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自在力王如来解曰】此虽如是布施。只是有碍之宝。不是无为清净功德。是故如来不说多也。若有菩萨。以卢舍那身中七觉菩提。持斋礼赞。从其心灯。化生功德。不生不灭。坚如金刚。乘香花云。入无边界。起光明台。供养十方一切诸佛。此是无为功德见性之施。化为菩萨。颂曰。广将七宝持为施。如来不说福田多。若用心灯充供养。威光遍照满娑婆。

  【疏钞云】若据舍大千珍宝布施。其福极多。若执著希望福德。有余则有尽。故云若福德执实有。如来不说得福德多。此是反释之义。言以福德无者。无希望心也。既无希望。即为无住相施。是名无为福。若依无住无为而施者。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僧若讷曰】福有者。取相也。福无者。离相也。离相故称性。性如虚空。其福无量。

  【颜丙曰】假使尽世界七宝布施。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终不免轮回。毕竟有堕落。不足为多。以福德无故。此其所以为多也。所谓无之一字。赵州教人见性看话头。自云狗子还有佛性无。应云无。只将这无字。贴向鼻头上。崖来崖去。久久自然有个入头处。是则是。切不得作无字会。

  【僧微师曰】世尊召云须菩提。若能施之人。以妄识为本。修布施行。即取著能所者。以为实有此福。即成颠倒。如来不说此福德多。以福德无故者。若能施之人。以佛智为本。修布施行。悉皆离相。不见福为实有。即非颠倒。如来说此人福德甚多。

  【智者禅师颂曰】三千大世界。七宝满其中。有人持布施。得福也如风。犹胜悭贪者。未得达真宗。终须四句偈。知觉证全空。

  【李文会曰】凡夫住相布施七宝。希求福利。此是妄心。所得福德。不足为多。不如净妙无住之福。无得之德。同于虚空。无有边际。

  【川禅师云】犹胜别劳心。颂曰。罗汉应供薄。象身七宝珍。虽然多浊富。争似少清贫。罔象只因无意得。离娄失在有心亲。

猜你喜欢
  卷十七·佚名
  请食品第六·佚名
  卷第四十·普瑞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九·欧阳竟无
  曹溪大休珠禪師住桐鄉密印寺語錄卷第五·佚名
  卷第二·佚名
  同情沦陷区佛教徒的呼吁·太虚
  因果观念与心理建设·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五·澄观
  佛教美术与佛教·太虚
  阿难总持缘品第六十·佚名
  止观大意·湛然
  四分律卷第四十七(三分之十一)·佚名
  广衍品法句经第二十九(十有四章)·佚名
  题焚经台诗·宋真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794_1 【讲德联句】皎然   先王设位,以正邦国。建立大官,封植有德。--潘述   二南敷化,四岳述职。其言不朽,其仪不忒。--汤衡   暨于嬴刘,乃创程式。罢侯置守,剖竹分域。--皎然   赫矣皇唐,康哉立极。精

  • ◎序·谢榛

      四溟山人,眇一目,称“眇君子”,然其论诗真天人具眼,弇州《艺苑卮言》所不及也。诗之工,则有目者咸识之。全集中有《诗家直说》四卷校订而授之梓。惜未得善本补其残缺,又何敢嫌其繁冗,谬加删削为哉?山人之义心侠

  • 论曲源第一·王骥德

      曲,乐之支也。自《康衢》、《击壤》、《黄泽》、《白云》以降,于是《越人》、《易水》、《大风》、《瓠子》之歌继作,声渐靡矣。“乐府”之名,昉于西汉,其属有“鼓吹”、“横吹”、“相和”、“清商”、“杂调”诸曲。

  • 卷三十八·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三十八易静兵要望江南占天第十 【十一首】天之道,为父又为君。清静丽明为顺吉,昏暗阴散缺忠臣,谄佞近王庭。天气赤,荫地一般红。人物尽来如屠血,来兵必战有灾凶,兵败莫西东。 【宋咸淳甲戌七月初六日庚辰酉时,在

  • 卷二十三·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二十三宋 范成大 撰初秋二首急雨过窗纸新凉生簟藤蹒跚老铃下来炷壁间灯壮岁故多病老年知不堪何须看公案只此是真参蝙蝠伏翼昏飞急营营定苦饥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为蛩壁下秋虫语一蛩鸣独雄自然

  • 卷六十一·志第二十八·柯劭忞

      ○百官七   大都留守司。秩正二品。掌守卫都城宫禁,调度本路供亿,兼理营缮内府诸邸、尚方供张及门钥启闭之事。留守五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副留守二员,正四品。判官二员,正五品。经历一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

  • ●卷一·李纲

    靖康元年秋,余罢知枢密院事、河北河东路宣抚使,除观文殿学士、知扬州。以言者,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责授保静军节度副使,建昌军安置,寻移云安。二年春,行次长沙,蒙恩复旧官,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时金寇再犯阙,都城围闭

  • 绎史卷七十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陈二庆之乱【蔡弑景侯附】左传【襄公二十年】蔡公子燮欲以蔡之晋蔡人杀之公子履其母弟也故出奔楚陈庆虎庆寅畏公子黄之偪愬诸楚曰与蔡司马同谋楚人以为讨公子黄出奔楚初蔡文侯欲事晋曰先君与于践土之

  • 卷三百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一八旗大臣年表十二八旗都统年表二满洲八旗二<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一>

  • 卷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一吉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家祀典孔明有大祀有中祀有羣祀殊事合敬周礼所谓以吉礼事邦国之神于是乎备焉谨详其仪着于篇南郊冬日至大祀天于圜丘之礼先

  • 春秋春王正月考·张以宁

    明 张以宁 撰论语子曰行夏之时子朱子集注曰三代迭用三正天开于子周以子为天正地辟于丑商以丑为地正人生于寅夏以寅为人正而时以作事则嵗月当以人为纪故孔子尝曰吾得夏时焉説者以为夏小正之属盖取其时之正与其令之善

  • 卷五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隠公三年考异足利本传不赴于诸侯于作于永懐堂同 武氏子来求则正误则当作赙注即传其伪以惩臣子之过也永懐堂惩下有创字 方曰筐员曰筥员作圆

  • 谈规矩·梁漱溟

    前天在火车上,同一位朋友谈到济南齐鲁大学医院的一位外国大夫,他检查病人,执行他的职务,格外周匝到家,凡事都是按照规矩去做。而中国学生跟他学习的,遇着不在他监督之下的时候,就不肯按照规矩去做,凡事似乎可省事的就省了。大

  • 辨法法性论全文·佚名

      辨法法性论  弥勒菩萨造  苾刍法尊译  顶礼曼殊室利菩萨  由知何所断.有余所应证.欲辨彼等相.故我造此论.  此等一切.二类所摄.谓法法性.法表生死.法性表三乘涅槃.如所显现及名言虚妄分别是为法相.无而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五·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夜神。告善財言。善男子。如汝所問。從幾時來。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如是之義。我承佛力。當為汝說。善男子。菩薩智輪。寂靜圓滿。遠離一切分別境界。

  • 佛说梵摩难国王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国王。号名梵摩难。常供养佛及众僧。每得斋日。王辄宿敕群臣严驾。王便导从数千人到佛所。五体投地。稽首佛足。佛每为诸天人民说经

  • 卷第九·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原书阙

  • 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世尊入一切如来金刚安像三昧,从三昧起。说塑画雕造安像庆赞仪轨。有一菩萨白言,佛身无相,犹若虚空,遍一切处。云何今说令安佛像?佛言,我为久修行者,说彼法身无相无为,遍一切处,不生不灭,今为初发心众生,令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