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十回 误服丹铅病归冥箓 脱身羁绁怅断鼎湖

  却说戚继光等克复兴化,福州以南,一律平靖,惟沿海等处,尚有余倭万余人,往来游弋,扰害商旅,未几又进攻仙游。继光闻警,即引兵驰剿,与倭人相遇城下,一声号令,如风驰潮涌一般,突入敌阵。那倭酋见戚军旗帜,已是心惊胆落,略战数合,急奔向同安而去。继光挥兵追击,至王仓坪地面,杀敌数百。余寇奔漳浦。继光督各哨兵,直捣倭酋巢穴,擒斩殆尽;还有杀不尽的余党,都逃向广东潮州方面,又被俞大猷迎头截击,几无噍类。统计倭寇起了二十多年,攻破城邑,杀伤官吏军民,不可胜纪,转漕增饷,天下骚然,至是受了大创,才不敢入寇海疆,东南方得安枕了。归结倭患。

  当下以海氛肃清,封章入告。世宗以为四方无事,太平可致,越发注意玄修。方士王金、陶倣、刘文彬、申世文、高守中等,陆续应募,先后到京,作伪售奸等事,不一而足。一夕,世宗方在御幄中,闭目趺足,演习打坐的工夫,忽闻席上有一物下坠,开目寻视,见近膝处有大蟠桃两枚,连枝带叶,色甚鲜美,随手取食,味甘如醴。次日临朝,与廷臣言及,都说皇上诚敬通神,所以仙桃下降,世宗愈加虔信,即命方士等建醮五日夜。醮坛未撤,又降仙桃。万寿宫内所畜白兔寿鹿,各生三子,群臣又复表贺。世宗下诏褒答,有三锡奇祥等语。上欺下朦,成何政体。并授各方士为翰林侍讲等官。得勿与清季牙科进士,工科举人,同类共笑乎?陶仲文子世恩,希邀恩宠,伪造五色灵龟灵芝,呈入西内,称为瑞征。又与王金、陶倣、刘文彬、申世文、高守中等,杜撰仙方,采炼药品进御。其实此类药品,统非神农本草所载,燥烈秽恶,难以入口。世宗求仙心切,放开喉咙,服食下去。不料自服仙药后,中心烦渴,反致夜不成寐。问诸众方士,统说是服食仙药,该有此状,乃擢世恩为太常寺卿,王金为太医院御医,陶倣为太医院使,刘文彬等为太常寺博士。滥假名器,无逾此日。

  时有陶仲文徒党胡大顺,得罪被斥,复希进用,竟伪造万寿全书一册,诡说由吕祖乩授,内有秘方,系用黑铅炼白,服饵后可以长生,名叫先天玉粉丸,当遣党徒何廷玉,赍送京师。可巧江西道士蓝田玉,由姜儆、王大任,邀他入京,屡试召鹤秘法,颇得世宗宠信。回应六十八回。廷玉遂走此门路,复贿通内侍赵楹,将方书进献。世宗披览数页,大半言词怪僻,情节支离,不由的奇诧起来,便问赵楹道,“既云乩示,扶乩的人,现在何处?”赵楹答说:“现住江西。”世宗不答。揣世宗不答意,恐已疑为严党。赵楹走报田玉,田玉转告廷玉道:“你师傅大喜了。皇上正在此惦念哩!”廷玉也欢喜不迭,即与田玉计较,诈传上命,征大顺入京。大顺到京后,往见田玉,自恐前时有罪,不便再入面君。田玉也不免迟疑起来,又去与赵楹商议。赵楹笑道:“这也何妨,皇上老眼昏花,难道尚能记得吗?就使记得姓名,亦不难改名仍姓。前名胡大顺,今名胡以宁,不就可没事么?”大顺心喜,当由蓝田玉出面,具疏上奏,只说是扶乩的人,已经到京。世宗随即召见,大顺硬着头皮,趋入西内,三呼舞蹈毕,跪伏下面。偏是世宗眼快,瞧见他的面目,似曾相识,只一时记不起来,略问数语,便令退去。

