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序一

予读唐史,见高宗幸张公艺家,问其九世不分之状,书忍字百余以对,于是兴感。嗟乎,人为血气所使,至于凶于而身害于而家何限?昔成王之命君陈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叔孙豹之慨季孙,其御者曰:“鲁以相忍为国。“赵襄子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平驭吏醉污丞相车茵当斥,丙吉曰:“西曹第忍之。“柳玭《家训》曰:“肥家以忍顺。“杜牧之《遗兴诗》曰:“忍过事堪喜。“司空图曰:“忍字敌灾星。“《说苑丛谈》云:“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吕存仁亦云:“忍诟二字,古之格言,学者可以详思而致力。“然则忍之一字,自宰相至于士庶,人皆当以此为药石。予自壮至老,以贱且贫,故受侮于人屡矣。复思前哲有“德量自隐忍中大“之语,益自勉励,逆来顺受,不与物竞,因作《劝忍百箴》,愿与天下共之。每箴皆事为之句,入经出史,各有考据。公卿大夫四民十等,家置一本,朝夕看阅,亦足少补德量之万一,毋忽幸甚!

时至大三年良月吉旦四明梓碧山人许名奎叙

序二

四明梓碧山人许名奎著《劝忍百箴》四卷。考注者为上竺前堂芳林释觉澄,不知何时人。其书刻于万历甲春。余所得为司礼监本。杨升庵《丹铅杂录》著之,顾误名奎鄞。《艺文志》既误列许氏为朱明时人,又讹“劝忍“为“勤忍“,由于末见原书也。考山人自序作于至大三年,为元武宗时。范氏天一阁有其书。惜山人生平无可稽,然受而读之,淹贯经史,洞达事理,每箴以“可不忍欤“终,使人惕然憬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诚有心人也。夫忍字从刃从心,谓心坚而能决绝也。《说文》:“忍,能也。“《广雅;释言》:“耐也。“凡坚而能上下日容忍,坚而能行日强忍。容忍仁也,强忍义也,残忍则不仁不义矣。《荀子;儒效》篇:“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修。“注:忍,谓矫其性也。《吕览;去私》》篇:“忍所私以行大义。“《晋语》:“以忍去过。“注:以义断也。要之非存仁义之心者不能忍也。道家言忍为多,儒家言忍为少,鲁以相忍为国,孔子于季氏舞八佾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反之,即小不忍则乱大谋之意。吾向以为天下事有可忍者,有不可忍者,匹夫岗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争,此可忍而不忍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所谓坚而能正也。忍与不忍,断之于义可矣。岂忍而与之终古乎?则又所谓坚而能行矣。山人《百箴》,因物付物,悉取其当。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衡,喜与怒称,小之一身,大之天下国家,无所不包,鉴往知来,然后可以临大事决大疑。前乎山人者,吾有取于杨诚斋之《易传》;后乎山人者,吾有取乎刘念台之《人谱》。合是书而三之,以矫其性,亦庶几可以寡过矣。君子之于世也,亦时中而已矣。时当末至,进德修业,终日乾乾,进退得丧,无失其正。及时既至,发于事业,美在其中  ,以厚德载物之身,支玄黄天地之局,剥极而复,无平不陂矣。若《贾子;道儒篇》所云:“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彼反慈者,其亦知存亡之  道乎?余既有感于时,因重刻许氏《劝忍百箴》而纵论之如此。

民国二十九年一月后学张寿镛序

猜你喜欢
  卷十七(僖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孔颖达
  君臣第二十三·商鞅
  三传辨疑卷一·程端学
  提要·杜预
  进退成败都在自己·孔子
  卷十八·孙瑴
  卷九十六·山井鼎
  卷二十四·朱熹
  ·生之谓性··王守仁
  大人先生传原文·阮籍
  文公·文公十七年·左丘明
  礼记要义卷第四·魏了翁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二)·太虚
  卷十三·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福元·唐圭璋

      刘克庄千家诗中有赵福元诗多首。   沁园春   庆赵运干   一剑凌风,跨六鳌头,登群玉峰。听金童宣敕,琼胎掇送,大唐进士,圣宋仙翁。琪树玲珑,宝花散漫,香霭天枝绕绛空。后五日,有竹湖公相,梦叶井熊。   峥嵘得子如龙

  • 第二十三出 寄扇·孔尚任

    ◎甲申十一月〖醉桃源〗(旦包帕病容上)寒风料峭透冰绡,香炉懒去烧。血痕一缕在眉梢,胭脂红让娇。孤影怯,弱魂飘,春丝命一条。满楼霜月夜迢迢,天明恨不消。(坐介)奴家香君,一时无奈,用了苦肉之计,得遂全身之节。只是孤身只影,卧病空

  • 卷八百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一杜牧【一首】八六子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沈沈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疎椒殿闲扃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蕣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

