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五十二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卫元咺构讼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 或诉元咺于卫侯曰立叔武矣其子角从公公使杀之咺不废命奉夷叔以入守六月晋人复卫侯甯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曰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自今日以徃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明神先君是纠是殛国人闻此盟也而后不贰卫侯先期入甯子先长牂守门以为使也与之乗而入公子歂犬华仲前驱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公知其无罪也枕之股而哭之歂犬走出公使杀之元咺出奔晋【谷梁传自楚楚有奉焉尔复者复中国也归者归其所也郑之名失国也】 卫侯与元咺讼甯武子为辅鍼庄子为坐士荣为大士卫侯不胜杀士荣刖鍼庄子谓甯俞忠而免之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寘诸深室甯子职纳槖饘焉元咺归于卫立公子瑕公羊传归之于者何归于者何归之于者罪已定矣归于者罪未定也罪未定则何以得为伯讨归之于者执之于天子之侧者也罪定不定已可知矣归于者非执之于天子之侧者也罪定不定未可知也卫侯之罪何杀叔武也何以不书为叔武讳也春秋为贤者讳何贤乎叔武让国也其让国奈何文公逐卫侯而立叔武叔武辞立而他人立则恐卫侯之不得反也故于是已立然后为践土之防治反卫侯卫侯得反曰叔武簒我元咺争之曰叔武无罪终杀叔武元咺走而出此晋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卫之祸文公为之也文公为之奈何文公逐卫侯而立叔武使人兄弟相疑放乎杀母弟者文公为之也自者何有力焉者也此执其君其言自何为叔武争也【谷梁传此入而执其不言入何也不外王命于卫也归之于京师缓辞也断在京师也自晋晋有奉焉尔复者复中国也归者归其所也】

左传【三十年】晋侯使医衍酖卫侯甯俞货医使薄其酖不死公为之请纳玉于王与晋侯皆十防王许之秋乃释卫侯卫侯使赂周歂冶厪曰茍能纳我吾使尔为卿周冶杀元咺及子适子仪公入祀先君周冶既服将命周歂先入及门遇疾而死冶厪辞卿【公羊传卫侯未至其称国以杀何道杀也此杀其大夫其言归何归恶乎元咺也曷为归恶乎元咺元咺之事君也君出则已入君入则已出以为不臣也 谷梁传称国以杀罪累上也以是为讼君也卫侯在外其以累上之辞言之何也待其杀而后入也公子瑕累也以尊及卑也 史记晋欲假道于卫救宋成公不许晋更从南河度救宋徴师于卫卫大夫欲许成公不肯大夫元咺攻成公成公出奔晋文公重耳伐卫分其地予宋讨前过无礼及不救宋患也卫成公遂出奔陈二嵗如周求入与晋文公防晋使人鸩卫成公成公私于周主鸩令薄得不死已而周为请晋文公防入之卫而诛元咺卫君瑕出奔○史载事莾莾多舛经云杀元咺及公子瑕此言奔非矣】

国语温之防晋人执卫成公归之于周晋侯请杀之王曰不可夫政自上下者也上作政而下行之不逆故上下无怨今叔父作政而不行无乃不可乎夫君臣无狱今元咺虽直不可聼也君臣皆狱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而叔父聼之一逆矣又为臣杀其君其安庸刑布刑而不庸再逆矣一合诸侯而有再逆政余惧其无后也不然余何私于卫侯晋人乃归卫侯 温之防晋人执卫成公归之于周使医鸩之不死医亦不诛臧文仲言于僖公曰夫卫君殆无辠矣刑五而已无有隠者隠乃讳也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鑚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五刑三次是无隠也今晋人鸩卫侯不死亦不讨其使者讳而恶杀之也有诸侯之请必免之臣闻之班相恤也故能有亲夫诸侯之患诸侯恤之所以训民也君盇请卫君以示亲于诸侯且以动晋夫晋新得诸侯使亦曰鲁不弃其亲其亦不可以恶公说行玉二十瑴乃免卫侯自是晋聘于鲁加于诸侯一等爵同则厚其好货卫侯闻其臧文仲之为也使纳赂焉辞曰外臣之言不越境不敢及君

