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九 日本的衣食住下

黄公度在《日本杂事诗》注里,关于食物说的最少,其一是说生鱼片的:

“多食生冷,喜食鱼,聂而切之,便下箸矣,火熟之物亦喜寒食。寻常茶饭,罗卜竹笋而外,无长物也。近仿欧罗巴食法,或用牛羊。”又云:

“自天武四年(案即公元六七六年,但史称三年诏禁食牛马鸡犬猿等,次年乃令诸国放生),因浮屠教禁食兽肉,非饵病不许食。卖兽肉者隐其名曰药食,复曰山鲸。所悬望子,画牡丹者豕肉也,画丹枫落叶者鹿肉也。”讲到日本的吃食,第一感到奇异的事的确是兽肉的稀少。四十多年前,我在三田地方确实还看见过山鲸的招牌,这是卖猪肉的,画牡丹枫叶的却已不见,马肉称为樱花肉,但也不曾见诸招牌。虽然近时仿欧罗巴法,但肉食不能说很盛,不过已不如从前以兽肉为秽物禁而不食,肉店也在“江都八百八街”到处开着罢了。平常鸟兽的肉只是鸡与猪牛,羊肉简直没处买,鹅鸭也极不常见。平民的下饭的菜到现在仍旧还是蔬菜以及鱼介。中国学生初到日本,吃到日本饭菜那么清淡,枯槁,没有油水,一定大惊大恨,特别是在下宿或分租房间的地方。这是大可原谅的,但是我自己却不以为苦,还觉得这有别一种风趣。——的确有过一次,因为下宿的老太婆三日两头的给吃“圆油豆腐”,有点受不住了,只好买罐头咸牛肉来下饭。这是因为烹调得不好的缘故,这种圆豆腐原名为“假雁肉”,用胡萝卜等切成丁,和在豆腐内制成,加酱油糖煮,也是很好吃的,但是那老太婆似乎只拿盐水来煮,而且几乎天天是这个,所以吃厌了,那只算是例外吧。——吾乡穷苦,人民努力日吃三顿饭,唯以腌菜臭豆腐螺蛳为菜,故不怕咸与臭,亦不嗜油若命,到日本去吃无论什么都不大成问题。有些东西可以与故乡的什么相比,有些又即是中国某处的什么,这样一想就很有意思。如味噌汁与干菜汤,金山寺味噌与豆板酱,福神渍与酱咯哒,牛蒡独活与芦笋,盐鲑与勒鲞,皆相似的食物也。又如大德寺纳豆即咸豆豉,泽庵渍即福建的黄土萝卜,蒟翦即四川的黑豆腐,刺身即广东的鱼生,寿司即古昔的鱼鲊,其制法见于《齐民要术》,此其间又含有文化交通的历史,可资研究。——刺身读如萨西米,即是《杂事诗》注所说“聂而切之”的鱼肉,黄君乃广东嘉应州人,是知道鱼生的,但日本所不同的就是这样的生吃了,这在中国也不是没有先例的,如吃醉虾即是。鱼用鲔和鲷,亦有用鲤者,此外多骨的河鱼皆不适用。——家庭宴集自较丰盛,但其清淡则如故,亦仍以菜蔬鱼介为主,鸡豚在所不废,唯多用其瘦者,故亦不油腻也。近时社会上亦流行中国及西洋菜,则并没有什么高明,盖以日东手法调理西餐(日本昔时亦称中国为西方)难得恰好。东京神田有“维新号”,当初系一小杂货店,乃浙江宁波郑君所经营,专售卖中国食品,略如稻香村那样,小楼一间作为雅座,可以小吃,昔日曾经请教过,却做得很好,四十年来闻已大为发展,开有各处分号了。

日本食物之又一特色为冷,确如《杂事诗》注所说。下宿供膳尚用热饭,人家则大抵只煮早饭,家人之为官吏教员公司职员工匠学生者皆裹饭而出,名曰“便当”,匣中盛饭,别一格盛菜,上者有鱼,否则苦咸的梅干一二而已。傍晚归来,再煮晚饭,但中人以下之家便吃早晨所余,冬夜苦寒,乃以热苦茶淘之。中国人惯食火热的东西,有海军同学昔日为京官,吃饭恨不热,取饭锅置左右,由锅到碗,由碗到口,迅疾如暴风雨。乃始快意,此固是极端,却亦是一好例。总之对于食物中国一般大抵喜热恶冷,所以留学生看了“便当”恐怕无不头痛的,不过我觉得这也很好,不但是故乡有吃“冷饭头”的习惯,说得迂腐一点,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训练。中国有一句很是陈旧,却很是很有道理的格言道:人如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所以学会能吃生冷的东西,虽然似乎有背卫生的教条,但能够耐得刻苦的生活,不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吧。

