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七回 定国公衙内吓奸 张太监井边认马

话说那在朝文武见万岁久不登殿,个个疑惑;又听小人的乱传,皇帝出京私行。文武们与定国公议论,常常上本。国母着忙,叫那太监张永:"你这两日问的江彬口词何如?"张永叩头说道:"那贼全无口词。"国母大怒说:"领我密旨,同文华殿毛纪,三日追不出他的口词,你各人顶上一刀!"张太监着忙。

张太监着了忙,领密旨离朝纲,战战兢兢魂飘荡。见了莱州毛阁老,诉了一遍说的慌,毛纪愁锁眉头上。刑部监把江彬提出,他不招就立下法场。

毛纪、张永同到法司里,即差人向刑部监提出江彬。毛阁老一见大骂道:"卖国的奸贼!今日不招,我是不合你干休了!"

毛阁老气昂昂,骂奸贼太不良,好似三国曹丞相。王莽、苏宪今何在?力比董卓、石敬瑭,心似赵高无两样。专想着篡朝夺位,我着你目下遭殃!

张太监大怒道:"人是苦虫,不打不成!善便怎么肯招?给我夹起来!"

张公公恼心怀,把江彬夹起来,拢了一拢无计奈。江彬每日为官宦,知道这样刑法怎么捱。忽然寻法胡厮赖,在堂下声声叫苦,张太监你其实就不该。

江彬道:"张永,我保的是皇帝,你保的不是皇帝么?当初万岁出朝之时,你我同送出城去,怎么只光夹我?"张永大叫道:"好奸党!仇口咬着我么?"

张太监咬碎牙,气忿忿怒转加,谋害主公犯罪大。老天不遂奸臣意,仇口咬我为什么?我说合你对了罢。危难处一声来报,千岁爷进了宫衙。

江彬不招,张永正在危难之际,从人来报:"千岁到了。"毛纪、张永接出门来。定国公问道:"追的口词何如呢?"张永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定国公勃然大怒。

定国公怒冲冲,把铜锤举在空,顶梁穴上蹭一蹭。不说万岁在那里,一锤把你丧残生,浑家大小杀个净!有江彬哭声不绝,叫千岁待我招承。

江彬说:"千岁息怒,臣愿招来。"定国公怒道:"快忙说来,万岁在那里?"江彬说:"万岁说私行看景,临行曾对臣说,休要泄漏天机,非是小臣之过。倘若说出,朝中若有奸臣,万岁路途有失,臣怎么担的起?千岁同合朝文武押着微臣找主。我主回来,饶臣不死;找不回来,情愿伏罪。"定国公说:"暂且饶你不死。"毛阁老便传众文武俱齐集芦沟桥下。张永说:"先往那一省去?"江彬说:"山西大同府。"众文武听说,大家急奔红尘。

众文武离顺天,前过了居庸关,一路无辞忙似箭。饥餐渴饮来的快,过了一山又一山,那日来到宣府店。江彬说休要前走,密松林且把身安。

那江彬常串边塞,走的极熟,向张公公道;"倘若黎民得罪主公,他若知信,万岁有失,那时怎了!前边有个密松林,不如暂且住下,你我进城访主一遭。"张永说:"这话有理。"众文武在林中隐藏,张永、江彬二人进城来了。

他二人进大同,心里想叫主公,你在那里贪欢庆?串街过巷找一遍,不见万岁影合踪,怎不叫人心酸痛!他二人走头无路,惊动监察神灵。

那万岁该当回京,诸神拨乱着。王龙叫丫头:"我买的那马,今日饮了么?"丫头道:"还没饮哩。"王龙说:"渴着我那马,把你打一千!快给我去饮饮的。"丫头听说,不敢怠慢,泪佰佰的牵马出院来了。

二梅香泪盈盈,那世里少阴功,今生折磨咱的性。不是打来就是骂,奴才只当叫奶名,满心冤屈合谁控?不如咱寻个无常,早死了另去脱生!

丫头牵马哭出院来。张永、江彬转过头看见龙驹。江彬说:"有了我的命了,那不是万岁的坐马?"张永听说,猛然抬头,急走了几步,扯住那马。那马常和张永作伴,见了张永,*(左口右昆)*(左口右昆)的大叫,点头磕脑,只是不会说话。张永道:"丫头,这马是谁的?"丫头道:"是王三爷的。"张永道:"是你王三爷自家的呀,是他买的呢?"丫头道:"是买的长官的。"张永道:"那长官现在那里?"丫头道:"在院里。"张水道:"这马是我的,被人拐出来了。那长官是个拐马的,我正是来找他哩。"物见主必定取,张永牵着马往外走。那丫头只急的抓耳挠腮,捶胸跺足。

二梅香泪满腮,想是咱命里该,从天降下灾合害。今日井边失了马,到家拷打怎么捱!寻思一回没计奈。只为那王龙该死,带累了两个裙钗。

二梅香投井而死。张永、江彬牵着马来到林中,见了众人,诉说了一遍。此时王尚书也在行营,众人秉手说道:"王老先生恭喜!你家三公子与万岁作伴,又买了万岁的龙驹。"王尚书听说,只唬的魂飞天外,魄散九霄了!

