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干尚书文传(仁里漫稿)

文传,字寿道,号止斋,平江吴人。父雷龙,乡贡进士。先世以武弁入官,而力教其子以文易武。故雷龙两举进士,生文传,乃名今名以期之。用举者为吴及金坛两县学教谕,饶州慈湖书院山长。延佑科举法行,首中江浙乡贡,明年会试乙科,授同知昌国州事。累迁长洲、乌程两县尹,升婺源、吴江两知州。至正三年,召修宋史,书成,擢集贤待制。寻以嘉议大夫、礼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八。所著有《仁里漫稿》。寿道为文务雅正,不事浮藻,尤长于政事,其治行往往为诸州县最,有古循吏之风。韩伯高廉访浙西,作《乌程谣》以纪其绩。初,寿道登第后,一夕梦入选,挂名为长、吴正官,觉而笑曰:我吴人,安得作长、吴二县正官?已而果知长洲县,复知吴江州,适与梦符。寿道以吴人而两任为本路之官,一时以为希遇云。 

至顺四年四月九日同王叔能柳道传钱翼之胡古愚游天平山次古愚韵 

自天平游灵岩次胡古愚韵 

自灵岩登天平山次柳道传韵 

题水村图 

敬题范文正公所书伯夷颂卷尾 

○至顺四年四月九日同王叔能柳道传钱翼之胡古愚游天平山次古愚韵 

苍壁屯云戟卫森,白云入户衮衣临。千章乔木祇如故,一尺流泉不在深。剩有桑麻居杜曲,岂无觞咏集山阴。登高却省曾游处,短发搔余不耐簪。 

○自天平游灵岩次胡古愚韵 

两峰阊门西,突兀俯众丘。昔年歌舞地,潺湲水空流。岿然白云祠,祀事久益修。尚书献纳后,聊复吴中游。东阳二佳士,并驱驷玉虬。相从泉石间,共赏花竹幽。振步极玄览,万象输吟眸。笑语落空谷,转觉吾生浮。登高固能赋,一洗千古愁。日暮微风发,山气凉如秋。老禅亦好事,款曲邀人留。清泉出岩窦,浊醪过墙头。吾曹亦何幸,去去同仙舟。 

○自灵岩登天平山次柳道传韵 

范公命世才,志欲清禹甸。高名冠礼闱,直道行谏院。气节凛霜柏,精神烂岩电。常怀天下忧,每恨党锢传。买田赡贫族,貤恩贲幽竁。致君岂无术,不采羞自荐。身未安朝廷,勋已树方面。稍亏一篑成,俄感两楹奠。相业贻后昆,源深流益衍。峨峨天平山,先茔神所恋。灵斿泝天风,□捷百夫牵。堂高庙貌尊,寺近法轮转。帘静香更清,庭幽香逾蒨。侯邦秩春祀,辟户丹青绚。系牲有丰碑,孰敢易以面。忠孝结人心,异代民不倦。兹游及初夏,乔木鸟声啭。遗构指吴宫,往事鄙勾践。至今十载后,红膏汗苍巘。青松自高卧,日出露光泫。衣从空翠沾,杯带流霞咽。溪声碎珠玉,势若疾飞霰。肩舆去如飞,侧径不容眄。人归华表鹤,石化洞中燕。惟有白云居,不知陵谷变。一亭俯流泉,颇觉游览便。龙门快先登,卓笔喜遥见。山形如罘罳,回合护台殿。一宿赞公房,莲花催晓箭。芳题勒岩壁,清饮却歌扇。平生子长游,奚暇论封禅。纪行诗固奇,属和语多谚。真同雩咏归,宁狂不为狷。识琴谁似邕,知玉莫如卞。 

○题水村图 

桑梓未能志楚甸,琴书已久住吴门。悠悠江海风烟隔,知是夕阳何处村? 

○敬题范文正公所书伯夷颂卷尾 

孤竹身为百世师,范公手染退之辞。不知青社挥毫日,得似天章论道时。 

猜你喜欢
  赵与仁·唐圭璋
  提要·康万民
  第三十六出 逃难·孔尚任
  第一折·佚名
  二集卷六十四·乾隆
  卷五十八·王奕清
  卷十二·王奕清
  卷十四·佚名
  卷八百四十六·佚名
  卷五百六十七·佚名
  迫姑掌羊·佚名
  日涉园集巻二·李彭
  第六回 方氏骂官·蒲松龄
  吴淑姬词作鉴赏·佚名
  竹斋诗集巻一·裘万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292_1 【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司空曙   香殿留遗影,春朝玉户开。羽衣重素几,珠网俨轻埃。   石自蓬山得,泉经太液来。柳丝遮绿浪,花粉落青苔。   镜掩鸾空在,霞消凤不回。唯馀古桃树,传是上仙栽。   卷29

  • 歴代诗话卷七十二·吴景旭

      癸集上之上  明诗  实字  刘伯温雪鹤篇云鸾鹓鳬鸿鹑鹄翚鹭鹗鹳鹊鷢与鵗吴旦生曰沙中金集载唐宋人有叠用七实字为句者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柟栌枫柞樟又异人间出骇四方严王陈李司马杨又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兎

