺漏。惟是词意檃括,恐读者按词忘事,其于劝惩之旨,终觉展卷茫然。汝其综此两书,详注而急梓之,以公同好,可耳。予闻命,跪而请曰:大人不以璜之不肖,命注弹词,敢不奉严命?然窃思之,古者圣作明述,有经必有传,有是书必有是书之笺注。但后儒学尚训诂,虽六经皆有注疏,每多失经之本旨。即如三传有功于春秋,而马融不能无异同之疑;合注有功于左氏,而杜预且引为一人之癖。古人著述之难类如此,况升庵弹词,揉全史为十段,采用宏博;大人续补明词,并驱不朽?倘搜罗未广,考核未详,遽登梨枣,贻笑通儒,非大人所以命璜之意也。敢请缓之。先子曰:然。古人十年而成一赋,注书岂厌详慎?汝其勉之!余唯唯而退。由是篝灯起稿,翻阅羣书,根究事迹,悉其原委,历寒暑而注几成,可以梓矣。而未遽梓者,不敢谓已得古人之旨也,故曰不欲梓者余之心也。嗣是归里,暇日犹数易稿,请正先大人。大人命匠计工,亟图授梓,缘辛酉以前余事制举萟,未得全力搜讨;及于役梧江,匏系鸡肋,校雠无人,授梓之意终不果,而先子遂于辛未见背矣。徒跣奔旋,鸡骨支床,潦倒疾病,诸事俱废。迁延又十九载。今自顾须发霜盈,桑榆影逼,倘过此不能付梓成书,惧无以见先人于地下。而谓予能已于授梓乎?昔龙门马迁,继父谈书,不忘执手之泣;扶风班固,就父彪业,克成汉史之详;思廉表遗言而续梁陈二书,延寿终先志而撰南北二史。古人著书,堂构相承,比比然矣。余不才,去古人何啻天渊,而其不忍忘先人之心,与先人望予之心,则一也。乃今阅三十七年,而始谋授梓,方以旷日滋戾,而犹敢逡巡乎哉?故曰不能不梓者,余仰体先大夫之心也。独是前后两书注成,授梓有期,其于阐发劝惩之旨,未知果能仰酬先志与否?而岁月迁移,先大人不获目击校正,则抚编摩挲,是又余之滋戚也夫!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嘉平月汉阳张仲璜别麓题

猜你喜欢
  卷五百四十二·彭定求
  张仲殊·唐圭璋
  孙锐·唐圭璋
  郑域·唐圭璋
  第二折·贾仲明
  火柴·闻一多
  初集目录二·乾隆
  卷三百十一·陈思
  卷二十二·王琦
  卷四百三十八·曹学佺
  卷一百三十二下·曹学佺
  卷四·佚名
  第十回 娇子秋捷·蒲松龄
  第二回 两地相思·蒲松龄
  卷一·吴景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子行·唐圭璋

      子行号逢瓮,修月(今江西省)人,寓籍分宜。黄庭坚之诸孙。有逢瓮寐,今佚。   西湖月   自度商调   湖光冷浸玻璃,荡一饷薰风,小舟如叶。藕花十丈,云梳雾洗,翠娇红怯。壶觞围坐处,正酒吹波红映颊。尚记得、玉臂生凉,不放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邵灿

    第二十一齣 寻兄【霜天晓角】〔外上〕同攀月桂。两处分棠棣。春草空劳梦寐。何时迭奏埙箎。兄南弟北两依依。远道风尘信息稀。春塞愁闻鸿雁过。秋原梦逐鶺鴒飞。下官自从那年春榜之后。与俺哥哥在京师分别。转首又是

  • 第二折·贾仲明

    (卜儿上,云)老身是李素兰的母亲。自从去年清明时,俺那女孩儿领将一个秀才来家,他两个过的绸缪,不离寸步。那厮初未时,使了些钱钞。如今筛子里喂驴——漏豆了,赶也赶不将他出去。似这般呵,俺家里吃甚么?近日有个客人,姓甚唤做甚

  • 卷224 ·佚名

    陆游 暮春龟堂即事 东皇促驾又天涯,一片难寻堕地花。 瘦策穿林数新笋,素屏围枕听鸣蛙。 蚕房已裹清明种,茶户初收谷雨芽。 欲把一杯壶已罄,谩搜诗句答年华。 陆游 暮春叹 春深桃李争时节,千团

