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国史记卷第二。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

二卷新罗本纪二零零零零

新罗本纪第二。

[阿达罗]尼师今[伐休]尼师今[奈解]尼师今[助贲]尼师今[沾解]尼师今[味邹]尼师今[儒礼]尼师今[基临]尼师今[讫解]尼师今。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元年

○[阿达罗]尼师今立,[逸圣]长子也。身长七尺,豊准有奇相。母[朴]氏,[支所礼王]之女,妃[朴]氏[内礼]夫人,[祗摩王]之女也。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零一年

○元年三月,以[继元]为伊 ,委军国政事。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亲祀(+始)祖庙,大赦。以[兴宣]为一吉 。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夏四月,陨霜。开[ 立岭]路。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零四年

○四年,春二月,始置[甘勿][马山]二县。三月,巡幸[长岭鎭],劳戍卒,各赐征袍。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零五年

○五年,春三月,开[竹岭]。[倭]人来聘。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零七年

○七年,夏四月,暴雨,[阏川]水溢,漂流人家,[金城]北门自毁。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零八年

○八年,秋七月,蝗害谷。海鱼多出死。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零九年

○九年,巡幸[沙道城],劳戍卒。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一一年

○十一年,春二月,龙见京都。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一二年

○(十)二年,冬十月,阿 [吉宣]谋叛,发觉,惧诛亡入[百济]。王移书求之,[百济]不许。王怒出师伐之,[百济] 城守不出,我军粮尽乃归。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一三年

○十三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一四年

○十四年,秋七月,[百济]袭破国西二城,虏获民口一千而去。八月,命一吉 [兴宣],领兵二万伐之,王又率骑八千,自[汉水]临之,[百济]大惧,还其所掠男女,乞和。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一五年

○十五年,夏四月,伊 [继元]卒,以[兴宣]为伊 。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一七年

○十七年,春二月,重修始祖庙。秋七月,京师地震,霜雹害谷。冬十月,[百济]寇边。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一八年

○十八年春,谷贵,民饥。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一九年

○十九年,春正月,以[仇道]为波珍 ,[仇须兮]为□吉 {一吉 }。二月,有事始祖庙。京都大疫。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二零年

○二十年,夏五月,[倭]女王[卑弥乎]遣使来聘。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二一年

○二十一年,春正月,雨王{土}。二月旱,井泉{竭}。

二卷新罗本纪二阿达罗尼师今三一年

○三十一年,春三月,王薨。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元年

○[伐休][一作[发晖]。]尼师今立。姓[昔],[脱解王]子[仇邹]角干之子也。母姓[金]氏,[只珍内礼]夫人。[阿达罗]薨,无子,国人立之。王占风云,预知水旱及年之豊俭,又知人邪正,人谓之圣。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亲祀始祖庙,大赦。二月,拜波珍 [仇道]一吉 [仇须兮]为左右军主,伐[召文国]。军主之名始于此。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春正月,巡幸州郡,观察风俗。夏五月壬申{壬辰}晦,日有食之。秋七月,[南新县]进嘉禾。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零四年

○四年,春三月,下令:州郡,无作土木之事,以夺农时。冬十月,北地大雪,深一丈。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零五年

○五年,春二月,[百济]来攻[母山城]。命波珍 [仇道],出兵拒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零六年

○六{五}年,秋七月,[仇道]与[百济]战于[狗壤],胜之。杀获五百余级。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零七年

○七年,秋八月,[百济]袭西境[圆山乡],又进围[缶谷城]。[仇道]率劲骑五百击之,[百济]兵佯走。[仇道]追及[蛙山],为[百济]所败。王以[仇道]失策,贬为[缶谷城]主,以[薛支]为左军主。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零八年

○八年,秋九月,蚩尤旗见于角亢。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零九年

○九年,春正月,拜[国良]为阿 ,[述明]为一吉 。□{三}月,京都雪深三尺。夏五月,大水,山崩十余所。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一零年

○十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三月,[汉祇部]女,一产四男一女。六月,[倭]人大饥,来求食者千余人。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一一年

