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 汴京失陷

靖康元年,正月初六日立春节。先是太史局造土牛,陈于迎春殿;至期,太常寺备乐,迎而鞭牛,此常仪也。是月初五日夜,守殿人闻殿中哭声甚哀,及击扑声,移更始止。洎明视之,勾芒神泪流滴沥,襟袖俱湿;牛首堕地,有刀斧痕。吏白有司,重加修补,以终其事。识者知其不祥也。 

初九日,边报金人留兵河朔,犹豫两持,似欲复犯京师。太上皇遂出南熏门往南京。十九日,报金兵分布河上,何灌梁师成弃城走,金人遂渡河。二十九日,兵至毛駞岗驻扎,居民奔避入京城,老幼死者,蹂躏于路。复有强壮刼掠外城,遭其屠戮二千余家。二月初二日,金人围京城,攻诸门甚急。十二日,以聂昌为都守御提举司。虏使入城请和,以黄河为界。二十一日,金兵退驻封丘县,京师解严。仍需索金银羊酒为犒,岁币比契丹增一倍。朝议皆许之。 

三月初二日,金兵北返怀州。其相国粘罕有文字至军前,其略曰: 

南宋欲出和好,许以岁币割河之请,未有定议。今大军且至河北诸郡,以俟其可否。彼若不从,则我已持其物而求其遗,此计之上也。 

于是金人虽佯言北渡,其实河之南北军马,未尝解也。初九日,金加粘罕征讨大元帅便宜行事,且降书曰: 

南伐之兵,已踰河界济洛,直扺汴邑,汤武之威,不是过也。当甘词诱和,以俘其主。比闻彼上皇南奔,可俟彼入京,并兵攻陷。俘虏以归,系颈以帛,朝于宗庙,我之愿也。昔我攻契丹,童贯持贰以俟我衅。今我得势,安可不顺天命,歼灭残宋,而兴不世之业!昔楚本小国,尚能诛灭陈蔡,今我师风行电扫,前破契丹,如摧枯拉朽,乘势不取,将贻后悔。彼上皇之南行,盖欲顿兵江淮,以图救援。俟其回京,并力困之,此万世一时也。若欲议和,以河为界,实所未当。天辅九年二月二十一日,下元帅府施行。 

十五日,粘罕遣人入城,上书请岁币金缯车辂卤簿仪式,又索移文河北诸郡,目下罢兵交割。二十二日,金人收河南北岸军马北去。 

五月,少帝上书,请上皇归京。八月,粘罕大军屯驻蓟郡,遣使至京,贺上皇还京,实窥伺也。九月十一日,粘罕又遣使入京,需索金缯求和,以缓我师。朝廷大臣,皆浅陋庸鄙,又天夺其鉴,上下苟安,不复有御边策也。 

十一月十七日,河北报粘罕下令南侵,已及河界。十九日,复围京师。二十五日,京城攻陷,北兵入城。二十六日,粘罕遣使谕两宫幸虏营,面议割地讲和事。十二月初五日,遣兵搬运书籍,及国子监三省六部司式官制,天下户口图籍赋役,及宗室玉牒。初九日,又运车辂卤簿,太常乐器,及钟鼓刻漏;因是朝廷仪请法物,取去无遗。 

十九日,京师雪深数尺,斗米三十贯,贫民冻饿,遍泣街衢,死□盈路。金人又纵兵剽掠富家。有一酋长在天津桥上驻剳,甲士百余,人民不敢过。遇有衣可遮体者,即剥而杀之;妇女美丽执之。城中士民,俱闭户不敢出入。时有柔福帝姬侍从三十余人,将欲入内,酋长叱令出轿。帝姬曰:「我公主也,天子为我兄,安得出见番将?」声甚厉,促左右速行。酋长怒,使人拽止之,又令执出,使徒行。酋见而笑曰:「美妇人也!」问:「汝有夫乎?」帝姬泣不敢对,良久曰:「今两国已和,汝安得如此无礼而辱我?」酋曰:「我兄为国大臣,富贵无比。汝能为若妻否?比南朝富贵也。」使之徒行,复顾为帝姬曰:「小臣有香缨一枚,可代兄作定物。」遂于怀中出囊以献,帝姬不肯受。酋执其手授之,乃笑而退。后皇族北去,帝姬竟为番将兄所得。盖粘罕兄弟三人:长即粘罕,为元帅;次泽利,为北部大酋长,昔灭契丹擒天祚者,即此人也;次野利,为大将,围京城先发陷阵,领兵驻天津桥是也。 

二十一日,金使至京,言北国主有令,于京城中选十八岁以下女子千五百人充后宫,于是二十四厢,逐坊巷搜求,驱迫出城。父母嚎呼,声震天地。其中多有被金兵淫污留匿,既不出城,亦不归家。 

猜你喜欢
  ●卷九十九·徐梦莘
  卷二十六·张廷玉
  提要·张廷玉
  恰克图条约之怪诞·佚名
  第八节 清郑书诏往来之一年间·陈匪石
  两汉刋误补遗卷九·吴仁杰
  卷之二百三·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高等审检地方审检厅·费行简
  明儒言行録卷六·沈佳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中·袁枢
  程骏传·李延寿
  一四七、虞卿著书考·钱穆
  卷十四·佚名
  卷七十一·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八·脱脱

