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七

工部十一

窰冶

窰冶烧造铸造诸器物及纸劄之费皆官府取用若铜钱与钞兼行於民间尤不可缺者今并载之而铸造则例加详焉

砖瓦

诸司职掌

凡在京营造合用砖瓦每岁於聚宝山置窑烧造所用芦柴官为支给其大小厚薄样制及人工芦柴数目俱有定例如遇各处支用明白行下各该管官员放支管事作头每季交替仍将所烧过物件支销其见在之数明白交割若修砌城垣起盖仓库营房所用砖瓦数多须要具奏着落各处人民共造如烧造琉璃砖瓦所用白土例於太平府采取

琉璃窰

每一窑装二样板瓦坯二百八十个计匠七工用五尺围芦柴四十束

每一窑装色二百八十个计匠六工用五尺围芦柴三十束四分用色三十二斤八两九钱三分二厘

黑窰

每中窑一座装到大小不等砖瓦二千三百个计匠八十八工用五尺围芦柴八十八束

事例

洪武间令各处客船量数带载沿江烧造官砖於本部交纳以後停止 永乐三年令照旧例纳砖每百料船纳砖二十五个沙砖加倍後减定砖二十个沙砖三十个 宣德二年令沿河一带烧砖以河南山东二都司并直隶卫所拨军夫五千名仍以添设官十五员分行提督 成化十七年添设郎中二员於山东河南及南北直隶原有窑处减半烧造 弘治八年奏准停止烧砖官员请勑河南山东及南北直隶巡抚官委府州县官管理仍以布按二司分巡分守官提督烧造

陶器

诸司职掌

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设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

事例

岁造内府供用库每年该用磁坛一千五百个光禄寺每年该用缸坛缾共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个只俱分派河南布政司并直隶真定府烧造河南彰德府每年造缾坛缸共一万七千二百八十四件钧州每年造缾坛缸共一万七千二百八十三件直隶真定府曲阳县每年造缾坛缸一万七千二百八十四件俱送光禄寺供用 正统元年奏准减省烧造供用库每岁止派磁坛七百五十个 景泰五年奏准光禄寺缾坛以三分为率二分以本寺日进月进内府并赏内外官缾坛俱令尽数送寺备用量派一分以省民力 天顺三年奏准光禄寺奏造素白磁龙凤文碗楪以十分为率减造四分 成化四年奏准光禄寺磁器仍依四分例减造十七年奏准光禄寺岁用缾坛仍照旧例或二年或三年一次奏造仍令厨役关领必须委官亲诣处所挨次支用凡损失就於本厨名下照数追赔还官 弘治十五年奏准光禄寺岁用缸缾坛自本年为止已造完者解用未完量减三分之一仍令本寺该管人员撙节有轻易及毁失者许科道官查究送问赔偿

铸器

诸司职掌

凡铸造铜锅铜柜等器及打造铜锅铜竈铁窗铁猫等件行下宝源局定夺模范及计算合用铜铁木炭等项明白具数呈部行下丁字库抽分竹木局放支督工依式铸造

铸造

生铜一斤用炭一十二两 黄熟铜一斤用炭一斤红熟铜一斤用炭一斤  生铁一斤用炭一斤

打造

红熟铜一斤用炭八斤  黄熟铜一斤用炭八斤瓜铁一斤用炭一斤八两

事例

凡铸亲王各土官衙门金牌信符并上直守卫官军金牌俱令宝源铸印二局官金牌信符会同尚宝监於内府金牌厰同造印记会同印绶监於内府六科廊同造造完送银作局镀金其铸钟用响红铜於铸钟厰铸造

铜铁

诸司职掌

凡各处炉冶每岁煽炼铜铁彼先行移各司岁办後至洪武十八年四月内钦依住罢至今不曾复设如果缺用即须奏闻复设炉冶采取生矿煅炼着令有司差人陆续起解照例送库收贮如系临边用铁去处就存听用

计各处炉冶该铁一千八百四十七万五千二十六斤湖广六百七十五万二千九百二十七斤

广东一百八十九万六千六百四十一斤

北平三十五万一千二百四十一斤

江西三百二十六万斤

陕西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六斤

山东三百一十五万二千一百八十七斤

四川四十六万八千八十九斤

河南七十一万八千三百三十六斤

浙江五十九万一千六百八十六斤

山西一百一十四万六千九百一十七斤

福建一十二万四千三百三十六斤

见今各处岁办铁课

福建布政司共二十八万四千六百三十斤浙江布政司七万四千五百八十三斤

广东潮州府程乡县七万斤

遵化铁冶班匠工程烧炭人匠七十一户该木炭一十四万三千七十斤淘沙人匠六十三户该铁沙四百四十七石三斗铸铁等匠六十户附近州县人夫六百八十三名每年十月上工至次年四月放工每年该运京铁三十万斤遵化三卫一所一县十万斤蓟州三卫一州七万斤三河二卫二县六万斤通州四卫一州七万斤