  • 志第十五 天文上·刘昫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故古之哲王,法垂象以施化,考庶征以致理,以授人时,以考物纪 ,修其德以顺其度,改其过以慎其灾,去危而就安,转祸而为福者也。夫其五纬七纪之名数,中官外官之位次,凌历犯守之所主,飞流彗孛之所应,前

  • 三二三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查缴违碍遗书请毁折(附清单一)·佚名

    三二三 护湖南巡抚觉罗敦福奏查缴违碍遗书请毁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十六日护湖南巡抚 湖南布政使臣觉罗敦福跪奏,为查缴违碍遗书请旨销毁事。窃臣钦奉谕旨,节次谆切晓谕,并派委诚妥干员,分赴各属,向藏书之家谕令将

  • 卷十一·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乙酉(一六四五)六月壬子朔益王由本起兵建昌,新昌陈泰来欲从之,同邑按察使漆嘉祉、举人戴国士持不可(由本,端王佑槟六世孙,万历四十五年袭封建昌)。两都继没,郡绅劝王举兵,仪宾邓思铭首建庠兵之议,以瞻财

  • 垣崇祖传·李延寿

    垣崇祖字敬远,一字僧宝,是垣护之弟弟的儿子。父亲垣询之,骁勇有气力。元凶劭弑杀皇上,他担任辅国将军张柬的副官。当时张超之动手把皇上杀死,也是隶属于张柬的一个领军。垣询之打算把他杀掉,顾虑张柬不同意;张柬早有这种想法

  • 渚宫旧事卷二·余知古

    (唐)余知古 撰○周代中楚庄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羣臣诸公子入朝车不得至于茅门天雨庭中有潦太子遂驱车至茅门廷理曰车不至门法也太子曰王召急不得须无潦遂驱之斩其辀而僇其仆【说苑云少师庆逐太子之车韩子作廷理】太子入

  • 261.大贪官和珅·林汉达

    乾隆帝做了六十年皇帝,在文治武功方面,取得了胜利。他志满意得,骄傲起来,把自己称做“十全老人”。他越来越喜欢听颂扬的话,于是,就有人用讨好奉承的手段取得他的宠信,掌握了大权。有一次,乾隆帝准备出外巡视,叫侍从官员准备仪

  • 问霸第六十二(缺)·管仲

    失传

  • 扩信·方以智

    拘者守所见,不在目前,则戛戛乎不信。子休言大,干毒之言更大,大者寓也。未尝非寓,而人竟不信天地间之大,则非也。愚不寓言,请以实征。语山中之老农鱼大于木,即疑;而且有虾须如樯、蝶翅如帆、鳌背如山长百里者。言衣为野虫所吐,即

  • 卷五十一·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五十一 明 冯复京 撰大雅荡之什二烝民篇考释亲云父为考母为妣○白虎通曰考成也言有成德○曲礼曰生曰父母妻死曰考妣嫔防説文云防咙也○素问曰防主天气咽主地气○物理论云咽防生之要孔韩

  • 卷六十九·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九     婺源江永撰五宗    通禮二十一補别子為祖【諸侯之世子别為後世為始祖也謂之别子者公子不得禰先君 大傳註云别子謂公子若始來在此國者後世以為祖也】繼别為宗【别子之世長

  • 卷二十七·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十七   宋 范处义 撰 鲁颂 鲁颂之异於商周盖不可专以功德优劣而论商周为天下之颂鲁为一国之颂学者当知东周之文不能如古乃世变使然况鲁颂作於史克以史克之才而视周

  • 提要·董鼎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书传辑录纂注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书传辑録纂注六卷元董鼎撰鼎字季亨鄱阳人朱子之学授于黄干鼎族兄梦程尝从干游鼎又从梦程闻绪论故自序谓得朱子之再传是编虽以蔡沈集传为宗而

  • 卷六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二净饭王诣佛品第二尔时世尊,饭食澡手洗钵器已,现其瑞相。即时毗沙门天王,以无量那由他百千亿众夜叉围绕。譬如壮士屈申臂顷。一念之中从天宫没。佛前而现。头面礼足住立北方。於虚空中。夜叉大众前

  • 在首都佛学会答问·太虚

    陈秉良问:出生菩提心经,何以检阅藏经目录无有?答:此经在藏经中列方等部;再者、此经译本原有“佛说”二字,后为印者略去。徐心明问:自他变换发菩提心,意义云何?答:发菩提心修法,有二种:一、由己心转移,如目莲救母之心,先将为己心除去

  • 四分律卷第三十七(二分之十六)·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安居揵度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于一切时春、夏、冬人间游行。时夏月天暴雨水大涨,漂失衣钵、坐具、针筒,蹈杀生草木。时诸居士见皆共讥嫌:“沙门释子不知惭愧,蹈杀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