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七年

(甲申)十七年大明萬曆十二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己卯,以庭濕,停望闕禮。

1月3日

○辛巳,以權停禮,行賀禮。以初二日,仁順王后國忌,故退行正朝賀禮也。

1月4日

○壬午,以李俊民拜兵曹判書,李遴拜戶曹判書。

1月14日

○壬辰,以李增拜大司諫。

○府啓:「執義申點望輕,請遞。」依允。

○先是,備邊司以北道都巡察使下去經年,而戰守之策,茫無措畫,請遣諳練才略文官,體訪邊情,可戰可守之策,與巡察使十分商確以來。乃以前郡守徐益敍用爲宗薄僉正下送,而備邊司以爲:「責任重大,請稱號爲巡問御史。」上命稱巡問官。再啓:「名稱不重,則事體亦輕,請稱御史。」答曰:「元帥處,遣御史乎?不可爲也。」

○傳曰:「賊胡尼湯介入寇,非一非再,而一不創乂。彼之佯爲歸順,不過欲緩我問罪之師耳。今已江氷將解,勢難擧事,自今措置征討之具,來秋冬間,大發兵四五運,自賊巢以南藩胡之從逆者,無遺蕩滅,以示一怒之威。至如栗胡窟穴,則其距不遠,而比尼胡爲弱,兵法當先攻弱,宜先剪栗胡部落,以孤尼胡之勢。此意面授徐益,問于都巡察使。」又傳曰:「有司措置解弛,今年屯田亦將難期,北方之事,可虞者多矣。慶尙道穀數萬石,解氷卽時移運北道事議啓。」又傳曰:「北道邊事甚緊,設或賊魁見誅,數年間防戍,不可弛也。來秋冬間,又擧別試,取武士數百如何?中外之人,知有此擧,則業武者衆矣。以時事見之,國家之運非亨泰,安知不有南倭之變,域中之賊,又從而起乎?予之所憂,不止北虜而已,議啓。」

○傳曰:「今觀巡察使書狀:『安原權管李超,反不如前任金汝弼。』云,自上擇差之意,每爲下敎,而不爲奉行,色郞廳及堂上推考。」

1月16日

○甲午,吏曹判書李珥卒。

1月22日

○庚子,以金命元拜兵曹參判,都承旨李齊閔特加拜京畿監司。

1月23日

○辛丑,參知朴漸,以黃海監司,遞任上來。前日三司彈論朴淳時,所謂用情科第者,指漸也。上疏自辨,且辭職,答曰:「勿辭。」

1月24日

○壬寅,前靈川尉申檥卒。停朝市二日。傳曰:「靈川尉身死,其家無喪主,公主且無所依,大興定配申士楨放送。」

1月26日

○甲辰,府啓:「申士楨與其父有同仇讐,不可放送。請收成命。」不允。

1月27日

○乙巳,傳曰:「韓戭、李仁老、崔夢麟除刑推,減死照律。」

二月

2月1日

○朔戊申,司諫院啓:「申士楨不可輕放。且擅離配所,請依律施行。」答曰:「依啓。」

2月5日

○壬子,司憲府啓:「陰竹縣監李天祐,貪鄙請罷。靑巖察訪黃珷,奉親無狀,請罷職不敍。」依啓。

2月6日

○癸丑,吏曹判書李山海肅拜後辭免,上奬諭備至,命勿辭。

2月9日

○丙辰,日暈,白虹貫日。

2月10日

○丁巳,吏曹參判成渾,身病出仕,肅拜後辭免,答曰:「頃失賢宰,寢不帖席。方今共圖國政者,非卿而誰耶?勿遽爲退去之計也。」再啓,不允。

○前兵使李濟臣,在義州麟山鎭配所卒逝。經筵官李友直啓請還給職牒,上命議于大臣。大臣議;「皆以李濟臣持身有淸操,死後家無甔石之儲,且變起倉卒,而乃能率殘兵,焚蕩賊巢,軍律甚嚴,將士用命,雖有差誤之罪,不可論以全律。請上裁。」傳曰:「李濟臣淸操出常云,極爲可嘉。人臣苟有淸節,雖大罪猶當曲赦之,況其身已死乎?職牒還給。」

