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朱友谦传

朱友谦,字德光,许州人,原名朱简。祖父朱岩,父亲朱琮,世代为陈、许二州小校,广明之乱时,朱简离开乡里,到渑池镇将柏夔手下做事,曾经在石壕、三乡之间当强盗,抢劫行人。后来在陕州节度使王珙手下做事,渐渐升到军校。王珙性格严格急躁,对手下人没有优待恩惠。牙将李..是王珙很倚重的,稍有违抗,便用鞭子狠打,李..心中含恨。唐昭宗光化元年(898),王珙和弟弟河中节度使王珂对抗,每天都要交战,王珙多次失败,队伍离心倾向很大。二年六月,李..杀死王珙投奔汴梁,梁太祖朱温任李..为陕州节度使。李..也很苛刻残酷,军心与他不谐,朱简又攻打李..,李..顶着刀锋逃生,逃回汴州。

光化三年,梁太祖上表推荐朱简任陕州留后。九月,天子授朱简为陕州节度使。天子在凤翔,梁太祖来往之时,朱简服侍得更加谨慎,梁太祖又上奏授朱简为平章事。天复末年(904),昭宗迁都到洛阳,驻营在陕州。这时朝廷官吏经过战乱,衣裳服饰不整齐,朱简献上一百套衣裳给百官,朝廷仪容才稍好看些。因为有奉迎之功,升检校侍中。朱简和梁太祖同宗,便向梁太祖诉说道:“我的地位可比于将相,并不是因为有功勋,都是元帅令公给我的机会。愿以微小生命粉身碎骨报效您,乞求您给我取名,跟随宗室。”梁太祖很赏识他的忠心,便给他取名叫朱友谦,编进自己的谱属,待遇如同儿子。朱友谦也尽心效力,功劳很多。梁太祖建国号,调任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尉,拜中书令,封冀王。

朱友王圭杀害梁太祖时,朱友谦不悦,虽然勉强奉命,心中怏怏不乐。朱友王圭征召他,他推辞说北面有寇犯,对宾友说“:朱友王圭是先帝的义子,敢大逆不道,我身居要职,与先帝恩情超过亲生父子,论功也好,论德也好,怎么也不比他朱友王圭差,怎么能忘却先帝平生对我的恩遇,却屈身在叛逆小人的手下呢!”于是不接受命令。这一年八月,朱友王圭派大将牛存节、康怀英、韩京力攻打他,他向庄宗求援兵,庄宗亲自带兵赴援,与梁军在平阳相遇,大破梁军,因而与朱友谦在猗氏相会,朱友谦大为感慨,愿意结盟立约,庄宗很高兴。朱友谦乘酒醉在帐中熟睡,庄宗仔细看着他,对左右说:“冀王真是一个贵人,只可惜他手臂短了些。”梁末帝即位后,以恩礼与他交结,朱友谦也用谦辞向他称藩,采用末帝的年号。

天..十七年(920),朱友谦攻取同州,以儿子朱令德为帅,向梁朝要求做节度使,没得到,朱友谦就向唐庄宗要求,庄宗令幕客王正言以节旄赐给他。梁将刘寻阝、尹皓便攻打同州,朱友谦向庄宗告急,庄宗派李嗣昭、李存审带兵救援,在滑北打败梁军,解除了同州的包围就回师。起初,刘寻阝兵到蒲中,仓库储备缺乏,人心离散,军民将军校官都想回到汴梁。朱友谦的儿子朱令锡等也对父亲说“:晋王虽和我们推心置腹,但孤军深入救援我们,难于应急,宁肯我们负于人,要以选择利益为重。请与梁朝讲和,等刘寻阝兵退走后,再与晋王重新修好。”朱友谦说:“晋王亲自为我救急,半夜挑灯作战,当面发誓结盟,不背负原来的心意。昨天听说我告急,命令将士星夜赶来,给我钱粮和衣鞋,你却要想翻脸背叛他,正如邓祁侯所说的:‘人们将会不吃我留下的东西。’”打败梁军后,加封朱友谦为守太尉、西平王。

