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外戚传五

外戚传

○辽

(臣)等谨按辽史外戚有表而散见于列传以萧氏势均耶律不胜载也今取皇后亲父兄弟及尚帝女者汇为一卷

萧达鲁【阿古齐】

  萧哈里

  萧逊

  萧继先

  萧巴雅尔【恒】德

萧孝穆【孝忠  孝友

阿拉  萨

巴】

  萧托云

  萧托卜嘉

萧老【慈实努】

萧奉先

萧达鲁

萧哈里

萧逊

萧继先

萧巴雅尔

萧孝穆

萧托云

萧托卜嘉

萧惠 【慈实努】

萧奉先

△萧达鲁

萧达鲁字达年本契丹大族赐姓其母为德祖女弟而淳钦皇后又其女兄也五世祖曰哈玛尔约尼氏时尝使唐唐留之幽州一夕折关

遁归国由是世为决狱官达鲁性宽厚膂力绝人习军旅事太祖潜藩曰侍左右凡征讨必与行阵既即位达鲁与弟阿古齐皆总宿卫拜达鲁

北府宰相世其官太后征奚及讨刘守光达鲁略地海滨杀获甚众埒克等乱溃而北走达鲁率轻骑追之兼昼夜行至榆河败其党获埒克以

献太祖嘉之锡赉甚渥后讨西南夷功居诸将先神册三年卒达鲁有胆略闻敌所在即驰赴亲冒矢石前后战未尝少衄必胜乃止以故在太

祖功臣列喻以手云弟阿古齐

阿古齐

阿古齐

阿古齐字萨巴少性卓越自放不羁及长以骁勇称善骑射临阵敢前每射中敌甲楯辄洞贯太祖为裕悦时以材勇充任使既即位与达

鲁总腹心部埒克之乱也淳钦皇后军黑山阻险自固太祖方经略奚地命阿古齐统百骑往卫之逆党特尔特耶律华格素惮其勇略相戒不

敢犯埒克既北走与达鲁追擒于榆河神册初元讨西南夷有功徇山西诸郡县又下之败周德威军三年以功拜北府宰相世其职天赞初与

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太祖西征悉委以南面边事攻渤海破扶余城独将骑兵五百败老相军三万渤海既平改东丹国己降郡县复叛盗

