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四十

 

  卷840_1 【过陈陶处士旧居】齐己

  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远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

  卷840_2 【寄敬亭清越】齐己

  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住此修行过,春风四十年。

  鼎尝天柱茗,诗硾剡溪笺。冥目应思著,终南北阙前。

  卷840_3 【湘江渔父】齐己

  湘潭春水满,岸远草青青。有客钓烟月,无人论醉醒。

  门前蛟蜃气,蓑上蕙兰馨。曾受蒙庄子,逍遥一卷经。

  卷840_4 【书古寺僧房】齐己

  绿树深深处,长明焰焰灯。春时游寺客,花落闭门僧。

  万法心中寂,孤泉石上澄。劳生莫相问,喧默不相应。

  卷840_5 【湖西逸人】齐己

  老隐洞庭西,渔樵共一溪。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

  橘柚园林熟,蒹葭径路迷。君能许邻并,分药劚春畦。

  卷840_6 【潇湘二十韵】齐己

  二水远难论,从离向坎奔。冷穿千嶂脉,清过几州门。

  阔去都凝白,傍来尽带浑。经游闻舜禹,表里见乾坤。

  浦静鱼闲钓,湾凉雁自屯。月来分夜底,云度见秋痕。

  暮气藏邻寺,寒涛聒近村。离骚传永恨,鼓瑟奏遗魂。

  雾拥鱼龙窟,槎欹岛屿根。秋风帆上下,落日树沈昏。

  柳少沙洲缺,苔多古岸存。禽巢依橘柚,獭径入兰荪。

  色自江南绝,名闻海内尊。吴头雄莫遏,汉口壮堪吞。

  寥泬晴方映,冯夷信忽翻。渡遥峰翠叠,汀小荻花繁。

  势接湖烟涨,声和瘴雨喷。急摇吟客舫,狂溅野人樽。

  疏凿谁穷本,澄鲜自有源。对兹伤九曲,含浊出昆仑。

  卷840_7 【江行早发】齐己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几看星月在,犹带梦魂行。

  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苍茫平野外,渐认远峰名。

  卷840_8 【宜阳道中作】齐己

  宜阳南面路,下岳又经过。枫叶红遮店,芒花白满坡。

  猿无山渐薄,雁众水还多。日落犹前去,诸村牧竖歌。

  卷840_9 【落日】齐己

  晚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能销几度落,已是半生来。

  吹叶阴风发,漫空暝色回。因思古人事,更变尽尘埃。

  卷840_10 【春兴】齐己

  柳暖莺多语,花明草尽长。风流在诗句,牵率绕池塘。

  叫切禽名宇,飞忙蝶姓庄。时来真可惜,自勉掇兰芳。

  卷840_11 【远山】齐己

  天际云根破,寒山列翠回。幽人当立久,白鸟背飞来。

  瀑溅何州地,僧寻几峤苔。终须拂巾履,独去谢尘埃。

  卷840_12 【和郑谷郎中幽栖之什】齐己

  谁知闲退迹,门径入寒汀。静倚云僧杖,孤看野烧星。

  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相对唯溪寺,初宵闻念经。

  卷840_13 【勉道林谦光鸿蕴二侄】齐己

  旧林诸侄在,还住本师房。共扫焚修地,同闻水石香。

  莫将闲世界,拟敌好时光。须看南山下,无名冢满冈。

  卷840_14 【渚宫自勉二首】齐己

  晨午殊丰足,伊何挠肺肠。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韬藏。

  必谢金台去,还携铁锡将。东林露坛畔,旧对白莲房。

  毕竟拟何求,随缘去住休。天涯游胜境,海上宿仙洲。

  梦好寻无迹,诗成旋不留。从他笑轻事,独自忆庄周。

  卷840_15 【谢灉湖茶】齐己

  灉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卷840_16 【寄归州马判官】齐己

  郡带女媭名,民康境亦宁。晏梳秋鬓白,闲坐暮山青。

  赠客椒初熟,寻僧酒半醒。应怀旧居处,歌管隔墙听。

  卷840_17 【倦客】齐己

  闭眼即开门,人间事倦闻。如何迎好客,不似看闲云。

  少欲资三要,多言让十分。疏慵本吾性,任笑早离群。

  卷840_18 【送灵z6上人游五台】齐己

  此去清凉顶,期瞻大圣容。便应过洛水,即未上嵩峰。

  残照催行影,幽林惜驻踪。想登金阁望,东北极兵锋。