同光元年(923),唐庄宗消灭梁朝,朱友谦到洛阳进见,庄宗设宴招待,赏赐很多,亲自斟酒对朱友谦说:“成就我的大业,是你的力量呀。”朱友谦回到藩地后,请朝廷划割慈、隰二郡,依旧隶属河中,庄宗不答应,下诏以绛州隶属它。庄宗郊祭典礼完毕,任朱友谦为守太师、尚书令,增加食邑到一万八千户。三年,赐姓李,名继麟,编入属籍,赐给铁券,可饶恕死罪。任他的儿子朱令德为遂州节度使,任朱令锡为许州节度使。一家掌管三镇,诸子中当刺史的也有六七人,将校中剖符丹书记功的又有五六人,恩宠之盛,没人可以相比。

庄宗晚年,治政稍微松懈,阉宦伶官之类干预国事。这时各方诸侯都向他们施行贿赂,他们有人向李继麟索贿,李继麟虽然极力奉承,也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李继麟说:“河中土地贫瘠百姓穷苦,难以具办厚礼。”因此朝中群小埋怨他,遂加诬陷。郭崇韬征讨巴、蜀,向河中征兵,李继麟命令儿子朱令德率兵前往,伶官景进和他的同伙诬告说:“昨天王师刚刚起兵时,李继麟以为是讨伐他,颇有抗拒命令之意,如不除掉,国家有难时必为后患。”郭崇韬被杀后,宦官势力更加强大,于是构陷李继麟的罪名,对庄宗说“:郭崇韬在川蜀抗拒命令,大概是与河中李继麟互为响应。”李继麟知道后害怕,准备去京师当面讲清事情。他的部将说“:您对国家有大功,贴近皇上,群小的流言不必介意。安守奉职,谗言自会消失,不可轻易前行。”李继麟说:“郭公的功劳比我大几倍,尚且被人诬谄,我如能面见皇帝,陈述心里话,这样散布流言的人就该判罪了。”同光四年(926)正月,李继麟到宫中进见。景进对庄宗说:“河中有人报告发生变乱,说李继麟与郭崇韬谋叛,现郭崇韬死了,李继麟又和李存繧谋反,当断不断,祸害跟着就来。”众多宦官异口同声,庄宗迷惑害怕不能决断。这个月二十三日,授李继麟滑州节度使,当晚,庄宗令朱守殷用兵包围李继麟的府第,抓获李继麟后在徽安门外杀掉。诏令李继岌在遂州杀死朱令德,令王思同在许州杀死朱令锡,令夏鲁奇在河中杀掉李继麟全族人。当夏鲁奇到河中时,朱友谦的妻子张氏率其家属二百多口见夏鲁奇说:“请让写下亲属名字,不要使别的人横死。”临刑时,张氏拿出以前皇上赐给的铁券给夏鲁奇说“:这是皇帝赐给的。”这时,一百多人丧生,一片冤哭之声,路上行人都流泪。

在这之前,河中衙城守门人夜里看见几十名妇女,盛服艳妆,仆人马匹炫耀,自外面驰奔而来,笑谈着进衙城。守门人不知什么原因,不敢盘问,她们到城门前排列而入,过后城门门锁和以前一样关严锁紧,再没有人迹,才知道是妖鬼。还有一次李继麟登上逍遥楼,听到四周有哭声,天明时询问情况,街巷里并没有死人,隔年李家便遭全族诛灭。明宗即位后,才下诏为他昭雪。

猜你喜欢
  卷六十 志三十五·赵尔巽
  卷一七五 陳紀九·司马光
  卷一 烈祖本纪第一·陆游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七·纪昀
  别集下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卷四十四·张守节
  萧摩诃传·姚思廉
  肃宗本纪·欧阳修
  王济传·脱脱
  序·蔡省吾
  唐纪七十六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895)·司马光
  卷43·陈邦瞻
  十八年·佚名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原一·唐圭璋

      原一字子寔,号苍山,赣州宁都人。绍定四年(1231)解试。绍定中,与戴石屏结江湖吟社。   菩萨蛮   淡黄斜日留汀草。檐低半露遥岑小。病眼不禁愁。阑干无数秋。   雁声何处落。旧梦还惊觉。风重葛衣单。深山吹笛寒

  • 卷四·郑用锡

    七言律诗(下)七言律诗(下)盂兰盆词落叶白梅花五雅吟游金山寺送述安司马入郡碧纱幮家恬波茂才(祥和)纳姬园居遣兴如兰、如金二侄入泮,书以勖之读书飓风乙卯秋、姻丈陈昙轩封翁(克劝)八十初度,余偕子妇赴祝,今秋复寄双孔雀赠之玉兔