贼蜂起阿古齐与康默记讨之所向披靡会贼游骑七千自鸭渌府来援势张甚阿古齐帅麾下精锐直犯其锋一战克之斩馘二千余遂进军

破辉发城以病卒功臣中喻阿古齐为耳云子安图官至右皮室详衮世宗怀节皇后其女也 【据后妃传增辑】

△萧哈里

萧哈里字伊德森其先在约民氏时为本部额尔奇木父塔喇归附后仍袭其职天显闲为本部令公哈里貌魁伟膂力过人以材武袭父

职天禄闲娶明王安图女阿雅翁主应厯初察克乱阿雅连坐继娶绰果公主 【按绰果太宗第二女史称翁主误今据公主表改】 帝以近

戚嘉其勤笃命世预北府宰相选 【世字据穆宗纪增】 顷之总知军国事时诸王多坐反逆哈里为人廉敬达政体每被命案狱多得其情

人无冤者繇是知名汉主刘承钧每遣使入贡必别致币物诏许受之卒年五十

△萧逊

萧逊小字伊库宰相达鲁族弟呼玛喇之子为人少通书史而多文饰太宗时为奚图噜太尉尚燕国公主为羣牧都林牙逊在军中握齱

修边幅僚佐皆言非将帅才寻为南京留守初周人攻扬州帝遣逊蹑其后惮署不敢进拔缘边数城而还后周师来侵围冯母镇逊请益兵帝

报曰敌来则与统军司并兵拒之敌去则务农作勿劳士马会敌入束城 【按束城史传误作东城据五代史及穆宗本纪改】 我军退渡滹

沱而屯逊勒兵徐行周军数日不动逊与诸将议曰敌众而锐战不利则有后患不如顿兵以老其师蹑而击之可以必胜诸将从之遂与统军

司兵会饰他说请济师周人引退逊亦还已而周复北侵与其将傅元卿李崇进 【通鉴作李重进】 分道并进围瀛州陷益津瓦桥淤口三

关垂迫固安逊不知计所出但云车驾旦夕至麾下士奋跃请战不从已而陷易瀛莫等州京齐人皆震骇遁入西山逊以边防失利恐朝廷罪

巳表请亲征会周主病归逊退至益津伪言不知所在遇步卒二千余人来拒败之是年闻周丧燕民始安乃班师时穆宗湎酒嗜杀逊以密戚

预政无所匡辅士论不与应厯十九年春搜帝射熊而中逊与伊勒希巴伊勒希等进酒上寿帝醉还宫夜为庖人锡衮所弒逊与南院枢密使

高勋飞龙使尼哩等立景宗保宁初为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仍命世预其选帝册逊女为后加尚书令封魏王从帝猎闾山为贼所害

△萧继先

萧继先字杨隐小字瑠智格幼颖悟叔逊命为子睿智皇后尤爱之干亨初尚齐国公主拜驸马都尉统和四年宋人来侵继先率逻骑逆

境上多所俘获帝嘉之拜北府宰相自是出师继先必将本府兵先从拔狼山石垒破宋军应州帝南征取通利军战称捷力及亲征高丽以年

老留守上京卒继先虽处富贵尚俭素所至以善治称故将兵攻战未尝失利名重戚里

△萧巴雅尔

萧巴雅尔字韩隐国舅少父房之后为人多智略娴于骑射统和初为左皮室详衮讨准布有功四年破宋将曹彬米信兵于望都凡军事

有疑每预参决寻总永兴宫分乣及锡里伊喇二皮室等军与枢密使耶律色珍收复山西所陷城邑攻宋围蒲城率所部先登拔之改南京统

军使尚卫国公主拜驸马都尉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十三年厯北南院宣徽使条上时政得失及赋役法帝嘉纳焉十五年加政事令迁东京

留守二十二年复攻宋下德清军萧达林卒专任南面事宋和议成为北府宰相圣宗征高丽将兵由北道进至开京西岭破敌军斩数千级高

丽王询奔平州巴雅尔入开京大掠而还封兰陵郡王开泰二年以宰相知西南面招讨使五年进士东平为政宽裕而善断诸部畏爱民以殷

富七年再伐高丽至开京俘掠而还渡茶陀二河敌夹射巴雅尔委甲仗走坐是免官太平三年为西南面招讨 【据圣宗纪增】 复王幽薨

弟恒德

萧恒德

萧恒德

恒德字逊宁有胆略而善谋统和元年尚越国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南面林牙从宣徽使耶律阿穆尔征高丽还改北面林牙会宋将曹彬

米信侵燕耶律休格与恒德议军事多见信用为南京留守六年帝攻宋围沙堆恒德独当一面城上矢石如雨恒德意气自若督将士夺其陴

城陷中流矢太后亲临视攻长城口复先登太后益多其功时高丽未附恒德受诏率兵拔其边城王惧上表请降十二年赐启圣竭力功臣从

都部署和硕鼐讨乌舍未战乌舍请降恒德不许乌舍殊死战城不能拔和硕鼐议欲引退恒德曰以彼倔强吾奉诏来讨无功而还诸部谓我

何若深入多获犹胜徒返遂进击东南诸部至高丽北鄙北还道远粮绝士马死伤甚众坐是削功臣号十四年为行军都部署伐博啰满达部

还公主疾太后遣宫人贤释侍之恒德私焉公主恚而薨太后怒赐死后追封兰陵郡王小必塔别有传

△萧孝穆

萧孝穆小字和多沁太祖淳钦皇后次弟阿古齐之五世孙父托辉为国舅详兖孝穆廉谨有礼法统和二十八年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

开泰元年遥授建雄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是年珠拉等变孝穆击走之进军哈屯城准布结五羣牧长扎拉图等谋中外相应孝穆悉诛之乃

严备御以待余党遂溃以功迁九水诸部安抚使寻拜北府宰相赐忠穆熙霸功臣检校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八年还京师太平二年知枢

