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耶律安抟传

耶律安抟,曾祖父岩木,玄祖之长子;祖父楚不鲁,为本部夷离堇。父迭里,幼年时多病,当时太祖任挞马犭戊沙里,常常加以抚养照料。神册六年(921),迭里任惕隐,随从太祖率领龙军讨伐阻卜、党项立有战功。天赞三年(924),任南院夷离堇,征讨渤海,进攻忽汗城,俘虏斩首甚众。太祖崩逝,淳钦皇后称制摄政,想让大元帅继立。迭里上言说“:帝位应该优先由嫡长子继承;现在东丹王到朝里了,应当立他。”因此忤逆了皇后旨意。因为偏袒依附东丹王,诏令将他下狱,审讯,并且加以炮烙之刑。他拒不伏罪,被杀,籍没全家。

安抟从幼年起就显得像个成人,居服父亲之丧,悲恸哀绝,伤毁身体,超过了常礼,见到的人都哀怜他。太宗多次给以慰抚晓谕,曾经说:“这孩子必定会成大器。”成年之后,很少言笑,看重对他人的承诺,行为举止遵守规范,事奉母亲极其孝顺。因为父亲死于强加之罪,一直不能下葬,所以对于宴饮逐欢之事一概不参与。世宗在藩国时,对他给以特别的怜悯存恤,安抟暗地里也与世祖相交好。

太宗讨伐晋国归来,到栾城而崩逝,诸将想要扶立世宗,因李胡及寿安王在朝中,犹豫不决。当时安抟掌宿卫,世宗暗里召见他请问计之所出。安抟说“:大王您聪智娴雅宽大仁恕,又是人皇王的嫡长子;先帝尽管有寿安王为嗣,然而天下人心多归于大王。现下如不能当机立断,将后悔莫及。”适逢有人从京师前来,安抟便诈称李胡已死并传报于军中,大家都信以为真。于是安抟到北、南院二大王处计议。北院大王耶律洼听说,便赶紧站起来说道:“我二人正商议此事。先帝曾想将永康王立为太子,今日之事有我辈在,谁敢不听从!只是担心不报告太后而立新皇,可能为国家挑起争端。”安抟回答说“:大王既然知道先帝想以永康王为太子,况且永康王贤明,人心乐于归附。现在天下刚刚平定,稍稍滞缓一下,则大事去矣。如果告知太后,必定是立李胡。何况李胡残酷暴虐,路人尽知,如果真的继承帝位,将置社稷于何地?”南院大王耶律吼说:“这话太对了。我计议定矣!”于是整顿队伍,召集诸将拥立世宗即帝位于太宗灵柩前。

世宗即位,以安抟为心腹,总管宿卫。同年,与太后、李胡相约和解于潢河横渡。太后问安抟说“:我与你有什么过节?”安抟答以父亲之死,太后无言以对。及至设置北院枢密使,皇上下令由安抟担任,赐给奴婢百人,宠信任用无以复加。大事都由他参与决断。然而性情过于宽和,处理事务按照草率疏简的原则,对于强横狡猾之辈不守法纪,恣意妄为的举动不能辖制禁止。天禄末年,察割率兵进犯御帐,又不能讨伐他,因此内外官员都责备他。

穆宗即位,因为倡立世宗之故,不再得到任用。应历三年(953),有人诬陷安抟与齐王罨撒葛阴谋叛乱,下狱死去。侄儿撒给,为左皮室详稳。

猜你喜欢
  國語卷第一·韦昭
  卷七 章帝·王夫之
  第二回 诛假父纳言迎母 称皇帝立法愚民·蔡东藩
  卷七十四·元·蒋一葵
  卷六十二·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佚名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四·佚名
  第四四九认充结状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九--二·佚名
  第一九五清单(第一九三号之粘付)一一四○六—五·佚名
  绎史卷七十四·马骕
  高元海传·李延寿
  穆修传·脱脱
  本传·谈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关汉卿

    (王三背赵顽驴尸上,伏定)(王大、王二上,云)咱同母亲寻三哥尸首去来。母亲行动些!(正旦上,云)听的说石和孩儿盆吊死了,他两个哥哥抬尸首去了。我叫化了些纸钱,将着柴火燃埋孩儿去呵!(唱) 【双调】【新水令】我从未拔白悄悄出城来,恐怕

  • 提要·刘崧

    臣等谨案槎翁诗集八卷明刘嵩撰嵩字子髙初名楚泰和人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材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十三年手勅召为礼部侍郎署礼部尚书致仕十四年复召为国子司业未旬日卒嵩七歳能赋诗及长日课一篇