2月18日

○乙丑,以尹根壽拜大司諫,忠淸監司黃廷彧拜宗系奏請使,金億齡拜忠淸監司。

2月21日

○戊辰,司憲府啓:「直提學李純仁,趨合時好,以媒進取,素多物議,請遞。」答曰:「李純仁,何事耶?」回啓曰:「純仁隨時觀勢,趨合取容,搖漾不定,物議鄙之矣。」答曰:「附於何人耶?仔細回啓。」回啓曰:「退與同僚議啓。」

○以安自裕淸操,特拜工曹判書。

2月22日

○己巳,司憲府啓:「李純仁生踈迂暗,善於趨時,至發於言論而中止者,非止一再。而及爲本職,亦有物議騰播人口,純仁非不聞見,而泛然陳疏,恬不退避,其無羞恥甚矣。故論之矣。」答曰:「善於趨時,以媒進取之言,何謂耶?分明回啓。」執義丁允福,掌令尹希吉、許銘,持平黃赫避嫌,啓曰:「臣等忝耳目之官,隨事論列,李純仁一事,本非大段擧措,而自上嚴加辨詰,若以窮言者之口,由臣等無狀之致。請賜罷斥。」答曰:「初若分明啓之,則予豈勞爲下問乎?爲言官者,言當仔細,豈可朦朧乎?勿辭。且趨附何人耶?」回啓曰:「純仁,初結趙瑗,又附李潑。至如李珥,乃其自小相善之友,而觀其冷暖,以爲向背,純仁之行已於此可知矣。」答曰:「純仁侍講不久,又不任事,予不知其爲人如何,故問之。爾如是論之,可遞。」

2月23日

○庚午,大司憲鄭澈肅拜後,辭職箚子入啓,答曰:「勿辭。」

2月24日

○辛未,大司諫尹根壽,肅拜後辭免,答曰:「可合,勿辭。」

○大提學李山海,肅拜後辭免。三啓,不允。

○工曹判書安自裕,肅拜後辭免,答曰:「卿淸素勤節,出類超群。有此大德,玆授本職。勿辭。」

2月27日

○甲戌,司憲府啓:「咸鏡監司權克禮,接待私行,饌品不從簡約,請推考。且下書八道,饌品皆務簡約,依《經濟六典》行之。鎭川縣監金李胤不謹,請罷。」如啓。

2月28日

○乙亥,仁政殿儒生庭試,生員李好閔居首,直赴殿試。

三月

3月1日

○朔戊寅,有政。都承旨李友直特拜刑曹判書,李山甫拜大司成,李潤德拜平安兵使,李敬中拜執義,韓應寅、李弘仁拜持平,黃廷彧拜同副承旨,黃廷式拜司諫。

3月4日

○辛巳,御朝講。

○傳曰:「沈喜壽,予初見,固不知其爲何如人也,但今日言辭,頗爲詭怪。夫言者,心之聲,因其言可測其心矣。予於李珥身死之後,別無異待之事,而乃敢曰:『待之之道,生死有異,想必自上有其意。』云云,是陰試予淺深也。又曰:」李珥排衆論,而用之。』云,予之排之者,乃其奸臣構陷之邪說也,尙可曰排衆論也乎?至於庶孽許通事,則雖甚苟且,而悶其祖宗土地亡在朝夕,爲是不得已之擧,珥豈預知其身之早死,而爲孽子之所哉?今乃曰:『人必以其子之故,而設此納粟之法也。』云,是泛托外人之假說,而實斥其所爲也。至於夢見竄謫之臣,形諸吟詠隱然書入,無非陰術也。蟬噪之吟,固不足數,而第人君用人之道,不可不辨之於早。大抵其爲人也,敏於言語,或出於偶然,是未可知也。然予意如此,故不得不言。政院以爲何如耶?「回啓曰:」伏聞沈喜壽啓達之辭,非有他意。平日景慕李珥誠心國事,不顧家契,身死之後,妻孥無依,常懷痛惜之意,庶幾自上別加恩數,以酬其勞。而但以言語輕率,不能裁度而已,小無他意於其間也。「傳曰:」知道。「