王尚书唬一惊,骂王龙小畜生,养活着他成何用!人家养儿防备老,不想他是个闯祸精,可把他达达送了命!实指望我主有赏,到不想不得。回京。

便叫左右拿绳锁来,将王尚书绑了。毛阁老遂暗传号令,进了大同城。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孙吴会·唐圭璋
  ◎序·瞿佑
  ●第四十八出 双逝·孟称舜
  楔子·岳伯川
  第一折·王实甫
  卷八·杜甫
  卷八十六·徐世昌
  卷三十六·唐圭璋
  卷八十·王奕清
  卷284 ·佚名
  中州集巻三·元好问
  卷十九·王琦
  卷三十五·陈廷敬
  诗女史纂卷之六·田艺蘅
  卷九·贺铸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居安·唐圭璋

      居安原名居敬,字简卿,后易名居安,改字资道,一字东卿,台州黄岩人。淳熙十四年(1187)进士。嘉泰二年(1202),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秘书丞、著作郎、兼考功郎官。擢右司谏。迁起居郎兼崇政殿说书。权工部侍郎,以集英殿修撰出知

  • 卷九十四·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九十四    宋 陈起 编武衍藏拙余藳 霜梧 栖凤枝头数叶轻井边篱落正关情晚来纵有西风过一片秋声作不成【一作做】 湖边 日日湖边上小车要寻红紫醉年华东风合与春料理忍把轻寒瘦杏花 示?

  • 卷六百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四皮日休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先生一向事虚皇天市坛西与世忘环堵养龟看气诀刀圭饵犬试仙方静探石脑衣裾润闲链松脂院落香闻道徵贤须有诏不知何日到良常冥心唯事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一·乾隆

      南北朝  【辛齐和帝宝融中兴巳元年魏明帝二年】春正月齐南康王宝融称相国萧衍发襄阳  齐南康王称相国以箫颖冑为左长史萧衍为征东将军衍发襄阳留弟伟【字文违】总府州事憺【字僧逹】守垒城【附近大城之垒】 

  • 东汉会要卷三十四·徐天麟

    兵下屯田建武四年刘隆讨李宪宪平遣隆屯田武当【传】马援以三辅地旷土沃而所将賔客猥多乃上书求屯田上林苑中帝许之【传】六年王霸屯田新安【传】夏李通破公孙述扵西域还屯田顺阳十二月诏曰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纪八年王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弘治十一年正月丁酉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马诚林岳分祭 长陵 献陵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 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 安定王拓跋休传·李延寿

    安定王拓跋休,是皇兴二年(468)所加封的。他从小聪明机敏。在担任外都大官时,以善于判案而被人称誉。皇帝南征时,任大司马。孝文帝亲自带领各军出发时,遇到休正因为有三个盗贼偷盗六军物品,准备把他们斩首。皇帝下诏赦免了

  •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一兵考舟师水战宋宁宗开禧元年正月初置澉浦水军嘉定九年正月置马军司水军时汪纲知高邮军虑湖可以入淮招水卒五千人造百艘列三砦以戒非常及

  • 十五年·佚名

    (甲辰)十五年大明成化二十年春正月1月1日○己丑,百官分半進表裏,一半詣景福宮,進表裏于兩大妃殿。○永安道觀察使李淑琦來啓曰:「近者兀狄哈等,聚徒衆,攻殺會寧城底斡朶里等,掠畜産而去。臣給鹽、布等物,存撫之。舊例,斡朶里若遇

  • 九年·佚名

    (乙巳)九年清乾隆五十年春正月1月1日○辛亥朔,祈穀于社稷。○下綸音于八道兩都曰:「三元之日,十行之綸,槪無歲無之,而今歲此日,予意尤有切焉。昨秋稍熟,民食粗裕,或可以少寬,予宵旰之憂,而憧憧一念,反有甚於歲饑之時。嗟!我八路良長

  • 阳货篇·孔子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ldquo;来,予与尔言。&rdquo;曰:&ldquo;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rdquo;曰:&ldquo;不可。&rdquo;&ldquo;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rdquo;曰:&ldquo;不

  • 卷十一上 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孙奭

    (告子者,告,姓也;子,男子之通称也;名不害。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论语》曰:“子罕言命。”谓性命难言也。以告子能执弟子之问,故以题篇。)[疏]正义曰:此篇首论告子言性,所以次于《万章》问孝之篇者,以其

  • 卷十八·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十八     宋 黄伦 撰太甲下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懐懐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无垢曰敬而非诚则不能格天爱而非

  • 卷八·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八    宋 吕祖谦 撰襄公诸侯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隂【十八年】鞌之战大败齐师【成二年】晋之伐齐其大战有二当齐顷公之时鞌之战郤克为帅大败齐师齐灵公之时平隂之战荀偃将中军亦败齐师此两战

  • 卷二十六·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二十六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丧礼第十二之一郑目録云士丧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丧于五礼属凶疏曰天子诸侯之下皆有士此当诸侯之士知者下云君若有赐不言王又

  •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梁启超

    《中庸》曰:&ldquo;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rdquo;大哉言乎!野蠻時代所謂道德者,其旨趣甚簡單而常不相容;文明時代所謂道德者,其性質甚繁雜而各呈其用。而吾人所最當研究而受用者,則凡百之道德,皆有一种妙相,即自形

  •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大城。于初会时降伏俱知魔军。及调伏一切外道。舍离生死渡诸瀑流。是

  • 卷第十四·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十四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序下 金刚略疏序 众生汩没於生死海中。头出头没。无有出期。其故何哉。良以。心镜本净。像色元虚。而众生认以为实。由是起欣厌。生去取。造妄业。而自甘招幻轮而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