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二

英国档选录

道光三十年六月十四日两江总督陆建瀛等片(欲攘外必先安内)

七月二十五日闽浙总督刘韵珂等片(查办英人租赁神光寺及禁阻英船购买台煤情形)

上谕(命刘韵珂等妥办英人租赁神光寺案件)

二十六日两广总督徐广缙等片(英国女王传知呅在中国见机行事)

九月二十六日闽浙总督刘韵珂等片(不淮英人在台湾採购煤炭)

上谕(命刘韵珂等妥办神光寺案及英人请在台湾购煤事宜)

二十七日两广总督徐广缙等奏(英人欲在台湾购煤并拟以福州易台湾为港口)

上谕(命徐广缙等严防英人採购台煤)

十二月二十六日福建巡抚徐继畲片(英人採购台煤事当按约拒绝)

咸丰八年五月十八日钦差大学士桂良等奏(敬陈英法所请不得不从权允淮情形)

六月初九日闽浙总督王懿德等片(英人欲往台湾收购遭风难民)

咸丰九年十月十五日两江总督何桂清奏(英船时赴台湾贸易)

十一月十一日两江总督何桂清奏(英兵船由印度络绎东来)

·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六月十四日(甲戌),陆建瀛等片奏:

■〈口英〉夷现在上海合官商兵役男妇大小统计不满二百人,如敢有桀骜要挟情事,则是螳臂当车;该夷愚不至此。呅咹先求代递公文,旋复遣船赴津;臣等责以不守信义,该夷酋外虽强辩,内实惶恐,其意以为天津必有复书。迨麦华陀船回,乃诡称天津相待甚优,该夷酋佯为得意,夸耀众夷。臣等即密饬苏松太道麟桂等谕以‘大皇帝仁孝英武,明知天津不在五口之列,不与深究,实为曲示怀柔;此后当知感知惧,勿再违约擅往’。该酋俯首无辞,挈眷回粤。惟夷性犬羊,将来或另易一人、另易一辞复相缠绕,皆不可知;诚如圣谕“能勿早为之计”!

伏查各海口如厦门、宁波,该夷不过视为侨寓;广东民气最固,彼诚未敢轻犯;上海造有夷船,积有夷货,亦未必肯自毁坏;天津则道光二十年曾驾兵船十四只游奕海外四十八日不能进拦江沙一步、二十三年又驾货船二只亦未得进,是天津地利,该夷之所深悉。然而诡谲故智,如果有意挑衅,必仍以赴津呈诉为词而取道于江南。臣等就江南海口观之,如刘河口、斜塘口、福山口、白茆口,或外宽而内窄、或外深而内浅,大船皆不能入;是地利未必不如天津。江阴、靖江相对之处为由海入江之口,二十二年彼即从此撞入;该两县沙洲民人胆力可用,当时即有杀贼者,两县未遭蹂躏:是人心不必不如广东,要在措置得宜而已。夫攘外必先安内,其土匪遇事生风、恐吓良善、希冀乘机抢夺者;固难姑容;即凭空造议、託为义愤、图冒功赏者,听之不察,亦足以酿衅偾事:全在随时惩办,俾内地安而亦安,庶外侮无隙可乘耳。抑臣等更有不已于已者:自二十年海洋有事以来,宣宗成皇帝恩威并用,具有机宜;诚使在事诸臣实力遵行、和衷共济,鳞介馀生何恃而不恐!无如文员与武员各不相下、彼省与此省各不相谋,甚至因命将出师而地方大吏辄生推诿或捕风捉影而局外讹言转误事机,竟以天朝“直为壮”之师而违古人“克在和”之训。于是宣宗成皇帝俯鑑及此,然后以汤武之仁、行太王之智;此贼不灭,罪有所归。且夫台湾一隅孤悬海外,总兵达洪阿、道员姚莹同心协力,遂能挫彼凶锋、沉彼巨舰;攻击五次;斩俘无算。不闻蠢尔鲸鲵,复向鹿耳门问津;则谓该夷船坚砲利、不可向迩者,果足信乎!谓该夷计决谋深、必图报复者,果足信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失之故,较然可观。臣等才识庸愚,痛定思痛,处卧薪尝胆之际,切不共戴天之仇;不敢以喜事开隙、不敢以无事忘患,惟有恪遵谕旨“寓防閒于静镇”之中,引往事为今兹之戒,以冀仰副圣主善继善述、绥静海疆至意。

至苏松太道麟桂,人颇机警,于轻重缓急尚有斟酌;候补道吴健彰,籍隶广东,素谙夷语,不为通事所朦。此次先以利害晓谕夷商,故该酋无所施其伎俩。盖夷酋多以有事为荣,而钱粮出自商赀。前因烧烟折本,各商情愿醵金闹事,乃两载停贸;事平以后,该酋等又未将商费给还,各商均怀悔恨。该酋等屡欲复闹而不果者,夷商不附故也。谨奏。