  • 卷330 ·佚名

    宋祁 林鸦 林鸦泊泊飞,剩欲送斜规。 城头八九子,月中三币枝。 嚮晨常自警,邻暝不应移。 王孙无巧弹,此夜正羁雌。 宋祁 凌屯田知和州 坡殿程篇属思精,飘飘老气薄黔嬴。 一台旧服郎官笔,千骑

  • 卷一六五 梁紀二十一·司马光

      起昭陽作噩(癸酉),盡閼逢閹茂(甲戌),凡二年。   世祖孝元皇帝承聖二年(癸酉,公元五五三年)   春,正月,王僧辯發建康,承制使陳霸先代鎮揚州。   丙子,山胡圍齊離石。戊寅,齊主討之,未至,胡已走,因巡三堆,大獵而歸。   以吏部

  • ●卷一百九十六·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六。   起绍兴九年六月二十一日已巳,尽其日。   吴武安公功绩记曰:吴玠字晋卿世居德顺之陇干曾祖谦太子太保祖遂太子太傅父扆少保三世皆以义烈闻侯少沈毅尚气节长於骑射晓兵法读书能通大义未冠以良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一·佚名

    万历四十七年四月甲寅朔孟夏享 太庙遣官恭代○上谕兵部曰朕前为严谨门禁已有屡旨申饬 祖训设立各门内外官员等守卫官军人役职司启闭盘诘关防立法严密今边警屡报堤备宜周著守门内外员役比常十分谨慎不时严加查点不许

  • 卷下·胡承谱

    齐云舆夫齐云舆夫某某同伴中不省所自来讯之旗人也住齐云者二十余年适旗人有任徽州府太守者奉母氏太夫人进香齐云抵山腰遇舆夫某某讯得实情讶为其父迎归终养焉先是某某年二十许膂力方刚负气自豪与人鬬殴濒死惧罪潜逃窜

  • ◎北京第一舞台开幕记·李定夷

    第一舞台于三年开幕,即于开幕日失慎,全台尽付一炬。兹记其未炬前内容之组织与艺员之分配及开幕前之情形: (一)剧场之形式 该舞台虽不及东西洋各新式剧场之完美,求之于北京,已为不可多觏之大剧场矣。其舞台之组织,纯取西洋转

  • 张文腂传·刘昫

    张文馞,贝州武城人。隋炀帝大业末年,他家由魏州搬迁到昌乐。张文馞幼年丧父,因孝顺母亲敬爱兄长而闻名。贞观初年,以通晓经传而中明经举,补并州参军之空缺。当时,英国公李责力是并州长史,对张文馞很是器重而以礼相待。他又被

  • 陆鸿棠·周诒春

    陆鸿棠 字傅元。年二十八岁。生于上海。父梅亭。业木商。本籍住址。上海南市竹行弄三朵里对过。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任上海益智学校教员。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米西根大学。习建筑工程。民国四年。得学

  • 曾子大孝第五十二·戴德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谓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

  • 士容论第六·吕不韦

    士容一曰: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其状朗然不儇,若失其一。傲小物而志属于大,似无勇而未可恐狼,执固横敢而不可辱害。临患涉难而处义不越,南面称寡而不以侈大。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耳目遗俗而可与定

  • 第七章 避嫌疑·佚名

    礼别嫌疑。所以防淫也。古人同胞兄妹至八岁。即异席而食。况其他耶。内言尚不出于外。外言尚不入于内。又况其他耶。窃见近世人家。每有致犯淫秽。皆由防闲不密。内外不分。男女混杂。不嫌不疑。以至酿成丑事。败坏门

  • 知北游第二十二·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 〔疏〕此章并假立姓名,寓言明理。北是幽冥之域,水又幽昧之方,隐则深远难知,弅则郁然可见。欲明至道玄绝,显晦无常,故寄此言,以彰

  • 束伍令第十六·尉缭

    本篇具体规定了战场上的赏罚制度和各级将吏的惩罚权限,主张用重赏重罚来督促军队奋勇作战。70、束伍之令曰,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者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残。亡长得长当之,得长不亡有赏

  • 中观论疏卷第六(本)·吉藏

    释吉藏撰作者品第八上来七品一周略破人法明大乘观行。此下十品重破人法明大乘观行。略破为利根人说重破为钝根人说。问何以知前略破今重破耶。答以前后二文证之知有二周之说。三相品末二偈有三双。一偈洗有为无为一切

  • 东坡志林·苏轼

    又称《东坡手泽》。笔记。宋苏轼(1036—1101)撰。五卷。轼有《东坡七集》已著录。本书主要记元丰至元符二十年间事,多为亲见亲闻,随手笔记而成,命曰《手泽》。后人进行整理付梓时,因作者生前欲作《志林》未成,故改题《志林

  • 大云请雨经·佚名

    本名大云经请雨品第四十六,一卷,宇文周阇那耶舍译。请雨经四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