  • 列传第五十八·李延寿

    韩褒 赵肃 子轨 张轨 李彦 郭彦 梁昕 皇甫璠 子诞 辛庆之 族子昂 王子直 杜杲 吕思礼 徐招 檀翥 孟信 宗懔 刘璠 子祥兄子行本 柳遐 子庄韩褒,字弘业,颍川颍阳人也。祖环,魏平凉郡守、安定郡公。父演,恆州刺史。褒少有志

  •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世纪补·脱脱

        ◎世纪补   景宣帝讳宗峻,本讳绳果,太祖第二子。母曰圣穆皇后唐括氏,太祖元妃。宗峻在诸子中最嫡。   天辅五年,忽鲁勃极烈杲都统诸军取中京,帝别领合紥猛安,受金牌,既克中京,遂与杲俱袭辽主于鸳鸯泺。辽

  •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今献备遗卷六·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杨士竒杨士竒名寓以字行江西泰和人也少孤好学郡县交举皆不就革除间翰林修撰王叔英荐之征入翰林任编纂授齐府审理副文皇即位擢编修时方开内阁命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及士竒七人处其中典机宻寻升侍讲

  • 卷二十·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卷二十二月己丑命黑龙江副都綂喀特虎从军黑龙江将军萨卜素奏言副都綂喀特虎喇子二人俱告请愿赴军中竭力以効犬马之劳【臣】

  • 附录三·恽毓鼎

    诰授资政大夫赠头品顶戴。原任日讲起居注官二品衔。翰林院侍读学士恽府君墓志铭。曹允源。岁戊午七月二十七日,前日讲起居注宫、翰林院侍读学士恽府君,以疾终于京师邸舍。遗言命长子宝惠丐余为铭幽之文。宝惠,余女夫也,谊

  • 李绛传·刘昫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曾祖李贞简。祖父李刚,官至县令。父李元善,任襄州录事参军。李绛应举进士,登博学宏辞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任满,补渭南县尉。贞元末,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以本官充任翰林学士。不久,改授尚书主客

  • 卷九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九十九艺文略【三】史类第五上【正史 编年 诏令 纪事本末别史 杂史 载记 史评 职官政书】【臣】等谨案郑志史类各门多分细目未免繁琐今从钦定续通志之例酌归总类自正史至目録凡分十五门

  • 季夏纪第六·吕不韦

    季夏纪一曰: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凉风始至,蟋蟀居宇,鹰乃学习,腐草化为?幵。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

  • 张子正蒙注卷九·王夫之

    乾称篇上  此篇张子书于四牖示学者,题曰订顽;伊川程子以启争为疑,改曰西铭。龟山杨氏疑其有体无用,近于墨氏,程子为辨明其理一分殊之义,论之详矣。抑考君子之道,自汉以后,皆涉猎故迹,而不知圣学为人道之本。然濂溪周子首为《

  • 轻重乙第八十一·管仲

    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管子对曰:“终身不定。”桓公曰:“其不定之说,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天子中而立,国之四面,面万有余里。民之入正籍者亦万有余里。故有百倍之

  • 万章下·孟子

    本篇内容涉及圣人风范、古代礼制、交朋结友、立身处世和大臣的权力、职责等。全篇原文共9章,本书选5章。圣人风范论【原文】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 卷九·佚名

    △海慧菩萨品第五之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欲获得净印三昧。应当修集净於菩提。远离一切滓浊之心。善男子,若不能见诸法性净,则为渴爱烦恼所污。一切诸法不可思惟。不作不行清净寂静。无有尘垢亦无过失。毕竟清净如解脱性

  • 卷第一百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一随信行乃至俱解脱。于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次应广释。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

  • 谷神赋·赵大信

    谷神赋,原题「天水逸人大信注」。约出于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谷神赋一卷,赵大信撰」,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篇赋文以老子「谷神不死」之说为本,论说养生之道。宣称「养神在心,不死在我」

  • 法律三昧经·佚名

    一卷,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佛于摩竭提国,先说十二自烧,次为阿难说虽发大意,有四事堕落。次因舍利弗自责昔非,为说大乘法要。次为勇声菩萨,分别声闻禅,缘觉禅,如来禅,五通仙人禅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