奉硃批:‘览奏均悉。钦此”。

--见“英国档”五三号文。

·七月二十五日(乙卯),刘韵珂等片奏:

福州一口,当道光二十四年开闢之际,英夷派有领事夷目李泰郭来福驻扎,李泰郭即欲在城内租屋居住。时臣徐继畲尚在福建藩司任内,经臣刘韵珂密与商酌,以夷目“淮住城邑”虽已载入条约,但城厢重地,使丑类杂处,诸多未便;务当设法拒绝,方臻妥善。惟官为禁阻,该夷必以有违条约藉口;必须密约绅耆居民公同出阻,然后臣等再以“众心不服、众怒难犯”等情危词耸动,或可使之畏葸中止。随饬前署侯官县保泰向绅民密为援意,并令先具联名公呈,以便由县据此照会;俟李泰郭进城之日,再行邀集多人在南门外坚持力阻,俾臣等得以措词理拒。讵联名递呈者虽有二百馀人,迨李泰郭进城之日,绅耆士民竟无一人出城阻止。闽县差役、家丁上前劝阻,几致决裂;李泰郭随入城租住乌石山积翠寺房屋。嗣该夷等在南台口岸开市贸易,臣等复以该夷之索要马头无非欲广销货物,若能劝谕居民铺户不与交易,则该夷无利可牟,自必无所贪恋,弃之而去;随后密饬署福防同知裕禄及保泰邀集绅耆,嘱令密约居民、铺户公立议单,不与夷人来往货买。及开市三月,果无一人前往交易;该夷情急,将运到洋布等物零星折售,仍不能出脱。该夷正在窘追,即有奸民向■〈口英〉夷领事私通消息,谓夷货之不能销售,由于官为主持,并非百姓本意;该夷即求臣等出示晓谕。臣等佯为不知,仍饬该厅、县向铺户居民密为劝谕坚守议单,竟无成效。臣等以闽省民情既不足恃,自不必再露端倪,致令饶舌;仍与之要约明白:嗣后惟领事夷官淮租城内房屋,其馀夷商俱遵条约住城外港口,并令将房屋租约送地方官用印,不淮私租。六、七年来虽口舌不免,臣等随时随事宽严互用、相机驾驭,尚各相安无事。本年■〈口英〉夷领事若逊回国,交繙译官金执尔代办通商事务;该国有讲经夷人两名来福州租屋,金执尔即在城内乌石山下之神光寺代向寺僧租屋两间,将租约送侯官县用印。该县兴廉因勷办夷务之前任浙江宁绍台道鹿泽长先经臣等委赴邵武府一带查办盐务出省,未能禀商;忆及上年曾有夷官租赁城内寺屋收存行李之案,误谓事同一律,即于租约内用印交给。嗣臣徐继畲查知以讲经夷人应住何处?约内虽未载明;惟既非夷官,即与夷商无异,断不能听其入城居住。兴廉即往向夷官金执尔言明错误,嘱令遵约搬移;金执尔索要照会,兴廉即引据原议条约照会金执尔,令在城外另行租赁。金执尔当将照会抄呈在粤夷酋呅咹查核,并复兴廉以“应否出城,须俟呅咹批回办理”。臣徐继畲当以夷人之不淮居住城内,确有原约可凭;现在金执尔既坚欲等侯夷酋呅咹回文,似不妨暂行从缓,且俟呅咹覆到再行图维。讵数日后,即有在城绅士仿照广东绅士前致夷酋书信之式缮写公启,交侯官县转致夷官,令讲经人作速搬出城外。旋有书院肄业生童谓神光寺係各生童会课之地,难容夷人租住,应各约会同至寺内与之讲理;公具告白,在城遍贴。又阖省士民亦贴有公白数十纸,其语意均与书院生童所贴告白约略相同。因之匪类人等即以“割取夷人首级”写列字条,粘贴数纸;希图乘机滋闹,藉得肆行搬抢。金执尔接到公启,当至侯官县署交给兴廉送还,仍约候呅咹批回再定。嗣见公白字条,复至臣徐继畲衙门两次投递申陈。先则剖诉缘由,求为保护;继以此事伊已具禀夷酋,可否不敢自主,乞候批回办理。臣徐继畲即一面批覆;一面与臣刘韵珂往返密商,均以闽省绅民果能同心协力与地方文武一气相承、不稍退缩,则众志成城,不但现住之讲经夷人驱逐甚易,即有比此重大之事当亦无求不得,尚何顾虑。无如福州民气孱弱--重利轻义、心志不齐,与广东情形迥不相埒;即就臣等前饬阻止进城及禁绝交易两事,已可概见。该夷目等驻闽已久,此等情形知之甚悉。若但以文人恐喝之词为胁制夷人之计,非为无益,实恐有损。且此时夷酋呅咹既以广东阻其进城,在江苏、天津投文申诉;凡属通商口岸纵或事事如常、假示和好,犹恐挑衅生端。若办理稍涉歧异,则该夷有词可藉,鲜不执为口实。况此次该夷之递约租房固属理曲,而兴廉之误行用印亦不得谓非差错;现在讲经夷人既已进屋居住,该繙译官金执尔又坚欲等候夷人回文再行定见,自须从缓设法,使之心愿情服,自行搬迁,方为正办。断不宜操之过急,致令别生枝节。臣徐继畲当饬该管府、县密谕生童各体此意,勿再肇衅;一面故示优容,以“讲经夷人现尚未得住处,岂忍逼令迁移,致使露处。但省中绅民既不甘愿,必虽日久相安;祗好在神光寺内暂行借住,不淮租赁。一俟城外觅有妥善房屋,即行退还”等语扎覆金执尔知照。刻下生童等均已默喻止息,该领事金执尔亦别无异词;仍由臣徐继畲密派兵役在于神光寺附近各处弹压巡防,以免匪徒乘间酿衅。至侯官县知县兴廉办理错误,咎有应得;若遽因此撤任,转使置身事外,并恐启外夷轻视之心。故由臣等先行饬司记过,仍责成该县从容布置,务令该夷人等自愿搬移;如或不知愧奋,办理始终失当,即当从严参办,以示惩儆。

