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七

  太宗文皇帝【崇徳四年己卯四月至十二月】

  崇徳四年夏四月辛丑征明两翼军凯旋睿亲王多

  尔衮等迎

  驾于沙岭堡

  先是三月丙寅奉命大将军睿亲王多尔衮右翼安平贝勒杜度等自军中遣兵部啓心郎占巴鄂谟克图巴图鲁硕尔兑等赍疏至松山军营

  太宗览右翼疏无威大将军贝勒岳托名大惊问占巴等奏言贝勒岳托及辅国公玛瞻俱病卒

  太宗恸哭乆之

  命且勿使礼亲王知左翼多尔衮疏曰臣等率兵毁明边闗而入两翼兵约防于通州河西由北边过燕京至涿州分兵八道一沿山下一沿运河中六道于山河中间长驱并进燕京迤西千里内六府俱已蹂

  躏至山西界而还复至临清州渡运粮河攻破山东济南府至京南天津卫克城四十余座降者六城败敌十七阵俘获人口二十五万七千八百八十右翼杜度疏曰臣等从燕京西至山西界南至山东济南府共克九城降者二城败敌十六阵杀其二总督及守备以上官共百余员生擒一亲王【朱由□】一郡王【朱慈颍】一奉国将军【朱慈党】俘获人口二十万四千四百二十有三金四千余两银九十七万七千四百两有竒次日集众宣示两翼捷音越十日睿亲王多尔衮安平贝勒杜度等遣往迎大军之武拜希尔根等赍疏还奏左翼军从迁安县凯旋经太平寨出青山闗明兵子闗上迎战又以兵袭我后为我军击败十一阵获马一百七十有二于三月初七日已尽出边右翼军出明边青山口恐左翼军出口时有敌兵来拒从太平寨遣管旗大臣叶臣谭泰率领将士往夺其闗共败敌十三阵获马六十匹亦于三月十一日尽出边丙子遣官还

  盛京

  谕留守郑亲王济尔哈朗曰征明两翼军约三月尽四月初可还盛京令每旗一章京每牛录一拨什库赍饷往迎大军及俘获人口不论甲士厮卒每人约携十人口粮仍选识路之人令其前导从藩城浑河一路往迎乙

