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志第六 礼仪下(原文)

大丧 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

不豫,太医令丞将医入,就进所宜药。尝药监、近臣中常侍、小黄门皆先尝药,过量十二。公卿朝臣问起居无间。太尉告请南郊,司徒、司空告请宗庙,告五岳、四渎、群祀,并祷求福,疾病,公卿复如礼。

登遐,皇后诏三公典丧事。百官皆衣白单衣,白帻不冠。闭城门、宫门。近臣中黄门持兵,虎贲、羽林、郎中署皆严宿卫,宫府各警,北军五校绕宫屯兵,黄门令、尚书、御史、谒者昼夜行陈。三公启手足色肤如礼。皇后、皇太子、皇子哭踊如礼。沐浴如礼。守宫令兼东园匠将女执事,黄绵、缇缯、金缕玉柙如故事。饭唅珠玉如礼。槃冰如礼。百官哭临殿下。是日夜,下竹使符告郡国二千石、诸侯王。竹使符到,皆伏哭尽哀。小敛如礼。东园匠、考工令奏东园秘器,表里洞赤,虡文画日、月、鸟、龟、龙、虎、连璧、偃月,牙桧梓宫如故事。大敛于两楹之间。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将,各将所部,执虎贲戟、屯殿端门陛左右厢,中黄门持兵陛殿上。夜漏,群臣入。昼漏上水,大鸿胪设九宾,随立殿下。遏者引诸侯王立殿下,西面北上;宗室诸侯、四姓小侯在后,西面北上。治礼引三公就位,殿下北面;特进次中二千石;列侯次二千石;六百石、博士在后;群臣陪位者皆重行,西上。策,掌故在后,已哀哭。太常跪曰“哭”,大鸿胪传哭如仪。司徒跪曰:“请就下位”,东园武士奉下车。司徒跪曰“请就下房”,都导东园武士奉车入房。司徒、太史令奉谥、哀策。

东园武士执事下明器。筲八盛,容三升,黍一,稷一,麦一,梁一,稻一,麻一,菽一,小豆一。瓮三,容三升,醯一、醢一,屑一。黍饴。载以木桁,覆以疏布。甒二,容三升,醴一,酒一。载以木桁,覆以功布,瓦镫一。彤矢四,轩輖中,亦短卫。彤矢四,骨,短卫。彤弓一。卮八,牟八,豆八,笾八,形方酒壶八。槃匜一具。杖、几各一。盖一。钟十六,无虡。镈四,无虡。磬十六,无虡。壎一,萧四,笙一,{?虎}一,祝一,敔一,瑟六,琴一,竽一,筑一,坎侯一。干、戈各一,笮一,甲一,胄一。輓车九乘,刍灵三十六匹。瓦灶二,瓦釜二,瓦甑一。瓦鼎十二,容五升。匏勺一,容一升。瓦案九。瓦大杯十六,容三升。瓦小杯二十,容二升。瓦饭槃十。瓦酒樽二,容五斗。匏勺二,容一升。

祭服衣送皆毕,东园匠曰“可哭”,在房中者皆哭。太常、大鸿胪请哭止哭如仪。司徒曰“百官事毕,臣请罢”,从入房者皆再拜,出,就位。太常导皇帝就赠位。司徒跪曰“请进赠”,侍中奉持鸿洞。赠玉珪长尺四寸,荐以紫巾,广袤各三寸,缇里,赤纁周缘;赠币,玄三纁二,各长尺二寸,广充幅。皇帝进跪,临羡道房户,西向,手下赠,投鸿洞中,三。东园匠奉封入藏房中。太常跪曰“皇帝敬再拜,请哭”,大鸿胪传哭如仪。太常跪曰“赠事毕”,皇帝促就位。容根车游载容衣。司徒至便殿,并{殸车}骑皆从容车玉帐下。司徒跪曰“请就幄”,导登。尚衣奉衣,以次奉器衣物,藏于便殿。太祝进醴献。凡下,用漏十刻。礼毕,司空将校复土。