  卷840_19 【静坐】齐己

  坐卧与行住,入禅还出吟。也应长日月,消得个身心。

  默论相如少,黄梅付嘱深。门前古松径,时起步清阴。

  卷840_20 【谢虚中上人寄示题天策阁诗】齐己

  天策二首作,境幽搜亦玄。阁横三楚上,题挂九霄边。

  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他时谁倚槛,吟此岂忘筌。

  卷840_21 【荆门寄怀章供奉兼呈幕中知己】齐己

  紫衣居贵上,青衲老关中。事佛门相似,朝天路不同。

  神凝无恶梦,诗澹老真风。闻道知音在,官高信莫通。

  卷840_22 【江令石】齐己

  思量江令意,爱石甚悠悠。贪向深宫去,死同亡国休。

  两株荒草里,千古暮江头。若似黄金贵,隋军也不留。

  卷840_23 【月下作】齐己

  良夜如清昼,幽人在小庭。满空垂列宿,那个是文星。

  世界归谁是,心魂向自宁。何当见尧舜,重为造生灵。

  卷840_24 【游道林寺四绝亭,观宋杜诗版】齐己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卷840_25 【勉诗僧】齐己

  莫把毛生刺,低佪谒李膺。须防知佛者,解笑爱名僧。

  道性宜如水,诗情合似冰。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卷840_26 【谢人墨】齐己

  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卷840_27 【送人游玉泉寺】齐己

  西峰大雪开,万叠向空堆。客贵犹寻去,僧高肯不来。

  潭澄猿觑月,窦冷鹿眠苔。公子将才子,联题兴未回。

  卷840_28 【寄郑谷郎中】齐己

  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

  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曾沐星郎许,终惭是斐然。

  卷840_29 【春雨】齐己

  欲布如膏势,先闻动地雷。云龙相得起,风电一时来。

  霢霂农桑野,冥濛杨柳台。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开。

  卷840_30 【明月峰】齐己

  明月峰头石,曾闻学月明。别舒长夜彩,高照一村耕。

  颇乱无私理,徒惊鄙俗情。传云遭凿后,顽白在峥嵘。

  卷840_31 【谢人惠紫栗拄杖】齐己

  仙掌峰前得,何当此见遗。百年衰朽骨,六尺岁寒姿。

  雪外兼松凭,泉边待月欹。他时出山去,犹谢见相随。

  卷840_32 【送人游湘湖】齐己

  君游南国去,旅梦若为宁。一路随鸿雁,千峰绕洞庭。

  林明枫尽落,野黑烧初经。有兴寻僧否,湘西寺最灵。

  卷840_33 【小松】齐己

  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

  卷840_34 【金江寓居】齐己

  考槃应未永,聊此养闲疏。野趣今何似,诗题旧不如。

  春篁离箨尽,陂藕折花初。终要秋云是,从风恣卷舒。

  卷840_35 【晚夏金江寓居答友生】齐己

  日日冲残热,相寻入乱蒿。闲中滋味远,诗里是非高。

  碧耸新生竹,红垂半熟桃。时难未可出,且欲淬豪曹。

  卷840_36 【寄李洞秀才】齐己

  到处听时论,知君屈最深。秋风几西笑,抱玉但伤心。

  野水翻红藕,沧江老白禽。相思未相识,闻在蜀中吟。

  卷840_37 【过商山】齐己

  叠叠叠岚寒,红尘翠里盘。前程有名利,此路莫艰难。

  云水侵天老,轮蹄到月残。何能寻四皓,过尽见长安。

  卷840_38 【蝉八韵】齐己

  咽咽复啾啾,多来自早秋。园林凉正好,风雨思相收。

  在处声无别,何人泪欲流。冷怜天露滴,伤共野禽游。

  静息深依竹,惊移瞥过楼。分明晴渡口,凄切暮关头。

  时节推应定,飞鸣即未休。年年闻尔苦,远忆所居幽。

  卷840_39 【鹭鸶二首】齐己

  日日沧江去,时时得意归。自能终洁白,何处误翻飞。

  晚立银塘阔,秋栖玉露微。残阳苇花畔,双下钓鱼矶。

  雪里曾迷我,笼中旧养君。忽从红蓼岸,飞出白鸥群。

  影照翘滩浪,翎濡宿岛云。鸳鸿解相忆,天上列纷纷。

  卷840_40 【送僧归南岳】齐己

  浊世住终难,孤峰念永安。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干。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

