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克

  克字子高,临海人。生于元丰四年(1081)。侨寓金陵。吕祉辟为右承事郎都督府准备差遣。淮西事变后,送吏部与远小监当。自号赤城居士。有天台集,不传。

  临江仙

  枕帐依依残梦,斋房匆匆馀酲。薄衣团扇绕阶行。曲阑幽树,看得绿成阴。

  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微吟休作断肠声。流莺百啭,解道此时情。

  又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渔家傲

  宝瑟尘生郎去后。绿窗闲却春风手。浅色宫罗新染就。晴时后。裁缝细意花枝斗。

  象尺熏炉移永昼。粉香浥浥蔷薇透。晚景看来浑似旧。沉吟久。个侬争得知人瘦。

  浣溪沙

  浅画香膏拂紫绵。

  牡丹花重翠云偏。

  手挼梅子并郎肩。

  病起心情终是怯,

  困来模样不禁怜。

  旋移针线小窗前。

  又

  香雾空濛堕彩蟾。

  倾城催映出重帘。

  □□银烛夜厌厌。

  何物与侬供醉眼,

  半黄梅子带红盐。

  粉融香润玉纤纤。

  又

  淡墨花枝掩薄罗。

  嫩蓝裙子窣湘波。

  水晶新样碾风荷。

  问著似羞还似恶,

  恼来成笑不成歌。

  芙蓉帐里奈君可。

  又

  短烛荧荧照碧窗。

  重重帘幕护梨霜。

  幽欢不怕夜偏长。

  罗袜钿钗红粉醉,

  曲屏深幔绿橙香。

  征鸿离远断人肠。

  又

  小院春来百草青。

  拂墙桃李已飘零。

  绝知春意总无凭。

  卢女嫁时终薄命,

  徐娘身老谩多情。

  洗香吹粉转娉婷。

  又

  窗纸幽幽不肯明。

  寒更忍作断肠声。

  背人残烛却多情。

  合下心期唯有梦,

  如今魂梦也无凭。

  几行闲泪莫纵横。

  摊破浣溪沙

  慢梳头浅画眉。乱莺残梦起多时。不道小庭花露湿,翦酴醾。

  帘额好风低燕子,窗油晴日打蜂儿。翠袖粉笺闲弄笔,写新诗。

  谒金门

  花满院。飞去飞来双燕。红雨入帘寒不卷。晓屏山六扇。

  翠袖玉笙凄断。脉脉两蛾愁浅。消息不知郎近远。一春长梦见。

  又

  柳丝碧。柳下人家寒食。莺语匆匆花寂寂。玉阶春藓湿。

  闲凭薰笼无力。心事有谁知得。檀炷绕窗灯背壁。画檐残雨滴。

  又

  深院静。尘暗曲房凄冷。黄叶满阶风不定。无端吹酒醒。

  露湿小园幽径。悄悄啼姑相应。半被馀熏残烛影。夜长人独冷。

  又

  春漏促。谁见两人心曲。罨画屏风银蜡烛。泪珠红蔌蔌。

  懊恼欢娱不足。只许梦中相逐。今夜月明何处宿。画桥春水绿。

  又

  春草碧。忆著去年寒食。白纻红裙香□□,折花闹调客。

  好在江南江北。燕子不传消息。醉眼腾腾羞面赤。断肠侬记得。

  又

  罗帐薄。缥缈绮疏飞阁。红地团花金解络。香囊垂四角。

  尽日春风帘幕。谁见绿屏纤弱。云压枕函钗自落。无端春梦恶。

  又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又

  春寂寂。绿暗溪南溪北。溪水沉沉天一色。鸟飞春树黑。

  肠断小楼吹笛,醉里看朱成碧。愁满眼前遮不得。可怜双鬓白。

  虞美人

  张宰祈雨有感

  踏车不用青裙女。日夜歌声苦。风流墨绶强跻攀。唤起潜蛟飞舞、破天悭。

  公庭休更重门掩。细听催诗点。一尊已咏北窗风。卧看雪儿纤手、剥莲蓬。

  又

  小山戢戢盆池浅。芳树阴阴转。红阑干上刺蔷薇。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

  绣裙斜立腰肢困。翠黛萦新恨。风流踪迹使人猜。过了斝鸡时节、合归来。

