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家正宗赞序

游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此特闺门儿女子软红轻袜踏地怕痛之论。又乌足为参学法。衲僧家。千圣顶[寧*頁]。瞥转玄枢。翻铁面皮。爷也不识。示一机如大火聚。出一言如生铁橛。无你近傍处。无你咬嚼处针砭古今。活必死疾。又何圣可称。何门可游。何言可忌。

终日言而尽道。言满天下无口过。或褒或贬或抑或扬。曲尽其奥。褒非劝节。贬非穷乡。抑非廉人。扬非举善。息黥补劓。截鹤续凫。倒用横施。著著有出身之路。肯桎梏笼槛。分甘为浅丈夫哉。

愚生也鲁。瘦藤挑月。破笠包云。奔走江湖几五十载。虽透关眼未甚明。至理言未甚的。然于古人不恰好处。略窥涯涘。试将五彩黼黻太虚。似不量其力也前谓褒贬抑扬。当俟金錍刮膜。出语惊群者。重为点发。虽然。翠岩眉毛。宁免拖地。

宝祐甲寅西蜀比丘绍昙百拜书于灵鹫放山室。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

师。南印度香至王之子。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因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行化至本国。其王施无价宝珠。时王有三子。尊者欲试其所得。以所施珠问三王子曰。此珠圆明。有能及此否。

师曰。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此是世明。未足为上。于诸明中。心明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宝不自宝者。要假智宝以明法宝。然则。师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

尊者叹其辩慧。改号菩提达磨。及香至厌世之后。遂出家矣。师降六宗。一曰有相.二曰无相.三曰定慧.四曰戒行.五曰无得.六曰寂静。

后值异见王轻毁三宝。有弟子宗胜潜至王所。广说法要。往返征诘。师悬知宗胜义堕。遽告波罗提曰。汝可速救。

罗提禀云。愿假神力。言已。云生足下。至王前默然而住。

时王正问宗胜。忽见罗提乘云而至。愕然忘其问答。曰。乘空之者。是正是邪。

答曰。我非邪正。而来正邪。王心若正。我无邪正。

王虽惊异。而慢心方炽。即摈宗胜令出。罗提曰。王既有道。何摈沙门。我虽无解。愿王致问。

王怒而问曰。何者是佛。

答曰。见性是佛。

王曰。师见性不。

答曰。我见佛性。

王曰。性在何处。

答曰。性在作用。

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

答曰。今见作用。王自不见。

王曰。于我有不。

答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

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

答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

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

罗提说偈曰。

在胎为身。处世为人。

在眼曰见。在耳曰闻。

在鼻辨香。在口谈论。

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

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王闻偈已。心即开悟。乃悔谢前非。咨询法要。

师一日曰。吾观赤县神州有大根器。遂逾海越漠。为法求人。

初至。见梁武帝。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师曰。不识。帝不契。

遂折芦渡江。至少林。面壁九年。得二祖于深雪中。曾谓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后传衣。付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流支.光统数加药害。至第六度遂不救。谶曰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

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师知缘尽。欲返天竺。令弟子各言其志。道副得皮。总持得肉。道育得骨。二祖得髓。师入灭后。葬于熊耳。

后宋云使西域还。遇师于葱岭。见师手携只履而返。归奏帝。开圹。果见空棺只履存焉。

赞曰。

隆准龙颜碧瞳天相

弃金轮为圣道出家

辨宝珠与阿师相抗

足生云驱弟子除异见之邪

舌翻澜听合国起六宗之谤

神洲赤县接大乘根

东土西天示衲僧样

廓然无圣逆龙鳞一苇横江

寂尔观心坐鬼窟九年摸象

一花开五叶放庭雪没人腰

毒药作醍醐笑江槎分玉浪

如墙如壁几曾当教外别传

分髓分皮正好吃手中痛棒

诈死忙携只履归。惜大唐国一时人。开眼被胡儿欺诳。

猜你喜欢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八卷·一行
  现忧惧品第九·马鸣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佛说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佚名
  卷第一百八十·佚名
  搬弄境界引人入魔·印光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九·三峰法藏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佚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三·慧立
  卷第五·李通玄
  进呈奏疏·霁仑超永
  卷第二十五·居顶
  卷第五·寒松智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大本原·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张元凯

    五言古诗杂诗二十首时序有代谢,晦朔若循环。灵景歘以驰,六龙杳难攀。舜华曜曦林,蜉蝣息夕寰。流运感人思,履世云孔艰。菌芝想霞外,孔翠悲笼间。栖遁托素业,韬精保朱颜。迅彼云螭驾,迟尔冥鸿还。长揖当涂客,去矣归空山。阊阖有

  • ●序·戴亨

    慶芝堂詩集敘 通乾戴老先生詩集序 序 自序 重刻慶芝堂詩集序:陳序 重刻慶芝堂詩集序:林序 重刻慶芝堂詩集序:李序 重刻慶芝堂詩集序:朱序 重刻慶芝堂詩集序:邵序 ○慶芝堂詩集敘 海上兩大鳥一鳴一止三千春秋物之見異於眾者