皇帝、皇后以下皆去粗服,服大红,还宫反庐,立主如礼。桑木主尺二寸,不书谥。虞礼毕,祔于庙,如礼。

先大驾日游冠衣于诸宫诸殿,群臣皆吉服从会如仪。皇帝近臣丧服如礼。醳大红,服小红,十一升都布练冠。醳小红,服纤,醳纤,服留黄,冠常冠。近臣及二千石以下皆服留黄冠。百官衣皂。每变服,从哭诣陵会如仪。祭以特牲,不进毛血首。司徒、光禄勋备三爵如礼。

太皇太后、皇太后崩,司空以特牲告谥于祖庙如仪。长乐太仆、少府、大长秋典丧事,三公奉制度,他皆如礼仪。

合葬:羡道开通,皇帝谒便房,太常导至羡道,去杖,中常侍受,至柩前,谒,伏哭止如仪。辞,太常导出,中常侍授杖,升车归宫。已下,反虞立主如礼。诸郊庙祭服皆下便房。五时朝服各一袭在陵寝,其余及宴服皆封以箧笥,藏宫殿后阁室。

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玉柙银缕;大贵人、长公主铜楼。诸侯王、贵人、公主、公、将军、特进皆赐器,官中二十四物。使者治丧,穿作,柏椁,百官会送,如故事。诸侯王、公主、贵人皆樟棺,洞朱,云气画。公、特进樟棺黑漆。中二千石以下坎侯漆。朝臣中二千石、将军,使者吊祭,郡国二千石、六百石以至黄绶,皆赐常车驿牛赠祭。宜自佐史以上达,大敛皆以朝服。君临吊若遣使者,主人免绖去杖望马首如礼。免绖去杖,不敢以戚凶服当尊者。自王、主、贵人以下至佐史,送车骑导从吏卒,各如其官府。载饰以盖,龙首鱼尾,华布墙,纁上周,交络前后,云气画帷裳。中二千石以上有辎,左龙右虎,朱鸟玄武;公侯以上,加倚鹿伏熊。千石以下,缁布盖墙,鱼龙首尾而已。二百石黄绶以下至于处士,皆以簟席为墙盖。其正妃、夫人、妻皆如之。诸侯王,傅、相、中尉、内史典丧事,大鸿胪奏谥,天子使者赠璧帛,载日命谥如礼。下陵,群臣醳粗服如仪,主人如礼。

赞曰:大礼虽简,鸿仪则容。天尊地卑,君庄臣恭。质文通变,哀敬交从。元序斯立,家邦乃隆。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六 袁湛·李延寿
  卷二·辛文房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九·焦竑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六·焦竑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三·姚之骃
  纲目续麟卷三·张自勋
  西南纪事卷四·邵廷采
  名山藏卷之二十四·何乔远
  卷之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佚名
  卷七·吕中
  九 民报社听讲·周作人
  南平王元浑传·李延寿
  一四八、孔穿与公孙龙辨于平原君所考·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赵翼

      ○元遗山诗  元遗山才不甚大,书卷亦不甚多,较之苏、陆,自有大小之别。然正惟才不大、书不多,而专以精思锐笔,清炼而出,故其廉悍沉挚处,较胜於苏、陆。盖生长、朔,其天禀本多豪健英杰之气;又值金源亡国,以宗社丘墟之感,发

  • 第三十二出 聚义·许自昌

    【三台令】〔外小生戎服上〕囹圄拘系贤良。山寨驱驰虎狼。声势甚鸱张。管直捣有谁抵当。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外〕我们今日往救宋戴两个好汉。不免要惊动大队人马。快请众兄弟们到忠

  • 卷十·王昶

    张文秀一首 徐尔铉一首 陈琴溪一首 陆亮辅一首 霍达一首张卿玉一首 裘律一首 吴桢一首 天随子一首 唐世瀚一首郭辅畿一首 杜陵生一首 李伊玉一首 沈士一首 无名氏三首胡文焕一首 沈钟鹤一首 释涵初一首

  • 卷一百四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十八 梅尧臣 和谢希深会圣宫 三后威灵远层峦栋宇兴衣冠汉原庙歌舞魏西陵日月融光盛山河王气增丛楹琢文石连网络朱绳碧瓦寒铺玉重栏莹镂氷粹仪袖雾拥法衮

