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四 风潮二

汪仲贤先生在一九二二年所写的《十五年前的回忆》中,曾经说道:

“校中驾驶堂与管轮堂的同学隔膜得很厉害,平常不很通往来。据深悉水师学堂历史的人说,从前两堂的学生互相仇视,时常有决斗的事情发生,有一次最大的械斗,双方都殴伤了许多人,总办无法阻止,只对学生叹了几口气。”这一节话当出于传闻之误,我们那时候两堂学生并无仇视的事情,虽然隔膜或未能免,倒是同属一堂的学生因了班次高低很不平等,特别是头班对于二班和副额,如不附和他们做小友,便一切都要被歧视,以至受到压迫。例如学生房内用具,都向学堂领用,低级学生只可用一顶桌子,但头班却可以占两顶以上,有时便利用了来打牌。我的同班吴志馨君同头班的翟宗藩同住,后来他迁住别的号舍,把自己固有的桌子以外,又分去了那里所有的三顶之一,翟某大怒骂道:“你们即使讲革命,也不能革到这个地步!”过了几天,翟某的好友戈乃存向着吴君寻衅,说我便打你们这些康党,几乎大挥其老拳。又有高先澍也附和着闹,撒泼骂街,大家知道这都是那桌子风潮的余波。查癸卯(一九〇三)年的旧日记,有好几处记着高先澍的骂街的事:

但是后来事情也并不闹大,只是这样的僵持下去,直到甲辰(一九〇四)年头班毕业离校为止。本来对于学生间的不平等,想要补救,空谈是无用的,只能用实行来对抗,剥削役使一切不承受,也不再无理地谦逊,即如上文说过的上饭厅的时候,尽管老学生张开了螃蟹的臂膀在踱着方步,后边的人就不客气的越过去,他们的架子便只好摆给自己看了。这种事情积累起来,时常引起冲突,老班只有谩骂恫吓,使用无赖的手法,但是武力不能解决问题,经过一次争闹,他们的威风也就减低一层,到后来再也抖不起来了。而且他们也有很大的缺点,往往为学校所查获,而我们却没有,这是于我们很有利的。如上边记高某谩骂的第二天,就记着道:

“初五日,礼拜四,晴。夜看《夜雨秋灯录》,读将终卷,吠声忽作,蛙鸣聒耳,如置身青草池塘,陶子缜诗云,春蛙逞烦吠,呜呼,可憎也。古人双柑斗酒,听两部鼓吹,以为雅人深致,惜我身无雅骨,殊不耐也。一笑。”这因为是高某的宿舍适在我的贴夹壁,所以他故意如此,是骂给我听的,日记里也就没有明写,只以隐喻出之,对于其人的品格倒亦是适合的。

“初七日,礼拜六。点名后炒面一盆,沽白酒四两,招升叔同吃,微醉遂睡。少顷监督来,有恶少数人聚赌为所获,此辈平日怙恶不悛,赌博已二阅月矣,今已败露,必不免矣。”这里所谓恶少数人,盖有高某在内。

“三月初三日,礼拜二,晴。夜看《苏报》,隔巷寒犬,吠声如豹,闻之令人发指。”

那时候我们做二班的只注意于反抗头班的压迫,打破不平等,这事总算终于成功了。但这只是消极的一面,以后升了头班,决不再去对别班摆架子,可是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做,去同他们亲近交际,班次间的不平等是没有了,但还存在着一种间隔,可以说是疏远,这风气不知道后来什么时候才有转变,——总不会因此而酿成那样的大械斗的吧?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五十八 唐紀七十四·司马光
  卷二百二十二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卷一百五十二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卷七·司马光
  第三卷 常州府镇江府·缪荃孙
  一二八七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各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挖改数目开单进呈片(附清单一)·佚名
   十、我杀了一个人①·林语堂
  重修太师殷比干祠墓碑记·林献堂
  南阳王高绰传·李延寿
  耶律安抟传·脱脱
  卷十·阿桂
  ●岁华纪丽卷第四·韩鄂
  卷十二上·沈枢
  卷二百三十七·佚名
  卷四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李渔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此有天地来第一义也。君臣朋友,从夫妇中以续以似。笠翁以忠臣信友之志,寄之男女夫妇之间,而更以贞夫烈妇之思,寄之优伶杂伎之流,称名也。小事肆而隐。《老子》曰:“圣人为腹不为目。”旨哉。宋督

  • 二集卷六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五古今体九十四首【丙子六】秋日奉皇太后幸口外行围启跸之作膝下常承爱日欢不暄节复不严寒山山海海增遐算岁岁年年奉大安远近黄云马首逢西成定矣慰良农三

