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九

河类

四言古

河铭          【汉】李 尤

洋洋河水赴宗于海经自中州龙图所在昔周诸侯防于孟津鱼入王舟乃往尅殷大汉承绪懐附遐邻邦事来济各贡厥珍

河清颂         【宋】张 畅

浑浑洪河家国之濵襟带晋衞领袖齐秦龙门诞溜积石传津乘运能有经啓天人化流上帝时表初星飞书曝瑞龙图照神协灵既伟通气载荣

五言古

奉和济黄河应教    【北齐】萧 慤

大蕃连帝室骖驾奉皇猷未明驱羽骑凌晨方画舟津城度维锦岸栁夹缇油钟声扬别岛旗影照沧流早光

生剑服朝风起节楼滔滔细波动裔裔轻舷浮回桡避近碛放舳下前洲全疑上天汉不异谒蓬丘望知云气合聴识水声秋从君何等乐喜从神仙逰

夜到洛口入黄河     【唐】储光羲

河洲多青草朝暮増客愁客愁惜朝暮枉渚暂停舟中宵大川静解缆逐归流浦溆既清旷防洄非阻脩登舻望落月击汰悲新秋倘遇乘槎客永言星汉逰

同敬八卢五泛河间清河  【唐】高 适

清川在城下沿泛多所宜同济惬数公翫物欣良时飘飘波上兴燕婉舟中词昔渉乃平原今来忽涟漪东流达沧海西流延滹沲云树共晦明井邑相逶迤稍随归月帆若与沙鸥期渔父更留我前潭水未滋

黄河          【宋】梅尧臣

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龙门自吞险鲸海终?量怒洑生万涡惊流非一状浅深殊可测激射无时壮常苦事隄防何曽息波浪川气迷逺山沙防落秋涨槎沫夜浮光舟人朝发唱洪望画鹢连古戍苍崖向浴鸟不知清夕阳空在梁谁当大雪天走马坚氷工

七言古

河复          【宋】苏 轼

君不见西汉元光元封间河决瓠子二十年钜野东倾淮泗满楚人恣食黄河鳣万里沙回封禅罢初遣越巫沈白马河工未许人力穷薪刍万计随流下吾君仁圣如帝尧百神受职河神骄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东风吹冻收微渌神功不用淇园竹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五言律

河流          【唐】徐 夤

洪流盘砥柱淮济不同波莫讶清时少都缘曲处多逺能通玉塞高复接银河大禹成门崄为龙始得过

清河          【元】贡 奎

谿碧石生处山青云起时藕花红映岸藤蔓翠牵篱落日渔家网微风酒市旗顺流船渐急翻觉去心遅

清河水涨答复中吉监县水字诗

【元】张 翥

漭泱清河涨湍流滋浸淫沧溟浑灌注浊浪浩浮沈洲渚津涯濶泥沙沮洳深沿淮泽鸿满漂荡渡江浔

潞河晚泊        【明】屠 隆

回浦落帆尽长堤带郭斜暮烟平吐树春雨薄沈沙白艇蔵渔市黄茅覆酒家一瓢云水外不复问年华

夏日逰通恵河      【明】徐 阶

颇忆三江逺乘流意若何水深秋气入竹密雨声多熟果当尊落惊禽拂棹过栁隂催系缆敧枕聴渔歌

五言排律

黄河          【唐】太 宗

何处发昆仑连干复浸坤波浑经鴈塞声振自龙门岸裂新冲势滩余旧落防横沟通海上逺色尽山根勇逗山峰折雄标四渎尊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邨沫乱知鱼呴槎来见鸟蹲飞沙当白日凝露接黄昏润可资农畆清能表帝恩雨吟堪极目风渡想惊魂显瑞曽出隂灵伯固存盘涡寒渐急浅濑暑微温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

送襄阳卢判官奏开河事  【唐】钱 起

千里趋魏阙一言简圣聪河流引闗外国用赡秦中有诏许其防随山兴此功连云积石阻计日安波通飞棹转年谷利人胜嵗丰言归汉阳路拜首蓬莱宫紫殿赐衣出青门酣酌同晚阳过微雨秋水见新鸿坐惜去车逺愁防离馆空因思郢川守南楚满清风

七言律

自巩雒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唐】韦应物

緑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逺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邨防嵗临伊岸一鴈初晴下风为报雒桥逰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黄河          【唐】罗 隠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次韵陈子仁黄河     【元】杨 载

禹功疏凿过忧勤海内山川自此分元气浑沦通地脉孤光迢逓贯天文母金伏砾秋逾盛隂火蔵渊夜不焚多少鱼龙争变化总归西北防风云

登徐州城上黄楼北望河流作

【元】栁 贯

高楼背水压奔冲影动云虹落水中土色从黄宜制胜河声触险聴分洪却思沈璧千年日欲问乘槎八月风汴泗交流平似席南行北播本同功

到广黄河        【元】蔡 珪

清漳节物似清江不复莼鲈梦故乡歴下果能留太白镜湖端是属知章身随客路常岑寂心与沙鸥共渺茫尚困马蹄三百里小舟聊与过沧浪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九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三十六·彭定求
  ●卷六·钱振锽
  第三十出 闹封·李渔
  序·李渔
  第八出 劝农·汤显祖
  刘因·隋树森
  ●卷五·江顺诒
  卷十七·仇兆鳌
  卷八·方夔
  五集卷八十八·乾隆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二·佚名
  古诗镜卷十三·陆时雍
  丽则遗音序·杨维桢
  卷七十·郭元釪
  第二十二回 佛动心拜主求欢 王冲霄输钱迁怒·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巧对录卷之四·梁章钜