  又

  绿阴满院帘垂地。落絮萦香砌。池光不定药栏低。闲并一双鸂鶒、没人时。

  旧欢黯黯成幽梦。帐卷金泥重。日虹斜处暗尘飞。脉脉小窗孤枕、镜花移。

  菩萨蛮

  柳条窣窣闲庭院。锦波绣浪春风转。红日上阑干。晚来花更寒。

  绿檀金隐起。翠被香烟里。幽恨有谁知。空梁落燕泥。

  又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又

  池塘淡淡浮鸂鶒。杏花吹尽垂杨碧。天气度清明。小园新雨晴。

  绿窗描绣罢。笑语酴醾下。围坐赌青梅。困从双脸来。

  又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又

  柳条到地莺声滑。鸳鸯睡稳清沟阔。九曲转朱阑。花深人对闲。

  日长刀尺罢。试屐樱桃下。髻玉钗风。云轻线脚红。

  又

  绿阴寂寂樱桃下。盆池劣照蔷薇架。帘影假山前。映阶红叶翻。

  芭蕉笼碧砌。猧子中庭睡。香径没人来。拂墙花又开。

  点绛唇

  曲陌春风,谁家姊妹同墙看。映花烘暖。困入茸茸眼。

  细马轻衫,倚醉偷回面。垂杨转。坠鞭挥扇。白地肝肠断。

  好事近

  石亭探梅

  寻遍石亭春,黯黯暮山明灭。竹外小溪深处,倚一枝寒月。

  淡云疏雨苦无情,得折便须折。醉帽风鬟归去,有馀香愁绝。

  千秋岁

  柏舟高躅。晚岁宜遐福。门户壮,疏汤沐。青袍围白髮。端锦缥犀轴。仙桂长,交柯却映蟠桃熟。

  缥缈长江曲。入破□箫逐。香雾满,飞华屋。玉钩凉月挂,冰麝芙蓉馥。千万寿,酒中倒卧南山绿。

  鹧鸪天

  禁瘆馀寒酒半醒。

  蒲萄力软被愁侵。

  鲤鱼不寄江南信,

  绿尽菖蒲春水深。

  疑梦断,怆离襟。

  重帘复幕静愔愔。

  赤阑干外梨花雨,

  还是去年寒食心。

  又

  芳树阴阴脱晚红。

  馀香不断玉钗风。

  薄情夫婿花相似,

  一片西飞一片东。

  金翡翠,绣芙蓉。

  从教纤媚笑床空。

  揉蓝衫子休无赖,

  只与离人结短封。

  又

  小市桥弯更向东。

  便门长记旧相逢。

  踏青会散秋千下,

  鬓影衣香怯晚风。

  悲往事,向孤鸿。

  断肠肠断旧情浓。

  梨花院落黄茅店,

  绣被春寒此夜同。

  豆叶黄

  粉墙丹柱柳丝中。帘箔轻明花影重。午醉醒来一面风。绿匆匆。几颗樱桃叶底红。

  又

  树头初日鹁鸠鸣。野店山桥新雨晴。短褐无泥竹杖轻。水泠泠。梅片飞时春草青。

  又

  秋千人散小庭空。麝冷灯昏愁杀侬。独有闲阶两袖风。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

  鹧鸪天

  阳羡竞渡

  柳外东风不满旗。

  青裾白面出疏篱。

  来打鼓侬吹笛,

  催送儿郎踏浪飞。

  倾两耳,鬥双螭。

  家家春酒泻尖泥。

  侬今已是沧浪客,

  莫向尊前唱教池。

  浣溪沙

  罨画溪头春水生。

  铜官山外夕阳明。

  暖风无力小舟横。

  万事悠悠生处熟,

  三杯兀兀醉时醒。

  杏花杨柳更多情。

  又

  阳羡上元

  桥北桥南新雨晴。

  柳边花底暮寒轻。

  万家灯火照溪明。

  凫舄差池官事了,

  木山彩错市人惊。

  街头酒贱唱歌声。

  减字木兰花

  子寿母

  阆风玄圃。阳羡溪头山好处。

  郁郁匆匆。胜日尊罍笑语中。

  十分芳酒。鹤髮初生千万寿。

  乐事年年。弟劝兄酬阿母前。

  临江仙

  秋夜怀人

  老屋风悲脱叶,枯城月破浮烟。谁人惨惨把忧端。蛮歌犯星起,重觉在天边。

  秋色巧摧愁鬓,夜寒偏著诗肩。不知桂影为谁圆。何须照床里,终是一人眠。

  清平乐

  怀人

  枕边清血。梦好离肠切。笑倚柳条同挽结。满眼河桥烟月。