○朝講,領相朴淳啓曰:「卒判書李珥,誠心國事,盡瘁爲期,不意身死,其愛君憂國之心,未得施設,誠可矜惻。似有追崇之典。」傳曰:「議而爲之。」

3月6日

○癸未,大臣議,李珥依朴淳所啓,追崇事入啓,傳曰:「李珥予洞知其爲人,自下更無啓達之事矣。官至贊成,其品已極,追贈何關焉?但其妻子向坡州,又向海州云,令一路護送,永葬時,諸事顧護事,諭于其道。」

3月8日

○乙酉,穩城府使申砬,以陳奏邊事且覲母事入京。上引見,賜酒,賜錦二匹,段二匹。

○傳曰:「申砬有用處,不可長守孤城。其遞差,十分擇遣事,言于備邊司。」

○傳曰:「咸鏡監司,雖在平時,不可不擇,況今日乎?權克禮久在近侍,非不知予意,而當此之時,乃接待私行,豐備飮食,他可類推也。予深以爲未洽,察啓事,言于備邊司。」備邊司回啓:「權克禮可遞。」

3月11日

○戊子,以柳塤拜咸鏡監司,申砬拜北道兵使,李璞鍾城府使,李瑛拜穩城府使。

○傳于吏批曰:「內宦之職,常時無陞敍之規,但舊時之宦,以次作古,零落殆盡。雖有堂上數人,或老劣無用,掖庭之事,將不成體貌。玆欲陞品而用之,恐外人不知予意而致疑故言之。卿等以爲何如?」回啓曰:「伏覩下敎,只慮掖庭之事不成體貌,玆欲陞用,聖意所知,人孰不知?但此輩別無可賞之事,而不時陞擢,恐爲未安。」答曰:「啓意亦好矣。知道。」仍傳曰:「尙藥李奉貞,加通政。」

○司憲府啓:「黃門之輩,只備中涓任使,本不可以假借崇長。李奉貞別無可紀勞效,而授堂上加,請還收成命。」答曰:「予直命陞用,無所不可,而俯詢銓曹,意亦有在。予非寵任宦寺之君父,其勿更論。」

3月13日

○庚寅,御瑞葱臺,試製儒生,觀射禁中。文取幼學朴箎等四人,武取黃珽等十八人,卽日唱榜受賀。

○司諫院啓:「判決事許晋,前爲東萊府使,私不勝義,上疏規免,請罷。前鍾城府使朴泓欲爲罷還,故爲稱病,不治官事,請拿來推鞫。」依允。

○京畿廣州、果川等官下雪,山原皓白,日高乃消。

3月18日

○乙未,司憲府啓:「定州牧使成世寧,徵欲無恥,海州判官田見龍,輕侮上官,請罷。」依啓。

3月20日

○丁酉,上出盤松習陣後,放砲,觀武才,賜酒入侍宗宰,命動樂。兩司以有邊警,且民生困悴,此非逸豫之時,請勿動樂。再啓,不允。

3月25日

○壬寅,上御瑞葱臺,武臣二品以下觀射,文臣通政以下三箭,定天山七言排律二十韻。弘文館博士李德馨居首,賜熟馬,武臣李潤德居首,賜熟馬。

3月27日

○甲辰,北道兵使申砬拜辭,上引見,賜酒,又賜藍段天益囊子,胡椒一斗,環刀、弓帒、筒介、長片箭、水銀甲、頭口等物。

3月29日

○丙午,咸鏡監司柳塤,以本道民情不洽,上疏辭免,不允。再疏,遞之,以金命元特加資憲,拜咸鏡監司。

夏四月

4月7日

○癸丑,旱甚,遣官祈雨于諸處。

4月11日

○丁巳,藥房提調啓曰:「昨日得藥劑入,不審進御,玉候如何?伏增憂慮。」答曰:「平安。勿爲問安。」

4月22日

○戊辰,以旱災下敎,求言于中外。

4月26日

○壬申,監枚官申點書啓:「全羅道田稅船運,過安興梁,每年致敗,旣失漕運,又渰死漕軍,不知其數,不可不爲之規畫。或疏鑿堀浦以通往來,或設倉于其處,使漕船泊于其下,輸納其倉,以空船回泊于瑞山境,仍以旱路輸運,還載于船。其間相距旱路未滿十里,令納者略加米升,以爲償役之價,則人爭願募,而不難於輸致。是謂萬世之利。」命下該司,十分商確以啓。於是,遣戶曹正郞朴忠侃,巡視設倉便否。

