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山松后汉书卷一
周天游辑注
光武帝纪
○○一光武封泰山,云气成宫阙。(姚。汪。黄)──初学记卷五○白帖卷五御览卷三九事类赋注卷七
○○二前汉自成哀已下,天地纵横,巨猾窃命,刘氏旧泽犹存,而瞻乌之望殆绝〔一〕。世祖以眇眇之胤,起白水之滨,身屈无妄之力,位(举)〔与〕群(贤)〔竖〕并列〔二〕。于时怀玺者十余,建旗者数百,高才者居南面,疾足者为王公〔三〕。茫茫九州岛,瓜分脔切,愍愍苍生,尘消鼎沸。我扇之以仁风,驱之以大威,雪霜被而茨棘枯,横网振而逆鳞扫,群材毕协,人鬼与能,数年之间,廓清四海。虽曰中兴,与夫始创业者庸有异乎!诚哉,马生之言固已〔四〕!寥廓大度,同符高祖,又等太宗之仁〔五〕,兼孝宣之明,一人之体,其殆于周,故能享有神器,据乎万乘之上矣。(姚。汪。黄)──类聚卷一二○御览卷九○书钞卷四一
〔一〕诗小雅正月曰:「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瞻乌,于此喻指乱世中动荡不定、未知所从之百姓。
〔二〕均据御览卷九○引文改。
〔三〕范书光武帝纪曰:「是时长安政乱,四方背叛。梁王刘永擅命睢阳,公孙述称王巴蜀,李宪自立为淮南王,秦丰自号楚黎王,张步起琅邪,董宪起东海,延岑起汉中,田戎起夷陵,并置将帅,侵略郡县,又别号诸贼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枪、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所在寇掠。」又史记淮阴侯列传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四〕袁纪卷四曰:「援对曰:『天下倾覆,盗贼自立名姓者不可胜数。今得见陛下,寥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又卷五曰:「援答曰:『前到京师,凡数十见,每侍对,夜至天明,援事主未常见也。材德惊人,勇略非人敌。开心见诚,好丑无所隐,图画天下事良备。量敌决胜,阔达多大略,与高帝等。经学博览,政事文辩,未睹其比也。』」
〔五〕太宗,汉文帝之庙号。
明帝纪
○○三皇帝讳阳,一名庄,字子丽〔一〕。(姚。汪。黄)──类聚卷一二
〔一〕明帝之字,仅见此纪。
章帝纪
○○四孝章皇帝弘裕有余,明断不足,闺房谗惑,外戚擅宠〔一〕。惜乎!若明章二主,损有余而补不足,则古之贤君矣。(汪。黄)── 御览卷九一○书钞卷九
〔一〕范书窦宪传曰:「宪少孤。建初二年,女弟立为皇后,拜宪为郎,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弟笃,为黄门侍郎。兄弟亲幸,并侍宫省,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逼畏,不敢计。」
安帝纪
○○五六年〔一〕,正月甲寅,谒宗庙〔二〕。(汪。黄)──范书安帝纪注
〔一〕此乃永初六年。
〔二〕范书安帝纪系此事于永初七年春正月庚戌。李贤案:「东观,续汉,袁山松、谢沈书,古今注皆云『六年正月甲寅,谒宗庙』,此云『七年庚戌』,疑纪误也。」李说是。
桓帝纪
○○六建和二年,河东木连理。(姚。汪。黄)──类聚卷九八
○○七建和二年,河东瓜两体共蔕〔一〕。(汪。黄)──御览卷九七八
〔一〕汪辑「蔕」作「蒂」鸫说文卷一下曰:「蔕,瓜当也,从艹,带声。」蔕、蒂古今字。
○○八是时连月有火灾,诸宫寺或一日再三发〔一〕。又夜有讹言,击鼓相惊。陈蕃、刘(智)〔矩、刘〕茂上疏谏曰〔二〕:「古之火,皆君弱臣强,极阴之变也。前始春而狱刑惨,故火不炎上。前入春节,连寒木冰,暴风折树。又八九州岛郡并言陨霜杀菽。春秋晋执季孙行父,木为之冰〔三〕。夫气弘则景星见,化错则五星开,日月蚀。灾为已然,异为方来,恐卒有变,必于三朝,惟善政可以已之。愿察臣前言,不弃愚忠,则元元幸甚。」书奏不省。(姚。汪。黄)──续汉五行志注○范书桓帝纪注
〔一〕是时,延熹八年也。
〔二〕据点校本续汉志校勘记改。
〔三〕天游按:春秋经成公十六年曰:「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杨伯峻左传注曰:「木冰即气象学之雾淞,于有雾寒冷天气下凝聚于树木枝叶白色松散而似雪者。俗称树挂。汉人谓之『木介』。」又谷梁传疏曰:「刘向云:冰者阴之盛,木者少阳,卿大夫之象。此是人将有害,则阴气胁木,木先寒,得雨而冰也。是时叔孙侨如出奔,公子偃诛死。一曰时晋执季孙行父,执公,此执辱之异也。」
灵帝纪废帝弘农王
○○九建宁二年,爵乳母赵尧为平氏君〔一〕。(汪。黄)──御览卷一九八
〔一〕汪辑此引又别作赵尧传,非。
○一○光和四年,又于西园弄狗以配人。(姚。汪。黄)── 续汉五行志注
○一一中平四年,云气如足,相次重迭弥天。(汪。黄)── 御览卷八七七
○一二董卓使弘农郎中令李(孝)儒进鸩于弘农王〔一〕,曰:「服此辟恶。」王曰:「此必是毒也。」弗肯。强之,于是王与唐姬及宫人共饮酒,王自歌曰:「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弃尔兮适幽玄。」唐姬起舞歌曰:「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王兮命夭摧。死生路异兮从此乖,悼我茕独兮中心哀。」因泣下,坐者嘘欷不自胜。王谓唐姬曰:「卿故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也。行矣自爱,从此长辞。」遂鸩死。(汪)──御览卷九三
〔一〕「孝」系衍文,据袁纪、范书删。
献帝纪
○一三天子自雒阳迁都长安。初长安遭赤眉乱,宫室焚尽,唯有高庙,遂居之〔一〕。(汪。黄)──御览卷五三一
〔一〕汪、黄两辑均列此条入光武帝纪,甚谬。此言董卓逼献帝西迁至长安时事,阅袁纪卷二六可知。二载文多同,唯袁纪末句作「唯有高庙、京兆府舍,遂就都焉」疑御览引文有脱字。
○一四献帝崎岖危乱之间,飘薄万里之衢,萍流蓬转,阴阻备经,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观其天性慈爱,弱而神惠,若辅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曹氏始于勤王,终至滔天,遂力制群雄,负鼎而趋。然因其利器,假而不反,回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汤武而杀君,操因尧舜而窃国,所乘不同济,其盗贼之身一也。善乎!庄生之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在焉」,信矣〔一〕!(汪。黄)──御览卷九二
○书钞卷一四又卷二一又卷二二
〔一〕语出庄子胠箧篇。「诸侯」二字据此篇补。又盗跖篇曰:「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义士存焉。」其义一也。
猜你喜欢 三 职官·陈寅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卷之三十·佚名 续后汉书音义卷四·萧常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五 宦者传二·纪昀 卷四十八·鄂尔泰 戴僧静传·萧子显 尉景传·李延寿 胡瑗传·脱脱 丑闾传·宋濂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第四十二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上)【清代入主】·钱穆 议练民兵守淮疏·辛弃疾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