  莺啼新晓璁珑。罗窗寂寞春空。只许梦魂相近,此生枉是相逢。

  鹧鸪天

  寄友人

  白苎吴侬红颊儿。

  行歌半是使君诗。

  山茶处处春犹浅,

  灯市人人夜不归。

  拚剧饮,莫相违。

  皇恩往往下丹墀。

  挥毫却对莲花炬,

  忆着蘋洲秉烛时。

  南歌子

  毛翰林席上

  午夜添红蜡,分曹立翠娥。觥筹寂寂断经过。谁料绮丛香里、是银河。

  老去空髯戟,愁来奈脸波。一杯如此断肠何。枉杀两人心事、只闻歌。

  又

  献鲤荣今日,凭熊瑞此邦。年年寿酒乐城隍。共道使君椿树、似甘棠。

  歌舞重城晓,从容燕席凉。不须苏合与都梁。风外荷花无数、是炉香。

  又

  北固烟中寺,西津雨后山。看公英气两眉间。如在林霏、江月袭人寒。

  展骥声名久,占熊福艾全。风流不是地行仙。好去鞭笞鸾凤、紫微天。

  又

  云里千山暖,溪头八月凉。华簪霭霭待萱堂。羡子怀中双橘、半青黄。

  老去齐眉案,闲来坦腹床。相如何日从长杨。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

  又

  胜日萱庭小,西风橘柚长。天怜扇枕彩衣郎。乞与淡云纤月、十分凉。

  潋滟三危雾,氤氲百濯香。年来椿树更苍苍。不用蓝桥辛苦、捣玄霜。

  又

  画幛经梅润,罗衣尚麦寒。古苔苍石绿句栏。帘外映花新竹、两三竿。

  蠢蠢吴蚕卧,娉娉楚女闲。红阴角子共尝酸。肠断个侬憨态、小眉弯。

  又

  看月凭肩枨,娇春枕臂眠。不禁花絮夜来寒。帐底浓香残梦、更缠绵。

  起晚笼莺怪,妆迟绣伴牵。声声催唤药栏边。整髻收裙无力、上秋千。

  虞美人

  曹申甫以著色山水小景作短制,思极萧

  散,方倅袭明邀予为咏

  越罗巧画春山叠。个里融香雪。满身空翠不胜寒。恰似那回偷印、小眉山。

  青骢油壁西陵下。彷佛当时话。而今眼底是高唐。拂拂淡云疏雨、断人肠。

猜你喜欢
  ¾íÁù°ÙÁùÊ®Áù·彭定求
  卷一百六十四·彭定求
  姚勉·唐圭璋
  彦周诗话 全文·许顗
  ◆杲斋先生郑东(郑氏联璧集)·顾嗣立
  第十一回 菜里藏金传书送饭·佚名
  卷三十二·白居易
  涡堤孩新婚歌(译诗)·徐志摩
  卷四十九·徐世昌
  卷第十九·陈与义
  卷91 ·佚名
  卷二·苏泂
  卷二百十五·陈廷敬
  卷四百六十四·佚名
  王千秋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五·袁枚

      如皋汪楚白之子为霖,字春田,家故富饶,而性爱风雅。作部郎时,曾随驾射箭,得中二枝;上喜,赐以花翎。出守思恩府。平生喜读余诗,有“先生宗白我推袁,万古心香共此源”之句。《登独秀峰》云:“拔地超天起一峰,当空高插碧芙蓉。绝

  •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王夫之

      兴、观、群、怨,诗尽于是矣。经生家析《鹿鸣》、《嘉鱼》为群,《柏舟》、《小弁》为怨,小人一往之喜怒耳,何足以言《诗》?“可以”云者,随所“以”而皆“可”也。《诗三百篇》而下,唯《十

  • 九辩译文·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悲哉,这秋天的萧飒之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凄凉草木都枯萎而凋零。憭栗兮,若在远行。冷落啊好像一人独自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又像登山临水送人踏归程。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天气清朗啊空旷又

