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今献备遗卷十八

(明)项笃寿 撰

薛瑄

薛瑄字徳温山西河津人母梦紫衣人入谒生瑄年十二善诗赋及见程朱书叹曰此道学正脉也遂焚诗赋专心理学永乐庚子举乡试第一辛丑登进士第擢御史监湖广银场黜贪墨正风俗手録性理大全诵读之迁山东提学佥事诸生呼曰薛夫子正统间杨士竒荐为大理右少卿转左少卿作大理箴以自警时王振与瑄同乡也雅欲见瑄有劝瑄拜其门者瑄曰安有受官公朝拜他人乎遇诸涂瑄独正立振衔之会辨寃狱附振者诬瑄系狱当死人皆危之瑄曰辨寃获咎死何愧焉读易自如瑄子五人伏阙下争代死诸大臣颇申救之得免归杜门不出造诣益深己巳额森攻都城给事中程信论荐起为大理寺丞分守北门都帅初疑其迂及与议遂访策焉瑄曰以天时人事观之彼必宵遁既而果然景泰初升南京大理寺卿太监金英奉使道南京人皆饯之江上瑄独不往英言于众曰南京好官惟薛卿耳召还复为大理寺卿草场火朝廷欲重罪典守者瑄力辩得免苏松饥民乞粟富家不与遂火其庐蹈海以避罪上命王文往亷之文坐以谋叛籍其家瑄抗章论辩全活甚众天顺初迁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召入内阁知制诰主考会试寻转左侍郎诏遣使求狮子于西畨瑄谏不聴时石亨横瑄叹曰君子见几而作岂俟终日乎引疾乞致仕归从学者众其学贵实践不事口耳尝曰自朱子后理学已明不必著书所著惟读书録又有河汾集天顺甲申卒年七十三谥文清

岳正

岳正字季方直隶漷县人也正统戊辰会试第一廷试及第授翰林编修英庙复辟进修撰以吏部尚书王翱荐召见文华殿上遥见遽曰好既升陛登殿连曰好好问年几何对曰四十上曰正好问何处人曰漷县上曰又是北方人问治何经曰尚书上曰是书经尤善问何科进士对曰臣以正统十三年及第上益善曰又是我所取者顾谓正曰今用汝内阁参预机务许彬老矣不足恃也正顿首辞出赴阁至左顺门石亨张軏自外入愕然曰何以至此比入见上曰今内阁朕自访得一佳士亨軏请为谁上曰岳正亨軏阳贺曰诚佳上曰但官小耳今须与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如何亨軏因奏曰陛下欲升正亦甚易但姑试之果称职未晚也上黙然正感知遇所奏对皆忠谠多称旨钦天监汤序言变异谓奸臣未尽之故上以问正正曰奸臣实未闻若求之将人人自危且序术不足信事遂寝时石亨与太监曹吉祥怙宠擅权有投匿名书指斥时政者缉捕甚急上令正撰榜募捕正曰为政有体盗贼责兵部奸宄责法司岂有朝廷出榜购募人邪上谓吉祥曰正言是也尝为上言曹石声势太盛宜早禁制上曰汝可以朕意告之正径造亨讽令稍自戢二人益怨正矣会承天门灾上下诏责躬实正视草厯陈弊政词极切直遂有飞语指为谤讪内批降广东钦州同知道漷以母老留未行会有憾正者以事中正逮系诏狱谪戍肃州镇夷所上每念正曰岳正倒好只是大胆曹石败上谓大学士李贤曰岳正向固言之贤请曰正有老母幸放归乃命释为民宪庙初台谏请复正及御史杨瑄官吏部拟调南京有旨勿调复职充经筵讲官纂修英庙实録李贤欲出正为南京国子祭酒正不应有忌正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以是怨正会廷荐为兵部侍郎与都给事中张宁名并上宁负才气亦被谮遂皆外补而以正为兴化知府成化己丑致仕卒于家所著有深衣纂误及类博稿  论曰文清明体适用足为眞儒其抗王振违石亨生死不悔所称大丈夫者非耶岳公受知英皇一旦拔起遂秉中轴遇亦竒矣竟忤曹石及受谗文达坎壈以死悲夫

今献备遗卷十八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三 节义·李延寿
  卷一百八十九·志第一百四十二·兵三等·脱脱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六十五·柯劭忞
  平台纪略·蓝鼎元
  燕对录·李东阳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八)·陈寅恪
  卷之一千三百十·佚名
  卷之六·佚名
  卷之五十七·佚名
  卷一百九·司马迁
  宇文福传·魏收
  晋纪九孝怀皇帝中永嘉三年(己巳、309)·司马光
  伊犁条约·佚名
  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同、顯盗殺人案·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忧国 (仙吕入双调东钟韵)·丁耀亢

    【谒金门】(生冠带上)桃浪涌,赐宴宫花恩重。受命枫宸期靖共,丹心空白捧。犹念当年叹敝裘,一朝雷动看花游。莫言季子穷时事,自古功名起饭牛。下官杨继盛,幸登一第,殿试二甲,得遂事君之志,难酬一命之荣。今巳除授南