  酉左翼军回

  盛京夏四月己亥右翼军以岳托玛瞻丧至殡岳托于城外西南隅其福晋从死焉至是

  车驾将还留守郑亲王济尔哈朗同凯旋王贝勒等于城

  外四十里迎

  太宗至沙岭旧边外五里凯旋王贝勒等先令都察院承政阿什达尔汉兵部承政伊逊吏部参政觉罗萨璧翰等于道傍跪奏曰右翼扬威大将军贝勒岳托辅国公玛瞻病卒于军中

  太宗哭之下马席地坐礼亲王代善痛哭仆地

  太宗哭良乆复上马谓代善曰此非可乆驻之所也姑且还家哭之因

  命左右扶代善上马

  太宗哭且行代善复哭仆于马下

  太宗立马以待令二人扶掖乘马而行至沙岭堡诸王贝

  勒道傍跪迎

  太宗下马入行幄坐而痛哭以茶酒遥奠岳托毕诸王贝勒等行三跪九叩礼睿亲王多尔衮等跪奏臣等往征明国仰荷

  皇上威福毁其边墙破其城堡所至之地纵横无敌今已

  奏凯还朝遂以次至

  御前行抱见礼

  回銮至

  盛京不入宫

  御崇政殿遣王以下诸大臣诣岳托丧次奠酒比日暮复命乃回宫

  辍朝三日追封岳托为克勤郡王

  赐驼五马二银万两【康熙二十七年十一月】

  【圣祖仁皇帝命立碑以纪其功乾隆四十三年正月皇上追念忠勋

  命配享           太庙以现袭之平郡王复封号曰克勤】并遣贝子以下及

  大臣等往奠玛瞻丧次

  赐驼马各一银二千两【礼亲王代善第六子无嗣】

  赐礼亲王以下及诸大臣驼马银两其出征将士分别赏赉有差

  五月丙子郑亲王济尔哈朗自锦州师还

  先是四月壬子

  太宗遣前锋将领锡特库沙尔琥达等率官二十员甲士百四十人往略砍木烧炭之人并取牲畜锡特库等至锦州遇敌兵击败之获人口二十有二牛百有九驴二十有三以还

  命以所获

  赐同往将士己未复

  命郑亲王济尔哈朗率贝子等及诸将士往略明锦州松山杏山等处济尔哈朗自军中奏报入边以后败明兵九次俘获人口牲畜二千三百有竒至是师旋以所获驼马呈献

  太宗酌纳之余皆分

  赐王贝勒大臣及朝鲜国王子李李淏续顺公沈志祥

  等并出征各官有差

  庚辰叙张家口开市功

  太宗于三年六月内遣达雅齐塔布囊伟宰桑侍卫诺木图伟徴率喀喇沁部毕喇什拉什希布等往明宣府北张家口与镇守官议岁币一如与喀喇沁贝勒之数并开关互市至是叙其功授达雅齐等世职加袭二次

  赐喇嘛伟徴囊苏貂裘一领银百两仍

  赐号伟徴达尔汉囊苏六月乙卯以牛录章京武达哩山津亦曽与明人创议开市有功陞世职一等加袭二次

  六月戊子

  赉锦州降人博塔汉布尔哈图等

  博塔汉布尔哈图等自锦州来归

  赐以妻室奴仆房舍马牛縀布等物并

  赏给军前来归之生员茅瑞庭李天泽各人口十六牛四

  丙申分汉军为四旗

  先是汉军止二旗以石廷柱马光逺分领之防石廷柱马光逺于征明时铸礮子不坚及攻台诡称礮子已尽下刑部议罪

  太宗命大学士希福范文程刚林等赦廷柱光逺罪分二旗官兵为四旗每旗设领旗大臣一员梅勒章京二员甲喇章京四员牛彔十八员正黄旗以马光逺领之马光辉张大猷为梅勒章京戴都崔应泰杨名逺张成徳为甲喇章京正白旗以石廷柱领之达尔汉金维城为梅勒章京金玉和佟国防佟岱为甲喇章京正红旗以王世选领之吴守进孟乔芳为梅勒章京金砺郎绍贞王国光臧国禄为甲喇章京正蓝旗以巴延领之李国翰佟图赉为梅勒章京张良弼曹光弼刘仲锦李明时为甲喇章京初两旗纛色皆用元青至是改马光逺纛以元青镶黄石廷柱纛以元青镶白王世选纛以元青镶红巴延纛纯用元青

  戊戍定宗室阵伤加赏例

  兵部承政伊逊参政叶克舒以公屯齐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出征被创奏请

  赏赉

  太宗命于定例外加

  赐屯齐银百两嗣后凡公等被创俱照此例若宗室被创加赏二等觉罗被创加赏一等着为令

  辛亥查销明国敕书

  初满州隣近之哈达叶赫乌拉辉发防古诸国俱受明国敕书输岁币至是以诸国归附教令一统明国敕书不应复存

  命大学士希福范文程学士罗硕瑚球额色赫等悉收之

  焚于

  笃恭殿前

  秋七月丁巳修书与明国通好

  是日遣前锋将领努山瑚密色布丹巴兰鄂谟克图鄂硕苏尔徳锡特库率每旗前锋五人章京四人甲士百人防送把总徐文师太监王朝进张福禄等至十三站与明崇祯帝

  书曰朕见尔国军民涂炭实惕于心屡欲通好以享太平之福曽与袁崇焕及宣大边臣言之不啻再三奈尔国不从轻视民命乐于搆兵以致失地丧师死亡百万此非朕杀之实尔君臣自杀之也倘两国通好此祸何从而来若谓朕之言和乃愚诱之计前此曾见朕既与人和复有背盟之事耶且朕又何所迫而以计相诱也尔纵自谓防朕之计则得矣能保城池不失陷军民不覆没耶虽然朕今犹愿与尔国通好也若果以礼交懽则朕为大清尔为大明各君其国又何崇卑上下之可争自古天下非一姓所常有天运循环帝王代嬗有未成而中废者有既成而复败者