  • 卷一百八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八十李白登锦城散花楼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一作琼】钩飞梯緑云中极目散我忧【一作愁】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登峨眉山

  • 卷五百 列传二百八十七·赵尔巽

      ◎遗逸一   李清李模 梁以樟王世德 阎尔梅万寿祺 郑与侨 曹元方庄元辰王玉藻 李长祥王正中 董守谕 陆宇鼎弟宇燝、江汉方以智子中德等 钱澄之 恽日初 郭金台 朱之瑜 沈光文陈士京吴祖锡   太史公《伯夷列传

  • 六八七 军机大臣奏阅看发下《韩昌黎全集考异》等宋板书分别办理片·佚名

    六八七 军机大臣奏阅看发下《韩昌黎全集考异》等宋板书分别办理片乾隆四十五年四月初四日蒙发下宋板书三种,内除《通鉴释文》一部应交四库全书处查明抄存外,其《韩昌黎全集考异》、《柳河东全集》二种,臣等详加阅看,俱字

  • 卷五十六·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五十六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师古曰

  • 叱列平传·李百药

    叱列平,字杀鬼,代郡西部地方的人氏,其家世代为酋帅。平有容貌,须髯漂亮,善骑马射箭。袭职第一领民酋长、临江伯。孝昌末年,拔陵反叛,蠕蠕的部分人众寇掠马邑,平由于统领其部众反击,立军功,补为别将。后来牧子作乱,同时,刘胡仑、斛

  • 达奚长儒传·李延寿

    达奚长儒字富仁,代人。祖达奚俟,魏时任定州刺史。父达奚庆,曾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达奚长儒少年时就有气节德行,胆气勇烈过人。十五岁那年,袭父爵为安乐公。被周文帝用为心腹亲信,因诚实耿直,恭谦朴素,授其子为都督之

  • 元霄传·李延寿

    元浑去世后,儿子元飞袭爵。后来皇帝赐名为霄。他身高九尺,腰带长达十围,长得相貌魁伟,很有风度。他洁身自好,卓然不群,喜欢直言进谏,朝臣们都害怕他。孝文帝特别对他敬重,任命他为宗正卿。下诏说“:从今以后向朝廷奏事时各大臣

  • 第二章 9·辜鸿铭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辜讲提到自己最喜欢的弟子颜回 (颜回,字子渊。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所喜爱的最聪慧最有修养的一个学生)时,孔子道:“我曾经和他讨论了整整一天,在这一天中,他对

  • 卷二·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训义择言卷二婺源江永撰檀弓上檀弓免焉【陆氏释文云免音问以布广一寸从项中而前交於额上又却向後绕於髻】按免当音问程氏大昌读如字谓去冠别有辨见丧服小记篇左右就养无方【饶氏云养不止饮食之养言或

  • 卷九·王樵

    <经部,书类,尚书日记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九     明 王樵 撰周书周在今凤翔府岐山县岐山一名箭括岭山南有周原周旧国也后稷十三世孙古公亶父始居其地传子季厯至孙文王昌三分天下有其二曾孙武王发胜商诛纣因

  • 葛覃·佚名

    ——织布女心中的歌【原文】葛之覃兮①,施于中谷②,维叶萋萋③。黄鸟于飞④,集于灌木,其鸣喈喈⑤。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⑥。是刈是劐⑦,为纟希为纟谷⑧,服之无肄⑨。言告师氏⑩,言告言归⑾。薄污我私⑿

  • 尊重僧界还俗人·太虚

    近年以来,各处开坛传戒,其由各界出家受戒而入僧界者,年多一年。但看各传戒之寺,住三百二百或四五百众,便可见矣。但入僧者虽多,而僧众并不见增,则因由僧界还俗者日多也。且还俗而散入军界、政界、学界、商界者,亦时有闻人。惜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陆玑

    二卷。三国吴陆玑撰。陆玑字元恪,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仕吴为太子中庶子、乌程令。《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俱着录,皆谓三国吴陆玑撰。然明北监本《诗正义》所引作陆机,明毛晋《

  • 续古尊宿语要·佚名

    六卷。宋代晦堂师明编。此书继《古尊宿语要》之后而编,收录临济、汾阳昭、琅琊觉、慈明圆、翠岩真等八十一位禅师的语要。由于所摘录机缘语句较少,很少涉及人物生平履历,没有完整的传法谱系,其史料价值低于灯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