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锦里耆旧传卷四

【起伪广政二十八年冬至干徳四年春】

(宋)勾延庆 撰

国朝收蜀十二月癸亥伪蜀太子秦王玄哲统领兵士至剑门时招武诸路兵马并已奔退遂回入城

正月癸酉前军都陪署王太傅全斌统领大军至汉州界蜀主差伪通奏使伊审征走马送降欵 十七日前军都署寻请先锋都监康延泽入城安抚 十九日大军至升僊蜀主具礼降 二月四日南路战棹都步署刘太傅光乂収峡路至府是岁大宋干德三年也 十七日蜀主与伪太后妃嫔发离成都水路下峡朝天先差弟伪雅王仁贽北路表马奉表曰 臣闻三皇御宇万邦归有道之君五帝垂衣六合顺无为之化其或未知歴数犹昧存亡致兴天讨之师实惧霆临之罪敢祈英睿俯聴哀鸣臣诚惊诚惧顿首顿首伏念生自并门长于蜀地幸以先君之基构得从幼岁以纂承只知四序以推迁不识三灵之改卜伏自皇帝陛下大明出震盛徳居干声教被于遐荒庆泽流于中夏当凝旒玉殿之始阙小以事大之仪洎告类圆丘已来稽执玉持帛之敬盖蜀地途遐僻阻隔徽猷已惭先见之明因有后时之责今则皇威赫怒圣畧风行干戈所指而无前鼙鼓纔施而自骇山河郡县半入于华封将率仓储幸归于文籍但念臣中外二百余口慈母七十余年日承训抚之恩粗効孝慈之道实愿克终甘旨冀保衰年其次则子孙之团圆守血食之祭祀伏乞皇帝陛下容之若地盖之如天特轸仁慈以寛危辱臣辄敢征其故实上渎宸聪窃念刘禅有安乐之封叔寳有长城之号背恩归欵得获生全愿眇昧之余魂得保全而为幸庶使先君寝庙不为樵采之场老母庭除且有问安之便见今保全府库巡遏军城不使毁伤终期临照车书混其文轨正朔奉于灵台敢布腹心恭聴赦宥臣谨率文武见任职员望阙拜首上表归命披沥肺肝以闻 又上宰臣枢密使状 窃念顷自北京即随先父洎临西蜀嗣守余基自量小国之封疆常阻大朝之旦朔伏自皇帝登位宸极礼盛郊禋今预梯航愿同临照而以阻遥障险稍易岁时今则逺劳王师恭行天讨有征无战讵可抗威弃甲倒戈寻皆効顺具陈降欵上达冕旒所希者存济活于苍生报劬劳于老母忠惟奉主孝则养亲固于生平无所觊望许男衘壁已蒙解释之仪虞舜垂衣伫保安全之望丹诚备冩雪涕难胜伏惟某官叶赞万机怀柔八表逈敷恩信并及幽遐愿垂前席之言特加敷奏冀遂保家之垦终养晨昏乌反哺以知恩窃将比喻雀衘环而报徳以荷生成倚赖感铭陈词罔尽遐瞻徳宇但沥虔诚今专遣亲弟仁贽诣阙上表待罪勅蜀主省上表率文武见任官等望阙沥恳归命事具悉朕自皇天睠命率土乐推将期徳报万方不恃威加四海乃睠益部僻处一隅茍黎庶之获安非经营之在意一昨灾纒蜀地舋自并门既兴王者之师遂授将军之钺事非获已须用至兵我具直词彼众自败下剑门而贾勇指井络以长驱中宵火燃兆庶何罪径驰驿骑严戒前锋广宣来者之怀徧谕吊伐之意果能率官属而効顺拜表疏以祈恩托我慈亲述乃寝庙封府库而待罪保生聚以输诚朕方示信怀来不逼人险保无他虑当体优隆国有旧章不违来请所宜悉也春寒想比清休书旨不多及 四月一日杀西川兵士三万人初前军都部署琅琊公受降入城后应是西川归降兵士并皆安抚相以点龊要起发赴京众军动揺将谋作乱乃引就夹城内点■〈扌东〉俾其不意遂尽杀之 叅政吕侍郎余庆知成都府军府事伪蜀指挥使全师雄反自称王据汉州金堂县三学山聚徒数万人攻成都并诸县与官军格閗又陵州贼袁廷裕反资州黄承浦普州刘泽时人号之刘硬弓昌州赵令等反各据本州岛岛与全师雄应接所在州郡道路不通又嘉州马承逸反屯犍为山进攻州城前军战棹副部署武怀节击破之尽戮徒党夏五月十六日蜀主到京朝见皇帝卯时御大明殿蜀主见左右金吾六军仪仗殿中省法物并于殿前卓立三军于明徳门外着队排立蜀主并弟仁贽男玄哲等宰臣李昊已下三十二人五更三点自玉津园乘马到明徳门西廊幕次下马至寅时着白衫小帽子勒帛诣明徳门立班合门使李廷宪至蜀主遣官属一员持表待罪将入大内奉传宣旨释放勅示谕并俯伏于地令通事舍人持起有勅取法上天广覆下土既叶混同之庆永乘临照之光方喜来朝何劳俟罪体兹睠待无至兢忧蜀主已下谢恩讫奉宣赐衣服幞头靴笏等谢恩却归幕次换衣服冠带各乘马入厚载门右银台门下马合门使李廷宪引蜀主入明徳殿外幕次祗候见蜀主进