事例

洪武初置湖广铁冶 七年置江西南昌府进贤冶临江府新喻冶袁州府分宜冶湖广兴国冶蕲州黄梅冶山东济南府莱芜冶广东广州府阳山冶陕西巩昌冶山西平阳府吉州富国丰国二冶太原府大通冶潞州润国冶泽州益国冶每冶各大使一员副使一员 十八年罢各布政司铁冶 二十七年复置山西平阳吉州丰国富国二铁冶 又复置江西袁州府分宜县铁冶 二十八年罢各布政司官冶令民得采炼出卖每岁输课三十分取二 永乐二十年设四川龙州铁冶成化十九年令遵化铁厰岁运京铁每车一辆装铁

不得过一千七百斤车价不得过三两五钱俱候农隙之时领运交纳

铸钱

诸司职掌

凡在京鼓铸铜钱行移宝源局委官於内府置局每季计算人匠数目其合用铜炭油麻等项物料行下丁字库等衙门放支如遇铸完收贮奏闻差官类进内府司钥库交纳取批回实收长单附卷若在外各布政司一体鼓铸本部类行各司行下宝源局委官监督人匠照依在京则例铸完钱数就於彼处官军收贮听候支用

则例

当十钱一千个燻模用油一十一两三钱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六斤六两五钱炭五十三斤一十五两二钱当五钱二千个燻模用油一斤四两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六斤六两五钱炭五十三斤一十五两二钱当三钱三千三百三十三个燻模用油一斤一十四两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五斤九两二钱五分炭五十三斤八两三钱五分

折二钱五千个燻模用油二斤五两五钱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六斤六两五钱炭五十三斤一十五两二钱小钱一万个燻模用油一斤四两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六斤六两五钱炭五十三斤一十五两二钱

穿钱麻

当十钱每串五百个用一两 当五钱每串五百个用八钱 当三钱每串一千个用一两折二钱每串一千个用七钱 小钱每串一千个用五钱

铜一斤铸钱不等【外增火耗一两】

当十钱一十六个折小钱一百六十文 当五钱三十二个折小钱一百六十文 当三钱五十四个折小钱一百六十文 折二钱八十个折小钱一百六十文 小钱一百六十文

铸匠每一名一日铸

当十钱一百二十六个 当五钱一百六十二个 当三钱二百三十四个 折二钱三百二十四个 小钱六百三十个

锉匠每一名一日锉

当十钱二百五十二个 当五钱三百二十四个 当三钱四百六十八个 折二钱六百四十八个 小钱一千二百六十个

各处炉座钱数

山东二十二座半每岁铸钱一千二百一十二万一千文 山西四十座每岁铸钱二千三百三十二万八千文 河南二十二座半每岁铸钱一千三百一十二万二千文 浙江二十座每岁铸钱一千一百六十六万四千文 江西一百一十五座每岁铸钱六千七百六万八千文 北平二十一座每岁铸钱一千二百八十三万四百文 广西一十五座半每岁铸钱九百三万九千六百文 陕西三十九座半每岁铸钱二千三百三万六千四百文 广东一十九座半每岁铸钱一千一百三十七万二千四百文 四川一十座每岁铸钱五百八十三万二千文

事例

洪武四年令铸洪武通宝钱 二十年令各布政司停止铸钱 二十二年复铸钱与钞兼用更定钱样分两永乐六年令铸永乐通宝钱 宣德八年令铸宣德

通宝钱

顔料

诸司职掌

凡合用顔料专设顔料局掌管淘洗青緑将见在甲字库石矿按月计料支出淘洗分作等第进纳若烧造银朱用水银黄丹用黑铅俱一体按月支料烧炼完备逐月差匠进赴甲字库收贮如果各色物料缺少定夺奏闻行移出产去处采取或给价收买钞法紫粉所用数多止用蛤粉苏木染造时常预为行下本局多为备办用度如缺蛤粉一体收买

