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五 考先生

上边所说差不多全是客观的,集体的事情,没有多少是我个人的事,但是我原是在这个集体之中,那么这里也可以有我的一份行动在内。现在却要来说我个人的事情了。我在学校里前后六个年头,自光绪辛丑(一九〇一)九月至丙午(一九〇六)七月,十足也只是五年罢了,告假在家的时候要占了一年有余,有好几次几乎离脱学堂了,却不知以何种关系,终于得以维系住,想起来是极有意思的。现今就把这个来叙述它一下。

我到南京以后,第一次回家去,是在壬寅年的四月里,初一日接家信,知母亲患病,祖父谕令归视,遂于初三日同了头班的胡恩诰君离宁到沪,胡君原籍安徽,说到杭州分路,其实却是家住上海,所以到了上海就不动了。我乃独自旅行,于初七日到家,则母亲病已快好了,遂于十四日离家,十九日重返学堂了。是年六月二十四日记项下有云:

癸卯年两江师范学堂成立,秋天仍举行乡试,夫子庙前人山人海的,算是绝后的热闹,因为甲辰年以后科举遂永远停止了。那年暑假适值鲁迅回来,我也回到家里,于七月十六日偕至上海,鲁迅往日本去,我则同了伍仲学坐长江轮船,一路与“考先生”为伍,直至南京。今抄录当时的日记两节于后:

“晚九下钟始至招商轮船码头,人已满无地可措足,寻找再三,始得一地才三四尺,不得已暂止其处。天热甚,如处甑中,二人交代看守行李,而以一人至舱面少息。途中倦甚,蜷屈倚壁而睡,而间壁又适为机器房,壁热如炙,烦燥欲死,至夜半尚无凉气。四周皆江南之考先生,饶有酸气,如入火炎地狱,见牛首阿旁,至南京埠,始少凉爽。”

“今日汉文堂已收拾,即要进馆,予甚不乐。人若有以读书见询者,予必曰否否,宁使人目予为武夫,勿使人谓作得好文章也。”又十一月十六日项下云:

“二十四日,礼拜,晴。下午接家信,促归考,即作答历陈利害,坚却不赴。”这是很严重的一个诱惑,可是胜利的拒绝了。为什么说是严重的呢?缘因是由于混过几回的考场,对八股的应付办法也相当的得到训练,所以在庚子年的县府考时,以“周珠”的名义应试,虽是在二三图里滚上滚下,最高也到过第二图的第五名,即是总数第五十五名,纵使距及格的四十名还差得远,但是比戊戌年的第十图三十四即四百八十四名看起来,实在已经进步不少了。当时家里的人大概还觉得当水手不及做秀才的正路,或者由于本家文童的力劝,也未可知,而同时在学堂本身也存在着这样的空气,这是很奇妙的,虽然是办着学堂,实际却还是提倡科举,即如我们同班丁东生告假去应院试,进了秀才,总办还特别挂虎头牌,褒奖他一番呢。这事不记得这一年了,但总之这乃是方硕辅当总办的时候的事,那是无可疑的,那么这总当在癸卯以前吧。这样里外夹攻的诱惑可以说是很厉害了吧,但是它也干脆的被击退,因为这时我的反汉文的空气也很严重。如十月二十四日项下云:

“上午作论,文机钝塞,半日不成一字,饭后始乱写得百余字,草率了事。顾予甚喜,此予改良之发端,亦进步之实证也,今是昨非,我已深自忏悔,然欲心有所得,必当尽弃昔日章句之学方可,予之拼与八股尊神绝交者,其义盖如此。”

“江南考先生之情状,既于《金陵卖书记》中见之,及亲历其境,更信不谬。考先生在船上者,皆行李累累,遍贴乡试字样,大约一人总要带书百许斤,其余家居用具靡不俱备,堆积如山,饭时则盘辫捋袖,疾走抢饭,不顾性命。及船至埠,则另有一副面目,至入场时,又宽袍大袖,项挂卷袋,手提洋铁罐,而阔步夫子庙前矣。”其时对于“考先生”的印象既然十分恶劣,那么自己之得以幸免,当然很是可以喜庆的事了。

猜你喜欢
  卷八十九·志第三十九·百官五·宋濂
  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四·赵尔巽
  卷之五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四十一·纪昀
  七九○ 军机大臣奏各省送到应毁重本书及罗敎经卷开单缴进销毁片·佚名
  敬乡录卷四·吴师道
  别集下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谢承后汉书卷八·周天游
  独孤信传·李延寿
  魏献明皇后贺氏传·李延寿
  王峻传·薛居正
  李广传·张廷玉
  第十三节 加富尔外交政策第二段·梁启超
  卷四·黄训
  张慰如·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四·彭定求

        卷274_1 【酬崔法曹遗剑】戴叔伦   临风脱佩剑,相劝静胡尘。自料无筋力,何由答故人。   卷274_2 【敬报孙常州二首】戴叔伦   衰病苦奔走,未尝追旧游。何言问憔悴,此日驻方舟。   远道曳故屐,馀春会高斋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孙仁孺