金器八百两 玉鞍带二条

银铤一万两

集贤相公叅知政事侍郎及文武官已下江南两浙进奉使并立班陪位称贺宣徽使承旨奉礼毕索肩下帘皇帝归内皇帝自大内乘逍遥子上明徳楼宣诏蜀王已下上楼立班奉宣慰谕诸军于楼前逐队安归营后却乗逍遥子赴大明殿宴奉宣宰臣蜀主已下并赴宴动教坊乐蜀主进

金酒器一副重一百六十两

通龙凤犀腰带一条

宰臣节相已下进贺

蜀主朝见宣赐蜀主

衣一副六件 玉腰带一条

金鞍辔马一匹 散马五匹

绢五千疋

锦绮绫罗纱縠衣着一千疋

钱三千贯文 金镀银棱瓷器四百事

银漆棱器千六百 素漆器五百事

锦绣被毡褥二副 宅一院四百八十间

铺陈售用什物全

又赐国母李氏

衣一对 金器三百两

绢一千疋 售用银器一千两

锦被毡褥铺陈全

蜀主弟仁贽仁裕仁撡男玄哲玄珏各赐

衣一袭 幞头靴笏等

玉腰带 银器各七百五十两

衣着各五百疋 绢各一百疋

散马各一匹 金镀银鞍马各一匹

锦被毡褥铺陈全

雅王孟仁贽别宣赐

交椅水罐银大燎炉并银器二百五十两

寻有除目

李昊工部尚书 欧阳烱左散骑常侍

张元仿工部郎中 母守素工部侍郎

胡韫司天少监 郭征膳部郎中

韩保升殿中监 髙讽太府卿

尹文举驾部郎中 范禹偁鸿胪卿

刘暠少府少监 韩屿库部郎中

鲜于撡祠部员外郎 赵元拱虞部员外郎

丘世隆比部员外郎 孟仁贽右神武军统军

孟仁撡左监门卫上将军

孟仁裕右监门卫上将军

孟玄珏左千牛卫上将军

王昭逺右千牛卫上将军

李进右千牛卫大将军

景处塘左羽林卫大将军

袁可钧左屯卫大将军

髙延昭左骁鋭大将军

苏廷超清道率府率李

遵皓左监门率府率

授蜀王秦国公制

门下伯禹导川黒水本梁州之域河图括象岷山真井络之墟考职方之地图比剑南之徼道属中原多事逺服未宾山河既限于侯封车服遂踰于王制朕削平属县重正皇纲复周汉之旧疆宠绥羣后采唐虞之大训协和万邦六载于兹百揆时叙礼乐征伐之柄出自朕躬蛮夷戎狄之乡咸修职贡一昨顺先庚而受律法时雨以兴师舜干暂舞于两阶汤网豁开于三面吊民之罪朕无愧焉咨尔伪蜀王孟昶挺生公族禀庆侯门值唐朝将季之辰袭蜀土已成之业抚彼郡邑久歴岁华而能察天地之恶盈知神人之助顺尽率羣吏来降大君望北阙以拜章指南陔而请命得不开怀礼遇抚弱流恩官班特越于彛章保护弥光于大信岂比夫魏封刘禅纔升骠骑之班隋待萧琮惟列莒公之号今兹示宠以欲从人命作帝师俾容开府带汉相专车之贵列秦川万户之封并而授之斯为异数仍加禄俸用表优隆尔宜思前代之命官体我朝之加等勉荷非常之泽无忘匪懈之心服佩恩光徃践厥位可封秦国公

