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关于《无所不谈合集》①

①此为《无所不谈合集》序,有删节。

一九四六年冬,马星野先生来美,约我为中央社专栏撰稿人之一。我自一九三六年辞去《论语》半月刊、《人间世》、《宇宙风》的编辑责任,赴美专著英文书籍,中文写作此调不弹已三十年。马先生给我这个好机会,复归旧业,不免见猎心喜,欣然答应。自一九六五年春至一九六七年间陆续撰文发表。后因与香港中文大学订约编纂《当代汉英词典》,势难兼顾,乃又中辍。计三年间所作不下一百八十篇,前出一、二集已经售罄,读者向隅。乃与开明书店商量,连同一九六八年所写(本应为三集),汇为合集,复分类排比或略补注篇题,以求详备。甫琴先生毅然首肯,且拟重新用老五号字排印,为重修定本,耳目一新。甫琴先生半世知己之隆情厚意,铭感不忘。

书中杂谈古今中外,山川人物,类多小品之作,即有意见,以深入浅出文调写来,意主浅显,不重理论,不涉玄虚,中有几篇议论文,是我思想重心所寄。如《戴东原与我们》、《说诚与伪》、《论中外之国民性》诸篇,力斥虚伪之理学,抑程朱,尊孔孟,认为宋儒之以佛入儒,谈心说性,去孔孟之近情哲学甚远,信儒者不禅定亦已半禅定,颜习斋、顾亭林已先我言之。此为儒家由动转入静之大关捩,国人不可不深察其故。《论东西思想法之不同》,是我一贯的中心思想,尤详述此议,心所谓危,不敢不告。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志第十八·礼志一·脱脱
  卷三十五·志第五·兵卫志中·脱脱
  卷二十 唐高祖·王夫之
  东林列传卷一·陈鼎
  ○肃顺狱异闻·许指严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三八二 谕《元史》《辽史》等各书仍着于敏中同原派大臣等阅办·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杜大珪
  总目·傅恒
  绎史卷六十六·马骕
  ·请变通船政书(二)·丁曰健
  索元礼传·欧阳修
  李绅传·欧阳修
  瞿景淳传·张廷玉
  卷四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七回 定国公衙内吓奸 张太监井边认马·蒲松龄

    话说那在朝文武见万岁久不登殿,个个疑惑;又听小人的乱传,皇帝出京私行。文武们与定国公议论,常常上本。国母着忙,叫那太监张永:"你这两日问的江彬口词何如?"张永叩头说道:"那贼全无口词。"国母大怒说:"领我密旨,同文华殿毛纪,三

  • 卷五前赵录五·崔鸿

    刘曜上 刘曜字永明渊之族子也少孤见养于渊幼而聪慧有胆量年八岁从渊猎于西山遇雨止树下迅雷震树旁人莫不颠仆曜神色自若渊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从兄为不亡矣及长身长九尺三寸垂手过膝生而眉白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一·杨仲良

      太宗皇帝   钱议   蜀钱   太平兴国七年八月。伪蜀广政中,始铸铁钱,每钱一千,以易铜钱四百;凡银一两,直钱一千七百;绢一匹,直钱千二百,而铸工精好,殆与铜相乱。既平蜀,沈伦等悉取铜钱上供,及增铸铁钱,易民铜钱,益买金银

  • 卷之一千一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殿阁词林记卷一·廖道南

    (明)廖道南 撰○殿学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吴伯宗名柘以字行抚州金溪人父仪元乡贡进士伯宗生而岐嶷十岁通举子业识者竒之叹曰此儿玉光劔气终不可掩洪武庚戌乡试辛亥廷试俱第一是时初议开科取士命国子祭酒魏观博士孙吾与修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纪昀

    列传宋 【五十六】○宋五十六杨佐李兑【先】 沈立张掞张焘俞充刘瑾阎询葛宫【江密书思 】张田荣諲李载姚涣朱景【光庭】李琮朱寿隆 卢士宏 单煦杨仲 元 余良肱【卞爽】潘夙杨佐李兑沈立张掞张焘俞充刘瑾阎询葛宫

  • 绎史卷一百三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屈原流放【宋王附】史记屈原者名平椘之同姓也为椘懐王左徒博闻强志眀于治乱嫺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岀则接遇賔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懐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

  • 卷六·司马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秦始皇本纪第六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 卷四十·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十宋 赵汝愚 编天道门灾异四上仁宗荅诏论旱灾   钱彦远【庆历七年三月诏曰朕临御以来於今二纪夙夜祗惧不敢康寜庶合治平以至嘉靖自去岁冬时雪已愆今春大旱赤地千里百姓失业无所告劳朕

  •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吕思勉

    秦汉之世,是我国对内统一的时代,亦是我国向外拓展的时代。中国本部的统一,完成于此时。历代开拓的规模,亦自此时定下。所以秦汉的武功,是一个亟须研究的问题。中国的北方,紧接蒙古高原。蒙古高原,是一个大草原,最适于游牧民族

  • 卷40·陈邦瞻

    ○西夏用兵英宗治平三年夏四月,夏人寇边,经略使蔡挺击走之。先是,夏主谅祚遣吴宗来贺即位,宗语不逊,诏谅祚惩约宗。谅祚不奉诏,而出兵秦凤、泾原,抄熟户,扰边塞,杀掠人畜以万计,遂寇大顺城。环庆经略使蔡挺使蕃官赵明击之。谅祚

  • 既夕礼第十三·佚名

    既夕哭,请启期,告于宾。  夙兴,设盥于祖庙门外。陈鼎皆如殡,东方之馔亦如之。夷床馔于阶间。  二烛俟于殡门外。丈夫髽,散带垂,即位如初。妇人不哭。主人拜宾,入,即位,袒。商祝免袒,执功布入,升自西阶,尽阶,不

  • 宗法·张载

    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古人亦鲜有不知来处者,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 宗子之

  • 提要·刘清之

    (臣)等谨案戒子通録八卷宋刘清之撰清之字子澄号静春临江人绍兴二年进士光宗时知袁州宋时本传称其生平著述甚多是书其一也其书博采经史羣籍凡有闗庭训者皆节録其大要至于母训阃教亦备述焉史称其甘贫力学博极羣书故是编采

  • 卷七·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七宋 朱子 撰乡礼三之上乡饮酒礼乡饮酒之礼 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介音界 主人谓诸侯之乡大夫也先生乡中致仕者宾介处士贤者周礼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 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卷上·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赐紫沙门臣法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摩诃母质邻那山。于大宝楼阁中为众说法。是时一切诸佛称扬赞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于是彼众俱来会坐。彼于世尊普遍焰鬘莲华座最初东边

  • 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大唐北印度迦湿弥罗国三藏宝思惟于天宫寺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与诸弟子共会说法。于是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来诣佛所右绕三匝。顶礼佛足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唯愿世尊。为利益众生故。说陀罗尼

  • 大乘起信论义疏·慧远

    凡四卷。隋代慧远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又称起信论义疏、起信论疏、净影疏。为大乘起信论三大疏之一。解释真谛所译之大乘起信论而成。于文前,先分判声闻、菩萨二藏,与修多罗、毗尼、毗昙三藏,而将起信论摄属二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