  • 唐音巻十一·杨士弘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诗遗响四郎士元塞下曲寳刀塞下儿轻身百战曾百胜壮心竟未嫖姚知白草山头日初没黄沙戍下悲歌发萧条尽夜边风吹独倚营门望秋月【嫖姚见前注】戴防公去妇怨出户不敢啼风悲日凄凄心知恩义絶谁忍

  • 卷一百八·表第三·诸王表·宋濂

        ◎诸王表   

  • 第七回 接驾·德龄

    太后无论到什么地方去,总得带着伊的乐队同走;虽然这种习惯确有许多不便利,不经济的地方,甚至会发生种种困难,但是伊却一概置不问!好在无论有什么困难发生,自会有人去出力料理,绝对不致惊动伊自己的。我和庆善两个人所担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正统元年二月丁酉朔释奠先师孔子遣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杨溥行礼○升沙州卫都指挥佥事阿赤不花为都指挥同知指挥使撒力为都指挥佥事正千户翁失台瓦失加为指挥佥事副千户薛得失加著失加为正千户百户亦剌马丹舍人彻米彻

  • 鱼朝恩传·刘昫

    鱼朝恩,天宝末年以宦官身份进入内侍省,始为有品级之官,供职黄门。生性聪慧,善于宣旨应对,通晓文字筹算。至德年间,常令其监督军事。九节度于相州讨伐安庆绪,大军不置统帅,以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观军容使官名,即从朝恩开始

  • 卷三十三 职官五·龙文彬

    ◎都察院(元御史台。 )吴元年十月壬子,置御史台,以汤和为左御史大夫,邓愈为右御史大夫,刘基、章溢为御史中丞。洪武十三年五月,罢御史台。十五年,更置都察院,设监察都御史八人,分监察御史为浙江、河南、山东、北平、山西、陕

  • 仲尼·胡宏

      胡子曰:仲尼之教,犹天地造化万物,生生日新,无气之不应,无息之或已也。我于季路而见焉。或曰何谓也?曰: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质美矣。孔子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进之以仁也。季路终身诵之,力行乎仁矣。孔子曰

  • 卷二十六·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十六     婺源江永撰喪大記上    凶禮九補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哀謂親者服焉疏者含禭】朝覲會同則為上相大喪亦如之【相詔王禮也大喪王后及世子也】小宗伯掌五禮之

  • 卷六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六十八治道三人才程子曰善言治者必以成就人才为急务人才不足虽有良法无与行之矣欲成就人才者不患其禀质之不美患夫师学之不明也师学不明虽有美质无由成之矣 作新人

  • 卷三百四十二·佚名

    △初分愿喻品第五十六之二佛言: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般若波罗蜜多毕竟离。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亦毕竟离。善现,内空毕竟离。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

  • 指月录卷之二十一·瞿汝稷

    六祖下第八世 ▲吉州资福贞邃禅师上堂。隔江见资福刹竿。便回去。脚跟下好与三十棒。况过江来。时有僧才出。师曰。不堪共语。▲郢州芭蕉山继彻禅师别参风穴。穴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泥弹子。穴异之。次谒先芭蕉

  • 卢至长者因缘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若著悭贪。人天所贱。是以智者应当布施。所以者何。我昔曾闻。有大长者。名曰卢至。其家巨富财产无量。仓库盈溢如毗沙门。由其往昔于胜福田修布施因。故获其报。然其施时不能至心。以是之故。虽

  • 轰天雷·孙景贤

    中篇小说。孙景贤(署名藤谷古香)著。大同印书局1903年刊印。十四回。书叙常熟翰林荀北山事。北山迂傻,进京纳监,因友人之助,成就一名宦家之亲事。正筹备喜事,夫人以喉疾死,遂束装南归。回常熟,友人再为其介绍苏州贝太史之女

  • 待轩诗记·张次仲

    八卷。明张次仲(1589-1676)撰。次仲字元岵,号待轩;初名允昌,字孺文,晚号浙汜遗农。浙江海宁人。明亡后,绝迹人事,着述甚富。有《周易玩辞》、《困学记》、《待轩诗记》、《待轩集》。是书前载总论二篇;其余国风以一国为一篇;二

  • 水沫所漂经·佚名

    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泡沫焰蕉幻之五喻。与五阴譬喻经同本。

  • 大品经游意·吉藏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大品经游意》是对《大品经》,全称《大品般若》的注解。汉土行般若始于曹魏朱士行,他甘露五年(260)由梵僧羯磨受戒,于洛阳讲道行般若,后西行于阗得正本九十章送归内地。晋泰始五年(269),竺叔兰、无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