密院事充汉人行宫都部署三年封燕王南京留守兵马都总管九年大延琳以东京判孝穆为都统讨之战于蒲水中军稍却副部署萧必塔

都监萧博诺以两翼夹击贼溃追败之于手山北延琳走入城深沟自卫孝穆围之筑重城起楼橹使内外不相通城中撤屋以衅其将杨详世

等擒延琳以降辽东悉平改东京留守赐佐国功臣为政务宽简抚纳流徙其民安之兴宗即位徙王秦寻复为南京留守重熙六年进封吴国

王拜北院枢密使八年表请籍天下户口以均徭役又陈诸部及锡里军利害从之政赋稍平众悦九年徙王楚时天下无事户口蕃息帝富于

春秋每言及周取十县慨然有南伐之志羣臣多顺旨孝穆谏曰昔太祖南伐终以无功嗣圣皇帝伐唐立晋后以重贵叛长驱入汴銮驭始旋

反来侵轶自后连兵二十余年仅得和好蒸民乐业南北相通今国家比之曩日虽曰富强然勋臣宿将往往物故且宋人无罪陛下不宜弃先

帝盟约书奏不报以老乞骸骨不许十一年 【本纪作十二年】 复为北院枢密使更王齐薨追赠大丞相晋国王谥曰贞孝穆钦哀皇后之

兄仁懿皇后之父也 【按后妃传增辑】 虽椒房亲位高益畏太后有赐辄辞不受妻子无骄色所荐拔皆忠直士尝语人曰枢密选贤而用

何事不济若自亲烦碎则大事凝滞矣自萧和卓以吏才进其后转效不知大体叹曰不能移风易俗偷安爵位臣子之道若是乎时称为国宝

臣二子阿拉萨巴弟孝先孝忠孝友 【按此下原有萧孝先传今因其与谋弒仁德皇后又与钦哀后谋废立改入逆臣】

萧孝忠

萧孝友

阿拉

萨巴

萧孝忠

孝忠字萨巴小字特固斯幼立志慷慨及长以戚属入侍开泰中补袛候郎居尚越国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殿前都点检太平中擢北府

宰相重熙七年为东京留守时禁渤海人击球孝忠言东京最为重镇无从禽之地若非球马何以习武且天子以四海为家何分彼此宜弛其

禁从之十二年入朝封楚王拜北院枢密使国制以契丹汉人分北南院枢密治之孝忠奏曰一国二枢密所以风俗不同若并为一天下幸甚

事未及行薨追封楚国王赦死囚数人为孝忠荐福赐宫户守冢子阿苏终南院枢密使

萧孝友

孝友字塔布布延小字辰瑠幼以小字称开泰初缘戚属为小将军太平元年以大册加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重熙元年累

迁西北路招讨使封兰陵郡王八年进王陈先是萧惠为招讨使专以威制西羌诸夷多叛孝友厚加绥抚每入贡辄增其赐物羌人以安久之

寖成姑息桀骜之风遂炽议者讥其过中十年加政事令以葬兄还京师拜南院枢密使进王赵拜中书令丁母忧起复北府宰相出知东京留

守会伐夏孝友失利河南帝欲诛之太后救免复为东京留守徙王燕改上京留守更王奏清宁初加尚父顷之复留守东京明年复为北府宰

相以柴册恩遥授洛京留守致仕进封豊国王坐子呼敦与重元乱伏诛

阿拉

阿拉字额哩埒以仁懿皇后之同母弟幼养宫中兴宗尤爱之重熙六年为弘义宫使累迁同知北院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

