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一 不静的“静园”

一九二九年七月,我从日租界官岛街的张园,迁到协昌里的“静园”。这是租的安福系政客陆宗舆的房子,原名“乾园”,我给它改了名字,是含有一层用意的。

北伐后,国民党的势力伸到了北方,和我有交情的军阀纷纷垮台,被我寄托过希望的东三省,宣布“易帜”。张园上下因此一度感到一片悲观失望。一部分遗老门客作鸟兽散了,和我厮守着的近臣们,除了郑孝胥和罗振玉等人之外,几乎再没有别人谈论什么复辟。像陈宝琛这样的人,从前嘴边上挂着的“天与人归”、“卧薪尝胆”的话,也不说了。人们惟一考虑的问题,是得到了江山的新王朝,将会怎样对待我这个末代皇帝。我自己陷入了深沉的忧虑之中。但是,这种情形并没有继续多久。我们很快就看到,五色旗才摘下来,打着青天白日旗的人又彼此厮杀起来,今天甲乙联合反丙,明天乙丙又合作倒甲,情形和从前并没有什么两样。蒋介石所达到的“统一”,越看越不像那么回事,蒋介石脚底下的江山,越看越不像料想中的那么稳固。张园有了绝路逢生之感,不免渐渐重温旧梦,觉得“定于一”的大业,似乎仍然非我莫属。不但遗老和门客们后来恢复了这个论调,就连每周“进讲”时局的日本参谋们,也不避讳这种观点。我把新居取名“静园”的意思,并非是求清静,而是要在这里“静观变化,静待时机。”

静园里日日望着,月月盼着。一九三一年的夏天,真盼来了消息。

“九一八”事变前的两个月,在日本东京“学习院”读书的溥杰正待回国度假,忽然接到鹿儿岛来的一封信。鹿儿岛驻军某联队的吉冈安直大队长,曾经是天津日军司令部的参谋,常到张园来讲说时局,与溥杰也认识,这时他向溥杰发出邀请,请溥杰到鹿儿岛做几天客,然后再回国。溥杰应邀到了鹿儿岛,受到了吉冈少佐夫妇的殷勤招待。到了告别的时候,吉冈单独对溥杰神秘而郑重地说:“你到了天津,可以告诉令兄:现在张学良闹的很不像话,满洲在最近也许就要发生点什么事情。……请宣统皇帝多多保重,他不是没有希望的!”七月十日溥杰到了天津,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七月二十九日,日本华族水野胜邦子爵前来访问,在郑孝胥和溥杰的陪侍下,我接见了他。在这次平常的礼貌的会见中,客人送了我一件不平常的礼物:一把日本扇子,上面题着一联诗句:“天莫空勾践,时非无范蠡”。

原来溥杰回国之前,水野子爵亲自找过他,接洽送扇子的事,因此,溥杰明白了这两句诗的来历,并且立即写信报告了我。这是发生在日本南北朝内乱中的故事。受控制于镰仓幕府的后醍醐天皇,发动倒幕失败,被幕府捕获,流放隐歧。流放中,有个武士把这两句诗刻在樱树干上,暗示给他。后来,这位日本“勾践”果然在一群“范蠡”的辅佐下,推翻了幕府,回到了京都。以后即开始了“建武中兴”。水野说的故事到此为止,至于后醍醐天皇回京都不过三年,又被新的武士首领足利尊氏赶了出来,他就没再说。当然,那时我也不会有心思研究日本历史。重要的是,这是来自日本人的暗示。那时正当“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东北局势日益紧张,我的“重登大宝”的美梦已连做了几天晚上。这时来了这样的暗示——无论它是出于单纯的私人关怀,还是出于某方的授意——对我说来,事实上都是起着行动信号的作用。

“九一八”前后那几天的静园动态,郑孝胥日记里留下了一些记载:

乙亥初六日(九月十七日)。诣行在。召见,商派刘骧业、郑垂往大连。……

丙子初七日(九月十八日)。诣行在。召见,咨询出行事宜。

丁丑初八日(九月十九日)。日本《日日新闻》送来号外传单云:夜三时二十三分奉天电云:中日交战。召见刘骧业、郑垂,命刘骧业先赴大连。作字。遇韬庵(陈宝琛),谈预料战事恐复成日俄之战。午原(刘骧业)来,求作书二纸,遗满铁总裁内田及日军司令本庄。大七(郑垂)往行日领馆。云:昨日军已占奉天,华军自退,长春亦有战事。……

