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一、田庄子卒年考

《史记 田齐世家》:“田庄子相齐宣公,宣公四十三年伐晋,毁长城,围阳狐。明年,伐鲁葛及安陵。明年,取鲁之一城。庄子卒,子太公和立。”《索隐》引“《纪年》:齐宣公十五年,田庄子卒,明年,立田悼子。悼子卒,乃次立田和。是庄子后有悼子,盖立年无几,所以作《系本》及《史记》者不得录也。”今按:据《史记》,田庄子卒在齐宣公四十五年。《索隐》引《纪年》,仅明庄子后尚有悼子一世,未言庄子卒岁有异。又谓悼子立年无几,此自据《纪年》为说。而《纪年》悼子死在宣公五十年。(详《考辨》第五十六。)若庄子以宣公十五年卒,下至于宣公五十年,凡三十五年,岂得谓立年无多?(张宗泰《竹书纪年校补》误据《索隐》,谓“庄子卒于齐宣公十五年,宣公五十一年田悼子卒,是悼子立三十六年。”不悟与立年无多说相舛。朱右曾《纪年存真》亦同误。)故知《索隐》所引宣公十五年田庄子卒者,本亦为四十五年,而误脱一四字也。考诸他籍,亦有可证。《吕氏春秋 顺民篇》:“齐庄子请攻越,问于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猛虎也。庄子曰:虽猛虎也,而今已死矣。”林春溥《战国纪年》云:“田庄子之时,越王死者惟朱勾。而朱勾灭滕、灭郯,故有猛虎之喻。”(严可均《三代文》以猛虎指勾践,相距太远,盖误。)今按朱勾卒在齐宣公四十四年,此越朱勾卒而田庄子尚在之证一。《檀弓》:“陈庄子死,赴于鲁。鲁人欲勿哭,缪公召县子而问”云云。鲁缪公元在齐宣公四十一年。(详《考辨》第四十七。《年表》误后八年。)田庄子死,为缪公之五年。此田庄子死而鲁缪已立之证二。(《周季编略》未能辩证今本《索隐》之有脱字,而据以校《檀弓》,谓“庄子乃悼子之误”,疏矣。朱右曾《纪年存真》亦与黄氏同误。)余故知《索隐》所引《纪年》,本亦为四十五年无疑也。(《绎史》卷百一云:“鲁缪公立,在齐宣公四十七年,据《檀弓》,是无田悼子。”故《表》列庄子死子和代立于齐宣公四十六年,亦误。)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一·宋濂
  卷一百九十九 表三十九·赵尔巽
  卷四 乾德元年(癸亥,963)·李焘
  卷三·佚名
  第三十九回 温峤推诚迎陶侃 毛宝负剑救桓宣·蔡东藩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二·苏天爵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七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五十九·佚名
  前题·丁宗洛
  第三五五禀道光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三--一六·佚名
  第一○九卷 方 外·缪荃孙
  侯莫陈悦传·李延寿
  卷七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13 ·佚名

    韩元吉 山行 秋尽暑犹剧,今朝凉意断。 轻阴能障日,小雨不生尘。 庶壑时投策,看云一岸巾。 邻僧问何往,茗果愧情亲。 韩元吉 山行二首 晴日烘林百草香,杖藜徐步兴何长。 残花的皪明幽径,老笋

  • 读礼通考卷二十一·徐乾学

    丧期二十一国恤四天子父在服祖宋史绍熙五年六月九日孝宗崩太皇太后有防皇帝以疾聴在内成服太皇太后代皇帝行礼【太皇太后髙宗后吴氏也】知閤门事赵汝愚奏请车驾过宫执丧成礼疏曰邦国不幸大行圣帝奄弃羣臣臣等不任哀痛

  • 卷之二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史部户部尚书翰林院学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七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苏州书局续购书目及蒋曾罃献书折·佚名

    七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苏州书局续购书目及蒋曾罃献书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再陈续购书目,仰祈圣鉴事。窃臣凛遵谕旨,实力设法采访遗书,业将先后购得书籍,开列目录,三次奏进在案。今臣督属广为搜

  •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刘凤

    刘凤 文学三 虞堪 吴文泰 萧规 邹亮 张扆 滕用亨 赵友同 梁时 钱绅 郑文康 沈愚 张淮 陈体方 沈贞吉 沈恒吉 陈孟贤 周原巳 陈绍先 奚昌 张习 陈震 顾珣 桑悦 ○虞堪 虞堪者宋宰相允文后也徙家长洲家富其所藏书多雍