○十一年,夏六月乙巳晦,日有食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伐休尼师今一三年

○十三年,春二月,重修宫室。三月,旱。夏四月,震宫南大树,又震[金城]东门。王薨。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元年

○[奈解]尼师今立,[伐休王]之孙也。母,[内礼]夫人。妃[昔]氏,[助贲王]之妹。容仪雄伟,有俊才。前王太子[骨正]及第二十{子}[伊买],先死,大孙尙幼少,乃立[伊买]之子,是为[奈解]尼师今。是年,自正月至四月不雨,及王卽位之日,大雨,百姓欢庆。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谒始祖庙。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夏四月,始祖庙前卧柳自起。五月,国西大水,免遭水州县一年租调。秋七月,遣使抚问。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零四年

○四年,秋七月,[百济]侵境。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零五年

○五年,秋七月,太白昼见。陨霜杀草。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大{阅}于[阏川]。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零六年

○六年,春二月,[加耶国]请和。三月丁卯朔,日有食之。大旱,录内外系囚,原轻罪。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零八年

○八年,冬十月,[靺鞨]犯境。桃李华。人大疫。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一零年

○十年,春二月,拜[眞忠]为一伐 ,以参国政。秋七月,霜雹杀谷。太白犯月。八月,狐鸣[金城]及始祖庙庭。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一二年

○十二年,春正月,拜王子[利音][或云[奈音]。]为伊伐 ,兼知内外兵马事。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一三年

○十三年,春二月,西巡郡邑,浃旬而返。夏四月,[倭]人犯境。遣伊伐 [利音],将兵拒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一四年

○十四年,秋七月,浦上八国谋侵[加罗{阿罗}],[加罗{阿罗}]王子来请救。王命大子{太子}[于老]与伊伐 [利音],将六部兵往救之。击杀八国将军,夺所虏六千人,还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一五年

○十五年,春夏旱,发使录郡邑狱囚,除二死,余悉原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一六年

○十六年,春正月,拜[萱坚]为伊 ,[允宗]为一吉 。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一七年

○十七年,春三月,[加耶]送王子为质。夏五月,大雨,漂毁民屋。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一九年

○十九年,春三月,大风折才{木}。秋七月,[百济]来攻国西[腰车城],杀城主[薛夫]。王命伊伐 [利音],率精兵六千伐[百济],破[沙岘城]。冬十二月,雷。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二三年

○二十三年,秋七月,武库兵物自出。[百济]人来国{围}[獐山城],王亲率兵出击走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二五年

○二十五年,春三月,伊伐 [利音]卒。以[忠萱]为伊伐 ,兼知兵马事。秋七月,大阅[杨山]西。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二七年

○二十七年,夏四月,雹伤菽麦。[南新县]人死,历月复活。冬十月,[百济]兵入[牛头州],伊伐 [忠萱]将兵拒之。至[熊谷],为贼所败,单骑而返。贬为鎭主,以[连珍]为伊伐 ,兼知兵马事。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二九年

○二十九年,秋七月,伊伐 [连珍]与[百济]战,[烽山]下破之,杀获一千余级。八月,筑[烽山城]。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三一年

○三十一年,春不雨,至秋七月乃雨。民饥,发仓 赈给。冬十月,录内外狱囚,原轻罪。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三二年

○三十二年,春二月,巡狩西南郡邑,三月还。拜波珍 [康萱]为伊 。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三四年

○三十四年,夏四月,蛇鸣南库三日。秋九月,地震。冬十月,大雪深五尺。

二卷新罗本纪二奈解尼师今三五年

○三十五年,春三月,王薨。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元年

○[助贲]尼师今立,[一云[诸贵{诸贲}]。]姓,[昔]氏,[伐休]尼师今之孙也。父,[骨正][一作[忽争]。]葛文王。母,[金]氏[玉帽]夫人,[仇道]葛文王之女;妃,[阿尔兮]夫人,[奈解王]之女也。前王将死,遗言以壻[助贲]继位。王身长,美仪 {表},临事明断,国人畏敬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零一年