  皇天无亲善则培之否则倾之如和事果成则俘获之亲王郡王奉国将军等一切释还否则尔既骨肉之罔念朕养仇敌以何为朕实从民命起见

  天地自能鉴之若疑朕既常言修好何又兴兵不已试思和议未成何所据而罢兵必彼此定议誓告

  天地然后可以罢兵息民矣【附阵获明徳王朱由□等上崇祯帝疏曰臣等世受国恩经今七世奈臣罪恶滔天失守封疆百姓涂炭臣罪何逭自被擒以来大清】

  【圣上未尝加害皆推主上之情面也臣等日夜翘首専望施仁慈之恩念宗派之谊或两国通和或赎臣等得归故土臣六世祖茔再得奉祀万世顶戴阵获总督太监冯允升致明当事各官书曰允升于十月十五日阵前被擒现在沈阳今欲议和常人尚惜生灵允升可不念民命如两国通好亲王回国升等还朝干戈平定生灵幸甚先有几次去议和之人及文书俱不能至御前此畨万不可隠蔽有误国事允升不得面君祈将此书抄誊转奏】

  八月己丑授宗室封爵

  太宗加恩宗族锡以封号授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

  奉国将军等爵俾子孙世袭各

  赐诰命

  辛亥以镇国公扎喀纳等疎脱逃人降罚有差先是

  太宗命镇国公扎喀纳辅国公杜尔祜等率八旗官兵出

  戍

  谕之曰尔等此行当慎加防守修治弓矢器械勿忘习射勿图闲居虽有勇士器械不精亦无用也藩城新城各有援兵二百当预与之约有事速来应援嗣因内大臣多尔济下防古人三汉人一携马五匹自伊噜地方逃去

  太宗命扎喀纳等布兵于藩城屏城间伺之复

  谕以逃人必从彼路而出当急追获之时扎喀纳等以戍

  期将代还至途中闻

  命复回既而逃人果从此出先获其马二匹追至哲尔里克地方以泥淖难行遂还兵部以扎喀纳等疎脱逃人奏

  太宗御崇政殿

  召集王贝勒贝子文武大臣令扎喀纳等跪于殿前亲讯之

  谕诸王贝勒等曰朕向有定制凡追逃人先冲散其党使彼各自分窜我兵稍休不必急遽俟其疲之睡卧然后追之不逺即当就擒若未见逃人则分兵一半循踪追捕一半从间道出其前截之尔等岂未闻此言乎诸王

  贝勒等皆奏曰臣等向皆闻之

  太宗复责扎喀纳等曰尔等纵不能穷追亦必追至锦州大淩河广宁而后还即不然亦当选捷健少壮者执弓挟矢伏于必经之路尔等前往广宁一带山下伺之如此则逃人岂能如雁鹜飞翔水际耶一登陆则必获之无得脱者矣奈何近绕藩城即自哲尔里克而还耶昔茂明安部下五贝勒逃已三月库鲁克达尔汉阿赖率外藩防古兵追至阿古库克特勒地方斩其兵八百从人千余全获其家口牲畜又招服喀木尼堪部叶雷等阅八月始还【事见天聪十年三月】后叶雷复逃锡特库追至北海斩之亦阅七月始还【事见崇徳二年六月】尔等即不能追获逃去七八月之人乃纵逸方出境之人以彼较此当何如耶于是诸王大臣等议扎喀纳等疎脱逃人之罪得

  防分别降罚

  九月甲戍封朝鲜国王长子李为世子

  朝鲜国王李倧以国中臣民愿立长子李为世子不敢擅専请

  命于朝事下礼部议覆

  太宗如所请封李为朝鲜国王世子即于

  盛京

  赐以诰命仍

  赐蟒縀一端素縀九端

  丙子颁赏马匹

  先是七月乙亥

  太宗召集诸王贝勒大臣等

  命大学士刚林范文程学士罗硕等宣

  谕曰天生马牛所以供驱策备耕种也今国家荷承天庥外藩贡马既多牧场又复蕃庶不以与人将安用之朕欲以马千匹分给众人自公以及管旗大臣下逮甲士不论满洲古汉人有愿冲锋破敌先登拔城为国効力者概准给与其或以既领马匹恐不能効力行间致被稽察此不必虑也夫伊等果有心报効何事不可有为又或以从前未有显绩不敢领马不知既往之事朕所弗究嗣后果能自効未为迟也凡愿领马者俱着赴兵部报名至是以浩齐特部巴琫土谢图来朝贡马

  太宗复出内廏马千匹以百一十七匹

  赐御前应赏者余八百八十三匹

  命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大臣等俱诣演武场酌量分别赏赉又出官马千五百九十二匹不论牛彔多寡令二十

