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弘策传

张弘策字真简,范陽方城人,是文献皇后的叔伯弟弟。年幼时以孝敬父母而出名。母亲曾患病,五天不吃东西,张弘策也不吃东西。母亲竭力端粥给他吃,才吃了母亲吃剩的粥。为母亲居丧,三年没有吃过带盐的菜,几乎到了危及性命的程度。兄弟友爱,不忍心突然分离,虽然各自都有妻室,仍常常同卧同起,世人将他们比作姜肱兄弟。起家齐邵陵王国常侍,迁奉朝请、西中郎江夏王行参军。

张弘策和高祖年龄相当,年幼时受到亲近和狎日匿,常常跟随高祖交游、相处。每次走进房屋,总感觉到有一股云烟雾气,身体立时肃然起来,张弘策因此特别敬重高祖。建武末年,张弘策跟着高祖外宿,饮酒尽情,将席子移到星星下面,谈论起时事来。张弘策乘机问高祖道:“从纬象上可以看到什么?国家原本应当太平吗?”高祖说:“这可以表达出来吗?”张弘策说道:“请您说说它的征兆。”高祖说:“汉北有丧失土地的气象,浙东有紧急军情的兆头。今年初冬,魏一定有所行动;如果有所行动,那么就必然灭亡汉北。皇上现今一直患病,而社会上众说纷纭,万一出现什么特殊情况,稽部就会乘机行动,尽避这样也不会成功,只不过是徒然逐驰而已。明年都邑将会发生变乱,死的人将会比一团乱麻还多,齐的劫数,从此就消亡了。梁、楚、汉地方将有英雄出现。”张弘策问道:“英雄出现在哪里?是出自富贵人家,还是来于贫民百姓?”高祖笑道:“光武有句话说:‘怎么知道就不是我?’”张弘策起身说:“今天晚上的这番话,是应了天意啊!请求您厘定君臣的名分。”高祖说:“你是打算效仿邓晨吗?”这年冬天,魏军进犯新野,高祖带兵增援,接受密旨,代曹虎治理雍州。张弘策听说这件事,很是高兴,对高祖说:“那天晚上所说的话,果真就要应验了!”高祖笑道:“暂且不要太声张。”张弘策跟随高祖西行,多次参与重大决策,亲自操劳,不辞辛苦。

建武五年(498)秋,明帝驾崩,留下遗诏,任高祖为雍州刺史,于是上奏,张弘策为录事参军,带襄陽令。高祖看到国内正在动乱,有挽救国家危亡的意愿,就暗自储备,谋划所考虑到的,只有张弘策一人而已。当时长沙宣武王罢益州还,仍为西中郎长史,行郢州事。高祖派张弘策抵达郢,为宣武王出谋划策,记录在《高祖纪》中。张弘策就劝说宣武王道:“先前周室衰落后,诸侯争霸,齐桓只不过是个普通人,却能最终一匡九合,老百姓到现在还称颂他。齐的德行就要完了,国家正在动荡不安,老百姓的身家性命,理应掌握于一主手中。因为郢州居于中游的显要地位,雍部富产战马,卿兄弟英勇有武力,当今无敌,像老虎一样盘踞两州,三分天下,集结义兵,为民请命,废黜昏君,拥立贤君,易如反掌。这样,那么桓、文的事业可以成就,不世之功可以建立。不要被小人所欺辱,死后被人取笑。雍州估计时机已成熟,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宣武王很不高兴,但又不好拒绝。