再,臣刘韵珂接到夷酋呅咹照会,欲求採购台湾鸡笼山煤炭,以备火轮船之用。臣以“台湾非通商之地,该国船隻不应违约擅到。该处向不产煤,所有居民亦从无烧煤之事。鸡笼山为全台总脉,该处居民係闽、粤俩籍,性情强悍,保护甚严,久禁开挖以培风水,断非官员所能强勉;此事断不能行”照覆,并咨两广督臣徐广缙就近向该酋谕阻;一面飞咨台湾镇、道、府会督淡水厅团结民心,坚为防拒,使之无可觊觎。嗣后,该酋并无续渎。兹于六月初四日接据台湾镇、道、府会禀:本年三月二十六日有■〈口英〉咭唎火轮船一只驶进鸡笼口停泊,该处文武各员问其来意?据夷目哔哈■〈口戈〉囉嗦声称欲赴天津公干,船中缺少煤炭,求为代买;该文武覆以“此处本不产煤,且该绅民呈请严禁私开,山坡久已封禁,无从代买”。该夷语甚恭顺,随于三月三十日开船北驶。臣等复饬淡水文武时时密查:如有私挖煤炭者,立即杖毙,以杜勾串夷人之渐。谨奏。

奉硃批:‘另有旨。钦此’。

·军机大臣密寄闽浙总督刘、福建巡抚徐,道光三十年七月二十五日奉上谕:‘刘韵珂、徐继畲奏“■〈口英〉夷租赁城内房屋,现经设法筹办”等语,览奏已悉。■〈口英〉夷欲住福建省城之神光寺,侯官县知县遽将租纳用印,士民叠次呈控并公给该夷书信劝阻等情;前有人奏及此事,已降旨令刘韵珂等妥为晓谕矣。总之,通商定约,原期民夷两安。若办理稍有偏倚,必致激成事端;惟当恪守成约,不惟城内房屋未便听其居住,即城外租赁地方亦须查照成约,妥为安置。倘成纣之外稍有迁就,不独民心不服,即夷商亦有后患。该督等仍应密之又密、慎益加慎,勿存畏葸、勿涉张皇;务使夷衅不生,民心共顺,方为久远之计。地方官查有办理不善之处,即遵前旨严行参办,勿稍回护。至所称该夷欲求採购台湾鸡笼山煤炭一节,该督等以不应违约,正词拒绝;自是正办。仍当密饬文武加意防备,切勿稍存大意,致有疏虞。馀著照所拟办理。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以上见“英国档”七○~七一号文。

·二十六日(丙辰),徐广缙等片奏:

查呅酋回港,照常安静。特就现在行事观之,其中实在情形必须密有确据,方可见机操纵。兹特于本月十九日密购其新闻纸,内开:‘■〈口英〉国女主有书到港,传知大兵头呅■〈口翰〉。据称定日前往上海、天津察听中国新政,探访各省情形若何;并要用计将徐总督落职,万可进城。该兵头甚为留心,真係我国能人,务使国计有馀,大有益处;尤须和合中国百姓见机行事,亦不可勉强有失国体。各国夷人议论:呅■〈口翰〉前到上海无法入手,遣人赴津又不敢真正闹事;现已回港,甚属无味。闻天津港口外沙线甚多,竟将其火轮船搁浅,坏去右轮;船主威吧索银修补,呅■〈口翰〉允给二千圆在上海为之修好。并闻天津口内藏兵二万,乃中国最利害之兵;想係徐总督飞信安排,豫备打仗。又闻广东驻省之兵,操演枪砲甚严;叶巡抚与徐总督时常在公议堂暗中设计,必有豫防之策。呅■〈口翰〉连日在港招请商人,言福建港口不好,亏折甚多;因思另换台湾地方,作为港口。各国夷人又言此事固好,惟未审能否相安;且徐总督与叶巡抚时常密谋定计,此事恐亦大费周章。若要用兵,又无兵饷。而徐总督、叶巡抚未知何日始能调去,实在为难也’。为鬼为蜮,如见肺腑。臣等叠次具奏情形,多相符合。窃查呅酋人颇深沉,岂尚不知进城之势有不可;所以勉强为此者,无非虚张声势,做成竭力尽心之状,见好于其国王,以免■〈口德〉奠之排挤。即思换台湾为港口,亦不过私与夷商甫有此议,并未接其照会;殊不知各国夷人先已共料其势有难行也。谨奏。