  • 耶律贤适传·脱脱

    耶律贤适,字阿古真,于越鲁不古之子。酷爱读书,心存大志,圆转顺俗,玩世不恭,不为人所了解。只有于越屋质器重他,曾经对人说:“此人若能当政,天下就太幸运了。”应历年间,朝臣大多因为上言遭贬谪,耶律贤适甘于默默地隐退,游玩打猎,想

  • 卷八·吴师道

    <史部,杂史类,战国策校注> 钦定四库全书 战国策校注卷八    宋 鲍彪 原注 元 吴师道补正 韩【分晋得南阳及颍川之父城定陵襄城颍阳颍隂长社阳翟东接汝南西接弘农得新安宜阳正曰郑今河南之新郑及成臯荥阳颍川

  • 提要·金履祥

    【臣】等謹案論語集註考証十卷孟子集注考証七卷宋金履祥撰後有自跋謂古書之有注者必有疏論孟考証即集注之疏以有纂疏故不名疏而文義之詳明者亦不敢贅但用經典釋文之例表其疑難者疏之其書於朱子未定之說但折衷歸一於事

  • 读书丛说卷四·许谦

    元 许谦 撰禹贡 禹贡专为纪治水之成功而并及贡赋之数故九州纪水道土色田赋之等贡物贡道为详余皆或见或不见古史言简而意宻则又有言外之意惟冀梁雍言山独详诸州不言者天下之势西北髙而多山故也徐虽言山乃蒙羽之小者

  • 卷二百四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军礼九车战蕙田案古者战阵之事有车有徒而无骑葢井田行则车有所出沟洫修则骑不得用故车战之利战守兼资不贵驰突而务为其不可败然于险阨

  • 诗解颐卷三·朱善

    明 朱善 撰大雅三文王首章此章之意约言之而四句已足惟周公告戒其君言有尽而意无穷故反覆申之其徳之显即于昭之谓也其命之时即维新之谓也其陟降在帝左右即文王在上之谓也然于昭以言其神而不显又言其徳何也葢周家天命

  • 辟邪集附·智旭

    【钟振之居士寄初征与际明禅师柬】忆吾两人。生同一日。学同一师。幼同一志。不谓尊者至廿四岁。逃儒入禅。二十年来。所趋各别。音问遂疎。兹者病卧湖滨。忽闻天主邪说。借彼矛。攻彼盾。略为初征。知尊者。久事禅学

  • 南岳大乘止观序·慧思

        两浙路劝农使兼提点刑狱公事朝奉大夫行尚书度支员外郎护军借紫朱頔撰  鹤林示灭而来贤圣应世者非一。咸以六度万行通达大智。安住于法界拔济于群迷。金文宝轴具载于诸法之藏。若夫空一切法证一切性。不于三

  •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佚名

    古可稽乎。曰乌乎可。古不可稽乎。曰乌乎不可。威音以后今日以前。成住坏空。有而不有。日月光华。旦而复旦。日劫无凭。何况今古矣。其中圣贤隐现。应缘示感。如月在水。了不可执。乃有人焉。追往烈。订遗踪取已散之

  • 潜邱劄记·阎若璩

    札记。清阎若璩撰。阎氏生前并未成书,后人掇拾于散佚之馀而成帙,非其全豹。阎氏太原人,潜邱为太原附近地名,曾于《尚书古文疏证》卷六第八十一条下有“潜邱劄记”等字,故取以为书名。《四库全书》据吴玉搢重定本,删并为六卷

  • 文学概说·郁达夫

    郁达夫著,1930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属“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丛书。《文学概说》从生活与艺术、文学在艺术上所占的位置、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内在的倾向、文学在表现上的倾向、文学的表现体裁之分类这六个方面,论

  • 易纂言·吴澄

    易学著作。元吴澄撰。是一本音注、训释、考证《易经》的书。十二卷。本书体例是采用宋吕祖谦《古周易》本经文,每卦先列卦变主爻,每爻先列变爻,次列象占,十翼亦各分章安排。其训释各附句下;音注、考证于经附每卦之末,

  • 看破不说破·胡适

    在生活中,对于身边人做出的不妥之事,有时我们会一眼看破其本质,但是碍于对象、场合和时机,并不合适说破,否则,既容易让人下不了台,又可能伤了情。在胡适逝世五十多年的今天,依然兴起“民国热”“胡适热”,这表明那一段不曾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