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之四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昭公【名稠】

附春秋通经闰数

哀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二月相去凡二十三月

【见续经左传十五年闰月卫浑良夫与太子入舍于孔氏之外圃上冇冬及齐平知为闰十二月】

哀十四年闰二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六月

哀十年闰五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月哀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五月

【见经冬闰月齐景公】

哀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三十八月

哀二年闰十一月逆数至定十四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六月

定十四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二十六月

定十二年闰十一月逆数至十年闰六月相去凡三十月

定十年闰六月逆数至八年闰二月相去凡二十九月定八年闰二月逆数至四年闰十月相去凡四十一月定四年闰十月逆数至二年闰五月相去凡三十月定二年闰五月逆数至昭三十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九月

昭三十年闰五月逆数至二十八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五月

昭二十八年闰五月逆数至二十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月

昭二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二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见传闰月取前城上有十二月则知闰在十二月也】

昭二十二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年闰八月相去凡二十九月

【见传闰月戊辰杀宣姜上有八月则知闰在八月也】

昭二十年闰八月逆数至十八年闰正月相去凡三十二月

昭十八年闰正月逆数至十五年闰九月相去凡二十九月

昭十五年闰九月逆数至十二年闰正月相去凡四十五月

昭十二年闰正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一月

昭十年闰五月逆数至六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七月昭六年闰七月逆数至四年闰四月相去凡二十八月昭四年闰四月逆数至元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一月昭元年闰十月逆数至襄二十九年闰八月相去凡三十九月

襄二十九年闰八月逆数至二十七年两闰杜因左传辰在申再失闰之文顿置两闰十一月二十九年闰八月距二十七年之后闰十一月相去凡二十二月襄二十七年之前闰十一月距二十六年闰十二月相去凡十二月

襄二十六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三月相去凡三十四月

襄二十四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十一年闰八月相去凡三十二月

襄二十一年闰八月逆数至十九年闰九月相去凡二十四月

襄十九年闰九月逆数至十六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六月

襄十六年闰十月逆数至十三年闰八月相去凡三十九月

襄十三年闰八月逆数至十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三月

襄十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七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九月

襄七年闰十月逆数至五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一月襄五年闰四月逆数至二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七月襄二年闰四月逆数至成十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九月

【见传闰月乙夘晦栾书中行偃杀胥童上有十二月则知闰在十二月也】

成十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二月

成十四年闰七月逆数至十二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七月

成十二年闰五月逆数至九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三十一月

【见传冬十一月城中城长厯推此年闰十一月杜以为此闰月城之】

成九年闰十一月逆数至七年闰八月相去凡二十八月

成七年闰八月逆数至四年闰七月相去凡三十八月成四年闰七月逆数至元年闰三月相去凡四十一月成元年闰三月逆数至宣十五年闰十一月相去凡四十一月

宣十五年闰十一月逆数至十二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三月

宣十二年闰五月逆数至十年闰五月相去凡二十五月

宣十年闰五月逆数至六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九月宣六年闰五月逆数至二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九月宣二年闰五月逆数至文十六年闰五月相去凡四十九月

文十六年闰五月逆数至十二年闰十一月相去凡四十三月

文十二年闰十一月逆数至九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一月

文九年闰七月逆数至六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二月

【见经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

文六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四年闰三月相去凡三十四月

文四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年闰正月相去凡二十七月文二年闰正月逆数至元年闰三月相去凡十一月【见传于是闰三月非礼也】

文元年闰三月逆数至僖三十年闰九月相去凡四十三月

僖三十年闰九月逆数至二十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五十八月

僖二十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四月相去凡二十月

僖二十四年闰四月逆数至二十年闰二月相去凡五十一月

僖二十年闰二月逆数至十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七月

僖十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二年闰二月相去凡七十一月

僖十二年闰二月逆数至九年闰七月相去凡三十二月

僖九年闰七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二十一月

【见传闰月恵王崩】

僖七年闰十一月逆数至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四月

僖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元年闰十一月相去凡五十月

僖元年闰十一月逆数至闵二年闰五月相去凡十九月闵二年闰五月逆数至庄三十二年闰三月相去凡二十七月

庄三十二年闰三月逆数至三十年闰二月相去凡二十六月

庄三十年闰二月逆数至二十八年闰三月相去凡二十四月

庄二十八年闰三月逆数至二十四年闰七月相去凡四十五月

庄二十四年闰七月逆数至二十年闰十二月相去凡四十四月

庄二十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十七年闰六月相去凡四十三月

庄十七年闰六月逆数至十四年闰五月相去凡三十八月

庄十四年闰五月逆数至十一年闰三月相去凡三十九月

庄十一年闰三月逆数至九年闰八月相去凡二十月庄九年闰八月逆数至七年闰四月相去凡二十九月庄七年闰四月逆数至四年闰四月相去凡三十七月庄四年闰四月逆数至元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一月庄元年闰十月逆数至桓十六年闰六月相去凡四十一月

桓十六年闰六月逆数至十三年闰正月相去凡四十二月

桓十三年闰正月逆数至十一年闰正月相去凡二十五月

桓十一年闰正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八月

桓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四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桓四年闰十二月逆数至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桓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隠九年闰十月相去凡三十九月