奉硃批:‘另有旨。钦此’。

--见“英国档”七三号文。

·九月二十六日(甲寅),刘韵珂等片奏:

查台湾地方并非通商马头,亦非各国夷船应行经由之处。乃自道光二十六年以后,节据台湾镇、道禀报:淡水厅属之鸡笼山一带洋面,时有但s怞i船隻驶近游奕。臣等查知鸡笼附近各山有产煤处所,该夷火轮船隻需用此物;其频年驶往,未必不有所垂涎。因恐内地奸民贪利勾串,或竟私自採挖:均不可不防其渐。当经密行该镇、道转饬前任淡水同知曹士桂纠合各乡士民公同查禁,并刊立禁碑,严密防范在案。

本年二月驻福州夷目金执尔呈投■〈口英〉酋呅咹照会,果以採煤一事径行干请。经臣等备文照覆,正言拒止;复密饬该镇、道等固结民心,重申禁令,使之无可希冀。旋据该镇、道密禀,以委员会同淡水同知史密邀集绅民公议,严禁挖煤,立有禁约;复刊碑碣,重申厉禁等情。臣等自照会之后,时隔数月,虽未据呅咹再行渎请,福州夷目亦从未再提此事。惟该酋回至香港,后与在港商人私议:欲将福建港口易换台湾。是其因所求未遂,复欲藉词于亏折之多,易换港口;已可概见。

伏思海外岩疆,断难容异类杂处。但使台地文武联结绅民同心敌忾、协力防范,採煤之想即不复萌,即换港之议亦当中阻。臣等现复密谕该镇、道并由省派委干员前往会督该处文武,传集绅民,谕以大义、憷以利害,务令全台百姓亿万一心、互相查禁,并非官与作难;纵令贪狠狡黠,亦将颓然自失,藉口无由。并密饬该镇、道等查明各口要隘及夷船前撞礁石处所,相度形势,妥为布置;总期内无畏怯、外不张皇,镇静密防,不露形迹,以因我圉。如该酋呅咹竟以求换港口来闽投递文书,臣等自当坚执成约,明白理论,正词拒绝,使之无衅可寻;仍飞咨粤省一体驳饬,俾绝妄念而弭后患,仰副圣主保卫岩疆、谆谆告诫之至意。谨奏。

奉硃批:‘另有旨。钦此’。

·军机大臣字寄闽浙总督刘、福建巡抚徐,道光三十年九月二十六日奉上谕:“刘韵珂、徐继畲奏“揣度夷情”并“胪陈租住寺屋情形”各一摺,另片奏叠奉廷寄查办夷人租约用印地方官办理不善并拒绝採购台湾煤炭,又核议周天爵前陈思患豫防各等语。夷强租神光寺一事,几至激成衅端;降旨查办,不啻至再、至三。该督等既称该夷寂处萧寺,断难日久迁延;究竟何时方可搬去?前此何以听其任意阑入?事关绅民与夷人互相争执,该督等惟当持以镇静、出以公平,总期该二夷及早搬移,庶绅民均可相安。倘筹办终不妥协,竟至酿成事端,惟该督、抚是问。侯官县知县兴廉办理地方公事不知详慎,著即行革职。至该夷觊觎台湾,希冀採购煤炭并欲求换港口,自当与该处绅民联为一气,正言拒绝;仍坚执成约,明白理论。断不可稍涉迁就,致贻后患。总之,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朕为天下臣民主,不特封疆大吏陈奏不能逆料其虚诬,即绅民众论亦岂肯遽存漠视!该督等果能固结民心,外抚内防,筹及久远,自不致为士民藉口,转滋事端;若徒託空言,夷患未消、民情亦怨,试问身膺重寄,所谓“好恶同民”者安在耶?懔之!慎之!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以上见“英国档”一○二号及一○四号文。

·九月二十七日(乙卯),徐广缙、叶名琛奏:

臣等查本年正月内曾据呅酋照会,内称彼国火轮船需用煤炭,闻台湾鸡笼山有此出产,或劝谕民人自行装运来港售卖,抑或豫行挖掘、俟我国船到彼买运。臣等当经照覆:‘台湾係属隔省,本非所辖,断难允行。煤炭为日用所需,五口皆可随时採买’。力行斥驳去后。该酋在粤,并未续陈此事。嗣于五月内,复接闽浙督臣刘韵珂来咨:呅酋现有照会寄交在闽领事官转递,亦係往询此事;业经备文照覆:“闽省向不产煤,台湾鸡笼山似露煤苗,该处绅民屡次禀请封禁,万难相强”。早经正词拒绝,亦未闻在闽复申前说。大抵该夷性情,每因觊觎,先为尝试。如果剀切开导,自知事有难行,未尝不废然思返。

至臣等前次所奏购得新闻纸内载福建港口亏折甚多,欲换台湾地方为港口,本係呅酋与众商私相密议,游移未决。因係潜谋诡计,不敢不豫为陈明。数月以来,并未接据照会;随时查探,亦未闻该夷果有动静。因思■〈口英〉夷先于道光二十一年间直至台湾窥侗,经前任总兵达洪阿与前道姚莹督率义民大加惩创;该处民情素悍,随时皆可御侮,本属信而有徵。叹夷虽觉甘饵之可贪,究有前车之可鑑;恐未必遽尔轻举妄动,复蹈危机。如该夷在粤有潜往台湾之信,即行飞咨闽浙督臣赶紧防范;尤当示以镇静,不致别生枝节。谨奏。

奉硃批:‘另有旨。钦此’。

·军机大臣字寄钦差大臣两广总督徐、广东巡抚叶,道光三十年九月二十七日奉上谕:‘徐广缙、叶名琛奏“遵查夷人情形”一摺,夷酋呅咹前来採购台湾鸡笼山煤炭,该督接据照会,即力行斥驳;该酋在粤并未续陈,亦未闻在闽复申前说。其欲换台湾地方作为港口,现亦并无动静。惟夷情叵测,于成约之外稍淮通融,此端一开,势必妄生觊觎。昨已谕知刘韵珂豫为筹防;该督、抚仍当严饬文武加意防备,持以镇静,勿致别生枝节,是为至要。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以上见“英国档”一○五~一○六号文。

·十二月二十六日(癸未),徐继畲片奏:

查臣与督臣刘韵珂严饬侯官县兴廉密谕寺僧,不淮收其房租;并密谕城内外泥瓦、木石各匠头,不淮代夷人修理神光寺房屋。九月间,连日阴雨,两夷所住之房渗漏不堪;遍觅瓦匠,无敢往者。夷目星察理屡向该员兴廉恳觅匠人,该员答以“百姓不愿,断难相强。且神光寺无人收租,白住房屋,亦伤体面。不如搬去为妥”。该夷目无可如何,始称租屋原係小事,既係士民不愿、官府为难,若不搬移,恐伤和好。惟城外一时难得住处,应先搬至伊国繙译官所租赁之道山观暂住;即将神光寺交还,以免口舌。臣查乌石山之积翠寺房屋,自道光二十四年起,係■〈口英〉夷领事夷目李泰郭、阿利国、若逊、阚那接连租住;其东畔相连之道山观房屋,自道光二十五年起,係呅夷繙译夷目夏巴、巴理诗、马礼逊、金执尔接连租住。两处房产,俱在山坡,四无居邻。该夷因租赁已阅多年,绅民亦相安无事。今该夷目将两夷搬至伊处暂住,意在转圜,并非别租城内房屋;自不便过于较论,致令藉口。惟该夷目说定之后,又向委员声称日后欲在道山观建盖楼房;经臣饬驳不淮,故至今尚未定局。现仍令各委员及已革知县兴廉切实开导。

至该夷觊觎台湾,希冀採购煤炭并欲易换港口一节,臣与督臣刘韵珂于密行台湾镇、道之后,随密委候补知县丁锡畴赴台会同查办。该夷倘到台湾港口妄肆要求,务期官民联为一气,正言拒绝。现尚未据票覆,亦无接到夷酋呅■〈口翰〉照会。如该夷酋到福州讲说此事,臣当即坚执成约,明白理论;断不敢稍涉迁就,致贻后患。谨奏。

奉硃批:‘另有旨。钦此’。

--见“英国档”一三一号文。

·咸丰八年(一八五八)五月十八日(壬辰),桂良、花沙纳奏:

夷人之结怨于中国者,因自道光二十八年以后事事推託,置之不理;彼以为有冤莫诉。是以无论如何开导,总欲进京。现在天津夷务,一误于广东、再误于上海、三误于海口,故至此也。此时夷人窥破中国虚实,凡我国家艰难困苦情状,了如指掌;用敢大肆猖獗,毫无顾忌。所深幸者,■〈口英〉商■〈口额〉■〈口尔〉唫荣禄已极,尚无贪功之志;其所以如此为难者,皆其下威妥玛、李■〈口泰〉嘓辈为之。李■〈口泰〉嘓骄悍异常,虽前此啗以重利,仍于暗中陷害;万分可恶!若袭而杀之,恐立起兵祸;故未敢轻举耳。