  旗均分散给牛彔中贫乏无马者

  十一月甲寅朔肃亲王豪格【九月己巳复爵】等败明兵于宁逺北山冈

  先是九月癸酉

  太宗命武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安平贝勒杜度等率将士往略锦州宁逺十月丙戌复

  命肃亲王豪格贝勒多铎等率兵继之至是肃亲王豪格等遣布丹占巴等自军营奏报臣等奉

  命西征有甲喇章京阿蓝泰率防古四人来归于左翼军营明宁逺兵出北山冈为我右翼军击败阵斩总兵金国鳯及其二子共斩三十余人获马二十六匹即以所获

  赏被伤及有功将士是月复遣前锋将领沙尔琥达苏尔徳鄂硕布丹等率土黙特部兵二百人往略宁逺

  谕之曰尔等从宁逺北界入沙尔琥达苏尔徳鄂硕布丹四人可前进诱敌令后队伏于近边台军瞭望不见之地若诱之不出则俟防齐同还仍从锦州北界略取樵采之人

  十二月癸卯苏尼特部长腾机思等率众来归先是正月甲戍苏尼特部台吉超察海率十户来归丁亥右翼台吉噶布楚瑭古特卓特巴什达喇等率百二十户来归夏四月台吉莽古思率三十户鄂尔斋率四十户及同部之巴图赖额思赫尔僧格等先后来归

  太宗俱酌纳其所献马匹各

  赐朝服帽鞾鞓带甲胄弓矢等物十二月庚寅左翼部长腾机思率族属一百十四人右翼部长素赛率旅属六十七人偕阿巴噶部长多尔济由喀尔喀来归行至乌珠穆沁地先遣头目朝贡越十有二日腾机思等至

  盛京

  命亲王以下大臣以上迎宴于演武场次日

  太宗御崇政殿腾机思等率众朝见奏言我等闻寛温仁圣皇帝功徳隆盛倾心向慕各率所属归附贡献

  方物奏讫行礼毕各献驼马酌纳之

  召宴清宁宫次年正月

  赐腾机思素赛及腾机特莽古岱哈尔呼喇布达什希布阿玉什噶尔玛塞棱额尔克辰宝茂海伊勒毕斯等甲胄弓矢貂镶朝衣蟒衣帽鞾鞓带皮张银币等物有差以腾机思部下阿布图自朝见以来往来効力可嘉

  赐名达尔汉给世袭

  诰命

  乙巳定外藩行猎献兽之数

  太宗谕理藩院曰外藩诸王贝勒行猎所获之兽若俱令来献未免劳民且致驿马疲敝今后以行猎来献者止用鹿豕各二如无鹿豕可献麅子黄羊共九数庚戍朝鲜国王李倧立碑纪

  恩

  朝鲜国王李倧感

  太宗归其妻子复其国土树碑三田渡地方颂

  上功徳传示万世先以其事入奏

  太宗遣内院官察布海李栖鳯弼里克图户部承政玛福

  塔等往观之録其碑文进

  呈其文曰大清崇徳元年冬十有二月

  寛温仁圣皇帝以败和自我始赫然怒以武临之直捣而东莫敢有抗者时我寡君栖于南汉凛然若履春冰而待白日者殆五旬东南诸道兵相继奔溃西北帅逗挠峡内不能进一步城中食且尽当此之时以大兵薄城如霜风之卷秋箨炉火之燎鸿毛而