戊寅初九日(九月二十日)。诣行在。进讲。报言日军据沈一陽一,同时据长春、营口、安东、辽一陽一。东三省民报送致十八号,报中毫无知觉。……

己卯初十日(九月二十一日)。诣行在。进讲。蒋介石返南京,对日本抗议,张学良令奉军勿抵抗。……佟揖先(济煦)来,自言欲赴奉天,谋复辟事。余曰:若得军人商人百余人倡议,脱离张氏,以三省、内蒙为独立国,而向日本上请愿书,此及时应为之事也。……

我从一听见事变的消息时起,每分钟都在想到东北去,但我知道不经日本人的同意是办不到的。郑孝胥对我说,沈一陽一情况还不明朗,不必太着忙,日本人迟早会来请皇上,最好先和各方面联络一下。因此我决定派刘骧业,去找日本人在东北的最高统治者内田和本庄。另叫我的管家头目佟济煦,去东北看看遗老们那边的情形。这时商衍瀛也想去找那些有过来往的东北将领。这些办理“及时应为之事”的人走后,过了不久,郑孝胥的话应验了,关东军派人找我来了。

九月三十日下午,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部通译官吉田忠太郎来到静园,说司令官香椎浩平中将请我到司令部谈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告诉我不要带随从,单独前往。我怀着喜事临门的预感,到了海光寺日本兵营,香椎正立在他的住宅门外等着我。我进了他的客厅,在这里我看见了两个人恭恭敬敬地站着,一个是长袍马褂的罗振玉,另一个是穿西服的陌生人,从他鞠躬姿势上就可以看出是个日本人。香椎介绍说,他是关东军参谋板垣大住派来朝见我的,名叫上角利一。介绍了之后,香椎就出去了。

屋子里只剩下我们三个人。罗振玉恭恭敬敬地给我请过安,拿出一个大信封给我。这是我的远支宗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张作相的参谋长熙洽写来的。张作相是兼职的吉林省主席,因为到锦州奔父丧,不在吉林,熙洽便利用职权,乘机下令开城迎接日军,因此,他的日本士官学校时代的老师多门师团长的军队,不费一槍一弹,就占领了吉林。他在信里说,他期待了二十年的机会,今天终于来到了,请我匆失时机,立即到“祖宗发祥地”主持大计,还说可以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先据有满洲,再图关内,只要我一回到沈一陽一,吉林即首先宣布复辟。

罗振玉等我看完了信,除了重复了一遍信中的意思,又大讲了一番他自己的奔走和关东军的“仗义协助”。照他说,东北全境“光复”指日可待,三千万“子民”盼我回去,关东军愿意我去复位,特意派了上角来接我。总之是一切妥善,只等我拔起腿来,由日本军舰把我送到大连了。他说得兴高采烈,满脸红光,全身颤动,眼珠子几乎都要从眼眶子里跳出来了。他的兴奋是有来由的。他不仅有熙洽的欲望,而且有吕不韦的热衷。他现在既相信不久可以大过其蟒袍补褂三跪九叩之瘾,而且看到利润千万倍于“墨缘堂”的“奇货”。他这几年来所花费的“苦功”,后来写在他的自传《集蓼编》里了:

予自辛亥避地海东,意中日唇齿,彼邦人士必有明辅车之相依,燎原之将及者,乃历八年之久,竟无所遇,于是浩然有归志。遂以己未(1919年)返国,寓天津者又十年,目击军人私斗,连年不已,邪说横行,人纪扫地,不忍见闻。事后避地辽东又三年。衰年望治之心日迫,私意关内麻乱,无从下手,惟有东三省尚未糜烂,莫如吁恳皇上先拯救满蒙三千万民众,,然后再以三省之力,戡定关内。惟此事非得东三省有势力明大义者,不能相期有成。乃以辛未(1931年)春赴吉林,与照君格民(洽)密商之。

熙君夙具匡复之志,一见相契合,勉以珍重待时。又以东三省与日本关系甚深,非得友邦谅解,不克有成。故居辽以后,颇与日本关东军司令官相往还,力陈欲谋东亚之和平,非中日协力从东三省下手不可;欲维持东三省,非请我皇上临御,不能洽民望。友邦当道闻之,颇动听。