○元年,拜[连忠]为伊 ,委军国事。秋七月,谒{始}祖庙。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秋七月,以伊 [于老]为大将军,讨破[甘文国],以其地为郡。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夏四月,[倭]人猝至围[金城]。王亲出战,贼溃走,遣轻骑追击之,杀获一千余级。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零四年

○四年,夏四月,大风飞屋瓦。五月,[倭]兵寇东边。秋七月,伊 [于老]与[倭]人战[沙道],乘风纵火焚舟,贼赴水死尽。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零六年

○六年,春正月,东巡抚恤。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零七年

○七年,春二月,[骨伐国]王[阿音夫],率众来降,赐第宅田庄安之,以其地为郡。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零八年

○八年,秋八月,蝗害谷。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一一年

○十一年,[百济]侵西边。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一三年

○十三年秋,大有年。[古 郡]进嘉禾。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一五年

○十五年,春正月,拜伊 [于老]为舒弗邯,兼知兵马事。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一六年

○十六年,冬十月,[高句丽]侵北边,[于老]将兵出击之,不克,退保[马头栅]。其夜苦寒,[于老]劳士卒,躬烧柴暖之,群心感激。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一七年

○十七年,冬十月,东南有白气如匹练。十一月,京都地震。

二卷新罗本纪二助贲尼师今一八年

○十八年,夏五月,王薨。

二卷新罗本纪二沾解尼师今元年

○[沾解]尼师今立,[助贲王]同母弟也。

二卷新罗本纪二沾解尼师今零一年

○元年,秋七月,谒始祖庙。封父[骨正]为[世神]葛文王。

○论曰:[汉][宣帝]卽位,有司奏:"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义也。是以帝所生父称亲,谥曰悼,母曰悼后,比诸侯王。"此合经义,为万世法。故[后汉][光武帝][宋][英宗],法而行之。[新罗]自王亲入继大统之君,无不封崇其父称王,非特如此而已,封其外舅者亦有之。此,非礼,固不可以为法也。

二卷新罗本纪二沾解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正{二}月,以伊 [长萱]为舒弗邯,以参国政。二月,遣使[高句丽]结和。

二卷新罗本纪二沾解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夏四月,[倭]人杀舒弗邯[于老]。秋七月,作[南堂]于宫南。[[南堂]或云[都堂]。]以[良夫]为伊 。

二卷新罗本纪二沾解尼师今零五年

○五年,春正月,始听政于[南堂]。[汉祇部]人[夫道]者,家贫无谄,工书算,著名于时。王征之为阿 ,委以物藏库事务。

二卷新罗本纪二沾解尼师今零七年

○七年,夏四月,龙见宫东池。[金城]南卧柳自起。自五月至七月不雨,祷祀祖庙及名山,乃雨。年饥,多盗贼。

二卷新罗本纪二沾解尼师今零九年

○九年,秋九月,[百济]来侵。一伐 [翊宗],逆战于[槐谷]西,为贼所杀。冬十月,[百济]攻[烽山城],不下。

二卷新罗本纪二沾解尼师今一零年

○十年,春三月,国东海出大鱼三,长三丈,高丈有二尺。冬十月晦,日有食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沾解尼师今一三年

○十三年,秋七月,旱蝗。年荒,多盗。

二卷新罗本纪二沾解尼师今一四年

○十四年夏,大雨,山崩四十余所。秋七月,星 于东方,二十五日而灭。

二卷新罗本纪二沾解尼师今一五年

○十五年,春二月,筑[达伐城],以奈麻[克宗]为城主。三月,[百济]遣使请和,不许。冬十二月二十八日,王暴疾薨。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元年

○[味邹]尼师今立,[一云[味照]。]姓[金]。母[朴]氏,葛文王[伊柒]之女;妃[昔]氏[光明]夫人,[助贲王]之女。其先[阏智]出于[ 林],[脱解王]得之,养于宫中,后拜为大辅。[阏智]生[势汉],[势汉]生[阿道],[阿道]生[首留],[首留]生[郁甫],[郁甫]生[仇道],[仇道]则[味邹]之考也。[沾解]无子,国人立[味邹]。此,[金]氏有国之始也。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零一年