    第二十一齣 徧国中【出队子】〔田大夫僕从上〕春秋合涣。春秋合涣。日月双轮疾似丸。素冠聊拟棘人栾。萧索西风墓木盘。慢荐蒸尝。凄凄夜漫。下官田戴。今日乃淸秋节届。陨霜杀草。爲子孙者有先祖之思。先茔却在东郭

  • 第三出 谋吴·梁辰鱼

    【满庭芳】〔小生扮越王众扮内官上〕圣禹开基。神工留迹。千年王业犹存。宿承茆土。吴越隔江分。运値春秋季世。天王远政令纷纭。看邻境干戈正起。东海泣波臣。〔鹧鸪天〕缥缈孤城海上居。萧条霸业继无余。夙传宛委

  • 卷一百四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外集第二 仙诗 九华安妃紫微夫人降杨司命诗二首 【九华安妃晋兴宁三年乙丑六月二十五日夜与紫微王夫人降金坛杨羲家紫微曰此上真元君金台李夫人之少女也太虚元君

  • 何希尧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何希尧,唐宪宗时人。余不详。 柳枝词 何希尧 大堤杨柳雨沉沉, 万缕千条惹恨深。 飞絮满天人去远, 东风无力系春心。 何希尧诗鉴赏 《柳枝词》即《杨柳枝词》,是中唐以后流行的歌曲之一,歌辞则由诗人创作翻新。借

  • 李益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益( 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代宗大历四年( 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

  •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司马迁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

  • 卷十·吴广成

      大中祥符八年春三月,德明表请市盐,复责入质,不遣。边,辄鬻其所德明以西盐不通,蕃部困敝,遣牙内指挥白守贵诣京师陈请。朝议德明必欲通盐禁,惟子弟入质方许,盖以必不肯从之事绝之也。德明果不肯遣,于是禁盐如初。月,德明掠 

  • 董晋传·刘昫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明经科殿试及第。至德初年,肃宗从灵武抵达彭原,董晋上书谒见,授校书郎、翰林待制,再调任卫尉丞,出任汾州司马。不久,刺史崔圆改任淮南节度使,奏请董晋以本职代理殿中侍御史,充任判官。不久又归任御史台

  • 魏惠王死·佚名

    【提要】 用言辞攻克那些顽固之人,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谋略和口才水平出来。事在人为,战国时代的辩论家惠子就能说服几乎谁也说服不了的君王。 【原文】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

  • 谭襄敏奏议巻一·谭纶

    明 谭纶 撰恭谢天恩疏【嘉靖四十二年二月望日题】臣前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叅政兼按察司副使奉勑巡海嘉靖四十年三月十九日以父忧离任本年九月间因广冦流突江西伏蒙皇上以金革复臣原职事宁伏防皇上许臣终制四十二年正月

  • 十年·佚名

    (丙午)十年清乾隆五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丙午朔,日有食之。敎求言減膳,仍下綸音于八道兩都曰:「農者,民之常也。民依於農,何待勸爲?然而三元之日,十行之綸,歲未嘗闕焉,豈以文具云乎哉?槪所以敦實政也,重民食也。嗟!我八路良長吏,其或

  • 平书订卷十 财用第七上·李塨

    平书曰:九畴之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则货财原上下所恃以为用,而国家不可以或无者。但货财所以权谷帛之轻重而通其穷,非为一人之私蓄也。理之不得其术,则公私皆困;苟得其术,则公私皆利,至于公私皆利,岂非圣人之道乎!古之征于民者三,曰

  • 述(唐朝议郎行河南府告成县主簿徐锷撰)·佚名

    夫日月出矣。而辉耀十方。时雨降矣。而澡漉万物。况我身常乐。湛虚空之相。妙觉圆明。融心行之本。唯敫唯昧。不生不灭者哉。是以辟无学之地。聿修迦兰。启息言之津。亶作罗奈。智胜菩萨。起方便之缘。净居天人。发成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二·湛然

    初文云何下至出乳味相者。此文以华严说大。未游鹿苑。詺之为顿。此是顿部。非是顿教。以彼部中兼一别故。人不见者便谓华严顿于法华者误矣。下去准说。初文牒譬。厚殖下以感应合譬。一往总以别圆为厚。顿说下明说顿意

  • 如净和尚语录卷下·文素

    明州天童景德寺语录侍者祖日编山门天童大解脱门。豁开衲僧自己。透乾坤无表里。虽然万古清风八面来。前楼后阁玲珑起。佛殿。黄金妙相。驴腮马嘴。咦。贼是小人智过君子。方丈。横一丈竖一丈。文殊维摩隔壁抓痒。卓拄

  •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卷上·佚名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唐 不空译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卷上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监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弟子上都草泽

  • 卷第十八·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八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使非亲尼浣故衣学处第四之二尔时邬陀夷。闻佛世尊说伽他已。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欲还宫白父王知。佛告邬陀夷。为佛使者理不应然。邬陀夷白佛言。为佛使者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