  • 巻二·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二鄱阳史简编宋黎廷瑞芳洲集二五言古风古离别迢逓君逺逰纒绵妾孤伤年年望君还悠悠空断肠我愿陵成江有车不得襄江复变为陆无水通舟航成江路还通变陆路更长安得防贱躯乗风堕君傍化为舟与车载君

  • 卷二百三·列传第一百·柯劭忞

      王利用 刘事义 郭明德 马煦 韩若愚 尉迟德诚 刘德温 吴鼎 刘润 陈端 卜天璋 王艮 吴恭祖 宋崇禄   王利用,字国宾,通州潞县人。辽赠中书令籍之七世孙。高祖以下皆仕金。   利用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

  • ●卷十一·黎庶昌

    「丙寅」同治五年,公五十六岁。正月,公在徐州营。初十日,专摺奏谢年终恩赏。派委刘松山率军督遣王团、刁团回山东原籍。十四日,驰摺奏酌拨现防徐州之马队二起,共计九百馀人,驰赴奉天省城,剿捕马贼,听候文祥调遣。附片奏调侍讲

  • ●卷二·赵翼

    ○汉书移置史记文《汉书》武帝以前纪传多用《史记》原文,惟移换之法别见翦裁。如鸿门之会,沛公危急,赖项伯、张良、樊哙等得免。彭城之败,汉王道逢孝惠、鲁元,载以俱行。陈平间楚使,去范增。鸿沟解兵,张良、陈平劝汉王追楚。

  • 卷之九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闰五月甲申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子皆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翰林院侍讲学士杨捷三奏、藩司轻改旧章激民生变。请派员查办一摺。河南钱粮

  • 卷九十九 下 王莽传 第六十九下·班固

    (王莽)【原文】四年五月,莽曰:“保成师友祭酒唐林、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其封林为建德侯,逡为封德侯,位皆特进,见礼如三公。赐弟一区,钱三百万,授几杖焉。”六月,更授诸侯茅土

  • ●雪交亭正气录卷二·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乙酉纪檗庵曰:「天醉」之说,迩来论者多援之。然以先皇帝而使之亡国,天则醉矣;然以酣淫贪戾之君若臣,而能上之可参于建武、次亦不失为建炎,亦必使天醉而后可也。乃论者谓虏乘建瓴之势,即非马、阮之奸,恐亦难支

  • 卷三十五 耶律伊都之叛·李有棠

    天祚帝天庆九年春二月,帝至鸳鸯泺。贼张萨巴诱中京射粮军,僭号,南面军帅伊都讨擒之。伊都,一名伊都古,国族之近者也。慷慨尚气义。历官副都统。其妻为帝文妃之妹。文妃生晋王,最贤,国人皆属望。时萧奉先之妹为帝元妃,生秦王。

  • 卷五·刘因

    <经部,四书类,四书集义精要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五    元 刘因 撰论语一学而上首章【学而时习之】或问学之为效何也曰所谓学者有所效于彼而求其成于我之谓也以己之未知而效夫知者以求其知以己之未能而效

  • 卷二十二·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二   宋 程公说 撰书四厯书第四昭公元年庚申【气余二千四 归余八万六千 朔余百六十八  六百三十七  九百五十一】正月辛巳小【己酉冬至十五日乙未】闰月

  • 大三摩惹经全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林。与大刍众。皆阿罗汉。诸漏已荆所作已办。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如是五千五百人俱。尔时十方。复有释梵大威德诸天。与诸眷属恭

  • 大智度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義之餘   問曰.云何名精進相。答曰.於事必能起發無難.志意堅彊心無疲倦.所作究竟.如是   等名精進相。復次如佛所說精進相者身心不息故。譬

  • 建中靖国续灯录中帙目录[宋铭]·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一对机门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十二世筠州大愚晓舜禅师法嗣十四人(六人见录)金陵蒋山佛慧禅师虔州慈云圆照禅师建州崇梵余禅师衡山澄信禅师杭州长耳相良禅

  • 注维摩诘经卷第一·僧肇

    维摩诘不思议经者。盖是穷微尽化。绝妙之称也。其旨渊玄。非言象所测。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议。超群数之表。绝有心之境。眇莽无为而无不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何则夫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

  • 卷第二十二·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二十二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四 杭州径山洪諲禅师(南四沩山佑嗣) 因僧问奄息如灰时如何。諲曰犹是时人功干。曰干后如何。諲曰耕人田不种。曰毕竟如何。諲曰禾熟不登场。 天童华云。凤

  • 笠泽丛书·陆龟蒙

    四卷。《补遗》一卷。唐陆龟蒙撰。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姑苏 (今江苏苏州)人,曾为湖州、苏州从事。幼年聪悟,通达六经,善作文章,名震江左。与皮日休是诗友,二人酬唱之作编为《松陵集》十卷,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