隠九年闰十月逆数至七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三月

隠七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五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二十五月

隠五年闰十二月逆数至二年闰十二月相去凡三十七月

案自隠元年至哀十六年孔子卒止通计二百四十四年论常厯法当有九十闰今据经传月日推校得八十七闰杜注于襄二十七年顿置两闰十一月以应天正合来凡八十九闰通计少一闰又左传襄九年十二月下有闰月戊寅济于隂阪侵郑杜注谓此年不得有闰月当是门五日之譌除此不筭外通计表内闰月见经者二见传者七凡长厯失不置闰今增置者三桓四年闰十二月庄二十年闰十二月成十二年闰五月长厯错置闰今削去者一庄二十九年闰二月其置闰稍有后先今改正者五僖八年闰十一月今改九年闰七月文八年闰七月今移在九年昭元年闰十二月今改闰十月八年闰八月今改十年闰五月哀五年闰十月今作闰十二月皆据经传上下月日防校不敢曲为迁就余悉同长厯

附春秋经传朔数晦数

隠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不书朔史失之】

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不书日官失之长厯庚午朔】

庄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不书日与朔官失之长厯癸未朔】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庄二十六年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庄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僖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僖十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僖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不书日与朔官失之长厯壬子朔】

文元年二月癸亥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文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既

宣八年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宣十年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宣十七年六月癸夘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成十六年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成十七年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襄十四年二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襄十五年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不书朔官失之】

襄二十年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四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旣

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襄二十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昭七年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昭十五年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昭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一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二年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昭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昭三十一年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定五年春王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定十二年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定十五年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哀十四年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续经】

巳上春秋所书日食三十七惟宣八年七月甲子杜以为月三十日余皆朔日无论经书不书

僖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传】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传】

僖十五年九月己夘晦震夷伯之庙【经 是月之三十日】

僖十六年夏五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经】

僖二十二年己巳朔宋楚战于【经】

僖二十四年三月己丑晦公宫火【传 是月之二十九日】

文元年五月辛酉朔晋师围戚【传】

成十六年六月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经 是月之二十九日】成十七年闰十二月乙夘晦栾书中行偃杀胥童【传是月之三十日】

成十八年正月甲申晦齐侯使士华免杀国佐于内宫之朝【传 是月之二十九日】

成十八年二月乙酉朔晋悼公即位于朝【传】

襄十八年冬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传 是月之三十日】

十一月丁夘朔入平隂【传】

襄十九年夏五月壬辰晦齐灵公卒【传 是月之二十九日】襄二十六年三月甲寅朔郑伯赏入陈之功【传】

襄二十七年六月丁未朔宋人享赵孟【传】

昭元年十二月甲辰朔赵孟烝于温【传】

昭十二年冬十月壬申朔周原舆人逐原伯绞【传】昭二十年六月丁巳晦卫侯与北宫喜盟【传 是月之三十日】秋七月戊午朔遂盟国人【传】

昭二十三年春正月壬寅朔二师围郊【传】

昭二十三年秋七月戊辰晦吴楚战于鸡父【传 是月之二十九日】

已上除日食外其余经传书朔者凡十三经二传十一书晦者凡九经二传七

案公谷二传説晦朔多难信公羊于僖十六年春正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云何以不日晦也是非晦而谓之晦又云朔有事则书晦虽有事不书因于僖十五年九月己夘晦震夷伯之庙成十六年六月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俱云晦防也是实晦而谓之非晦何休又云非卓佹之事无取乎言晦朔若趡盟奚战是也谓桓十七年二月丙午及邾娄仪父盟于趡春秋说以丙午为二月晦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奚春秋説以丙午为五月朔今案二月无丙午丙午是三月初四日五月丙午是月之初五日公羊何氏言朔晦者俱谬谷梁于僖十五年己夘晦震夷伯之庙亦云晦防同公羊于成十六年甲午晦鄢城之战又云遇晦曰晦同左氏俱无凭凖故朔闰表不录二传

赵氏匡曰公谷于僖十五年己夘晦震夷伯之庙并云晦防也据十六年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成十六年甲午晦晋楚战于鄢陵并书晦朔则知此言晦者亦晦朔之晦尔古史之体应合书日而遇晦朔必书之以为厯数之证谷梁于成十六年传云事遇晦书晦何得于此独名晦防乎

春秋大事表卷二之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七 儒林 卢诞 卢光 沉重 樊深 熊安生 乐逊·令狐德棻
  卷三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八·脱脱
  卷一百九十六 表三十六·赵尔巽
  卷一九六 唐紀十二·司马光
  卷八 西凉录·崔鸿
  ●卷一百九十·徐梦莘
  第二十四回 孙待制空言阻西幸 刘美人徼宠继中宫·蔡东藩
  御抛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四·乾隆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二·佚名
  附录二绿野斋集钞选文·佚名
  八四○ 四库全书总裁等奏请准议叙缮校第一分书籍各员折奉旨依议·佚名
  史记集解序·司马迁
  156.安禄山叛乱·林汉达
  76.刘秀重建汉王朝·林汉达
  明鉴易知录卷三·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就缚·李渔