东京留守二十一年拜西北招讨使封西北郡王尚秦晋国王公主拜驸马都尉清宁元年拜北府宰相兼南院枢密使进王韩明年改北院枢

密使徙王陈与萧格同掌国政格谄谀不法阿拉争之不得告归帝由此恶之除东京留守会行免克色哩礼入朝陈时政得失格以事中伤帝

怒缢杀之皇太后营救不及大恸曰阿拉何罪而遽见杀帝乃优加赙赠阿拉性忠果晓世务有经济才议者以谓阿拉若在无重元伊苏之乱

子额哩页列奸臣传

萨巴

萨巴字周隐七岁即以仁懿后弟推恩加左右千牛卫大将军 【按圣宗纪太平四年以萧孝穆子顺为千牛卫将军百官志同考孝穆

子无萧顺名而此传授官正与纪合或萨巴又名顺也】 重熙初补只候郎君性廉介风姿爽朗善球马驰射帝每燕饮喜诣谑萨巴虽承宠顾

常以礼自持以柴册恩加检校太傅永兴宫使总领左右护卫同知检点司事尚魏国公主拜驸马都尉为北院宣徽使仍总知朝廷礼仪重熙

末出为西北路招讨使武宁郡王居官以治称与公主不谐离婚 【按公主表增】 清宁初卒追封齐王 【按萨巴与公主离婚不应入外

戚因系兴宗仁懿后弟附列于此与萧酬斡之因离婚而入列传者不同】

△萧托云

萧托云字乌延北府宰相哈里之子统和初皇太后称制以戚属推恩入侍寻出为乌尔古部都监命讨实穆噜等部有功迁乌尔古部节

度使十九年总领西北路军事后以本路兵伐甘州降其酋长伊噜勒既而伊噜勒复叛仍命讨之克肃州尽迁其民于托辉口故城师还尚公

乡公主拜驸马都尉加同政事令门下平章事上言曰准布今己服化宜各分部治以节度使帝从之自后节度使往往非材部民怨而思叛开

泰元年锡里太师阿勒达杀其节度使西奔鄂尔多城古所谓龙庭单于城也准布复叛围托云于哈屯城托云使诸军射却之屯于鄂尔多城

明年北院枢密使耶律华格引兵来救托云遣人诱诸部降帝以托云始虽失计后得人心释之仍领诸部请益军诏让之曰叛者既服兵安用

益且前日之役死伤甚众若从汝谋边事何时而息遂止会公主坐杀家婢降封郡王托云罢使相寻起为乌尔古德哷勒部详衮以老代还卒

子双宽南京统军使孙乌都温尚三韩郡王赫噜之女固页公主终乌尔古德哷勒部统军使以善战名于世

△萧托卜嘉

萧托卜嘉字乌拉丹国舅郡王果济之孙性刚直咸雍中补袛候郎君太康元年为彰愍宫使尚赵国公主拜驸马都尉三年改同知汉人

行宫都部署与北院宣徽使耶律托卜嘉善伊逊嫉之令人诬告谋废立事不胜搒掠诬伏帝引□昏瞶不能自陈遂见杀干统闲追封兰陵郡

王绘像宜福殿

△萧惠 【慈实努】

萧惠字伯仁小字托古斯太祖淳钦皇后次弟阿古齐之五世孙道宗宣懿皇后父也以中宫亲为国舅详衮从伯父巴雅尔征高丽至努

克特北岭力战破之及攻开京以军律整肃闻授契丹行宫都部署开泰二年改南京统军使未几为右伊勒希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议

以辽东重地非勋戚不能镇抚乃命惠知东京留守事改西北路招讨使封魏国公太平六年讨回鹘阿尔斯萨兰部征兵诸路独准布酋长济

喇后期斩以徇 【按圣宗纪是年三月准布来侵萧惠破之在进围甘州之前此谓以后期斩其酋长葢当时或战胜而后伏诛也】 进围甘

州不克而还济喇之子聚兵来袭准布酋长乌巴密以告惠未之信会西准布叛袭三克军都监尼噜古托济部节度使辖哩额布勒等将兵来

救遇敌于哈屯城西南辖哩额布勒战殁士卒溃散惠仓卒列阵敌出不意来攻众请乘时奋击惠以军疲未可用弗听乌巴请以夜斫营惠又

不许准布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惠为招讨累年屡遭侵掠士马疾困七年左迁南京侍卫亲军马部军都指挥使复讨准布 【

据圣宗纪增】 寻迁南京统军使兴宗即位知兴中府厯顺义军节度使东京留守西南面招讨使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郑王

重熙六年复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加守太师徙王赵拜南院枢密使更王齐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羣臣议惠曰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

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萧孝穆谏弗听乃遣使索宋十城宋人增岁币请和惠以首事功进王韩十二年兼北府

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为北枢密使十三年帝亲征夏国元昊请降惠曰元昊忘奕世恩萌奸计车驾亲临不尽归所掠天诱其衷使彼来迎天

与不图后悔何及帝从之诘且进军夏人列拒马于河西蔽盾以立惠击败之元昊走惠麾先锋及右翼邀之大风忽起飞沙眯目军乱夏人乘

之蹂践死者不可胜计诏班师十七年尚帝姊奏晋国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明年帝复征夏国惠自河南进战舰粮船绵亘数百里既入敌境铠