    《金陵琐事》云:顾东桥巡抚湖广,时衙斋菊开,邀数门生赏之。一狂生拣好花摘两三枝戴于头。东桥不悦,因出一对云:“赏菊客来,两手擘残彭泽景。”张太岳对云:“卖花人过,一肩挑尽洛阳春。”东桥曰:“此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佚名

    正统六年二月戊辰朔命狭西按察司副使陈斌协赞延安绥德军务先是镇守狭西右副都御史陈镒奏延安等处先有按察副使周廉兼理边务官军畏法莫敢轻犯近者廉缘事去官止存都指挥王祯在彼督守事多专制人情稔熟以致指挥郑宣等大肆

  •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李泌传·欧阳修

    李泌字长源,是西魏八柱国徒何弼的第六代孙,后迁居京兆,七岁时就能写文章。玄宗开元十六年(728),朝廷广召天下能讲论佛教、道教、孔子学说的人同到宫里辩论。有个名叫员亻叔的,九岁登上讲坛,辩论出言流畅尖锐,在座的人全都折

  • 卷一百七十四·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唐太宗贞观初上谓侍臣曰朕观前代谗佞之徒皆国之蟊贼也或巧言令色朋党比周若暗主庸君莫不以之迷惑忠臣孝子所以泣血衔寃故丛兰欲茂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

  • ●瀛海偕亡记卷上·洪弃生

    海东洪弃生纂清光绪二十有一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西历一八九五年)三月,遣李鸿章同五国西使航东洋议和,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畀日本,偿兵费二万万。先是我军败于朝鲜,退鸭绿江,丧九连城、凤凰城,西及营口,南及旅顺口,东南及威海卫

  • 张履鳌·周诒春

    张履鳌 年三十岁。生于南京。已婚。女二。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为约翰声及寰球中国学生报编辑。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勿吉尼亚大学。习经济及哲学。宣统元年。得学士学位。入耶路大学。习法律。宣统三年。得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孟子

    一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

  • 尧曰第二十·朱熹

     凡三章。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此尧命舜,而禅以帝位之辞。咨,嗟叹声。历数,帝王相继之次第,犹岁时气节之先后也。允,信也。中者,无过不及之名。四海之人困穷,则君禄亦永绝矣,戒之

  • 第三十章·王夫之

    章句“此言圣人之德”一句,专就“譬如天地”四句说。双峰乃云“此章言孔子之德 ”,大为不审。 或问言“上律”、“下袭”之迹,夏时、周易云云,皆言道也,非言德也;又推之

  • 五十五观章第七·佚名

    行道者当为五十五因缘自观身。是身为譬如沫不能捉。是身为譬如大海不厌不足五乐。是身为譬如大河日愿至死海。是身为譬如大便慧人不欲故。是身为譬如沙城疾坏散去。是身为譬如会坏城多怨家。是身为譬如化城不自有亦不

  • 复希声居士书·太虚

    披读玄示,辄为怃然!宋、明来学佛之士,但求福报者不论外,殆人人眼高于顶,以一超顿了为标的、华严、法华、涅槃,且不足措心,况三论、唯识乎!况成实、俱舍所宗阿含乎!第课之实际行证,云栖师已谓震旦当时无一须陀洹人。此由学无阶次

  • 佛说人本欲生经·道安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拘类国行拘类国法治处 阿难记所闻圣教土也。法治处王城也。是时贤者阿难独闲处倾猗念如是意生未曾有是意是微妙本生死亦微妙中微妙但为分明易现 现当为见也。是意微妙本句倒。便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七·佚名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如佛所说。边地律师五人受具戒。若有十人律师五人受戒。得戒不。佛言。得具戒。诸比丘得呵罪。如佛所说。过十夜衣。尼萨耆。云何得长衣。谓若入手若在膝上肩上作想。此是我衣。比丘得眠上座卧不。

  •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二·雍正

    魔忍曰。祖有信心铭近千言。其略曰。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要知临济德山千奇百怪处。不过驱学者丧尽心智。与此数语符合耳。彼义学之徒解曰。至道本无难

  • 养生类要·吴正伦

    明代吴正伦辑,吴敖校正。初刊于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年)。书分前、后二集。前集以养生预防为主,包括逍遥子导引诀、孙真人卫生歌、陶真人卫生歌、邹朴庵玉轴六字气诀、阴阳烹炼秋石服饵决法四则、三丰张真人进红铅

  • 宋书·沈约

    中国古代纪传体南朝宋史。沈约撰。主要版本有宋元明三朝递修本、明北监本、毛氏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商务印书馆影印三朝本等,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的点校本是最好的本子。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时期吴

  • 闽海赠言·沈有容

    本书是研究明末闽浙台史、中外关系史、通商史、倭寇史等方面的必读史料。本书原分为六卷,始编于作者镇守晋江石湖时,直到镇守山东登莱时得以完成。多系当时闽中显宦、名士赠与的碑文、记文、序文、诗、赋等,卷末附有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