关于罗振玉在一九二八年末搬到旅顺大连以后的活动,他曾来信大略向我说过,那时在郑孝胥和陈宝琛等人的宣传下,我对这个“言过其实,举止乖戾”的人,并没抱太大的希望。正巧在几个月之前,他刚刚又给我留下了一个坏印象。几个月以前,他忽然兴冲冲地从大连跑来,拿着日本浪人田野丰写的“劝进表”对我说,田野丰在日本军部方面手眼通天,最近与一个叫高山公通的军界宿耆共同活动,得到军部的委托,拟定了一个计划,要根据所谓“赤党举事”的情报,派谢米诺夫率白俄军在日军支援下乘机夺取“奉天”,同时将联络东北当地官吏“迎驾归满,宣诏收复满蒙,复辟大清”。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希望我拿出一些经费给他。我听了这个计划,很觉蹊跷,未敢置信。过了两天,日本驻北京的武官森赳忽然来找郑孝胥,要我千万不要相信田野丰的计划,郑孝胥连忙告诉了我,并且把罗振玉又攻击了一顿。这件事情才过去不久,现在罗振玉又来和我谈迎驾的问题,我自然不能不有所警惕。

我瞧瞧罗振玉,又瞧瞧生疏的上角利一,心中犹豫不定。显然,罗振玉这次的出现,与以往任何一次不同,一则谈话的地点是在日军司令部,同来的还有关东军板垣大住的代表;二则他手里拿着照治的亲笔信;再则,前一天我从大连报纸上看到了“沈一陽一各界准备迎立前清皇帝”的新闻,天津报上不断登载的中国军队节节退让,英国在国际联盟袒护日本的消息。看来日军对东北的统治是可能实现的,这一切都是我所希望的。但是,我觉得这件事还是和陈宝琛、郑孝胥他们商量一下的好。

我向罗振玉和上角说,等我回去考虑一下再答复他们。这时,不知躲在哪里的香推出场了,他向我表示,天津的治安情形不好,希望我能考虑关东军板垣大住的意见,动身到东北去。他这几句话,使我在坐进汽车之后,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像是假的。我的疑惑已经完全为高兴所代替了。不料回到了静园,马上就碰见了泼冷水的。

头一个表示反对的是陈宝琛,追随他的是胡嗣瑗、陈曾寿(婉容的师傅)。他们听了我的叙述,立即认为罗振玉又犯了鲁莽乖戾的老病,认为对于关东军的一个大住的代表,并不能贸然置信。他们说,东北的局势变化、国际列强的真正态度,以及“民心”的趋向等等,目前还未见分晓,至少要等刘骧业探得真相之后,才能决定行止。听了这些泄气话,我颇不耐烦地直摇头:

“熙洽的信,决不会说谎。”

八十四岁的陈宝琛听了我的话,样子很难过,任了一阵之后,很沉痛地说:

“天与人归,势属必然,光复故物,岂非小臣终身之愿?惟局势混沌不分,贸然从事,只怕去时容易回时难!”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 后妃上·房玄龄
  第二十四回 往复贻书囚使激怒 仓皇挽粟遇伏失粮·蔡东藩
  卷第六十四·胡三省
  元统元年进士录·佚名
  卷十·陈继儒
  两汉刊误补遗卷二·吴仁杰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九·佚名
  卷之二十五·佚名
  卷之九百四十二·佚名
  第四卷 仓库 善堂·缪荃孙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七·阿桂
  两汉笔记卷十二·钱时
  汉王朱高煦传·张廷玉
  卷十六·陆宗楷
  南史识小录卷五·沈名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五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六十九首 【起熙宁壬子以後通守钱塘作 施注缺今补】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 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遇

  • 卷一·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一宋 范成大 撰行路难赠君以丹棘忘忧之草青棠合欢之花马脑游仙之梦枕龙综辟寒之宝纱天河未翻月未落夜长如年引春酌昔人安在空城郭今夕不饮何时乐西江有单鹄行西江有单鹄托身万里云猥为稻粱谋

  • 卷十·喻良能

    钦定四库全书 香山集卷十      宋 喻良能 撰七言律诗 题确山梵安寺 确山风物似齐山谁着精蓝乱石间僧梵四时看紫翠轩窻终日对孱顔暂容借榻松风惬更欲题诗藓壁悭老我还思十年事飞来峰上晓跻攀 监湖道中口占 轧