黑铅一斤烧造黄丹一斤五钱三分三厘

水银一斤烧造银朱一十四两八分二朱三两五钱二分次青碌石矿一斤淘造净青碌一十一两四钱三分暗色碌石矿一斤淘造净石碌一十两八钱七分六厘蛤粉一斤烧造紫粉一斤一两六钱

?砂一斤烧造?砂碌一十五两五钱

事例

洪武间圣旨如今营造合用顔料但是出产去处便着有司借倩人夫采取来用若不系出产去处着百姓怎麽办那当该官吏又不明白具奏只指着朝廷名色以一科百以十科千百般苦害百姓似这等无理害民官吏挐来都全家废了不饶若那地面本出产却奏说无以後着人采取得有时那官吏也不饶虽是出产去处也须量着人的气力采办似这等百姓也不艰难生受官民两便若有司家因而生事扰害他的挐来全家废了不饶 永乐二十二年圣旨古者工赋随地所产不强其所无比年如丹漆石青之类所司更不究产物之地一槩下郡县徵之郡县逼迫小民鸠敛金币诣京师博易输纳而商贩之徒乘时射利物价腾踊数十倍加不肖官吏夤缘为奸计民所费朝廷得其千百之十一其余悉肥下人今宜切戒此弊凡合用之物必於出产之地计直市之若仍蹈故习一槩科派以毒民者必诛不宥 成化二年令内官监促办累年未纳物料急用者以官银收买不急者停止

纸劄

诸司职掌

凡每岁印造茶盐引由契本盐粮勘合等项合用纸劄着令有司抄解其合用之数如库缺少定夺奏闻行移各司府州照依上年纸数抄造解纳如遇起解到部随即辨验堪中如法差人进赴乙字库收贮听用

产纸地方分派造解额数

陕西十五万张 湖广十七万张 山西十万张 山东五万五千张 福建四万张 北平十万张 浙江二十五万张 江西二十万张河南五万五千张 直隶三十八万张

事例

宣德七年令各处进到纸劄不依原式及水湿不堪者本部行移本处抄来补数 九年福建进到纸劄不合原式及粗薄不堪其提调官令本部行按察司取招

石灰

诸司职掌

凡在京营造合用石灰每岁於石灰山置窑烧炼所用人工窑柴数目俱有定例如遇各处支用明白行下各该管人员放支其管事作头每季交替仍将所烧过物料支销见在之数明白交割

每窑一座该正附石灰一万六千斤合烧五尺围芦柴一百七十八束计七十五工

事例

马鞍山斋堂等处各置灰厰俱以武功三卫军夫采烧搬运赴京凡修理内外等项应用天顺间奏准差指挥千百户等官分管提督五年一替

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七

猜你喜欢
  卷十三·岳珂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七、清朝得天下到底是盗窃·雍正
  第六十八回 迫退位袁项城丧胆 闹会场颜启汉行凶·蔡东藩
  ●卷第十七·胡三省
  提要·陈景云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七·纪昀
  志卷第二 高丽史四十八·郑麟趾
  南唐书卷十三·陆游
  第69章 用黑名单杀陶行知的蒋介石·冯玉祥
  志第三十舆服下(原文)·范晔
  刘敏中传·宋濂
  一零二、韩宣惠王即韩威侯考·钱穆
  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附卷之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蔡確·唐圭璋

      確字持正,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景祐四年(1037)生。嘉祐四年(1059)进士。历知制诰、御史中丞、参政知事。元丰五年(1082),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元祐元年(1086),罢工知陈州。夺职、徙安州、又移邓州。坐讥讪,责英州别驾、新州

  • 第八场:《赶坡》·佚名

    薛平贵 唱:西凉国辞别了女玳瓒,勒过了马头回首观。望不见为王银安殿,望不见藩国在那边。众将官待王十分好,玳瓒女待王十分贤。为王那日登银安,宾鸿大雁把信传。我手执金弓并玉弹,打下了半片血罗蓝。长随官捧上王观看,原是我

  • 序·蒋敦复

    余既为剑人刻啸古堂诗、芬陀利室词,搜其遗集,复得二卷,悉付剞劂。一日,其哲嗣伯威携词话三卷、兵鉴四卷来,皆剑人生前手自写定者。兵鉴仅有唐一代,未得为完书。词话固剑人生平得意之作,第止寥寥数十叶,亦未断手。剑人著述,余最