猜你喜欢
  卷三·本纪第三·太宗·脱脱
  卷九十八 北燕录一·崔鸿
  第二十二回 用秘计暗渡陈仓 受密嘱阴弑义帝·蔡东藩
  ◎赵戎山赏识小金铃·宣南吏隐
  五四二 寄谕署两江总督萨载等再行严搜徐首发沈成濯家并访查其更名情节·佚名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四·来保
  目录·吴缜
  梁师成传·脱脱
  陈与义传·脱脱
  翰苑羣书卷九·洪遵
  卷十六·佚名
  卷五十六·佚名
  卷十八·佚名
  卷之十三·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栻·唐圭璋

      栻字敬夫,广汉人,浚之子,绍兴三年(1133)生,以荫补官。孝宗朝,历左司员外郎,除秘阁修撰,历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淳熙七年(1180)卒,四十八。学者称南轩先生。   水调歌头   联句问讯罗汉同朱熹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

  • 楔子·郑光祖

    (微子一折)(驾上,宣住)(正末扮太师上,开)自家姬姓,周家嫡族,现为太师。从先考文王时,参预国事,至今上武王,一同克商伐纣。官里与诸侯会于鹿台,宦唤某,不知有甚公事。(见驾科)(驾云)(封公了)(驾云)(正末云)陛下,当元本子是吊民伐罪,今来有罪的伐

  • 卷三·冯琦

    <集部,总集类,海岱会集>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卷三 五言古诗 黄金台          冯 裕 燕山高嵳峩燕士多悲歌昭王黄金台矫矫青云阿屈身思致士礼意为网罗乐毅与剧辛千里皆相过意气成风云谈笑开山河一朝失英

  • 卷二·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二      宋 喻良能 撰五言古诗 石钟山 南北两石钟上下一水侧造物妙熔冶蜚亷巧撞击镗鞳仍噌吰歌钟与无射丰山吾焉知蒲牢尔何力咨余久愿游偶此事行役时秋风飕飕日暮水激激初如钧天鸣乍若

  • 列传第四 谢晦·沈约

    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也。祖朗,东阳太守。父重,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兄绚,高祖镇军长史,蚤卒。晦初为孟昶建威府中兵参军。昶死,高祖问刘穆之:“孟昶参佐,谁堪入我府?”穆之举晦,即命为太尉参军。高祖尝讯囚,其旦刑狱参军有疾,札

  • 列传第十三 王琨张岱褚炫何戢王延之阮韬·萧子显

    王琨,琅邪临沂人也。祖荟,晋卫将军。父怿,不慧,侍婢生琨,名为昆仑。怿后娶南阳乐玄女,无子,改琨名,立以为嗣。琨少谨笃,为从伯司徒谧所爱。宋永初中,武帝以其娶桓脩女,除郎中,驸马都尉,奉朝请。元嘉初,从兄侍中华有权宠,以门户衰弱,待

  • 卷之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完颜仲元传·脱脱

    完颜仲元本姓郭,中都人。大安年间,李雄招募兵士,郭仲元和完颜阿邻一起应募,多次立有战功。贞..三年(1215),他和完颜阿邻都积累战功升任节度。郭仲元是永定军节度使,被赐姓完颜氏。当时,郭仲元的兵力最强,号称“花帽军”,人们都

  • 大学古本说·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大学之道  在止於至善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明德即性也以其得之於天而昭明不昧故谓之明德德本明也昏於气而蔽於物学者所以明之而已民亦同有是德而旧染污俗故又当推吾之明德以新之也性之体纯粹至善而其用

  • 郑氏诗谱·欧阳修

    钦定四库全书郑氏诗谱         欧阳修补亡郑氏谱序云自共和以后得太史年表接于春秋而次序乃明今诗诸国惟卫齐变风在共和前余皆宣王已后予之旧图起自诸国得封而止于诗止之君旁系于周以世相当而诗列右方依郑所

  • 卷八·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八明 胡广等 撰召诰左传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史记载武王言我南望三途【山名】北望岳鄙【太行山下都鄙之地】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逺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则宅洛者武王

  • 书义断法卷六·陈悦道

    元 陈悦道 撰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庻政惟和万国咸寜稽古而建官惟百犹古意之存而官职之简也内外之体统相承则简而有要而治之不扰者也内之百揆摠百官四岳摠方岳外之州牧各摠其州之诸侯侯伯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八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七复次依乘假立。分别解说如实大乘。当知如解深密经中。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十地。所谓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八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如是已说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决择。有寻有伺等三地决择我今当说。问何故焰摩名为法王。为能损害诸众生故。为能饶益诸众生故。若由损害众生。名为法王

  • 卷第二十三·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二十三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元和十四年潮州刺史韩愈到郡之初。以表哀谢。劝帝东封太山。久而无报。因祀神海上。登灵山。遇禅师大颠而问愈曰。子之来官于南。闻以其言之直也。今子之貌

  • 乾坤凿度·郑玄

    旧题东汉郑玄注。二卷。《四库全书》本。又称《易纬乾坤凿度》或《周易乾坤凿度》。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乾坤凿度》,

  •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佚名

    一卷,唐金刚菩提译。明使者即遮那化身,能满种种愿,及证无上菩提.

  •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野竹福慧

    清福慧说,洪希等编。八卷。收上堂、法语、书问。记、历代祖图真赞、杂偈、补遗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