  •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脱脱

        圣宗五   十六年春正月乙丑,如长泺。二月庚子,夏国遣使来贡。丙午,以监门卫上将军耶律喜罗为中台省左相。三月甲子,女直遣使来贡。乙亥,鼻骨德酋长来贡。夏四月癸卯,振崇德宫所隶州县民之被水者。丁未,罢民

  •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七·阿桂

      太宗文皇帝【崇徳四年己卯四月至十二月】  崇徳四年夏四月辛丑征明两翼军凯旋睿亲王多  尔衮等迎  驾于沙岭堡  先是三月丙寅奉命大将军睿亲王多尔衮右翼安平贝勒杜度等自军中遣兵部啓心郎占巴鄂谟克图巴

  • 卷之二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总统寿辰祝嘏记·李定夷

    民国三年九月十六日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寿辰。袁大总统自就任正式总统以来,此其第一次寿辰也。大总统本诞生于前清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此次以九月十六日为寿辰,盖以清时用阴历,民国用阳历,月日时有参差。当

  • 世家卷第十四 高丽史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睿宗三。○(乙未)十年春正月壬申朔放朝贺。癸酉宴辽横宣使于干德殿。乙亥宴落起复使于干德殿。丙子辽遣观察使高庆顺来贺生辰。戊寅宴辽

  • 四十三、木刻杂志·包天笑

      上文说过:我们的励学会同志有两个志愿,一是由励学会出一种月刊,一是开一家小书店。现在东来书庄成立,开小书店的志愿已遂了,便想到出月刊的事了。但是出月刊第一件就发生麻烦的事,因为苏州没有铅字的印刷所,除非编好了拿

  •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司马迁

    王延海译注【说明】本文记述东越的变迁史实,可分为两部分。前段写秦末汉初时,东越由郡县变为闽越国和东海国,句践的后裔无诸成为闽越王,摇成为东海王。后来,东海王助汉诛杀叛乱首领吴王濞而迁处江淮间。馀善杀闽越王郢而得

  • 朱纨传·张廷玉

    朱纨,字子纯,长洲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封官景州知州,调到开州。嘉靖年初期,迁南京刑部员外郎。历四川兵备副使。与副总兵何卿共同平定深沟诸砦番。五迁到广东左布政使。二十五年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第二年

  • 卷二百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一经籍考【十一】史【奏议 杂史 传记】【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以章奏自为一门次於集部别集之後然论事之文有关国政且与记传互考为易自应归

  • 卷十九·长孙无忌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十九唐 长孙无忌等 撰贼盗三【凡一十七条】盗大祀神御物诸盗大祀神御之物者流二千五百里【谓供神御者惟帐几杖亦同】其拟供神御【谓营造未成者】疏义曰盗大祀神御之物公取窃取皆为盗大祀谓天

  • 指物论第三·公孙龙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谓指乎?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 可。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天下无指而

  • 第24章&nbsp;祭义·戴圣

    祭祀的次数不能太频繁,太频繁就会使人感到厌烦,有厌烦之心就是对神不敬。祭祀的次数也不能太稀少,太稀少就会使人怠惰,有怠惰之心就会导致忘掉祖先。所以君子按照天的运行规律,春天举行钓祭,秋天举行尝祭。秋天来了,霜露覆盖

  • 大人先生传译文·阮籍

    大人先生大概是一位德高的老人,不知晓他的姓氏名字。他叙述天地的开始,说起神农氏、黄帝的往事,都清楚明白。没有人知道他的生命岁数。他曾经住在苏门山,所以世人有的说他悠闲。他修养性情,延长寿命,和大自然一样生辉。他看

  • 桓公·桓公十四年·左丘明

    【经】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传】十四年春,会于曹。曹人致饩,礼也。夏,郑子人来寻盟,且

  • 四书正误卷一 大学·颜元

    大学章句序先生辈何不如此学,如此教?【第三段】孔子与三千人习而行之,以济当世,是圣人本志本功;删述是老来无奈何方作底,朱子认作诵而传之,误矣。【第五段】大学在记中通是一篇,而朱子务将古人书装裁就训诂式样,分作十一章,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