  • 卷第十二·陈与义

    ○次韵何文缜题颜持约画水墨梅花二首窗间光景晚来新,半幅溪藤万里春。从此不贪江路好,剩拚心力唤真真。其二夺得斜枝不放归,倚窗承月看熹微。墨池雪岭春俱好,付与诗人说是非。○又六言未央宫里红杏,羯鼓三声打开。大庾岭头

  • 卷五·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五明 梅鼎祚 编郊庙歌辞【庙祀齐 梁 陈 北周 隋】齐太庙乐歌【南齐书乐志曰宋昇明中太祖为齐王令司马禇渊造太庙登歌二章建元初诏黄门侍郎谢超宗造庙乐歌诗十六章永明二年尚书殿中曹奏太祖

  • 卷三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十四人日类五言古正月七日登高侍宴   【北齐】阳休之广殿丽年辉上林起春色风生拂雕辇云廻浮绮翼和人日晩景宴昆明池  【北周】庾 信春余足光景赵李旧经过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

  • 第二十场·田汉

    [江边,船夫撑船等候,众官兵与刘芳等上。党仲升 (内唱[倒板〕)汉阳府领了太守命,(上,唱)来了英雄党仲升。当年钟相称大圣,专杀贪污均富贫。杨大哥立志救百姓,又在洞庭起义兵。岳飞无谋欠思忖,他把洞庭当敌人。该因是叛徒作内应,恼

  • 第六节公业·佚名

    第一 阄书合约字第二 再分阄书合同字第三 转典瓦店契字第四 起耕典水田契银字第五 杜卖尽根田契字第六 阄书约字第七 合约字第八 阄书字第九 遗嘱阄约字第一○ 分业阄书合约字第一一 阄书字第一二 嘱付字第一三 嘱分

  • 清德宗实录选辑一·佚名

    中法战争之后,另一有关台湾的涉外大事,那就是甲午(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的中日之战了。这一战且使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凡半世纪;直至抗战胜利,而始光复。所以本书所收这一方面的数据,亦较详细。其中不但有日军侵扰台湾的

  • ○汉人、南人第二甲,十五名·佚名

    赐进士出身 【授承事郎】 一、聂炳贯先世居龙兴路,今籍武昌路江夏县,民户──《诗[经]》。字韫夫,行二,年卅二,正月廿五日申时。曾祖□□,祖清,父道全,母杨氏。永感下。娶邹氏。[乡试湖广]第十二名,会试第四[名]。[授岳州路同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四国用考【六】蠲贷上赐复顺治元年京城遭明末寇贼蹂躏之後其民居被逼迁徙者免赋役三年被毁未迁者免一年大兵所经田禾被伤者除本年田租之半河北府州县卫免租三之一二年免河南被寇额赋有

  • 卷一百四十八·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八宋 赵汝愚 编总议门总议四上仁宗荅诏条画时务   张方平臣今日蒙召对资政殿赐手诏一道朝廷急务俾之条画以闻臣以庸昧谬居近列论思献纳乃

  • 目录·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万夀盛典初集目録    政书类二【仪制之属】卷一宸藻一卷二宸藻二卷三圣德一【孝德】卷四圣德二【谦德一】卷五圣德二【谦德二】卷六圣德二【谦德三】卷七圣德三【保泰】卷八圣德四【

  • 慎大览第三·吕不韦

    慎大一曰: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凡大者,小邻国也;强者,胜其敌也。胜其敌则多怨,小邻国则多患。多患多怨,国虽强大,恶得不惧?恶得不恐?故贤主于安思危,于达思穷,于得思丧。《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以言慎事也。桀为无道

  • 论语卷九·朱熹

    宋 朱子 集注阳货第十七〈凡二十六章〉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归如字一作馈O阳货季氏家臣名虎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欲令孔子来见己而孔子不往货以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

  • 三增上学与三育·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华侨中学讲──贵校是在全缅华侨所办学校中的最高学府,校舍宽敞,设备齐全,学生众多,固在各校董担任经费之充足,亦由校长及教师职员认真办理之所致。今天得来贵校参观,并与各位相叙谈,非常的愉快!但我

  • 卷第二十三·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三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六世 筠州洞山良价禅师法嗣下 越州乾峰和尚(凡四) 示众云。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一一透得。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照用同时。向上一窍。 云门出

  • 交错的场景·松本清张

    中篇小说。作者松本清张。「我永远都不会消失,永远不会,即使死了也不会。」 一切死亡必有冗长的回音,一切记忆不会随时间归零。那些曾经再也寻不回的真相,那些枉死者的憾恨,从未随死亡消散。凶手保有不可破的不在场证明,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