五月

5月2日

○丁丑,以旱甚,閉崇禮門,開肅靜門,遷市。上避正殿,減膳撤樂。

5月3日

○戊寅,宗系奏請使黃廷彧,書狀官韓應寅,質正官宋象賢發行。

○府啓:「舍人金瓚,當撤懸之日,慕華館査對後,公然設樂,請罷。」依啓。

5月4日

○己卯,朝講。大司憲鄭澈,榻前進啓:「近來臺諫侍從,多有庸雜,銓曹專不擇人,兩司皆避嫌,請遞。」答曰:「勿辭。」退待物論。修撰李忠元進啓:「前日咸鏡監司權克禮,以接私行,豐飮食見劾,此事不實。且近來用人,多浮躁云。」於是,其時論啓大司憲鄭澈,掌令尹希吉等避嫌。答曰:「勿辭。」退符物論。

5月5日

○庚辰,弘文館箚子。大槪兩司出仕事,如啓。鄭澈、尹希吉,再避嫌而退。

5月7日

○壬午,院啓:「臺諫,以風聞擧劾,雖或過情,人不敢間焉。修撰李忠元偏信己聞,廷斥言官,其輕視臺官,率爾妄言之失大矣。此而不治,大有後弊,請命遞差。」依啓。大司諫辛應時,司諫李

猜你喜欢
  志第十三 仪卫·欧阳修
  卷九十九·志第七十五·艺文四·张廷玉
  ●卷第三·胡三省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二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八 元纪十二·纪昀
  通志卷一百七上·郑樵
  一三八一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六·阿桂
  萧铣传·欧阳修
  太平公主传·欧阳修
  冯祯传·张廷玉
  第三十六章 龙潭之战·李宗仁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九·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九明 梅鼎祚 编舞曲歌辞【杂舞】杂舞【二】拂舞歌诗晋拂舞歌诗【晋书乐志曰拂舞出自江左旧云吴舞检其歌非吴辞也亦陈于殿庭晋曲五篇一曰白鸠二曰济济三曰独禄四曰碣石五曰淮南王齐多删旧辞

  • 卷三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六武元衡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後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

  • 國語卷第一·韦昭

      周語上   1 穆王將征犬戎〔一〕,祭公謀父諫曰:「不可〔二〕。先王耀德不觀兵〔三〕。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四〕,觀則玩,玩則無震〔五〕。是故周文公之頌曰〔六〕:『載戢干戈,載櫜弓矢〔七〕。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八〕,

  • 第六十二回 厌夫贫下堂致悔 开敌衅出塞无功·蔡东藩

      却说吴人朱买臣,表字翁子,性好读书,不治产业,蹉跎至四十多岁,还是一个落拓儒生,食贫居贱,困顿无聊。家中只有一妻,不能赡养,只好与他同入山中,刈薪砍柴,挑往市中求售,易钱为生。妻亦负载相随。惟买臣肩上挑柴,口中尚咿唔不绝,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弘治九年八月乙亥朔升工部左侍郎徐贯为本部尚书○丁丑释奠先师孔子遣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谢迁行礼○升南京兵部右侍郎王继为户部左侍郎提督仓场○戊寅祭 太社 太稷○己卯命通政使司廷奏每六月十月日引五事余月

  • ●卷下·文秉

    ○天启五年起崇祯二年止 正月,改书院祀辽东死难御史张铨及文武诸臣。科臣李鲁生以为假道学不如真节义,上嘉纳之,故有此举,而东林之祸从此炽矣(按:《剥复录》亦系改忠祠于是年正月,与此合)。南乐魏广微所荐正人内有王之臣者,独