甲载于车军士不得乘马诸将请备不虞惠曰谅祚必自迎车驾何暇及我数日军未营候者报夏师至惠方诘妄言罪谅祚军从阪而下惠与

麾下不及甲而走追者射惠几不免军士死伤尤众师还以惠子慈实努别战凉州殁于阵诏释其罪十九年请老诏赐肩舆入朝策杖上殿辞

章再上乃许之寺魏国王诏冬夏赴行在参决疑议既归锡赉不绝清宁二年薨遗命家人薄葬惠性宽厚自奉俭薄兴宗使惠恣取珍物惠曰

臣以戚属据要地禄足养廉奴婢千余不为阙乏陛下犹有所赐贫于臣者何以待之帝以为然故为将虽数败衄不罪也弟实喇武定军节度

使封郑王惠有二子曰慈实努曰额固尼额固尼终北府宰相慈实努字宁隐太平初以戚属补袛候郎君帝爱其勤慎升札萨克辖右监门卫

上将军西边有警授西北路招讨都监领保大军节度使政济恩威诸部悦附入为殿前副点检厯乌尔古德哷勒部详衮征李谅祚为统军都

监与西北路招讨使达噜噶率番部诸军由北路趋凉州获谅祚亲属夏人扼险以拒中流矢卒赠中书门下平章事 【按此下应列萧常格

传系天祚德妃之兄仕至北府宰相以无事迹从删】

△萧奉先

萧奉先天祚元妃之兄也外宽内忌因元妃为帝眷倚累官枢密使封兰陵郡王天庆二年帝幸沘同江钓鱼故事生女真酋长在千里内

者皆朝行在适头鱼宴帝使诸酋次第歌舞为乐至阿古达端立直视辞以不能再三谕不从帝密谓奉先曰阿古达跋扈若此可托以边事诛

之奉先曰彼麤人不知礼义且无大过杀之伤向化心设有异志蕞尔小国亦何能为帝乃止四年阿古达起兵逼宁江州萧托卜嘉战失利帝

命奉先弟嗣先为都统将番汉兵往讨嗣先败绩于混同江奉先惧弟被诛乃奏东征溃军逃罪所至劫掠若不肆赦将啸聚为患从之嗣先诣

阙待罪止免官而己由是士无鬬志遇敌辄溃郡县所失日多初奉先诬耶律伊都结驸马萧昱谋立其甥晋王事觉杀昱伊都奔女真保大二

年伊都为女真监军引兵至帝忧甚奉先曰伊都实无亡辽心欲立晋王耳若以社稷计不惜一子诛之可不战退遂赐晋王死中外莫不流涕

人心益解体当女真之兵未至也奉先逢迎天祚言女真虽能攻上京终不能远离巢穴及捣云中计无所出惟请播迁夹山天祚方悟顾谓奉

先曰汝父子误我至此杀之何益汝去毋从我行恐军心忿怒祸必及我奉先父子恸哭而去为左右执送女真兵女真兵斩其长子昂送奉先

及次子昱于其国主道遇辽兵奋归天祚并赐死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司马迁
  ●卷二十八·徐梦莘
  第二十一回 削藩封诸王得罪 戕使臣靖难兴师·蔡东藩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二·乾隆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五·徐乾学
  卷之十四·佚名
  ◎粤巡按署庆寿志·李定夷
  卷二十四·陈均
  卷六·萧常
  《江苏省通志稿》原序·缪荃孙
  云南买马记·佚名
  弇山堂别集卷五·王世贞
  卷二百九·佚名
  引 论·钱穆
  政学录卷四·郑端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克勤·唐圭璋

      克勤字叔弼,一云字敏叔,临川人。淳熙二年(1175)童子科,补从事郎,入秘书省读书。十二年(1185),赴吏部依格出官。十四年(1187),登进士。庆元五年(1199),主管礼兵部架阁文字。嘉泰元年(1201),太学博士,放罢。开禧元年(1205),太常寺主簿,秘书

  • ◆知非子方夔(富山懒稿)·顾嗣立

    夔,一名一夔,字时佐,淳安人。生于宋季,尝从何潜斋游,究心义理之学。攻举子业,不利于有司。退隐富山之麓,扁其堂曰「绿猗」,授徒讲学其间,自号知非子,学者称富山先生。所著有《富山懒稿》。曾孙宗大编次,五世孙文杰刻之。明正统间