  卷840_41 【夏日林下作】齐己

  烦暑莫相煎,森森在眼前。暂来还尽日,独坐只闻蝉。

  草媚终难死,花飞卒未蔫。秋风舍此去,满箧贮新篇。

  卷840_42 【村居寄怀】齐己

  风雨如尧代,何心欲退藏。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

  道挫时机尽,禅留话路长。前溪久不过,忽觉早禾香。

  卷840_43 【酬王秀才】齐己

  相于分倍亲,静论到吟真。王泽曾无外,风骚甚少人。

  鸿随秋过尽,雪向腊飞频。何处多幽胜,期君作近邻。

  卷840_44 【赠无本上人】齐己

  往年吟月社,因乱散扬州。未免无端事,何妨出世流。

  洞庭禅过腊,衡岳坐经秋。终说将衣钵,天台老去休。

  卷840_45 【寄华山司空图】齐己

  天下艰难际,全家入华山。几劳丹诏问,空见使臣还。

  瀑布寒吹梦,莲峰翠湿关。兵戈阻相访,身老瘴云间。

  卷840_46 【题真州精舍】齐己

  波心精舍好,那岸是繁华。碍目无高树,当门即远沙。

  晨斋来海客,夜磬到渔家。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

  卷840_47 【怀道林寺因寄仁用二上人】齐己

  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

  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卷840_48 【寻阳道中作】齐己

  秋声连岳树,草色遍汀洲。多事时为客,无人处上楼。

  云疏片雨歇,野阔九江流。欲向南朝去,诗僧有惠休。

  卷840_49 【东林雨后望香炉峰】齐己

  翠湿僧窗里,寒堆鸟道边。静思寻去路,急绕落来泉。

  暮雨开青壁,朝阳照紫烟。二林多长老,谁忆上头禅。

  卷840_50 【寄双泉大师师兄】齐己

  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后夜禅初入,前溪树折冰。

  南凉来的的,北魏去腾腾。敢把吾师意,密传门外僧。

  卷840_51 【送人润州寻兄弟】齐己

  君话南徐去,迢迢过建康。弟兄新得信,鸿雁久离行。

  木落空林浪,秋残渐雪霜。闲游登北固,东望海苍苍。

  卷840_52 【贻张生】齐己

  日日见入寺,未曾含酒容。闲听老僧语,坐到夕阳钟。

  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

  卷840_53 【送人游雍京】齐己

  君来乞诗别,聊与怆前程。九野未无事,少年何远行。

  商云盘翠险,秦甸下烟平。应见周南化,如今在雍京。

  卷840_54 【春草】齐己

  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

  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卷840_55 【怀华顶道人】齐己

  华顶星边出,真宜上士家。无人触床榻,满屋贮烟霞。

  坐卧临天井,晴明见海涯。禅馀石桥去,屐齿印松花。

  卷840_56 【寄自牧上人】齐己

  五老回无计,三峰去不成。何言谢云鸟,此地识公卿。

  梦愧将僧说,心嫌触类生。南朝古山寺,曾忆共寻行。

  卷840_57 【静坐】齐己

  日日只腾腾,心机何以兴。诗魔苦不利,禅寂颇相应。

  砚满尘埃点,衣多坐卧棱。如斯自消息,合是个闲僧。

  卷840_58 【送人游衡岳】齐己

  荆楚腊将残,江湖苍莽间。孤舟载高兴,千里向名山。

  雪浪来无定,风帆去是闲。石桥僧问我,应寄岳茶还。

  卷840_59 【答知己自阙下寄书】齐己

  故人劳札翰,千里寄荆台。知恋文明在,来寻江汉来。

  群机喧白昼,陆海涨黄埃。得路应相笑,无成守死灰。

  卷840_60 【新笋】齐己

  乱迸苔钱破,参差出小栏。层层离锦箨,节节露琅玕。

  直上心终劲,四垂烟渐宽。欲知含古律,试剪凤箫看。

  卷840_61 【寄唐洙处士】齐己

  行僧去湘水,归雁度荆门。彼此亡家国,东西役梦魂。

  多慵如长傲,久住不生根。曾问兴亡事,丁宁寄勿言。

  卷840_62 【谢人惠竹蝇拂】齐己

  妙刮筠篁制,纤柔玉柄同。拂蝇声满室,指月影摇空。

  敢舍经行外,常将宴坐中。挥谈一无取,千万愧生公。

  卷840_63 【新燕】齐己

  燕燕知何事,年年应候来。却缘华屋在,长得好时催。