  • 张晋亨传(附张好古传)·宋濂

    张晋亨,字进卿,冀州南宫人。其兄张颢率领冀州数道之兵马于青崖投向严实,后随严实一道归降蒙古,张颢升为安武军节度使,在西征中战死。太祖十三年(1218),太师、国王木华黎奉命让晋亨承继其兄颢的官爵。晋亨广读书史,为人小心谨

  • 晋纪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401)·司马光

    晋纪三十四 晋安帝隆安五年(辛丑,公元401年) [1]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群臣皆劝之。安国将军勿仑曰:“吾国自上世以来,被发左衽,无冠带之饰,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室庐,故能雄视沙漠,抗衡中夏。今举大号,诚顺民心。然建都立邑,难以

  • 卷七·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七明 黄训 编保治【治中】灾异陈言疏【倪岳】先准礼部咨开治十一年十月二十日题内开贵州安南等处失火烧燬军民房屋共一千八百余家延燔城楼公廨等屋共六十余间烧死官军舎余人等计一百余

  • 卷十八·胡广

    <经部,诗类,诗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十八    明 胡广等 撰荡之什三之三荡荡上帝下民之辟【必亦反】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匹亦反】天生丞民其命匪谌【市林反或叶市隆反】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叶诸深反或如字

  • 第二十九卦:《坎卦》·佚名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白话】《坎卦》象征重重艰险:像水奔流一样,胸怀坚定的信念,执著专一,内心才能不畏艰险而获得亨通,这种奔流不止、坚强刚毅的行为必然被人们所崇尚。《象》曰:水?至,习坎;君子以常德

  • 书成自记·梁漱溟

    《人心与人生》一书1975年7月初间草草写成,回想其发端远在五十年前,中国屡为人讲说,时有记录,作辍不常,且以奔走国事不暇顾及者实有多年,而今卒于告成,殆非偶然。记其颠末于此,有许多感喟歉仄的复杂情怀亦并记出之。1921年愚

  • (十一)颜渊篇·钱穆

    颜渊问仁章。 朱子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而仁义礼智之性具于其心。仁虽专主于爱,而实为心体之全德。礼则专主于敬,而实为天理之节文也。人有是身,则耳目口体之间不能无私欲之累,以违于礼而害夫仁。人而不仁,则其一身莫适为

  • 瞽蒙/司干·佚名

    瞽蒙负责演奏鼗、祝、敌、埙、箫、管、弦等乐器和歌唱,讽诵诗以及[小史]撰定的帝系和世本等,弹奏琴瑟。掌管《九德》和六诗的歌唱,以听从大师的指挥。视瞭掌管凡演奏音乐时就敲击鼗,敲击颂磬、笙磬。负责为大师悬挂乐器。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三·圆悟克勤

    上堂三请首座上堂。合千差包万有。齐往来印今古。混有无一生死。举不犯之令。行不言之教。齐不齐平不平。于此建立于此辨明。于此纪纲于此表帅。何法不容何事不成。何德不圆何心不契。且风行草偃一句作么生道。为山登

  • 上篇:慧海佛光·李叔同

    释迦牟尼佛为法舍身我到闽南已有十年。来到贵院也有好几回。一回到院,都觉得有一番进步,这是使我很喜欢的。贵院各种课程,都有可观。其最使我满意赞叹的,就是早晚两堂课诵。古语道:&ldquo;人身难得,佛法难闻!&rdquo;诸生倘非

  • 黄金世界·碧荷馆主人

    长编小说。清末碧荷馆主人撰。二十回。多数篇幅描写国内商、学界反华工禁约运动,而以描写华工苦难生活和反抗斗争部分最有意义。美国殖民主义者来广东贩买“猪仔”(蔑称华工),途中对华工倍加摧残,华工生活不如牛马,展示出

  • 读诗质疑·严虞惇

    三十一卷,清严虞惇著。分《国风》十五卷,《小雅》八卷,《大雅》三卷,《颂》五卷。另篇首附有十五卷;为(1)列国世谱;(2)国风世表;(3)诗指举要;(4)读诗纲领;(5)删次;(6)六义;(7)大小序;(8)诗乐;(9)章句音韵;(10)训诂传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