  • 卷四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四十四治道春秋元气正天端赋     【宋】黄庭坚昔仲尼陈后王敎化之本定旧史春秋之辞尊元气以书也据天端而正之编嵗书以成文必加统始次阳中之首月盖谨明时当其号令絶于衰周笔削兴于将圣

  • 卷五十三·志第六·天文六·脱脱

        ◎天文六   ○月犯五纬 月犯列舍上   月犯五纬   建隆二年十一月癸未,月犯岁星。三年二月乙巳,又犯。   开宝三年九月乙卯,犯填星。   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己亥,掩荧惑。八月甲戌,与太白合。八年七

  • 卷之九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百六十六 内务府奏奉旨赏给曹颀房屋摺·佚名

    雍正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 雍正三年五月二十五日,管理茶饭房事务.散秩大臣佛伦传旨:著赏给茶房总领曹颀五六间房。钦此钦遵。查烧酒胡同有李英贵入官之房一所,计九间,灰偏厦子二升,请赏给茶房总领曹颀。为此,连同

  • 七三七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遵旨查办《青霞集》等空格书情形棹·佚名

    七三七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遵旨查办《青霞集》等空格书情形棹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窃臣于十一月二十六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上谕:昨因各省进到遗书,有应抄之沈炼

  • 畏答儿、博罗欢传·宋濂

    畏答儿,忙兀人,剌真八都儿之六世孙。畏答儿原与兄畏翼同为太祖效力,后畏翼离开太祖,率其所部投于大畴麾下。畏答儿力劝亦不能阻止,便自己去向太祖发誓,表示其忠诚不二之心。太祖见其诚意,更其名为“薛禅”,约为“按达”。蒙语

  • 郑和传·张廷玉

    郑和,云南人,即世人所称的三保太监。最初在燕王府侍候燕王,后来随从起兵有功,累升为太监。成祖怀疑惠帝流亡海外,想寻找他的踪迹,并想向海外炫耀武力,显示中国的富强。永乐三年(1405)六月命郑和与搭档王景弘等人出使西洋。他

  • 卷十一·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一书经臣哉邻哉邻哉臣哉侍读【臣】蔡扬宗【臣】谨按天降下民作之君以统之而六合之广亿兆之繁君不能以端拱九重之身兼综而遥制之也于是乎众建庶官以分理之故南

  •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安慧菩薩造   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涅槃品第二十五   復次有人引前頌言.   若一切法空 無生亦無滅.無斷無所證 云何成涅槃。   釋曰.彼宗意者謂內外物體一切皆有.若不有者彼諸煩惱及名色

  • 增集续传灯录卷第五·南石文琇

    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前住持比丘吴郡文琇集 大鉴下第二十二世 育王横川珙禅师法嗣 ○台州紫箨竺原妙道禅师 台之宁海人,俗姓陈,父曰原卿,母何氏。幼嗜学,偶患右目。母携以祷观音像前,仰见像之右目有蛛窠,为揭去之,患随愈

  • 万历福州府志·谢肇淛

    万历年间共修3部《福州府志》,分别为万历己卯志,潘颐龙、林镰修纂36卷,万历七年(1579年)刊本。袁表修纂24卷,万历三十年(1602年)抄本。万历癸丑志,喻政主修,林烃、谢肇制纂,76卷,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刊本。本书即万历《福

  • 台湾私法人事编·佚名

    本书(五册八五一面五一○、六○○字)汇集台湾私法有关人事之事例,凡六章。此项事例之调查汇集,详见第七九种「台湾私法债权编」篇。本书系综合日据时期清宣统二年时临时旧惯调查会刊行「第一部第三回报告书台湾私法第二卷

  • 受五戒八戒文·佚名

    全一卷。又作授五戒八戒文。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一般于受戒之际朗诵本文。内容分为八戒文、五戒文两部分。(一)八戒文,分为五品:(1)稽首请证明品,(2)洗忏往业品,(3)得戒三归品,(4)问持说品,(5)回向发愿品。八戒之项目见于

  • 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水鉴慧海

    清慧海说,原澄等编。卷一至卷四,同六会录。卷四至卷六收示众、机缘、佛事、赞、诗偈、尺犊、题跋、序、碑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