  皇帝以不杀为武惟布徳是先乃降

  敕谕之曰来朕全尔否则屠之有若英玛诸大将承皇命相属于道于是我寡君集文武诸臣谓曰予托和好

  于

  大邦十年于兹矣由予昏惑自速

  天讨万姓鱼肉罪在予一人

  皇帝犹不忍屠戮谕之如此予何敢不钦承以上全我宗社下保我生灵乎大臣协赞之遂从数十骑诣军前请罪

  皇帝乃优之以礼拊之以恩一见而推心腹

  锡赉之恩遍及从臣礼罢即还我寡君于都城立招兵之南下者振旅而西抚民劝农逺近之雉举鸟散者咸复厥居讵非大幸欤小邦之获罪

  上国乆矣己未之役都元帅姜功烈助兵明国兵败被擒太祖武皇帝止留功烈等数人余悉放回

  恩莫大焉而小邦迷不知悟丁夘歳今

  皇帝命将东征本国君臣避入海岛遣使请成

  皇帝允之视为兄弟国疆土复完功烈亦还矣自兹以往礼遇不替冠盖交迹不幸浮议煽动搆成乱梯小邦申饬边臣言涉不逊而其文为使臣所得

  皇帝犹寛贷之不即加兵乃先降

  明防谕以师期丁宁反覆不翅耳提面命而终未免焉则

  小邦羣臣之罪益无所逃矣

  皇帝既以大兵围南汉而又命偏师先陷江都宫嫔王子

  暨卿士眷属俱被俘获

  皇帝戒诸将不得扰害令从官及内侍看防既而大沛恩典小邦君臣及被获眷属咸归于旧霜雪变为阳春枯旱转为时雨区宇既亡而复存宗社已絶而还续环东土数千里咸囿于

  生成之泽此实古昔简策所希觏也于戏盛哉汉水上游

  三田渡之南即

  皇帝驻跸之所也坛场在焉我寡君爰命水部就其所増而髙大之又伐石以碑之垂诸永乆以彰夫

  皇帝之功之徳直与造化而同流也岂特我小邦世世永

  赖抑亦

  大朝之仁声武谊无逺不服者未尝不基于兹也顾摹天地之大日月之明不足彷佛于万一谨载其大略铭曰天降霜露载肃载育惟

  帝则之并布

  威徳

  皇帝东征十万其师殷殷轰轰如虎如貔西番穷髪暨夫

  北貉执殳前驱厥灵赫濯

  皇帝孔仁诞降

  恩言十行昭回既严且温始迷不知伊戚自贻

  帝有明命如寐觉之我后只服相率而归匪惟惮威惟徳之依

  皇帝嘉之泽洽礼优载色载笑爰束干矛何以锡之骏马

  轻裘都人士女乃歌乃讴我后言还

  皇帝之赐

  皇帝班师活我赤子哀我荡析劝我穑事金瓯依旧翠坛维新枯骨再肉寒荄复春有石巍然大江之头万载三韩

  皇帝之庥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四·杨仲良
  卷三十一·吴广成
  建康实録卷十六·许嵩
  平定三逆方略卷八·佚名
  卷之七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五·佚名
  通志卷一百三十三·郑樵
  北上记 光绪十六年庚寅·恽毓鼎
  敬晖传·欧阳修
  汉纪三十九肃宗孝章皇帝下元和二年(乙酉、85)·司马光
  卷五十七·雍正
  卷二十一·徐一夔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一·拜住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八下·佚名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胡学正炳文(云峰集)·顾嗣立

    炳文,字仲虎,徽之婺源人。父孝善先生斗元,从朱晦庵从孙小翁得《书》、《易》之传。炳文尤潜心朱子之学,作《四书通》、《易本义通释》诸书。吴文正公尝荐诸朝,不就。辟信州道一书院山长,再调兰溪学正,未赴。至大间,其族子淀为

  • 第十八出 林公避兵·王世贞

    【传言玉女】〔小生上〕乍折秋香。疑似蟾宫初降。步云衢扶摇直上。行看那咫尺玉阶仙仗。这阶梯经史如何撇漾。〔南乡子〕人乐艳阳天。百啭莺声醒醉眠。树杪斜阳影裏挂秋千。隔水遥闻笑语喧倦倚绿窗前吟就新诗又断联。

  • 帝纪第五 废帝高殷·李百药

    废帝殷,字正道,文宣帝之长子也,母曰李皇后。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性敏慧。初学反语,于“迹”字下注云自反。时侍者未达其故,太子曰:“迹字足傍亦为迹,岂非自反耶?”常宴北宫,独令河间王勿入。左右问其故,太子曰:“世宗遇

  • 卷六·本纪第六·脱脱

        穆宗上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璟,小字述律。太宗皇帝长子,母曰靖安皇后萧氏。会同二年,封寿安王。   天禄五年秋九月癸亥,世宗遇害。逆臣察割等伏诛。丁卯,即皇帝位,群臣上尊号曰天顺皇帝,改元应历。戊辰,

  • ●卷一百七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七十七。   起绍兴七年正月十五日丁丑,尽四月。   诏遣使诣建康府佛寺为太上皇帝祈福。   刘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   张浚屡荐兼文武两器真在将才至是行在平江府会侍卫马军司解潜与沿边制置

