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州弘释录叙

建州弘释录叙

弘释录者。录能弘释氏之道者也。斯道自金人见梦。白马西来。代有作者大弘其敩。以故千灯竞照。辉映今古。浩浩乎莫可纪也。其在我建则六朝以前槩未有闻。唐兴始建梵剎。自马祖入关肇化於建阳之佛迹岭。而禅学始大行焉。厥后虽禅教殊宗性相异旨。共能使玄化风飞法泉箭涌。皆我释之津梁也。逮明兴以来二百余载。宗灯绝焰教海亦湮。间有二三亦落落如晨星。则弘道之责将属之何人乎。贤潭邑之鄙人也。滥入缁流幸投法窟。虽萤火难照。鼯技俱窘。而好古一念每切愚悰。谛仰先标輙至挥涕。因思古此溪山也。此日月也。今亦此溪山也。此日月也。今之人岂独异於古之人哉。夫何法门寥寂今古相悬乃尔。其无乃前踪既没则观感之无藉欤。狃於近习则激发之无人欤。用是不揣颛愚。博探群籍。取诸师之产於建者。或开法显化於建者。悉录而传之。俾晚学之士得见古人如是之辛苦。如是之严慎。如是之博大。如是之远到。倘能翻然易辙而趋望标而进。则唐宋之盛庶几再见於今日。亦未可知也。呜呼。人皆可为尧舜。子舆氏决非诳语在。有志者事竟成耳。若苟於自安。严於自画。即使诸祖俨然临而诏之。彼将掉头弗顾。亦何贵有斯录哉。斯录之行。愿与有志者共之。

崇祯庚午菊月朔旦 永觉道人 元贤 题

猜你喜欢
  卷五百九十五·佚名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二·良贲
  佛说大乘戒经·佚名
  咒五首·佚名
  第一 六处相应·佚名
  卷二十二·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五·澄观
  荆州天王水鉴海和尚语录序·水鉴慧海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一卷·宝亮
  所行藏经·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四·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三卷·佚名
  卷第四·霁仑超永
  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印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吴可

    《藏海居士集》散见《永乐大典》中,题宋吴可撰。可事迹无考,亦不知何许人。考集中年月,当在宣和之末。其诗有“一官老京师”句,又有“挂冠养拙”之语,知其尝官于汴京,复乞闲以去。又有“往时家分

  • 卷八·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八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人海集【起丙寅十一月尽戊辰正月】故人吴汉槎殁後有以不肖姓名达於明相国左右者遂延置门馆令子若孙受业焉下榻府西偏去南城十里而遥人事罕接间有吟咏率出传题酬应自丙寅

  • ●蚁术诗选卷之三·邵亨贞

    元云间邵复孺着 明新都汪 稷校 五言短律 陪孙果育先生游干山次韵三首 辛巳岁元日雨雪中饮曹西翁家次翁韵 钱南金往海盐省母阻风归迟用曹云西韵怀之 寒食次云翁韵 还家舟中口号 荅宣伯褒孝廉见寄韵 丁亥腊月廿八日立

  • ●卷四·黎庶昌

    「乙卯」咸丰五年,公四十五岁。正月,公驻罗泽南湘陆营中。贼既踞小池口,皖中大股续至,塔齐布公、罗公泽南率勇渡江击之,挫败而还。贼以一股循江北岸上窜蕲州,一股窜犯广济。官军溃退,总督杨公霈退驻汉口,又退守德安。贼至汉口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正统十二年夏四月壬辰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升锦衣卫指挥佥事王琦为指挥同知○福建银场进去年课银一万三千四百两先是福建银课二万一千一百二十余两后遣户部侍郎焦宏踏勘回奏云约可办二万八千二百五十两至是

  • 宣帝纪·令狐德棻

    宣帝名讳赟,字乾伯,是高祖的长子。母亲是李太后。武成元年(559),生于同州。保定元年(561)五月一日,封鲁国公。建德元年(572)四月二十一日,高祖亲自在太庙祭告祖先,在东边台阶为他戴冠,立为皇太子。诏命皇太子视察西部地区。

  • 冯道传·欧阳修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曾在刘守光部下任参军,守光失败后,逃出去为宦官张承业办事。承业监督河东军时提拔他当巡官,又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把他推荐给晋王,被任命为河东节度掌书记。庄宗当皇帝后,任命他为户部侍郎,充任翰林学

  • 南渡录·辛弃疾

    宋 辛弃疾○渡录大略靖康元年丙午三月初二日,金人围京城。三月初三日,金人北去。十月十九日,金人元帅粘罕再围京城。二十五日,京城陷。金人入城,求两宫幸虏营议和及割地事。二年正月十一日,粘罕遣人入城,请皇帝车驾诣军前议

  • 第十章·管子之教育·梁启超

    管子之教育方针,专以整齐一国之民为主,前第七章第六节所称述者皆是也。军事教育,又其重要之一精神,于第十三章别论之。此所论者其分科教育之法也。教育事业,全责诸地方官吏,前第八章所引《小匡篇》之文是也。《小匡篇》又云

  • 曾广勷·周诒春

    曾广勷 字治一。年三十一岁。生于广东。已婚。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习铁路会计及财政。宣统三年。得学士及硕士学位。回国。民国元年。任国务院秘书。及交通部总稽查。民国二年。任交通部技正。民国三年。任铁路材

  • 卷四·刘敞

      王囘問曰:堯命治水,四岳薦鯀。堯曰方命圮族,然猶試之九年。若是乎,聖人之不愛民也?劉子曰:否,奚謂此哉。堯將以盡民心者也。洪水方割浩浩懐山襄陵,當是之時民猶倒懸也,能釋是懸者,民之望之猶父母也。自四岳九牧、天下之人,以

  • 提要·袁俊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四书疑节        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四书疑节十二卷元袁俊翁撰俊翁字敏斋袁州人前有黎立武李应星序又有彭元龙序二篇应星元龙序皆称俊翁独立武序作隽翁葢传冩字异也其仕

  • 《黄书》 译者的话·王夫之

    《黄书》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王夫之所撰。王夫之(公元 1619~92),字而农,号姜齐,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人称船山先生。公元 1642 年(明桂王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他起兵抗清,兵败后退居肇庆,任南明桂王政权行人司行人,

  • 致王森甫居士等书·太虚

    森甫、仲阶诸贤均览:大愚偶言人夙命,事无可稽,徒益人疑谤,皆不应传述。凡此鬼亦优为者,佛法行人,勿存心念将以为逗人方便,其被此等方便引生之信心,大抵迷信,徒长鬼神教之焰,反蔽佛光。必应使人遵依经律论,生信解行,勤持密法,勿生增

  • 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讲录·太虚

      ──十八年在汉口佛教会讲──   述意   释文    甲一 十门总标    甲二 随标别释     乙一 出体门      丙一 标释二体       丁一 标列       丁二 分释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六上第六明感应妙者。上来四妙名为圆因。三法秘藏名为圆果。境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竟满名卢舍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三佛不一异不纵横。故名妙果。释论云。稽首智度无子佛者。果地圆极

  • 落霞孤鹜·张恨水

    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31年8月上海世界书局初版。本书描写了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以及男女之间缠绵悱恻的缘分、爱情的纠葛。

  • 出生无量门持经·佚名

    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持经之持,为陀罗尼之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