此时欲主战者,大抵皆谓养廱贻患,不如决胜疆场。夷人藐视中国,非战不足以慑其气。虽船坚砲利,未必长于陆战;或乘其在内河而击之,可以制胜:其说似也。不知津口已为该夷所踞,小火轮船去城里许,夷人多半登岸佔住民房;一旦决裂,天津不战自失。说者曰:愿捐津郡城池,不可令其进京,且可免允内口多款。岂知夷人得天津后,得有巢穴,仍须带兵北窜;官军战胜,必将添调兵船,立图报复。其向各口骚扰,姑且勿论;万一关阻不住,竟近都门,战则不敢侥倖、怃则愈难为力。无论该夷彼时就抚,所愿愈奢;即照现在款目抚之,事已迟矣!况该夷枪砲迅利,前见夷兵在津郡爬城,其疾如梭;若抵都门,祸恐难测!此战之不可者,一也。天津民情汹汹,急欲夷人退船;再有数日不和,必将内变。附近天、河两府土匪以及各属盐枭,久欲观衅而动;一闻有警,盗贼四起,官军应接不暇。设或畿辅重地抢夺频仍,迁徙流离,载途盈道;月来天津民人搬运都中,近闻都中之人在外迁徙,讹言四起,民不聊生:此战之不可者,二也。直隶库款支绌,运、道各库帑项皆空。兵勇见贼多,易奔溃。火药有限,砲械无存。天津以北道途平坦,无险可扼:此战之不可者,三也。国家内匪未淨,外患再起;徵调既难,军饷不易:此战之不可者,四也。各夷及早就抚,迅议通商,则关税日充,兵饷有出;不抚而战,虽未闭关而税课有限,南军待哺嗷嗷,无从筹画:此战之不可者,五也。

奴才等非不知后患可虞,必应求万全无弊之策。然进既不可战、退又不可守,若不及早议抚,夷人固不容我耽延,津民亦时来请命,进退维谷。只得于两弊相形之中,聊为避重就轻之法。夷人之欲驻京,其意有二:一欲夸耀外国,好虚体面;一欲就近奏事,不受欺蒙,并非有深谋诡计于其间也。若有深谋诡计,何不多带兵船直行北窜!观其不敢害叶名琛,知有畏忌天朝之意;观其仍肯交还广东、即时退出海口,知无佔踞地方之心。若即时进京,虽人少亦甚不可。盖兵船未退,都中必致惊惶。今议一年始行复来,并不带兵。即数十人,亦不过如高丽使臣;国家待之以礼,彼伪钦差即与一品官平行,必无他意。且彼必欲挈眷,是仿古人之为质者;防范倘严,拘束甚易。夷性本属多疑,我愈不允,彼求愈坚;示以大方,或可不来。且以数十人深入重地,不难钤制。纵恐日久结匪,祸生不测;不知都城虽大,严为稽查,奸宄无从混迹。该夷雇工使用,必由官为经理;所雇之人,即可窥其动静。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无益,必将自去:此驻京之可从权允淮也。各口通商一节,该夷必欲仍在天津,矢口不允;据云非登州、牛庄两口,万不可易。查牛庄虽近盛京,而夷般寓难入口;且买卖无多,只有豆子一项,馀无货物可以贩运,该夷断不能在彼设立码头。登州口岸亦小,并难安设洋行。以此易换天津,聊为彼善于此。况台湾、淡水、潮州、琼州皆可往来贸易,虽非设立马头通商,生意已甚不小。至于内江通商,上止汉口、下至镇江,言明俟军务完竣再议,并不得逾三口。虽镇江只肯于一年后前往,而通商所在,该夷以买卖为重,决与河运无碍:此海口、内江之尚可从权允淮也。奴才等伏思该夷之与中国龃龉,均由疑虑所致。今番感激圣恩,从此待以宽大、永以诚信,果然永敦和好,可省国家兵力,亦是羁縻一法。若可到之处万不允许,该夷必将强去,转添许多枝节。所以内地游行,并非处处有多人前往;既有执照,即好查验。非係海疆省分,未必各处皆到;设或该夷心怀叵测,则分佈各处,剿灭转易。夷人最恐中国看伊不起,如果伊国自有匪类,且以为耻。昨因夜间有夷人在街市抢劫,登时被民人用砖石击退;次日经奴才等知照各夷,查出係■〈口英〉国兵丁,彼即自行严惩。将来许入内地,或能自爱,亦未可知:此游历州县之尚可从权允淮也。至于兵费一节,减至四百万两,仍归广东查办。税课一层,有必欲求减之处、有必欲议改之处,未免中国吃亏;而将来贸易宽广,或可以盈补绌。其馀条款,多係好争体面及整顿商船各事,于国体尚属无碍。■〈口英〉夷从前所求既多且难,说至二十馀日,剩至此数条,不容再为商量;今因内线可用,始得稍减两层。据云再提“改”字,决不敢言,惟有带兵进京。奴才等愿以身死,不愿目前凶燄扰及都城。若论其狂悖情节,万不甘与之讲和;思及天下大计,则不敢以激烈愤事。再四思维,天时如此、人事如此、全局如此,只好姑为应允,催其速退兵船以安人心。谨奏。