  • 第十八歌 亮月弯弯照九州·刘半农

    (牧歌)亮月弯弯照九州,九州之外还有第十州。 黄牛水牛你听我说:我姓吴来姐姓周。亮月弯弯照世人,一人肚里一条心。 黄牛水牛你听我说:我格心来就是姐格心。亮月弯弯照八方,一方成熟一方荒。 黄牛水牛你听我说:我情愿姐田里熟

  • 生活·徐志摩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五月二十九日

  • 卷四十 志十五·赵尔巽

      ◎灾异一   传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五行之沴,地气为之也。水不润下,火不炎上,木不曲直,金不从革,土爰稼穑,稼穑不熟,是之谓失其性。五行之性本乎地,人附于地,人之五事,又应于地之五行,其洪范最初之义乎?明史五行志着其祥异,而

  • ●卷一百六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六十五。   起绍兴四年十一月十四日乙未,尽十二月三十日癸卯。   诏用张浚榜朝堂。   行状曰:是日上亲书诏曰:张浚爱君忧国出於诚心顷履多艰首倡大义固有功於王室仍雅志於中原谓关中据天下之上游未有

  • 宋史全文卷十六下·佚名

    宋高宗二戊申建炎二年春正月丙戌朔,上在扬州。戊子,金女真万户银朱陷邓州,转运副使刘汲摄守事,敌大至,汲死之。丁亥,诏略曰:『河东、河北郡县自太原、真定失守之后,皆困攻围,官吏军民,誓以死守。在昔兵火之际,有一城固守不下,则褒

  •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洪武三十年春正月甲寅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丙辰享太庙○长兴侯耿炳文佩征西将军为总兵官武定侯郭英为副往狭西及甘肃选精锐步骑巡西北边以备胡寇上谕炳文等曰帝王之治天下务安民也今海内无虞民固安矣然边境

  • 卷之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十二·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乙丑朔。日有食之。  ○谕内阁、朕寅绍丕基于今三载勤求治理。夙夜兢兢兹届资正院第二次开院之期。尔议员等其敬听朕命方今世界文明。宪政尤为当务之急。自上年十月仰体先朝与民更新之意。

  • ◎信江中学之鬼·李定夷

    江西上饶信江中学校有徐某者,一日晚间十一钟,独坐房内。时夜既深,校中人多入睡乡。忽有人以指弹扉,询以何事,对以乞火。声音颇类某学生,启户视之,则一素不相识之白发老翁。徐向有胆量,严词诘问。老翁亦不之答,但手舞足蹈而已,约

  •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十五人物志二十五大臣传十一【满洲镶黄旗十一端济布 明瑞博清额 福隆安丰昇额】端济布端济布满洲镶黄旗人姓瓜勒佳乾隆八年由前锋授蓝翎侍卫洊授二等侍卫二十年台吉巴雅尔等投诚命

  • 十七年·佚名

    (乙卯)十七年大明宣德十年春正月1月1日○癸酉朔,上率王世子及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王世子賀及群臣賀,竝如常儀。議政府進表裏鞍馬,倭人、野人來獻土宜。○諸道進箋進方物。○行中宮賀禮如儀。○東宮停賀禮。○上御勤政殿

  • 禁使第二十四·商鞅

    人主之所以禁使者,赏罚也。赏随功,罚随罪, 故论功察罪,不可不审也。夫赏高罚下,而上无必知其道也,与无道 同也。凡知道者,势数也。故先王不恃其彊,而恃其势;不恃其信, 而恃其数。今夫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

  • 书义矜式卷五·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周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旦曰其作大邑其自时配皇天毖祀于上下其自时中又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大臣勉言以宅中圗治无非所以为天人计也盖王者天人之主所以继天而出治者也故召公吿成王以绍上帝服土中为

  • 黎岳集·李频

    一卷。《附录》一卷。唐李频撰。李频,字德新,寿昌 (今属浙江省)人。大中进士,诗人,官至秘书郎、建州刺史。李频为人正直,做地方官时,能抑制豪强,赈济灾民,兴修水利,颇有政绩。死后,归葬故里,乡民在黎山立庙纪念他。著

  •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佚名

    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序品第一。佛在摩竭提国,文殊问三曼陀跋陀罗菩萨,若人求菩萨道者,当作何施行,先总答之。悔过品第二。愿乐品第三。即随喜。请劝品第四。法行品第五。即回向。譬福品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