左传【三十一年】冬狄围卫卫迁于帝邱卜曰三百年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公命祀相甯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鄫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乆矣非卫之罪也不可以间成王周公之命祀请改祀命【世夲成公徙濮阳 三十二年】夏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焉秋卫人及狄盟 【文公四年】卫甯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楚卫新昏而晋文公欲覇侵曹伐卫以致楚师卫成公惧其无礼且不假道也越在襄牛防复适楚奔走不遑寜防故叔武摄位元咺奉以受盟而成公得反国焉叔武之贤也让位不获防难赴盟元咺之忠也杀子不顾卒安社稷卫虽多难頼二子缱绻内外庶几克协卫尚可无事也成何不信反覆懐疑宛濮之口血未干輙先期以入叔武被杀左氏曰歂犬射而杀之非公意也公羊氏曰公怒武之簒也咺諌不聼而杀之叔武之死虽莫可定要以诉言入则子角先死凟盟违期中懐虞诈歂犬一矢不可谓非成公之志也虽然骨肉肇难罪诚在公君臣构讼罪又将在咺矣晋人不察为臣执君天王曰君臣无狱君臣皆狱父子将狱晋犹不聼而寘诸深室咺则归而易君斯举也嘻已甚矣薄酖不死医亦不诛纳赂复国竟杀子瑕曽几何时而卫之兄弟君臣数相夷也昔齐桓之覇也存三亡国今晋文一战而曹卫之君几不保其社稷是以罪晋者曰卫之乱也文公为之内难方息而外廹彊狄迁国图存实甯子之长虑非曰予得吉卜遂弃先君之终焉允臧者也或曰甯武子之事君也先无道而后有道彼元咺之狱三载而弭嗣是以来国家无事无道短而有道长若是乎贤者之有益于人国也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二·杨仲良
  东林列传卷十四·陈鼎
  卷第四·徐鼒
  卷之六十六·佚名
  卷之四十五·佚名
  卷之九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鄱阳王萧锵传·萧子显
  陈翵传·张廷玉
  ●熙朝乐事·田汝成
  卷二十八·宋敏求
  卷二十八、乾隆极盛·黄鸿寿
  第一节 玄宗政治·吕思勉
  卷36·陈邦瞻
  地理志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三章 眞君显圣·屠隆

    【瑞鹤仙】〔外带将卒上〕靑史铮铮者。论英雄义烈。眞倾夷夏。炎精欲灰也。待只手风云。双擎日月。古今正气不消磨。列名天阙。只灵台一点。皈依三宝。莲花座下。三天上将万神钦。仗剑皈依功德林。淘洗得来惟净业。消

  • 御选宋诗卷六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十四七言絶句一卢多逊后池对新月应制韵限些子儿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宋白宫词一百首【并序 録二十六首】宫中词名家诗集有之皆夸帝室之辉华叙王游之壮

  • 后汉孝和皇帝纪上卷第十三·袁宏

      永元元年〔一〕(己丑、八九)〔一〕 原误作“二年”。   夏六月,窦宪、耿秉自朔方出塞三千里〔一〕,斩首大获,铭燕然山而还。即拜宪为大将军,封武阳侯,食邑二万户;耿秉为〔美〕(算)阳侯〔二〕。宪让不受,还京师

  • 元明事类钞卷四十·姚之骃

    虫豸门蝉旧殻新声 张宏范新蝉诗一自返魂遗旧殻便将秋恨入新声短翼含风 马臻闻蝉诗短叶含风薄似秋一声声带夕阳愁年年古栁官塘路催得行人白尽头乗夜出 潜确类书蝉皆乗昏夜方出土中升髙处背拆而出所以夜出者一似畏人