  • 大风雪寒甚戏作歌·胡适

    梦中石屋壁欲摇,梦回窗外风怒号。 澎湃若拥万顷涛,侵晨出门冻欲僵。 冰风挟雪卷地狂,啮肌削面不可当。 与风寸步相撑支,呼吸梗绝气力微。 漫漫雪雾行径迷,玄冰遮道可寸许。 每虞失足伤折股,旋看帽落作蝶舞。 落帽狼狈祸犹可

  • 序·张泰来

    余尝以〈江西诗派论〉课士于豫章,率昧于题旨,鲜当人意者。张吏部扶长以致政家居,耄年好学,爰遍览群籍,摭拾遗事,录其有关于吕居仁《宗派图》者,人各立一小传,且推原作图之意,编次成帙,名曰:《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俾后学得以观览,甚

  • 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一·赵尔巽

      勒保 额勒登保胡时显 德楞泰   勒保,字宜轩,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大学士温福子。由中书科笔帖式充军机章京。乾隆三十四年,出为归化城理事同知。坐事当褫职,高宗以温福方征金川,特原之。授兵部主事,仍直军机处。累迁郎

  • 前汉孝昭皇帝纪卷第十六·荀悦

      皇帝戊辰即位。年八岁。谒高庙。三月甲申。孝武帝葬茂陵。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供养省中。大将军霍光秉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副焉。夏六月。赦天下。秋七月。有星孛于东方

  • 大明英宗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正统十年二月乙巳朔命故朵林山卫指挥同知个郎哥子乞丁哥指挥佥事忽失木子替麻哈俱袭职○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光明烛地出天津东行至败瓜后二小星随之○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曹翼为右副都御史翼在甘肃参赞军务九年考满吏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万历十九年六月甲午朔以工部左侍郎陈于陛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兵部覆题雷廉珠池自涠州设有专官外寇远遁内盗随擒游击陈震参政龚锡爵等功当首叙从之○以原任山海关参将吴惟忠任蓟镇统兵游击○乙未以翰林院修撰萧良有升右

  •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涌幢小品卷之九·朱国祯

    使相宰相领使最多者。唐杨国忠。领四十余使。元燕帖木儿。领五十余使。又元人曰。我官衔半版写不尽。其滥如此。国朝已革此弊。文臣最贵最多者。曰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知

  • 第十一卷 漕运一·缪荃孙

    虞 夏《汉书·沟洫志》:禹堙洪水十三年……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川、云梦之际,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西

  • 一二九五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议纪昀查勘热河书籍分别办理折·佚名

    一二九五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议纪昀查勘热河书籍分别办理折乾隆五十三年二月十五日*臣阿桂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礼部尚书纪昀奏查勘热河书籍完竣分别办理一折,奉朱批:原议大臣议奏。钦此。据称查出誊写错落、字句偏谬

  •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翰林诸学士表学士非古官其职初散寓于中秘诸省至唐文皇开天策府而始有学士之目武后中复置北门学士间以亲昵充之如汉鸿都而加重其后至德宗朝始定设学士系衔于翰林与中书舍人对掌内外制然无定品徃徃寄禄于

  • 恶行品法句经第十七(二十有二章)·佚名

    恶行品者,感切恶人动有罪报不行无患。见善不从,反随恶心,求福不正。反乐邪淫,凡人为恶,不能自觉。愚痴快意,令後郁毒,凶人行虐。沈渐数数,快欲为人,罪报自然。吉人行德,相随积增,甘心为之。福应自然,妖{薛女}见福,其恶未熟。至其恶

  • 答传佛传生书·太虚

    传佛传生善友:来函述日用功夫未得力各节,详有数缘,如腿痛身疲,致唯能死念话头以为抵制;又因尚居学戒堂,分心两处,行径未获专一。然此二违缘,去之无他缪巧,但制之以忍,帅之以志,一待三阳开泰,百体从令,自然与春冰俱化也。又须知此亦

  • 一休与五休·佚名

    很有名的一休禅师,有人问他:“禅师!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要叫‘一休’呢?”一休:“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信徒听了认为不错,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一休:“其实一休不好,二

  • 花木鸟兽集类·吴宝芝

    三卷。清吴宝芝 (生卒年不详)撰。吴宝芝,石门 (今地不详)人。本书集录花木鸟兽故实,分门排列。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四十三目,中卷分四十二目,下卷分二十五目。所引的资料较为广泛。无论是稗官小说,或者诗词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