义师就要发起,高祖深夜召集张弘策、吕僧珍入室商讨对策,决定早晨就发兵,以张弘策为辅国将军、军主,率万人负责后方军事事务。西台建,为步兵校尉,调任车骑咨议参军。等到郢城平定,萧颖达、杨公则等几位将帅都打算驻军夏口,高祖认为应乘势长驱而入,直指京城,把这个计策说给张弘策听,张弘策与高祖的意见相符合。于是命令大军当天上路,沿江抵达建康,大凡矾、浦、村落,军行宿次、立顿处所,张弘策都预先进行考虑、猜度,心中有数。义师到达新林,王茂、曹景宗等在大航展开战斗,高祖派遣张弘策持节前往慰问勉励,大家都感到振奋,受到鼓舞。这天,继续攻克朱雀军。高祖入屯石头城,张弘策驻兵守卫,招引、接纳士人,多全免。城平定下来,高祖派遣张弘策与吕僧珍先行入城清宫,封检府库。当时城内珍宝积聚,张弘策申勒部曲,令秋毫无犯。调任卫尉卿,加给事中。天监初年,加散骑常侍、洮陽县侯,食邑二千二百户。张弘策竭忠奉上,知无不为,结交故旧朋友,只要有才能就加以推荐、选择,官僚都归附于他。

当时东昏余党刚遇上大赦,多数还没能安定下来,数百人乘着运送荻炬束仗,得以进入南北掖叛乱,焚烧神虎门、总章观。前军司马吕僧珍在殿堂中值班,以宿卫兵抵御并战胜他们,盗贼分别进入卫尉府,张弘策正在救火,盗贼埋伏,从后面杀害张弘策,时年四十七岁。高祖深深哀恸、痛惜他。赐给宅第一区、衣一袭、钱十万、布一百匹、蜡二百斤。下诏:“已亡叔伯兄弟卫尉,因谋划疏忽,殒身礻夭竖。他为人纯洁、正直,胸怀、见识广博,自藩升朝,契阔夷阻。加以外氏凋零、衰落,飨礼屡屡禁绝,有兴感赋《渭陽》,情思都寄托在其中。正仰赖忠心、有功之士,辅佐、发扬寡薄,报效无征,永远只会增加哀恸。可赠散骑常侍、车骑将军,供给鼓吹一部,追谥为‘愍’。”

张弘策为人宽厚,旷达坦率,忠诚对待故旧朋友。等到居于高官显位,却并未因显贵和权势而高傲自大。故旧宾客,以礼相待,就跟平民百姓一样,所受俸禄和赏赐都分给了亲戚朋友。他遇害后,世人没有不悲伤、痛惜的。儿子张缅继承其业,另外有传记载。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五·列传第八十四·脱脱
  卷二百五十七·列传第十六·脱脱
  卷四·辛文房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四·杨仲良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四·李心传
  卷第四十八·徐鼒
  路史卷十三·罗泌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三·佚名
  皇王大纪卷三十六·胡宏
  第四一谕光绪六年三月十二日一一二○五-一一·佚名
  卷三十九·萧常
  俞大猷传·张廷玉
  王溥传·张廷玉
  樊山政书卷十四·樊增祥
  四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三·彭定求

        卷63_1 【三妇艳】董思恭   大妇裁纨素,中妇弄明珰。小妇多姿态,登楼红粉妆。   丈人且安坐,初日渐流光。   卷63_2 【感怀】董思恭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   哀笳时断续,

  • 卷二十一·徐世昌

    金之俊金之俊,字彦章,一字岂凡,吴江人。明万历己未进士,历官兵部侍郎。入国朝,官至中和殿大学士,加太傅兼太子太傅。谥文通。有《息斋集》。苦雨暗云障晓窗,急雨奔泉注。衢巷倏成川,马牛争蹇步。阴雾瀰远天,亭

  • 谷城山馆集卷一·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古乐府【本调】叙曰唐人不为古乐府是知古乐府也辞声相杂既无从辨音节未会又难于歌故不为尔然不効其体而时假其名以达所欲出斯慕古而托焉者乎近世一二名家至乃逐句形模以追遗响则唐人所吐弃矣余尝为郊庙

  • 卷十七·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十七吏部侍郎汤右曾撰乙未中秋後三日恭和圣制奉送安溪相公蹔假归里济世功名盖代儒奉持尧日矢臯谟健随天共三辰转煦若春回万卉敷岁旱旧须霖雨佐时平今应泰阶符欲知元老勋高处度笮悬?悉坦途颇牧