授孟元哲兖州节度使制

门下朕闻魏将降蜀君臣俱列于散官隋帝平陈子弟不闻于封爵皇家顺景风而行赏同时雨以济师当敌境未宾霆下戒严之令暨危邦请命云垂利得之恩矧复降娄古封掌武崇秩曲阜是伯禽之国太尉乃周勃之官山河距九州岛岛之雄绂冕冠王公之贵举为赏典斯实异恩魏国长子孟玄哲礼法矜庄神彩英秀驶修途于早岁播令闻于蜀川正朔未同乎列国而人称世子车书既混于大朝而自是良臣以尔昔在三川常居二职赞厥父之効顺保祖母之髙年予嘉乃心岂限彛制是命陟将坛于东夏整武事于南宫宪秩封侯用光殊渥将表临戎之寄更増光禄之勲尔其分天子之忧勤出将军之号令与其改弦易调不若从俗以安民布政颁条予诚有望荣家奉国尔其勉之

夏六月蜀主薨遗表曰

臣闻大数有限万化无穷歴观今古以攸同在贤愚而不免将启手而归土再沥恳而闻天臣诚悲诚恋顿首顿首伏念臣谬承父业窃据坤维数千里之山河四十年之统摄虽有临深之惧且无事大之规是以逺劳王师恭行天讨上思老母下念生民潜收拒辙之心旋露授戈之请伏惟皇帝陛下纳污道广来逺恩寛遐颁彩凤之书遽释牵羊之罪伏自逺辞锦里获覩瑶墀帝泽天恩曽无虚日皇华驿骑长是盈门仍赐官勲方图朝谢不谓偶萦疾疹遽觉沉微伏蒙皇帝陛下轸睿念以殊深降国医而荐至比冀稍闻瘳损何期渐见弥留将别圣朝即归幽壤絶拜章于双阙一息虽存命易箦于病躬五神已耗伏惟皇帝陛下长新凤歴永覇鸿图镇居四海之尊永作兆民之庆臣之老母臣之遗孤仰荷圣恩夫复何忧臣无任瞻天恋圣涕泗激切屏营之至夏六月十九日荣州贼杨徳晖等反陵州袁廷裕助五千余人围逼州城是月二十六日南路都部署彭城公讨平陵州贼袁廷裕二十九日杨徳晖溃散所在县镇遮截枭(阙)畧尽 秋九月嘉州指挥使吕翰反杀前军战棹副部署武怀节据州城自称相府是月汉州山菁贼全师雄死徒党溃散 冬十一月彭城公击吕翰破之收下嘉州

四年春三月资州贼黄承浦荣州贼杨徳晖等归投起遣上京自杨徳晖赵令等胁从夷獠依附山林拥众叛离不顺朝化南路都部署彭城公命偏将讨平之今则污莱之囚尽辟雈苻之盗渐除万民知归两蜀宁静覩尧汤之代欢亿兆之心矣

锦里耆旧传卷四

猜你喜欢
  卷四十·志第十·地理志四·脱脱
  ●卷五·王栐
  卷四十一·五代(南唐)·蒋一葵
  卷之三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吕思勉
  第十章 刑法·吕思勉
  皇王大纪卷五十八·胡宏
  卷十一·高士奇
  卷十六·胡一桂
  卷十二·胡一桂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六·裴骃
  江智渊传·沈约
  五一、田庄子卒年考·钱穆
  齐王夫人死·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珌·唐圭璋

      珌字怀古,休宁人。生于隆兴二年(1164)。绍熙四年(1193)进士。知富阳县,历官翰林学士知制诰、进宝文阁学士、出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封新安郡侯。以端明殿学士致仕。淳祐二年(1242)卒,年七十九。赠特进、少师。系本河北

  • 卷54 ·佚名

    程公许 亨泉词 有必兮寒泉,运而往兮几何年。 地灵兮启秀,不我后兮不我先。 川媚珠兮圆折,莲吐岫兮便娟。 坤文郁兮瑞世,所思邈兮西都之虞渊。 芳至今兮未沫,世载英兮昌维。 其已考盘兮山之啊,

  • 卷六·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六      宋 陈起 撰郑清之下 赐第登楼 避俗懒成癖登楼睡失魔忘机鸥自下开槛蝶相过高处景差胜静中春更多君恩何以报归梦欲如何 戏调长鸣鹤 瘦鹤云霄志相从伴独清可堪三径寂频作九臯鸣

  • 卷八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九河类四言古河铭          【汉】李 尤洋洋河水赴宗于海经自中州龙图所在昔周诸侯防于孟津鱼入王舟乃往尅殷大汉承绪懐附遐邻邦事来济各贡厥珍河清颂       