  • 卷三十七·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七栁宗元宗元字子厚其先河东人少聪警絶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与古为侔尤擅西汉诗骚一时行辈推仰贞元初登进士博学宏词科授校书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顺宗时王叔文韦执谊引入禁近

  • 列传第二十六 王敬弘 何尚之·沈约

    王敬弘,琅邪临沂人也。与高祖讳同,故称字。曾祖暠,晋骠骑将军。祖胡之,司州刺史。父茂之,晋陵太守。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恬静,乐山水,为天门太守。敬弘妻,桓玄姊也。敬弘之郡,玄时为荆州,遣信要令过。敬弘至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七下·佚名

    宋孝宗八己巳淳熙十二年春正月己丑,广西提举胡庭直言:『邕州卖官盐,并缘绍兴间一时指挥,于江左永平、太平两寨置场,用物帛博买交趾私盐,夹杂官盐出卖,缘此溪洞之人亦皆贩卖交盐。近虽改行钞法,其本州尚仍前弊。』诏经略司及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万历二十年七月戊午朔孟秋时享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铸仪制司管理 玉牒关防○己未吏科给事中李汝华<锍-釒>论礼部尚书李长春争枚卜而台有交章礼部左侍郎韩世能不堪大受屈求讲官兵部左侍郎王基历任狼狈郧阳巡抚姜璧

  • 附录二·吴大廷

    将赴台湾留别徐树人中丞中丞以诗赐和,期望甚厚;仍迭前韵奉答再奉钧和,复迭前韵奉答台阳书事书怀斐亭听涛澄台观海忆台湾咏延平王朱成功(有叙)将赴台湾留别徐树人中丞万里清秋白露横,楼船指日赴东瀛;激昂越石投戈意,惆怅昌黎荐

  • 卷三 东丹建国·李有棠

    太祖神册元年春三月丙辰,立子贝为皇太子。贝,一名突欲,不字托云。太祖长子。母曰舒噜后。性聪敏好学,外宽内挚。太祖尝问祀神何先?群臣以佛对。太子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即立孔子庙,命太子春秋释奠。四年冬十月丙午

  • 大清著作权律·佚名

    1910年第一章 通例第一条 凡称著作物而专有重制之利益者,曰著作权。称著作物者,文艺、图画、帖本、照片、雕刻、模型皆是。第二条 凡著作物归民政部注册给照。第三条 凡以著作物呈请注册者,应由著作者备样本二分,呈送民政

  • 卷五十四·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五十四知州知县等官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五十四知州知县等官国朝官制知州【从五品】顺天府五人奉天府四人直十二人江苏安

  • 卷一 士冠礼第一·郑玄

    (《仪礼疏》序。○窃闻道本冲虚,非言无以表其疏;言有微妙,非释无能悟其理。是知圣人言曲事资,注释而成。至于《周礼》、《仪礼》,发源是一,理有终始,分为二部,并是周公摄政大平之书。《周礼》为末,《仪礼》为本。本则难明,末便易

  • 卷六十一 昏义第四十四·郑玄

    (陆曰:“郑云:‘《昏义》者,以其记娶妻之义,内教之所由成也。’”)[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昏义》者,以其记娶妻之义,内教之所由成也。此于《别录》属《吉事》也。”谓之“昏”者,案郑《昏礼目录》云:“娶妻之礼,以昏为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下·佚名

        无著菩萨造    隋南天竺三藏法师达摩岌多译  经曰。须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妙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妙大则非大身。是故如来说名大身。佛言。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五·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法语示慧岳禅人大道绝同任向西东石火莫及电光罔通此临济老人语若论此事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为甚么有凡有圣有智有愚有得有不得似不可谓之同若能凡圣情尽智愚见销得失关破任运无碍又不可谓之异到斯境界同则

  • 卷第十一·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一侍者深知编偈阅法华经作偈七首赠 法师眉光普现尘沙界今古全彰顷刻时权挂垢衣来作佛却披珍御复名谁三车出宅群儿喜一色机忘我独知法法从来皆实相何劳更举轹中泥

  • 茑萝集·郁达夫

    小说、散文集。郁达夫作。1923年上海泰东书局初版。列创造社“辛夷小丛书”第3种。收《献纳之辞》、《自序》,小说《血泪》和《茑萝行》,散文《还乡记》,《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六篇。《血泪》写异乡漂泊者“我

  • 道光彰化县志·周玺

    清李廷璧主修,周玺总纂。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十二卷,首一卷。本志体例仿余文仪《台湾府志》及康熙《诸罗县志》志目折衷而成,志分封域、规制、官秩、学校、祀典、田赋、兵防、人物、风俗、物产、杂识、艺文。卷

  • 元阳子五假论·佚名

    经名:元阳子五假论。撰人不详。二篇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述长白山真人元阳子隐身法,其法以祝咒假物行之。论中称玄武而不称真武,盖出自北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