  花外衔泥去,空中接食回。不同黄雀意,迷逐网罗媒。

  卷840_64 【谢王先辈寄毡】齐己

  深谢高科客,名毡寄惠重。静思生朔漠,和雪长蒙茸。

  折坐资禅悦,铺眠减病容。他年从破碎,担去卧孤峰。

  卷840_65 【寄还阙下高辇先辈卷】齐己

  去岁逢京使,因还所寄诗。难留天上作,曾换月中枝。

  趣极僧迷旨,功深鬼不知。仍闻得名后,特地更忘疲。

  卷840_66 【和孙支使惠示院中庭竹之什】齐己

  忆就江僧乞,和烟得一茎。剪黄憎旧本,科绿惜新生。

  护噪蝉身稳,资吟客眼明。星郎有佳咏,雅合此君声。

  卷840_67 【苦热中江上,怀炉峰旧居】齐己

  旧寄炉峰下,杉松绕石房。年年五六月,江上忆清凉。

  久别应荒废,终归隔渺茫。何当便摇落,披衲玩秋光。

  卷840_68 【送僧游龙门香山寺】齐己

  君到香山寺,探幽莫损神。且寻风雅主,细看乐天真。

  卷840_69 【江上值春雨】齐己

  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半是峨嵋雪,重为泽国寒。

  农田淹浸尽,客棹往来难。愁杀骚人路,沧浪正渺漫。

  卷840_70 【七十作】齐己

  七十去百岁,都来三十春。纵饶生得到,终免死无因。

  密理方通理,栖真始见真。沃洲匡阜客,几劫不迷人。

  卷840_71 【谢虚中寄新诗】齐己

  旧友一千里,新诗五十篇。此文经大匠,不见已多年。

  趣极同无迹,精深合自然。相思把行坐,南望隔尘烟。

  卷840_72 【送彬座主赴龙安请讲】齐己

  两论久研精,龙安受请行。春城雨雪霁,古寺殿堂明。

  白发老僧听,金毛师子声。同流有谁共,别著国风清。

  卷840_73 【夏日荆渚书怀】齐己

  嵩岳去值乱,匡庐回阻兵。中途息瓶锡,十载依公卿。

  不那猿鸟性,但怀林泉声。何时遂情兴,吟绕杉松行。

  卷840_74 【春日西湖作】齐己

  一水绕孤岛,闲门掩春草。曾无长者辙,枉此问衰老。

  卷840_75 【谢中上人寄茶】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卷840_76 【送节大德归阙】齐己

  西京曾入内,东洛又朝天。圣上方虚席,僧中正乏贤。

  晨光金殿里,紫气玉帘前。知祝唐尧化,新恩异往年。

  卷840_77 【览清尚卷】齐己

  李洞僻相似,得诗先示师。鬼神迷去处,风日背吟时。

  格已搜清竭,名还着紫卑。从容味高作,翻为古人疑。

  卷840_78 【荆门送昼公归彭泽旧居】齐己

  彭泽旧居在,匡庐翠叠前。因思从楚寺,便附入吴船。

  岸绕春残树,江浮晓霁天。应过虎溪社,伫立想诸贤。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八·彭定求
  陈朴·唐圭璋
  卷十八·阮阅
  吴礼部诗话全文·吴师道
  歴代诗话卷六·吴景旭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徐志摩
  夜·刘半农
  卷十五·钱子正
  鸿庆集补钞·吴之振
  卷二十六·高棅
  卷四百七十七·陈廷敬
  卷六·蔡正孙
  章泉稿卷四·赵蕃
  卷二十三·查慎行
  严蕊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四十二·彭定求

        卷542_1 【送友人归宜春】纪唐夫   落花兼柳絮,无处不纷纷。远道空归去,流莺独自闻。   墅桥喧碓水,山郭入楼云。故里南陔曲,秋期欲送君。   卷542_2 【骢马曲】纪唐夫   连钱出塞蹋沙蓬,岂比当时御史

  • 在火车中一次心软·徐志摩

    在清朝时过一座教堂, 再过去望见海滨的黄沙, 正午过一处烟黑的村庄, 下午过一座森林,黑橡与赤杨, 最后瞥见了月台上的她: 她不曾见我,这光艳的妙影, 我自问,“你敢在此下车,为她?” 但我坐在车厢里踌躇未定, 车轮已经离站开行。顽

  • 西伯利亚·徐志摩

    西伯利亚:——我早年时想象 你不是受上天恩情的地域: 荒凉,严肃,不可比况的冷酷。 在冻雾里,在无边的雪地里, 有局促的生灵们,半像鬼,枯瘐, 黑面目,佝偻,默无声的工作。 在他们,这地面是寒冰的地狱, 天空不留一丝霞采的希冀, 更不问

  • 学徒苦·刘半农

    学徒苦! 学徒进店,为学行贾; 主翁不授书算,但曰“孺子当习勤苦!” 朝命扫地开门,暮命卧地守户; 暇当执炊,兼锄园圃! 主妇有儿,曰“孺子为我抱抚。” 呱呱儿啼,主妇震怒, 拍案顿足,辱及学徒父母! 自晨至午,东买酒浆,西买青菜豆腐。 一

