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议练民兵守淮疏

臣闻事不前定不可以应猝、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臣谓两淮裂为三镇,形格势禁,足以待敌矣,然守城必以兵,养兵必以民,使万人为兵,立于城上,闭门拒守,财用之所资给,衣食之所办具,其下非有万家不能供也。往时虏人南寇,两淮之民常望风奔走,流离道路,无所归宿,饥寒困苦,不兵而死者十之四五。

臣以谓两淮民虽稀少,分则不足,聚则有馀。若使每州为城,每城为守,则民分势寡,力有不给;苟敛而聚之于三镇,则其民将不胜其多矣。窃计两淮户口不减二十万,聚之使来,法当半至,犹不减十万。以十万户之民供十万之兵,全力以守三镇,虏虽善攻,自非扫境而来,乌能以岁月拔三镇哉。况三镇之势,左提右挈,横连纵出,且战且守,以制其后,臣以谓虽有兀术之智,逆亮之力,亦将无如之何,况其下者乎!

故臣愿陛下分淮南为三镇,预分郡县户口以隶之,无事之时使各居其土,营治生业无异平日;缓急之际,令三镇之将各檄所部州县,管拘本土民兵户口赴本镇保守,老弱妻子、牛畜资粮、聚之城内,其丁壮则授以器甲,令于本镇附近险要去处分据寨栅,与虏骑互相出没,彼进吾退,彼退吾进,不与之战,务在夺其心而耗其气。而大兵堂堂整整,全力以伺其后,有馀则战,不足则守,虏虽劲亦不能为吾患矣。且使两淮之民仓卒之际不致流离奔窜、徒转徙沟壑就毙而已也。

猜你喜欢
  志第十 礼中·房玄龄
  卷一二四 宋紀六·司马光
  卷二百七·毕沅
  卷一百十九·毕沅
  路史卷十五·罗泌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九·杨士奇
  卷之一百·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卷三十五·班固
  李德裕传·刘昫
  李敏传·张廷玉
  卷十一·佚名
  职官一八·徐松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惇·唐圭璋

      惇字谹父。“全”已见。   水龙吟   秋寿太守   去年看月诗成,援毫曾寄鄞江守。流传乐府,惭非宾客,竹枝杨柳。今岁江楼,载勤歌扇,青蛾应奏。况铃斋初驻,凉生燕寝,有香雾凝清昼。   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

  • 第三幕·老舍

    时间 第二幕的两三日后。地点 咖啡馆内。人物 丁影秋 桃 云 吕千秋 乔仁山 乔莉香 李 颜 吕以美茶 房〔开幕:丁影秋与桃云在咖啡馆的单间内会议。单间外为小园,有些花草。〕丁影秋 包艾!包艾!茶房 (急上)还要

  • 卷三百八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脱脱

        尤袤 谢谔 颜师鲁 袁枢 李椿 刘仪凤 张孝祥   尤袤,字延之,常州无锡人。少颖异,蒋偕、施坰呼为奇童。入太学,以词赋冠多士,寻冠南宫。绍兴十八年,擢进士第。尝为泰兴令,问民疾苦,皆曰:"邵伯镇置顿,为金使经行

  • 卷二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二·张廷玉

        贺逢圣 南居益 周士朴 吕维祺 王家祯 焦源溥 李梦辰 宋师襄麻僖 王道纯田时震   贺逢圣,字克繇,江夏人。与熊廷弼少同里闬,而不相能。为诸生,同受知于督学熊尚文。尚文并奇二生,曰:“熊生,干将、莫邪也;贺生

  • 卷三·吴兢

    <史部,杂史类,贞观政要> 钦定四库全书 贞观政要卷三      唐 吴兢 撰 元 戈直 集论 君臣鉴戒第六【凡七章】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五月庚子朔升南京太常寺卿郑大同为南京大理寺卿改南京吏部右侍郎茅王□赞为礼部右侍郎升翰林院修撰沈坤为右春坊右谕德署掌南京翰林院事○南京兵部尚书张经等言国初洪武间以倭夷不靖遣信国公汤和经略海防

  •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钱穆

    门第逼窄了人的胸襟。一面使其脱离社会,觉得自己在社会上占了特殊地位。一面又使其看轻政府,觉得国不如家之重要。此种风气在东晋南朝尤为显著。北朝则处境艰困,为求保全门第,一面不得不接近下层民众扩大力量,一面不得不在

  • 卷十七·孙奇逢

    离娄章句上离娄之明章从来治天下者俱不能离仁政然必本于先王以先王仁深而智周所事得其全后世无以踰也因之则逸而有成不因则劳而罔功且播恶于衆矣道揆是先王心思所竭而继者以示天下后世臣民共为遵守者也上失其道矣下有

  • 战于郎(1)·戴圣

    ——规则也有灵活用时【原文】战于郎(2)。公叔愚人遇负杖入保者息(3)。曰:“使之虽病也(4),任之虽重也(5),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汪踦往(6),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7),问于

  • 对于中央民训部修订中国佛教会章程草案之商榷·太虚

    ──二十五年六月作──统观此章程草案之特点,在于凡僧尼皆必为会员,非僧尼皆不能为会员及住佛教寺庵。例如:凡律师皆必入律师公会,非律师皆不能为律师公会会员及设律师事务所。如此则佛教会等于以佛教为职业之僧尼职业团

  • 佛说鬼问目连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目连晡时从禅定起游恒水边。见诸饿鬼受罪不同。时诸饿鬼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一鬼问言。我一生以来。恒患头痛。何罪所致。目连答言。汝为

  • 卷第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一此中一类随顺造恶。怯难论者作如是言。如上所陈。诸内外事多种差别非业为因。现见世间果石等物众多差别无异因故。谓从一种有多果生。无种为先

  • 卷第六十三·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十一 【经】佛子菩萨住此第八地以大方便善巧智所起无功用觉慧观一切智智所

  •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小參春日小參,僧問:「陽春一布萬物皆輝即不問,陽春一布是如何?」師云:「燒痕方轉緣。」進云:「恁麼則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師云:「含雨未萋萋。」乃云:「春光曉,聞啼鳥,頭頭明,物物了,就瞥然,無剩少,一躊

  • 广卓异记·乐史

    宋代文言琐谈小说。北宋·乐史撰。笔记小说集。二十卷。自序称“昔李翱著《卓异记》三卷,述唐朝君臣超异之事,善则善矣,然事多漏略,未为广博。……臣今自汉魏以降,至于周世宗,并唐之人,总为一集,名曰《广卓异记》,凡

  • 中观论·龙树

    Mady&amacron;maka-ś&amacron;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古来三论之一,极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