  • 华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华岳(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自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初为武学生。韩侂胄当国,上书力诋其罪,被下大理狱,贬建宁圜土中。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中武举进士,为殿前司官属。以谋去丞相史弥远事觉,下狱杖死。《宋史》

  • 列传第二 后妃下·欧阳修

    张皇后 章敬吴太后 贞懿独孤皇后 睿真沈太后 昭德王皇后 韦贤妃庄宪王皇后 懿安郭太后 孝明郑太后 恭僖王太后 贞献萧太后 宣懿韦太后尚宫宋若昭 郭贵妃 王贤妃 元昭晁太后 惠安王太后 郭淑妃 恭宪王

  • ●卷十七·徐梦莘

      政宣上帙十七。   起宣和五年五月二日甲寅,尽六月四日乙酉。   五月二日甲寅童贯蔡攸班师。   八日庚申御笔加王黼等封爵。   御笔虏(改作辽)政不纲邻国侵扰不图人心之慕义率皆革面以乡风朔蓟云:燕悉归舆地劳

  • 明宫史卷一·吕毖

    ○宫殿规制皇城外层向南者曰大明门与正阳门永定门相对者也稍北过公生左门而向东者曰长安左门再东过玉河桥自十王府西夹道往北向东者曰东安门转而过天师庵草场转西向北曰北安门即俗称厚载门是也转而过太平仓迤南向西曰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正德九年冬十月庚辰朔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蔡震代行礼○朝鲜国王李怿遣陪臣刑曹参判金锡哲等来朝贡方物马匹赐宴并彩币等物有差泰宁等卫都指挥使鬼里赤等来朝贡马赐宴并赏彩币等物之差○夜四川松潘卫有星大如斗尾长八尺

  • 绎史卷五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卫元咺构讼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 或诉元咺于卫侯曰立叔武矣其子角从公公使杀之咺不废命奉夷叔以入守六月晋人复卫侯甯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曰天祸卫国君

  • 园池第十三·桓宽

    大夫曰:“诸侯以国为家,其忧在内。天子以八极为境,其虑在外。故宇小者用菲,功巨者用大。是以县官开园池,总山海,致利以助贡赋,修沟渠,立诸农,广田牧,盛苑囿。太仆、水衡、少府、大农,岁课诸入田牧之利,池?之假,及北边置任田官,以赡

  • 慎大览第三·吕不韦

    慎大一曰: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胜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以言慎事也。桀为无道

  • 卷二八·邱濬

    ▲山泽之利(上) 《禹贡》: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 臣按:盐之名著于经始此,然是时以下贡上以资食用而已,未以为利也。《洪范》:初一曰五行,一曰水,水曰润下作咸。 吕祖谦曰:“此盐之根源。五行之气无所不在,

  • 原序·聂崇义

    三礼图集注原序昔者秦始皇之重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帝之恶方严而人间尚通变上之化下下必从焉是以双劔崇节飞白成俗挟琴饰容赴曲増抃自然之道也周世宗暨今皇帝恢尧舜之典则总夏商之礼文思隆大猷崇正旧物仪形作范旁诏四

  • 卷十七·吴廷华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十七同知吴廷华撰有司彻第十七【有司助祭诸执事也彻谓祭毕彻俎豆之实以宾尸于堂也上篇卒食三献而改馔西北隅此彻之节也彻而宾尸盖以纾其象神之劳又据特牲礼卒食三献后尚有献宾众及旅酬无算爵

  • 卷二十五·彭绍升

    居士传二十五刘潘许郭陈吴传刘兴朝名经臣。不详其里居。年三十余。会东林照觉总公。始究心祖道。既而抵京师。谒慧林冲公。冲举或问雪窦如何是诸佛本源。答曰千峯寒色。言下有省。已而官洛中。就参韶山杲公。杲嘱曰。

  • 古今词论·王又华

    词话。一卷。清王又华编。王又华(生卒年不详),字静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古今词论》编于康熙年间,汇集宋至清初二十六家论词之语。其中较著名的词论家有杨缵(守斋)、张炎(玉田)、王世贞(元美)、杨慎(升庵)、张(世

  • 北征后录·金幼孜

    明金幼孜撰。一卷。永乐十二年(1414)成祖北征瓦剌答里巴、马哈木太平与把秃孛罗,幼孜扈从出塞。自三月十七日出征至八月一日回京,在行军途中逐日记行程道路、山川要塞、气候、见闻。所记往还主要内容,均与史载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