奉硃批:‘另有旨。钦此’。

--见“英国档”七三○号文。

·六月初九日(癸丑),王懿德等片奏:

再,淮署福建水师提臣赖信扬来文,内称:现驻厦门■〈口英〉咭唎国领事马礼逊,以该国公使现派柏姓夷酋驾火轮船欲往台湾收赎伊国遭风难夷,请移台湾镇、道饬属帮同细访,并请给文交伊带投;经提臣赖信扬等答以台湾并非通商马头,果有夷民漂流到彼,地方官自然体卹护送交还,令其不必前往。该领事坚欲索取公文带往,以便前进;复经赖信扬辗转理说。第恐该夷船骤然到台,请饬台湾镇、道豫为布置等因。并据兴泉永道司徒绪禀同前由。

臣等查粤省夷务尚未平定,兹该国夷酋欲赴台湾收觅难民,海外重地,难保无别生枝节。福州、厦门二口防务,亦关紧要;不敢以该处华夷现尚相安,稍弛警备。当此军务繁兴,堵剿吃紧;省垣内外,一律劝办团练,尚属认真。臣等惟有悉心商酌,豫筹密防;仍随时察看情形,相机妥办。谨奏。

奉硃批:‘知道了。钦此’。

--见“英国档”八○五号文。

·咸丰九年(一八五九)十月十五日(辛亥),何桂清奏:

淮闽浙督臣庆端咨:‘台湾地方时有夷船贸易,饬据福州府知府照会■〈口英〉、咪领事转谕各商毋再赴台。据■〈口英〉夷麦华陀覆称:■〈口英〉商不照和约交易,非关该领事之事等语;咨请照会该酋谕止’。即经臣照会卟噜嘶“俟定议换约后,再饬商船前往”;迄今查无一覆。

再,■〈口英〉、咈二酋仍无动静。惟探闻粤东夷商亦已指告卟噜嘶之办理不善,各夷商揣度该国王必将另派人来议和;又虑中国另生异议,亦必淮备兵船同来。其寻衅之处,有“不在天津而在盛京、山海关,计期总在明春”之说。谨奏。

奉硃批:‘另有旨。钦此”。

--见“英国档”一三二六号文。

·十一月十一日(丙子),何桂清奏:

至■〈口英〉、咈二夷如援“一体均霑”之例,请往潮、台二口并照咪夷完纳吨钞,臣自不便拒绝;惟有责令与咪夷一律照旧章完税,断不淮其牵混新章。若该酋等并无照会前来,则仍置之不议,以免迹涉求和;虽影射或不能无,尚不至有逾限制。

所有十月二十五日以前上海夷情,业于二十八日专摺驰奏。现据吴煦等禀:‘■〈口英〉酋卟噜嘶自得本国之信,颇鸣得意,屡传众商会议;因之讹言四起,上海人心益增疑惧。一俟探有确耗,视其意之所向,设法抵制’。将香港新闻纸禀呈前来。查核所称加利吉。打,即係印度所属之港;现在兵船自彼络绎而至,必有诡谋。惟有冀迟至上海一日,海运可以多出口一日;否则措手不及,诸务因之掣肘,真有不堪设想者。谨奏。

奉硃批:‘知道了。钦此”。

--“英国档”一三四七号文。   

猜你喜欢
  第三十二回 假仁袭义兵达江淮 易后废储衅传河洛·蔡东藩
  卷第二百七十二·胡三省
  卷之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南海监狱之黑幕·李定夷
  第六十八册 天命十年·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十八·纪昀
  一三四九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陆锡熊奏办理文溯阁书函排架情形片·佚名
  补后汉书年表目录·熊方
  齐纪·张居正
  十国春秋卷六十三·吴任臣
  沈恪传·姚思廉
  熊遂·周诒春
  卞福孙·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訦·唐圭璋

      訦字诚之,自呈山泽道人,晋江人,邴孙。绍兴十四年(1144)生。訦以祖荫,补承务郎,历大理正卿、权户部侍郎,坐忤韩侘胄罢。起除宝文阁待制。嘉定十三年(1220)卒,年七十七。   水调歌头   次琼山韵   足迹半天下,家说在琼川