○元年,春三月,龙见宫东池。秋七月,[金城]西门灾,延烧人家三百余区。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拜伊 [良夫]为舒弗邯,兼知内外兵马事。二月,亲祀国祖庙。大赦。封考[仇道]为葛文王。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春二月,东巡幸望海。三月,幸[黄山],问高年及贫不能自存者,赈恤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零五年

○五年,秋八月,[百济]来攻[烽山城]。城主[直宣]率壮士二百人出击之,贼败走。王闻之,拜[直宣]为一吉 ,厚赏士卒。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零七年

○七年,春夏不雨。会群臣于[南堂],亲问政刑得失,又遣使五人,巡问百姓苦患。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一一年

○十一年,春二月,下令:凡有害农事者,一切除之。秋七月,霜雹害谷。冬十一月,[百济]侵边。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一五年

○十五年,春二月,臣寮请改作宫室,上{王}重劳人,不从。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一七年

○十七年,夏四月,暴风拔木。冬十月,[百济]兵来围[槐谷城]。命彼珍 {波珍 }[正源]领兵拒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一九年

○十九年,夏四月,旱。录囚。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二零年

○二十年,春正月,拜[弘权]为伊 ,[良质]为一吉 ,[光谦]为沙 。二月,谒庙{祖}。秋九月,大阅[杨山]西。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二二年

○二十二年,秋九月,[百济]侵边。冬十月,围[槐谷城]。命一吉 [良质]领兵御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味邹尼师今二三年

○二十三年,春二月,巡抚国西诸城。冬十月,王薨,葬[大陵]。[一云[什长陵{竹长陵}]。]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元年

○[儒礼]尼师今立,[古记第三,第十四,二王同讳[儒理],或云[儒礼],未知孰是。][助贲王]长子。母[村{朴}]氏,葛文王[奈音]之女。尝夜行,星光入口,因有娠。载诞之夕,异香满室。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谒始祖庙。二月,拜伊 [弘权]为舒弗邯,委以机务。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春正月,[百济]遣使请和。三月,旱。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零四年

○四年,夏四月,[倭]人袭[一礼部{一礼郡}],纵火烧之,虏人一千而去。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零六年

○六年,夏五月,闻[倭]兵至,理舟楫,缮甲兵。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零七年

○七年,夏五月,大水,[月城]颓毁。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零八年

○八年,春正月,拜[末仇]为伊伐 。[末仇]忠贞,有智略,王常访问政要。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零九年

○九年,夏六月,[倭]兵攻陷[沙道城],命一吉 [大谷],领兵救完之。秋七月,旱。蝗。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一零年

○十年,春二月,改筑[沙道城],移[沙伐州]豪民八十余家。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一一年

○十一年夏,[倭]兵来攻[长峰城],不克。秋七月,[多沙郡]进嘉禾。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一二年

○十二年春,王谓臣下曰:"[倭]人屡犯我城邑,百姓不得安居。吾欲与[百济]谋,一时浮海,入击其国,如何?"舒弗邯[弘权]对曰:"吾人不习水战,冒{}险远征,恐有不测之危。况[百济]多诈,常有呑 我国之心,亦恐难与同谋。"王曰:"善。"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一四年

○十四年,春正月,以[智良]为伊 ,[长昕]为一吉 ,[顺宣]为沙 。[伊西古国]来攻[金城],我大举兵防御,不能攘,忽有异兵来,其数不可胜纪。人皆珥竹叶,与我军同击贼破之,后不知其所归。人或见竹叶数万积于[竹长陵]。由是,国人谓先王以阴兵助战也。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一五年

○十五年,春二月,京都大雾不辨人,五月{日}而霁。冬十二月,王薨。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元年

○[基临][一云[基丘{基立}]。]尼师今立,[助贲]尼师今之孙也。父[乞淑]用 {伊 }。[一云:[乞淑],[助贲]之孙也。]性宽厚,人皆称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拜[长昕]为伊 ,兼知内外兵马事。二月,祀始祖庙。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春正月,与[倭]国交聘。二月,巡幸[比列忽],亲问高年及贫穷者,赐谷有{差}。三月,至[牛头州],望祭[太白山]。[乐浪][带方]两国归服。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零五年