  • 第三十八回 勇梁慬三战著功 智虞诩一行平贼·蔡东藩

      却说车骑将军邓,与征西校尉任尚等,出讨诸羌,因各郡兵马尚未到齐,乃留屯汉阳,但遣前哨数千骑,窥探诸羌动静。不意到了冀西,突与钟羌相遇,急切不能抵敌,竟被杀死千余人,余众狼狈逃归。可巧西域副校尉梁慬驰归,行抵敦煌,奉诏

  • 上党王高涣传·李百药

    上党刚肃王高涣,字敬寿,神武帝第七子。姿容雄俊,洒脱不拘。虽是孩童,就十分自信长大后能领兵打仗。因此神武时常夸奖他,也很喜欢他,说:“这个儿子像我。”长大了,力大无比,才能超群。他常对身边的人说:“人不能没有知识,但也不需

  • 沙全传·宋濂

    沙全,原姓哈剌鲁氏,其父沙的,世居沙漠,从太祖平金。因戍河南柳泉,家居于此。全初名抄儿赤,刚五岁就为宋军所俘。十八岁时留在宋将刘整幕下,宋人因知其父名沙的,于是以沙为姓,名全。全久居宋境,哪里险要,哪里防御坚固,他知道得清清

  • 东溪日谈録卷七·周琦

    出处谈君子之用以道不用以非道其用以非道者则无所不至矣幸而致大贵操大权不滥动声色则亦无他所为惟深情厚貌小亷曲谨以要誉以谋禄而已于世何补君子行道于进退之间验之故进欲其缓必以礼焉进不以礼者其道失矣复何望其行

  • 卷八·项安世

    钦定四库全书项氏家说卷八宋 项安世 撰说事篇一离骚楚语伍举曰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逺者距违韦昭注曰骚愁也离畔也葢楚人之语自古如此屈原离骚必是以离畔为愁而赋之其后词人仿之作畔牢愁葢如此矣畔谓散去非必叛乱也

  • 卷十一·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一钱塘程川撰易十一上经四文言上不必大故求道理看来只是协韵说将去潜龙勿用何谓也以下大防各就他要说处便说不必言专说人事天道伊川说干之用干之时干之义也难分别到了时似用用似义【防渊

  • 卷十一·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十一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小雅巧言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本章二「幠」字原均误「怃」,今校改。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幠,予慎无辜。本韵。○赋也。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本韵。君

  • 卷三十七·佚名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二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戒。何等为十。所谓不坏菩提心戒。离声闻缘觉地戒。饶益观察一切众生戒。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一切菩萨学戒戒。一切无所有戒。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不著一切如来身戒

  • 卷三·佚名

    (一一)复次若有弟子。能坚持戒为人宗仰。一切世人并敬其师。我昔曾闻。有诸比丘旷野中行。为贼剽掠剥脱衣裳。时此群贼惧诸比丘往告聚落尽欲杀害。贼中一人先曾出家。语同伴言:今者何为尽欲杀害。比丘之法不得伤草。今若

  • 维摩经略疏卷第一·智顗

    维摩经略疏序今兹疏文即隋炀帝。请天台大师出之。用为心要敕文具在国清百录。因令侍者随录奏闻。但至佛道品后分。章安私述续成。初文既笔在侍人。不无繁广。每有缁素诸深见者。咸欣慕之。但云弊其文多。故辄于其录而

  •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尔时那罗延天。在于香醉山顶。请魔醯首罗于自在宫中。供养头面礼足。白魔醯首罗言。我所乘迦楼罗使者。能成办世间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五·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住杭州龍門悟空禪寺語錄崇禎十五年冬受請,至甲申二月入新方丈。屺瞻葛太常請上堂。拈香祝 聖竟,師以拂子打一圓相,曰:「者片田地,本是平常、本無高下,不煩造作,不用階梯。若便爾休去,即是大言不慚的漢,未透龍門

  • 二 沙门果经·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人之大比丘众俱,住王舍城小儿医师耆婆之庵罗园。其时,摩揭陀国王韦提希子阿阇世,于四月迦底迦之十五布萨日满月之夜时,坐于殊胜之宫殿高楼,被诸大臣所围绕。如是,摩揭陀国王韦提子阿阇世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