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祖肃皇帝在位时侍臣有请纂辑

圣训名之曰嘉靖政要者我

皇祖谦让未遑且曰他日朕身后史臣必书之呜呼逖矣神衷其俟诸后者晰也兹者恭修

实录成一代中兴大烈已可概见朕仍命儒臣就中掇其睿谟伟制便于诵法者遵旧例为

宝训二十四卷亲加裁览盖不胜仰止之思焉尝观前代人主训辞可传者无几且往往出臣下拟撰惟我

皇祖淋漓洒翰顷刻千百言累牍连编咸抒心所自得无假思构其微词奥义有前圣未发六籍未备者信定保之鸿谟作则之明训也朕生也晚不获面承燕翼之谋然聆其绪言溯其遗范岂惟文章功业灿然具陈即精神心术之微亦有可仰窥万一者盖我

皇祖英资大略本出于性生而典学崇儒又乾乾无一息之怠用能中天地为纲常礼乐之主不偶然也夫三代有道之长其本在德泽其具在法度而救偏补弊随时低昂则存乎人焉我国家

祖宗德泽在人二百年如一日顾法久而玩吏缘为奸惟

皇祖拨时之宜乾纲独断故是编所载大要在综名实饬修攘以兴周官之法度而关睢麟趾之意未尝不存乎其中诚仁义并用长久之道已朕属承圣统深惧弗克□荷以忝先烈惟是扬谟纂训传之无穷使继今万世子孙益知

祖宗德泽之所由延法度之所以守绍庭敬止日慎一日此则予小子一念觐扬之思亦我

皇祖惓惓以继述望后人之意也是为序

万历五年八月十九日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序终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六 甄琛 高聪·魏收
  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张廷玉
  第六十回 因祸为福仲卿得官 寓正于谐东方善辩·蔡东藩
  第七十四回 王宫人喜中生子 张宰辅身后籍家·蔡东藩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三·乾隆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九百六十七·佚名
  第十五章 教育·吕思勉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佚名
  世家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三十四·郑麟趾
  卷八十七上 扬雄传 第五十七上·班固
  卷六十一·雍正
  卷二百十六之一·雍正
  卷三十六·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三·袁枚

      辛亥端阳后二日,广西刘明府大观袖诗来见。方知官桂林十余年,与比部李松圃、岑溪令李少鹤诸诗人,皆至好也。席间谈及广西官况清苦,独宰天保三年,为极乐世界。其地离桂林二千余里,乾隆四年,改土归流,方设府、县。岁有三秋,狱

  • 卷四十九·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九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叶梦得建康集钞叶梦得字少蕴吴县人绍圣四年进士自婺州敎授召为编修官历祠部郎起居郎翰林学士出知汝州提举洞霄宫政和五年起知蔡州移帅颖昌府?提举南京鸿庆宫绍兴初起

  • 卷二·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二       唐 方干 撰五言律诗陈秀才亭际木兰昔见初栽日今逢成树时存思心更感远看步还迟蝶舞揺风蕊莺啼含露枝徘徊不忍去应与醉相宜赠镜公幽独迢遥夜夜清人更闲高风吹越树细露湿湖山月

  • 卷二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三·张廷玉

        王汝训 余懋学 张养蒙 孟一脉 何士晋 王德完 蒋允仪 邹维琏   王汝训,字古师,聊城人。隆庆五年进士。除元城知县。万历初,入为刑部主事。改兵部,累迁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者,大学士王锡爵门

  • 卷十五·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十五 【起己亥明宪宗成化十五年尽丁未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几九年 【己亥】十五年春二月修开国功臣墓 【南京礼部

  • 一七九 署理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将存局未解书籍给还折·佚名

    一七九 署理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将存局未解书籍给还折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六日署理山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遵旨将存局未解书籍先行给还事。窃臣于本年七月十六日准办理四库全书处咨,内阁奉上谕:各有购办遗书,其

  • 卷三百二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仁宗时知延州庞籍论范仲淹攻守之策上疏曰臣近奉诏详范仲淹所上攻守之策及范仲淹近遣本州推官张问至具述延庆之

  • 辨祟篇第七十二·王充

    世俗信祸祟,以为人之疾病死亡,及更患被罪,戮辱欢笑,皆有所犯。起功、移徙、祭祀、丧葬、行作、入官、嫁娶,不择吉日,不避岁月,触鬼逢神,忌时相害。故发病生祸,絓法入罪,至于死亡,殚家灭门,皆不重慎,犯触忌讳之所致也。如实论之,乃妄

  • 第二章 8·辜鸿铭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辜讲另外一位学生(子夏)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困难在于人的仪表神态,如果仅仅是需要年轻人做的事情,年轻人做了;而当有美食好酒的时候允许老年人一起

  • 卷十八·佚名

    △杂品之二自归大圣雄,欲觐尊沙门。今欲自悔过,久来所作罪。尔时世尊还现色相威神炳着。手执指鬘诣祇洹精舍告诸比丘,汝等将此指鬘度为比丘。即如佛教得为道人。清旦着衣持钵入舍卫城分越。尔时城门里有一牝象。怀妊欲产

  • 道行经远离品第十八·佚名

    佛言复次须菩提,梦中菩萨摩诃萨不入阿罗汉地。不入辟支佛地。不乐索其中。亦不教他人入其中。心亦不念般若中诸法。梦中视不般若中为证。心悉常在佛。如是须菩提,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当知是阿惟越致相。复次须菩提,菩萨

  • 复闽南佛化新青年会·太虚

    闽南佛化青年公鉴:承函示粘叶二君讨论之件,具见诸君慎重佛法之至意。谬荷咨询,鄙见窃谓粘君语妙思玄,欲人将恩怨冤亲作一场梦幻观之,虽足令人深省,然或致聪明者流粘玄玩世,转不若叶君之词严义正,于此人心陷溺之险海中,有乘一叶

  • 唯识三十论讲要(注一)·太虚

      ──二十年二月在厦门涌莲精舍讲──  此论是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译。关于他们的历史,研究佛学的人,大概都是知道的,所以现在略去不谈。此论共计有三十颂──在印度四句为一颂,好比中国之诗,故此论是用一百二十句

  • 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六(末)·窥基

    观如来品 合十一品。正陈本宗分中。分三。初九品明菩萨境。次上一品明菩萨行。此之一品。明菩萨果。修行当必成大果故。如来之名。已如前释。观者察。智见照察。名之为观。恐修妙行者执有实如来。不解正观二身差别。

  •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佚名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尔时世尊。在迦毗罗城尼俱律那僧伽蓝所。与诸比丘并诸菩萨无数众生。周匝围绕而为说法。尔时阿难独居净处一心计念。即于其夜三更之后。见一饿鬼名曰面然。住阿难前白阿难言。却后三日汝命将尽。

  • 末利支提婆华鬘经·佚名

    唐 不空译末利支提婆华鬘经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阿罗汉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大菩萨众。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九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九卷 (入藏录上)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合大小乘经律论及圣贤集传兼贞元新入藏经。总一千二百五十八部。合五千三百九十卷。五百一十帙大乘入藏录上大乘经六百八十二部。二千四百一十三卷

  • 凤子·沈从文

    短篇小说,沈从文著,1930年5月杭州苍山书店初版。残稿,全书只完成10章,前有自序和题记。《凤子》这篇著作通过人物频繁的对话展现了作者有关自然神性的思考.这部作品处处充斥着冲突——青年人与老年人人生观的冲突,城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