        张俊 张宗颜 刘光世 王渊 解元 曲端   张俊,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人。好骑射,负才气。起于诸盗,年十六,为三阳弓箭手。政和七年,从讨南蛮,转都指挥使。宣和初,从攻夏人仁多泉,始授承信郎。平郓州贼李太及河朔、

  • 卷七 宏帝殇帝附·王夫之

      〖一〗   司马迁有言:“伯夷虽贤,得孔子而名益著。”吾于泰伯亦云。三代以下不乏贤者,而无与著,贤不著而民不兴行,世无有师圣人乐善之心者也。汉清河上庆其贤矣。夫庆之废,章帝之私也。庆废而安于废,母以诬死而不怨,怡

  • 英人代缅甸入贡·佚名

    乾隆缅甸之役,清师累失利,督师诸臣,惧高宗严谴,乃敷衍了结,与缅甸定十年一贡之约。及英人灭缅甸,清廷贻书诘之。英人谓吾国绝不干与缅甸内政外交,不得谓之属国。政府乃以十年一贡之例答之,英人谓此等小节,不妨仍旧。于是仍令缅

  •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厍狄士文传·魏徵

    厍狄士文是代州人。 祖父厍狄干,担任过齐朝的左丞相。 父亲厍狄敬,任过武卫将军、肆州刺史之职。 士文生性孤傲耿直,即使是邻里至亲也没人同他很亲近的。 年轻时喜欢读书。 在齐朝时,他世袭为章武郡王,官职到了领军将军。

  • 高元海传·李延寿

    高元海,多次升迁,官至散骑常侍,却愿意独处山林之中,研读佛家经典,文宣帝准许了他的请求。他住进林虑山寺院,过了两年,与尘世隔绝。但志向不坚,又上表请求回朝任职。他仍任原来的官职,便纵情饮酒,肆意享乐,纳了许多姬妾侍女。又升

  • 刘武周传·刘昫

    刘武周,河间郡景城县人。父亲刘匡,搬迁到马邑县。刘武周勇猛迅捷善于骑射,跟强横任侠之徒交往密切。他的哥哥刘山伯每每警告他说“:你不加选择地交朋结友,最终会犯灭族大罪的。”多次辱骂他。刘武周因此离家到洛阳,替太仆卿

  • 卷十一上·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一上    宋 沈枢 撰钱币门 宋顔竣铸钱之辨 孝建三年元嘉中官铸四铢钱轮郭形制与五铢同用费无利故民不盗铸及武帝即位又铸孝建四铢形式薄小轮郭不成於是盗铸者衆杂以铅锡翦凿古钱钱转

  • 提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提要【臣】等谨案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三百六十卷雍正十年奉勅校刋乾隆三年告成冠以世宗宪皇帝谕旨殿以皇上御制後序所载臣工奏摺凡二百

  •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二·佚名

    英国档选录道光三十年六月十四日两江总督陆建瀛等片(欲攘外必先安内)七月二十五日闽浙总督刘韵珂等片(查办英人租赁神光寺及禁阻英船购买台煤情形)上谕(命刘韵珂等妥办英人租赁神光寺案件)二十六日两广总督徐广缙等片(英国女

  • 大学衍义卷十·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天理人伦之正【臣事君之忠】子曰君子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将犹承也】匡救其恶【匡正也】故上下能相亲【臣】按进谓入见其君则思尽己之忠退谓出适私室则思补君之过无一时一念之不在

  • 经礼补逸卷九·汪克宽

    元 汪克寛 撰嘉礼饮食礼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小宗伯掌三族之别以辨亲踈大仆王燕饮则相其法小臣飨食掌事如大仆之法钟师凡飨食奏燕乐镈师凡祭祀鼔其金奏之乐飨食亦如之籥师祭祀则鼓羽籥之舞飨食则亦如之文王世

  • 第六章 10·辜鸿铭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辜讲一个学生(冉有)有一次对孔子抱怨道:“不是我不相信您所教的东西,而是我需要将知识运动到实践的能力。”孔子回答:“对于那些只想要得到必要能力

  • 第十 谋篇 1·王诩

    【原文】为人凡谋有道①,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②。审得其情,乃立三仪③。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④,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拥,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⑤,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六·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四   復次善勇猛五藴不可施設有去有來有住有不住.十二處十八界等亦不可施設有   去有來有住有不住.如是藴處界等無去無來無住無不住是謂般若波羅蜜多。復次

  • 第八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八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若正下明功能二。初明破欲助正二。初略示。二广示三。初引释论明助正。三解脱者。谓空无相无作。从三证果名解脱门。解脱涅槃二名一体。道品是开门法者。小乘则以十六

  • Z的悲剧·埃勒里·奎因

    血案发生在阿冈昆监狱所在的提尔登郡。一天晚上,树敌无数的福塞特参议员被人刺杀于自己的书房内,当天,一个矮小的男人正好从阿冈昆监狱刑满释放。书房内的一封信将线索指向了这个男人。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受邀参与调查的

  • 太白山人漫稿·孙一元

    八卷。明孙一元撰。孙一元。字太初,号太白山人。自称秦(陕西)人,实为宗室安化王宗人,王姓因不轨诛,故变姓名避难。他踪迹诡异,常以铁笛鹤瓢自随,遍游名胜,足迹几乎遍及天下。正德十三年(1518) 卜居乌程(今浙江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