  • 卷六十七·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七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二接武【下】戎昱采莲曲虽聴采莲曲讵识采莲心漾檝爱花逺回船愁浪深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隂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云梦故城秋望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

  • 志第五 地理下(青州 徐州 荆州 扬州 交州 广州)·房玄龄

    青州。案《禹贡》为海岱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舜以青州越海,又分为营州,则辽东本为青州矣。《周礼》:“正东曰青州。”盖取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以名也。《春秋元命包》云:“虚危流为青州。”汉武帝置十三州,因旧名,历后汉

  • 卷三十二·志第十三·礼五·脱脱

        ◎礼五   ○上尊谥   天会三年六月,谙班勃极烈杲等表请追册先大圣皇帝。十二月二十五日,奉玉册、玉宝,恭上尊谥曰大圣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天会十三年三月七日,遣摄太尉皇叔祖大司空昱奉玉册、玉宝,上尊

  • ●卷二·陶宗仪

      ◎圣聪至元六年二月二十五日,上御玉德殿,命史臣榻前草诏,黜谪太师伯颜。诏文有云:“其各领所部,诏书到日,悉还本卫。”上曰:“自蚤至暮,皆一日也。可改日字作时字。”时伯颜以飞放为名,挟持皇太子在柳

  • 卷之三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三·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五开元十年八月杖裴景仙流岭南【实录初云上令集众杀之李朝隠执奏又下制云集众决杀朝隠又奏乃流岭南葢本欲斩之也】杨思勗讨梅叔焉【旧纪云八月丙戌按八月庚子朔无丙戌思勗传云首领梅成自称黒帝与

  • 一二九 管四库全书刊刻等事务金简奏酌办活字书版并呈套板样式折·佚名

    一二九 管四库全书刊刻等事务金简奏酌办活字书版并呈套板样式折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臣金简谨奏,为酌办活字书版,仰祈睿鉴事。窃臣奉命管理四库全书一应刊刻、刷印、装潢等事,臣惟有敬谨遵

  • 李华传·欧阳修

    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县人。曾祖李太冲在宗族间声名最著,乡人谚语说:“同辈中没有超过他的。”太宗时,选拔为祠部郎中。李华少年时就胸怀开阔举止无拘,外表看若坦率,内心谨慎持重,重信诺,常常羡慕汲黯的为人。接连考中进士与宏

  • 四 课外阅读·邹韬奋

    常有青年朋友写信问起写作的秘诀,其实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新闻记者,写的不过是平凡的新闻记者所写的很平凡的东西,说不上什么作家,所以对于这种问句,很感到惭愧。不过就我很平凡的写作的一点经验说,觉得在初学方面最重要的不外

  • 卷第三十九·佚名

    皇女四封拜四皇第六女特封寿庆公主制崇宁二年五月六日门下。笃天性之至爱。则仁始于亲。尊王道之丕彝。则礼先乎近。眷予幼女。早膺设帨之祥。举国旧章。爰布告廷之命。皇第六女、柔嘉异禀。温惠夙成。分宝婺之凝辉。

  • 唐绍仪·周诒春

    唐绍仪 字少川。年五十七岁。生于广东香山。已婚。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光緖七年。回国。光緖八年。任朝鲜海关帮办。光緖十二年。任驻朝鲜领事。光緖二十六年。任津海关道。光緖三十年。充赴西藏特使。光緖

  •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説·焦袁熹

    云间绩学众传诸经説方成又説书一刹不容有二佛此言果可説书欤按袁熹书説论者谓其较所作经説为优其中固不无可节取阅及孟子以予观于夫子章谓孔子不特春秋之世不容有二从是以后更数千嵗六经四子书苟未凘灭亦不得生如孔子

  • 卷二十六·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六   元 王天与 撰微子之命第十       周书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防子啓代殷后作微子之命【吕氏曰黜殷命杀武庚皆周公东征时事序言成王者发周公尊王之意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汉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六神通第四十二   菩薩摩訶薩欲住六神通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如讚菩薩品中言諸菩薩皆得五神通.今何以言欲住六神通。答曰.五通是菩   薩所得.今欲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