  • 第八回 孝义神威灵显著 阴阳报祸福分明·蒲松龄

  • 卷二前赵录二·崔鸿

    刘聪上 刘聪字玄明一名载渊第四子也母张氏懐聪在孕梦日入懐寤以告渊渊曰此吉征也慎勿言自是十五月而生聪夜有日[一作白]光之异形体非常左耳有一白毫长二尺余甚光泽幼而敏悟好学博士朱纪大奇之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弘治十二年十月丁亥朔孟冬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遣驸马都尉马诚游泰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升湖广布政司左参政梁方为云南右布政使○戊子 上御奉

  • 卷之二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十二·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五月。丙午。谕军机大臣等。刘长佑奏、密陈滇省洋务情形等语。云南五金并产。据有矿山之利。自宜设法开采。至<闲>练劲军。择要扼扎。亦有备无患之计。均着刘长佑随时体察情形。奏明办理。用副委任

  • ◎中央公园大发脾气·宣南吏隐

    “来今雨轩”者,为北京中央公园之茶社,题额系东海老人所书。笔法苍秀,俨然台阁气息。其间紫檀木椅,大理石桌,陈设颇精。此轩原定为办事者之行乐地,游客不得羼入。厥后忽公诸同好,实出胡帅之赐也。民国六年,胡帅入京谒段,从公之

  • ●卷十·夏仁虎

    ◎坊曲都中戏曲向惟昆、弋,弋腔音调虽与昆异,而排场词句大半相同,尚近于雅。自昆、弋变为皮黄,虽郑雅有别,尚不失雍容揄扬之概。其时各园于中轴前必有昆剧一出,而听曲者每厌闻之,于时相率起而解溲,至讥之为车前子,言其利小水也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一·阿桂

    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文太上立徳其次立功又其次为立言而徳与功皆赖言以传言之无文行而不逺文之时义大矣哉然传徳之辞直而寡传功之辞费而多直而寡者不因文而徳自见二典三谟经世立教是也费而多者必因文而功乃明周诰殷盘

  • 史纠卷一·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三国志魏志志云建安五年春三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按承之谋深恶吉利之无君也于吉利为逆于献帝为正今书伏诛伏献帝之诛乎伏吉利之诛乎凡志近事多微词以逺祸也陈寿立太康之世以指建安直笔何害尚畏南史之及身

  • 二〇二 拾遗寅·周作人

    十一,性的心理 性的心理,这于我益处很大,我平时提及总是不惜表示感谢的。从前在论“自己的文章”的一文中曾云:“我的道德观恐怕还当说是儒家的,但左右的道与法两家也都有点参合在内,外边又加了些现代科学常识,如生物学人类

  • 二·钱穆

    西汉学者,在其传统精神上,并不能违离战国,但就当时社会形势所影响于知识分子之意趣与性格上者,则显然与战国不同。战国是在列国分争中,知识分子参加政治,无一定法制一定轨辙的束缚。穿草鞋戴草笠,亦得面谒国王。立谈之顷,攫取

  • 卷八十一·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一宋 宋敏求 编政事礼乐太常乐人蠲除一同民例诏颁行唐礼及郊庙新乐诏用庆善曲破阵乐诏诏习礼乐诏禁断女乐?内出云韶舞?雅乐名大唐乐制经史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修晋史诏简择史官诏令诸儒

  • 微子篇·孔子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ldquo;殷有三仁焉。&rdquo;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ldquo;子未可以去乎?&rdquo;曰:&ldquo;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rdquo;齐景公待孔子曰:&ldquo;若季氏,

  • 所以·方以智

    气也、理也、太极也、自然也、心宗也,一也,皆不得已而立之名字也;圣人亲见天地未分前之理,而以文表之。尽两间,灰万古,乃文理名字海,无汝逃处也。尊名教者,执正名正词之例,方以离伦物、首上安首者为偏枯外道;而习心宗者,执反名,破

  •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卷下·孟献忠

    梓州司马 孟献忠 撰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 诚应篇第六(并序十章)功德篇第五(并序十章)夫至功非功。为而不宰。上德非德。成而不居。故九定四禅。入无所入。三空六度。行无所行。莫而无边。非相非名。不染不住。积恒

  • 究竟大悲经·佚名

    亦称《究竟大悲哀恋改换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原著四卷。主要述说心性本净、烦恼即菩提的思想,主张虚宗圆融,万境不迁,体泯用寂。本经名称首见于《大唐内典录》,谓三卷,被判为伪经。《开元录》亦著录为伪经,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