○五年,春夏旱。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零七年

○七年,秋八月,地震。泉涌。九月,京都地震,坏民屋,有死者。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一零年

○十年,复国号[新罗]。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一三年

○十三年,夏五月,王寝疾弥留,赦内外狱囚。六月,王薨。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元年

○[讫解]尼师今立,[奈解王]孙也。父[于老]角干。母[命元]夫人,[助贲王]女也。[千老{于老}]事君有功,累为舒弗邯,见[讫解]状貌俊异,心胆明敏,为事异于常流。乃谓诸侯曰:"兴吾家者,必此儿也。"至是,[基临]薨,无子。群臣议曰:"[讫解]幼,有老成之德。"乃奉立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以[急利]为阿 ,委以政要,兼知内外兵马事。二月,亲杞{祀}始祖庙。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春三月,[倭]国王遣使,为子求婚,以阿 [急利]女送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四年

○四年,秋七月,旱。蝗。民饥,发使救恤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五年

○五年,春正月,拜阿 [急利]为伊 。二月,重修官{宫}阙,不雨乃止。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八年

○八年,春夏旱。王亲录囚,多原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九年

○九年,春二月,下令:向以旱灾,年不顺成,今则土膏 起{土脉膏起},农事方始,凡所劳民之事,皆停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二一年

○二十一年,始开[碧骨池],岸长一千八百步。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二八年

○二十八年,春二月,遣使聘[百济]。三月,雨雹。夏四月,陨霜。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三五年

○三十五年,春二月,[倭]国遣使请婚,辞以女旣出嫁。夏四月,暴风拔宫南大树。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三六年

○三十六年,春正月,拜[康世]为伊伐 。二月,[倭]王移书絶交。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三七年

○三十七年,[倭]兵猝至[风岛],抄掠边户,又进围[金城]急攻。王欲出兵相战,伊伐 [康世]曰:"贼远至,其锋不可当,不若缓之,待其师老。"王然之,闭门不出。贼食尽将退,命[康世]率劲骑追击,走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三九年

○三十九年,宫井水暴溢。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四一年

○四十一年,春三月, 巢[月城]隅。夏四月,大雨浃旬,平地水(+深)三四尺,漂没官私屋舍,山崩十三{三十}所。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四七年

○四十七年,夏四月,王薨。

三国史记卷第二。

三卷零零零零零零

猜你喜欢
  高祖纪二·薛居正
  卷第二百七十四 後唐紀三·司马光
  卷十三·岳珂
  卷八·谷应泰
  朱子年谱卷一·王懋竑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三·徐紘
  ●卷三·刘体智
  ●凤洲杂编四·王世贞
  卷二十七 中上 五行志 第七中之上·班固
  郭祚传·魏收
  卷四十五·雍正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五·允禄
  47.博浪沙的铁椎·林汉达
  卷之四·黄景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十三省掖类五言律晩出左掖        【唐】杜 甫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避人焚諌草骑马欲鸡栖春宿左省         杜 甫

  • 第七十回 误服丹铅病归冥箓 脱身羁绁怅断鼎湖·蔡东藩

      却说戚继光等克复兴化,福州以南,一律平靖,惟沿海等处,尚有余倭万余人,往来游弋,扰害商旅,未几又进攻仙游。继光闻警,即引兵驰剿,与倭人相遇城下,一声号令,如风驰潮涌一般,突入敌阵。那倭酋见戚军旗帜,已是心惊胆落,略战数合,急