  • 列传第二十七 儒林·姚思廉

    ◎沈文阿沈洙戚衮郑灼张崖陆诩沈德威贺德基全缓张讥顾越沈不害王元规盖今儒者,本因古之六学,斯则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治之成法也。秦始皇焚书坑儒,六学自此缺矣。汉武帝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六·徐乾学

    宋纪四十六【起上章执徐正月尽四月凡四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明孝皇帝康定元年春正月丙辰朔日有食之知諌院富弼请罢宴彻乐就馆赐北使酒食参知政事宋庠以为不可弼曰万一契丹行之为朝廷羞既而闻契丹罢宴

  • 第三十回 仁爱与公正·德龄

    这一日的清晨,太后照例又在某一座大殿上集合了伊的群臣,举行着早朝的仪式;群臣参拜过后,那掌理军机重任的庆亲王便首先越班奏道:“关于查办广东抚台臣某某一案,昨天奴才那儿已有很详尽的奏报接到了!广东全省百姓所上的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弘治十一年三月丁酉朔大学士徐溥等上 皇太子出阁讲学仪注一是日早内侍设书案于文华殿内东礼部鸿胪寺执事官于后殿行四拜礼毕鸿胪寺官请 皇太子升文华殿导引至殿升座三师三少并宫僚以次序于丹陛上行四拜礼从殿左右门入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天启六年闰六月辛丑朔○命御史杨方盛巡按山东○山西道御史陈朝辅锍-釒紏阁臣冯铨言阁臣职司票拟向专责首揆何铨便一手握定侵揽自恣或乘机报复托言内处或已经议妥阳示救正即至封疆谋断宜详而动以 上传为角□羊曾不

  • 忠贞录附录·李维樾

    奉常黄公传黄养正瑞安人名蒙号志彀以字行父潮光官国子学正为卓公敬门人敬死靖难潮光为着年谱行状并収其遗像嗣后养正持之乞刘忠愍传养正自幼岐嶷聪慧善楷书七嵗随父赴京永乐中引见授中书舍人朝廷碑刻宫殿坊扁多其所书

  • 卷十四·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十四康熙三十三年正月庚申命降人博济台吉归其兄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将军孙思克奏蒙古头目博济乃巴图尔额尔克济农之弟随众逃

  • 布鲁海牙传·宋濂

    布鲁海牙,畏兀族人。祖父名牙儿八海牙,父名吉台海牙,均为本国有功世臣。布鲁海牙年幼丧父,寄学于母舅家中,很快就能识读本族文字,尤其精于骑射。十八岁时随本国国王归附于太祖,充当宿卫。太祖西征,布鲁海牙扈从,不辞劳苦。太祖

  • 邹智传·张廷玉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十二岁能写文章。家境贫穷,他利用烧树枝树叶发出的火光,夜以继日地读书三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中获第一名。当时明宪宗愈加懒理朝政,而万安、刘吉、尹直位居内阁权力机构,邹智十分愤恨。途经三原

  • 孙多钰·周诒春

    孙多钰 字章甫。生于安徽寿县。兄多森。任通惠实业公司总裁。已婚。子二女一。光緖二十五年。自费游美。光緖三十一年。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得学士学位。宣统元年。回国。任吉长铁路副工程师。宣统三年。任吉

  • 少牢馈食礼第十六·佚名

    少牢馈食之礼。日用丁己。筮旬有一日。筮于庙门之外。主人朝服,西面于门东。史朝服,左执筮,右抽上韇,兼与筮执之,东面受命于主人。主人曰:“孝孙某,来日丁亥,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以某妃配某氏。尚飨!”史曰:“诺

  • 卷二十三·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十三 孟子【下之五】 告子章句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後以为桮棬也如

  • 提要·吴澄

    【臣】等谨案书纂言四卷元吴澄撰澄有易纂言已着録是编其书解也古文尚书自贞观勅作正义以后终唐世无异説宋吴棫作书埤传始稍稍掊击朱子语録亦疑其伪然言性言心言学之语宋人据以立教者其端皆自古文故亦无肯轻议者其考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序·智圆

    吾祖智者著疏申经其文弥广。而荆溪撰记解疏其文弥略者何(疏三十四卷记三卷)盖于疏文有意乎删削故。不暇详悉也。自时。厥后略疏成而盛行于代。后世童蒙执记寻疏。而文义回互难以措怀。又其间所谈理事记有不释者。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