    〖水底鱼儿〗(净引众,急走上)昼夜兼行,沿途折了兵。只求逃脱,乞丐也谢神明!我魔劫天王起兵以来,敌过多少大将,从不曾有败阵的日子。谁想倒被个小小书生,杀得我抱头鼠窜。如今没奈何了,难道杀便杀他不过,走也走他不过不成?分付众将

  • 第三十六出 邹孙准奏·王世贞

    【点绛唇前】〔生上〕紫陌鸡鸣。未央钟动天旋斗。朝衣抖搜。步急环声骤。郞官下应列星辰。铁面铜肝石作心。从今抽出除奸手。一扫尘污海宇淸。下官监察御史邹应龙是也。巡视边卫。复命还朝。可耐严嵩父子浊乱朝政。

  • 柴野愚·隋树森

    柴野愚,生平、里籍均不详。 小令 【双调】枳郎儿 访仙家,访仙家,远远入烟霞。汲水新烹阳羡茶,瑶琴弹罢,看满园金粉落松花。 【双调】河西六娘子 骏马双翻碧玉蹄,青丝鞚黄金羁,入秦楼将在垂杨下系。花压

  • 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六钱起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登进士第官秘书省校书郎终尚书考功郎中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诗格新奇理致清赡集十三卷今编诗四卷紫参歌【并序】紫参

  • 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一·赵尔巽

      刘锦棠 张曜 刘典 弟倬云 金顺弟连顺 邓增 托云布 果权刘宏发 曹正兴 穆图善杜嘎尔 额尔庆额 丰绅 文麟明春 富勒铭额 徐学功   刘锦棠,字毅斋,湖南湘乡人,松山从子也。从松山讨捻,积勋至同知直隶州。从入陕,复同州

  •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八·王祎

    唐懿宗皇帝咸通九年春正月彗星出于娄胃【以新纪修】夏六月凤翔少尹李师望请分蜀爲定邉军从之【以吕祖谦标目修】解题曰定邉军见开元二年劔南节度使解题秋七月武寜粮料判官厐勋反于桂州冬十月庚午防宿州丁丑防徐州执观

  • 六 傅澄记米店·周作人

    在小船埠头与张马桥之间,只有几家人家,即是傅澄记米店,咸亨酒店,某姓栈房,屠家小店,又一家似是锡箔店老板的住宅。傅澄记在人们口头上只称傅通源,因为是从那里分出来的,老主人竭力声明,他是傅澄记,招牌上也明明写着,可是大家都不

  • 卷一百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四明 杨士奇等 撰封建秦始皇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羣臣羣臣皆以为便廷尉

  • 卷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三工部虞衡清吏司采捕凡采捕有三曰东珠曰貂皮曰人参貂珠岁由黑龙江将军捕牲总管按数选取输纳人参由户部给票委官经理均会同内务府分等验收贮库凡采捕之法采珠设珠轩置长上三旗珠轩五十

  • 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佚名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

  • 卷十六【起僖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三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六【起僖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三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注介东夷国也在城阳黔陬县葛卢介君名也不称朝

  • 孟子音义原序·孙奭

    夫总羣圣之道者莫大乎六经诏六经之教者莫尚乎孟子自昔仲尼既没战国初兴至化陵迟异端并作仪衍肆其诡辩杨墨饰其淫辞遂致王公纳其谋以纷乱于上学者循其踵以蔽惑于下犹洚水懐山时尽昬垫繁芜塞路孰可芟夷惟孟子挺名世之才

  • 卷七·俞汝言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平义卷七     秀水俞汝言撰宣公【名倭或作接文公庻子母敬嬴夫人穆姜在位一十八年諡法善问周达曰宣】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即位之礼行则书不行则否文成以下六君皆行之隠以为摄而不必行荘闵僖则继故

  • 卷十六·盛世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十六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聘礼第八之二厥明讶宾于馆注曰此讶下大夫也以君命迎宾谓之讶讶迎也亦皮弁宾皮弁聘至于朝賔入于次注曰服皮弁者朝聘主相尊敬也诸侯视朔皮弁服入于次者俟办也次在大门外之

  • 第43章&nbsp;冠义·戴圣

    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在于有礼义。礼义从哪里做起呢?应从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作起。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然后礼义才算完备。以此来使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然后礼

  • 第十二 符言 1·王诩

    【原文】安徐正静①,其被节无不肉②。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③以待倾④损。右主位⑤。【注释】①安徐正静:安详从容,思虑一精一诚,心气沉静。②被节无不肉:施加节度,无不柔和通顺。被,施加。意思是说人君居位必须安徐正静,先以柔

  • 铜符铁卷·吴猛

    《铜符铁卷》秘文乃晋朝吴猛真人所传。

  • 会真集·王吉昌

    会真集,原题「超然子王吉昌撰」。约成书于金元间。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书主要论述内丹道法。卷一为图说,内载太极图、五行生数图、四象生八卦图等十余幅图,每图后附论说。卷二、卷三为曲集,收入曲子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