  • 卷第二十六·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十九曹学佺胡上琛、张兆凤、李国英、郑羽仪、林说等)何楷 姜一洪(熊纬、徐复仪、陆清源)曹学佺(胡上琛、张兆凤、李国英、郑羽仪、林说等)何楷姜一洪(熊纬

  •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康熙五十年。辛卯。春。正月。庚寅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及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 第二十二卷 仕绩 一 三·缪荃孙

    松 江 府 四 清张安豫张安豫,字子建,华亭人。父以讷,前有传。安豫,明季恩贡生,选授齐河县丞。以平龙山贼有功,擢齐河县知县。迁保定府同知。时举烽日近,关城戒严,安豫协力固守。蓟辽经略王永吉知其才,举以自随,题授兵

  • 夏侯亶传·姚思廉

    夏侯亶,字世龙,是车骑将军夏侯详的儿子。齐代之初,离家入朝做奉朝清。永元末(501),夏侯详为西中郎南康王司马,随府镇守荆州,夏侯亶留在京城,为东昏听政主帅。到崔慧景作乱之时,夏侯亶因保卫皇上之功被授以骁骑将军。到梁武帝

  • 赵郡王元干传·李延寿

    赵郡王元干,字思直,太和九年(485),被封为河南王,任大将军。孝文帝很亲爱几位弟弟,任命元干总管别道军队,并告诫他说:“司空穆亮以年龄器度而言,都可以当你的老师,散骑常侍卢阳乌有才识,你可以时时向他询问请教,你就拜他们为老师

  • 张永明传·张廷玉

    张永明,字钟诚,乌程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被授职芜湖知县。献皇后灵柩南归,耗费不可估算。张永明粉刷江岸佛舍作为供殿,用金箔装饰供器,大量节省开支。不久提升为南京刑科给事中。敌寇侵入大同,山西总督樊继祖,巡抚史道

  • 食货三·徐松

    营田【宋会要】绍兴十年二月十八日,臣寮言:「天下之费,莫甚于养兵,以其大利,所支甚费所支:原作,「支所」,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一二改。,非屯田则不可么。窃以荆州之赋仰给于营田者,岁省县官之半,愿诏诸大将取荆州已试之效,各于军中

  • 元年·佚名

    (乙亥)元年大明景泰六年閏六月閏6月11日○乙卯,世祖與右議政韓確、左贊成李思哲、右贊成李季疄、左參贊姜孟卿,自議政府進闕,與兵曹判書李季甸、吏曹判書鄭昌孫、戶曹判書李仁孫、刑曹判書李邊、兵曹參判洪達孫、參議楊汀

  • 春秋辨义卷六·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庄公二丁酉○荘王十三年十年○齐桓二晋缗二十一卫惠十六蔡哀十一郑厉十七子仪十曹荘十八陈宣九杞靖二十宋闵八秦武十四楚文六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经不书齐伐鲁公既败齐又为鲁地则齐之伐鲁不言可知也

  • 卷三 论语·钱时

    卷三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谓公冶长:“可妻[去声下同]也。虽在缧[力追切]绁[息列切]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孔子弟子。妻者,嫁之也。缧

  •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五·佚名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浮多泥呵嚧 阿摩奴沙泥呵嚧  如来塔中多然灯  当应烧彼多胜香  彼胜香中多种出  精最五百胜沉水  熏陆胜者十分半  十分半中妒路香  复用三两安息香  鬼甲香叶亦复尔 

  • 般若灯论释 第九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九卷偈本龙树菩萨 释论分别明菩萨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观有无品第十五复次空所对治若有若无。为令他解缘起诸法不断不常故。有此品起。外人言。汝说诸法无自体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违

  • 王氏兰谱·王贵学

    植物谱录。南宋王贵学撰。1卷。贵学字田叔。前有淳祐七年(1247)自序,称其嗜兰成癖,曾搜求五十品,随其性质植之,遂撰为此谱。全书分品第之等、灌溉之候、分拆之法、泥沙之宜、受养之地、兰品之产6篇。述种植、品评诸事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明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十卷四十回。题“长安道人国清编次”,其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明崇祯元年(1628)。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