  • 东汉会要卷二十三·徐天麟

    职官五奉使外国建武六年始令归徳侯刘飒使匈奴匈奴亦遣使来献汉复令中郎将韩统报命【匈奴传】十四年匈奴遣使奉献遣中郎将刘襄报命【光武纪】二十二年单于遣使诣渔阳求和亲扵是遣中郎将李茂报命【匈奴传下同】二十六年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七·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七【起彊圉协洽正月尽屠维作噩十二月凡三年】孝宗绍统同道冠徳昭功哲文圣武明圣成孝皇帝淳熙十四年春正月癸亥出四川桩积米贷济金洋州及闗中四州饥民 二月己卯金改闵宗庙号曰熙宗丁亥以周必大为右丞相时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九月甲寅朔吏部等衙门尚书等官李戴等合<锍-釒>请信 圣心仁爱停止有日之言速罢矿税以苏民困不报○户部覆总督仓场议请将杭州运到京通食粮并边粮俱借运昌镇上纳俟后到原派昌镇者拨补京通从之○改平越普

  • 卷之一千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志卷一百二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八晋解系【弟结 结弟育】孙旂 孟观 牵秀 缪播【従弟允】皇甫重 张辅 李含 张方 阎鼎 索靖【子綝】贾疋 周浚【子嵩 谟従父弟馥】 成公简 茍晞 华轶刘

  • 一九 胡韵仙·周作人

    胡韵仙为铅山胡朝梁(诗庐)的兄弟,初名朝栋,进水师学堂,与鲁迅同学,及鲁迅退学,他也因事出来了。过了些时改名胡鼎,和我同考“云从龙风从虎论”,以第一名录取,补副额(即三班),洋汉文功课均佳。壬寅二月鲁迅将往东京,韵仙拿了三首诗来

  • 田锡传·脱脱

    田锡,字表圣,嘉州洪雅人。少年聪悟,喜好读书做文章。杨徽之任峨眉县令,宋白任玉津县令时,都对他很礼遇,为他扬名,他因此名声大振。太平兴国三年(978),以优异成绩考取进士,脱去平民衣服,官任将作监丞、宣州通判。升著作郎、京西

  • 翰苑羣书卷十二·洪遵

    宋 洪遵 编翰苑遗事淳化二年闰二月命翰林学士贾黄中苏易简同勾当差遣院李沆同判吏部流内铨学士领外司自此始也是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诏定降麻事例【宰臣枢密使使相节度使特恩加官除授学士事例银百两衣着百疋覃恩加食邑

  • 卷五十四·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五十四宋 徐天麟 撰食货五大司农钱【都内钱附】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按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都内令丞】山海天地之藏宜属少府陛下勿私以属大农

  • 纲鉴易知录卷十五·吴楚材

    汉纪孝武皇帝纲 辛卯,三年,秋,以田千秋为大鸿胪。族灭江充家。目 吏民以巫蛊相告言者,案验多不实。上颇知太子皇恐无他意,会高寝郎田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

  • 卷二·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二     元 李廉 撰隐公五年春公矢鱼于棠【左氏矢作观陈也棠济上邑】左氏【公将如棠观鱼臧僖伯諌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故春搜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若夫

  • 春秋长历卷二·陈厚耀

    右谕徳陈厚耀撰古历法古法十九年为一章至朔分齐四章为一蔀复得朔旦冬至二十蔀为一纪则日之干支复其初三纪为一元则年月日之干支皆复其初是为历元章法十九年 二百三十五月蔀法七十六年 九百四十月纪法一千五百二十年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二·佚名

        天亲菩萨造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复有异义。依世间珍宝四种功德。相似相对说出世间法宝。应知。何等名为世间珍宝四种功德。云何复名相似相对。一者最上大价贵重。如世间人得彼宝故则能出生无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三卷释意密显无常迹义 释教密显解脱义广前名字功德品也四相品之第三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至)唯有密语无有密藏案。僧亮曰。二密[雨/复]常。前已开发。今释上偈云开微密。不言藏者。以佛无藏

  • 净土境观要门·怀则

    元传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溪沙门 怀则述夫净土法门者。乃末世机缘出生死之要路。横截五道之舟航。一生彼处永无退转。以诸天身飞行自在。衣食自然得。预清净海众。常得见佛闻法速入圣位。无虎狼师子蚊虻蚤虱有情之恼。

  • 卷第六十九·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 尔时善财童子。了知彼婆珊婆演底夜神。初发菩提心所生菩萨藏。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