  • 志第八 祭祀中·范晔

    北郊 明堂 辟雍 灵台 迎气 增祀 六宗 老子是年初营北郊,明堂、辟雍、灵台未用事。迁吕太后于园。上簿太后尊号曰高皇后,当配地,郊高庙。语在《光武纪》。北效在雒阳城北四里,为方坛四陛。三十三年正月辛未,郊。别祀

  • 第十六回 永安宫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弑·蔡东藩

      却说魏主焘驰还平城,饮至告庙,改元正平,所有降民五万余家,分置近畿,无非是表扬威武,夸示功绩的意思。魏自拓跋嗣称盛,得焘相继,国势益隆,但推究由来,多出自崔浩功业。浩在魏主南下以前,已为了修史一事,得罪受诛,小子于十四回

  • 卷之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九卷 帝王·缪荃孙

    楚项 籍项籍,字羽,下相人。梁兄子。长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才器过人。与季父梁避仇吴中。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奇之。梁起兵,籍为裨将,击斩会稽殷通。徇下县,时年二十四。从梁渡江,别攻襄城、城

  • 一一○一 直隶总督刘峩奏奉旨送往文津阁全书已全数运至热河折·佚名

    一一○一 直隶总督刘峩奏奉旨送往文津阁全书已全数运至热河折【真按:文津阁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乾隆五十年五月初八日直隶总督臣刘峩跪奏,为奏明事。窃照前准武英殿修书处咨会,奉旨送往热河文津阁陈设四库全书,奏明于

  • 徐世淳传·张廷玉

    徐世淳,字中明,浙江秀水人。父徐必达,字德夫,万历二十年(1537)进士,曾任溧水县知县,筑石血湖堤,奏除齐泰姻戚子孙军籍二十六家。升吏部考功郎中,与吏科给事中储纯臣共同进行官吏考核。纯臣受贪官的贿赂,在考核京官时,必达奏报纯

  • 卷之八十六  君子堂日詢手鏡上(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君子堂日詢手鏡,二卷(別本有作一卷者),未著撰人姓氏。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明顧氏文房叢刻本、明紀錄彙編本皆作王濟撰。濟,字伯雨,號雨舟,烏程人,官至廣西橫州判官。事蹟詳國朝獻徵錄卷一0一本傳。) 君子堂日詢手鏡

  • 题记·王士点

    丙寅五月,仲鱼孝廉为予从吴中购得此志,其卷数门类与十驾斋养新录所载悉同,惟叶数养新录共二百六十五叶,而此计二百六十八叶,岂宫詹所见本尚有阙叶欤?此本舛错甚多,予虽以意校,终未能释然,复属仲鱼访之三吴藏书家,率与此本无异,仍

  • 卷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七十礼部二十九宴礼大宴仪一诸司职掌一是日尚宝司设御座于奉天殿锦衣卫设黄麾于殿外之东西金吾等卫设护卫官二十四员于殿东西教坊司设九奏乐歌于殿内设大乐于殿外立三舞杂队于殿下光禄寺官设酒亭

  • 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对以庇族第十二·晏婴

    晏子使鲁,见昭公,昭公说曰:“天下以子大夫语寡人者众矣,今得见而羡乎所闻,请私而无为罪。寡人闻大国之君,盖回曲之君也,曷为以子大夫之行,事回曲之君乎?”晏子逡循对曰:“婴不肖,婴之族又不若婴,待婴而祀先者五百家,故婴不敢择君。

  • 卷四·孙奇逢

    学而第一学而时习章开口説学字所学何事便是要尽人以合天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时刻间断即与天不似夫子愤忘食乐忘忧自十五至七十完此一件事不得人知固乐人不知亦不愠此是圣人遯世无闷地位下面节节皆时习中事 杨龟山云学

  • 第十章 5·辜鸿铭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辜讲当他(孔子)不得不拿着国君的权杖时,他会弯下腰就好像那权杖显得非常沉重。权杖的位置不会高于额头,也不会低于胸部,满脸小心敬

  • 斥欧阳竟无之魔说·印光

    接手书,知阁下卫道之心,极其真切。而彼欲为千古第一高人之地狱种子,极可怜悯也。《起信论》之伪,非倡于梁任公,乃任公承欧阳竟无之魔说,而据为定论,以显己之博学,而能甄别[1]真伪也。欧阳竟无乃大我慢魔种,借弘法之名,以求名求

  • 卷第五十八·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五十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六 【经】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

  • 葆光集·尹志平

    诗集。元尹志平撰。三卷。志平,沧洲(今河北沧县)人,为丘处机弟子,袭掌道教十三年,或与道友唱和,或述怀遣兴,集而成书,取名于所居“葆光轩”。依次为七言绝句二百五十余首,五言诗四十六首,古调诗三首,语录、直言各一则;词一百五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佚名

    道德真经广圣义节略。原题《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按此书卷首《外传》及正文内容,系据唐人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加以节略改编而成。改编者不知为谁,今暂据内容报定经名。其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