  世宗的体质,本是不弱,精神也很过得去,平时览决章奏,彻夜不倦,自从服过仙方,遂致神经错乱,状类怔忡,白日间遇着鬼物,或有黑气一团,瞥眼经过,不见仙而见鬼,莫非遇着鬼仙。其实是真阳日耗,虚火上炎的缘故。世宗不知此因,反令蓝田玉等,入宫祈禳。可奈祷了数日,毫无灵验。这岂祈禳所能免的?田玉恐缘此得罪,只说是蓝道行下狱冤死,所以酿成厉鬼等语。同姓应该帮助,且为同业预防,田玉之计,可谓狡矣。世宗似信非信,不得不问大学士徐阶。徐阶奏道:“胡大顺不畏法纪,乃敢冒名以宁,混入斋宫。蓝田玉私引罪人,胆大尤甚,臣意请严行惩处,休信妄言!”世宗愕然道:“胡以宁便是大顺么?怪不得朕召见时,装出一种鬼鬼祟祟的模样,朕亦粗忆面目,似曾见过,这等放肆小人,岂可轻恕?”至此才知,想世宗已死了半个。徐阶道:“宫中黑眚,出现已久,亦岂因道行瘐死,致成鬼魅?况蓝田玉系严氏党羽,妄进白铅,居心很是叵测。甚至伪传密旨,外召大顺,若非执付典刑,何以惩恶?”说得世宗勃然奋发,立饬锦衣卫拿问蓝、胡两人,交付法司严讯。待至供证确实,拟成大辟,并因狱词牵连赵楹,一并问罪。不意世宗反悔惧起来,又欲把他宽宥,徐阶忙入谏道:“圣旨一出,关系甚重,若听诈传,他日夜半发出片纸,有所指挥,势将若何?”世宗乃命将蓝田玉、胡大顺、赵楹三人,一概处斩。但世宗虽诛此三恶,斋醮事依旧奉行。是时前淳安知县海瑞,因严、鄢伏罪,复起为户部主事,见世宗始终不悟,独与妻孥僮仆等,预为诀别,竟誓死上疏,当由世宗展阅。其词云:

  陛下即位初年,敬一箴心,冠履分辨,天下欣然。望治未久,而妄念牵之,谬谓长生可得,一意修玄,二十余年,不视朝政,法纪弛矣;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人以为薄于夫妇。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词表贺,建宫筑室,则将作竭力经营,购香市宝,则度支差求四出。陛下误举之,而诸臣误顺之,无一人肯为陛下言者,谀之甚也。自古圣贤垂训,未闻有所谓长生之说,陛下师事陶仲文,仲文则既死矣,彼不长生,而陛下何独求之?诚一旦幡然悔悟,日御正朝,与诸臣讲求天下利病,洗数十年之积误,使诸臣亦得自洗数十年阿君之耻,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

  世宗览到此处,竟致怒气直冲,将奏本掷至地上,顾语内侍道:“竖子妄言,快与朕拿住此人,不要放走了他!”太监黄锦,方在帝侧,即还奏道:“闻此人上疏时,已预买棺木,与妻子诀别,僮仆等亦皆遣散,坐待斧钺,决不遁走的。”当下传旨,命将海瑞系狱。锦衣卫奉命去后,黄锦复将原疏检起,仍置座右,世宗取疏重读,不觉心有所触,默念蓝田玉、胡大顺等,都是假药为名,蒙蔽朕躬,海瑞所言,亦有足取。遂自言自语道:“这人可拟比干,但朕确非商纣呢。”相去无几。自是世宗遂患痼疾,渐将批奏事搁起。自四十四年孟冬,心常烦懑,直到次年正月,服药无效,病反加重。这是仙药的灵效。意欲往幸承天,亲谒显陵,取药服气,遂召徐阶入见,问明可否?阶劝帝保重,不可轻出。世宗又道:“朕觉得自己烦躁,不愿理事,因此欲闲游散闷。倘恐朕出外后,京都震动,朕却有一法在此。裕王年已及壮,不妨指日内禅,此后朕无所牵累,便好逍遥自在了。”阶又奏称:“龙体违和,但教保养得宜,自可告痊,内禅一事,暂从缓议为是。”世宗又道:“卿不闻海瑞詈朕么?朕不自谨惜,致此病困,若使朕得御便殿,坐决机宜,何至被他毁谤呢。”始终是恶闻直言。阶复奏道:“海瑞语多愚戆,心尚可谅,还乞陛下格外恕他!”瑞之不死,赖有此言。世宗叹道:“朕也不愿多杀谏臣了。”阶退出后,法司奏称海瑞讪上,罪应论死,世宗略略一瞧,便即搁过一边,并不加批,瑞因得缓死。

  转眼间已是暮春,徐阶荐吏部尚书郭朴,及礼部尚书高拱,可任阁事。于是命朴兼武英殿大学士,拱兼文渊阁大学士,既而自夏入秋,世宗痼疾愈深,气喘面赤,腹胀便闭。求仙结果,如是而已。乃自西苑还入大内。太医等轮流诊治,无可挽回,延至冬季,竟崩于乾清宫,享寿六十,当由徐阶草就遗诏,颁示中外道:

  朕奉宗庙四十五年,享国长久,累朝未有,一念惓惓,惟敬天勤民是务,只缘多病,过求长生,遂致奸人诳惑,自今建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殁者恤录,现在监者即释复职,特此遗谕!

  遗诏一下,朝野吏民,无不感激涕零,独郭朴、高拱两阁臣,以阶不与共谋,未免怏怏。朴语拱道:“徐公手草遗诏,讪谤先帝,若照律例上定罪,不就要处斩么?”嗣是两人与阶有隙,免不得彼此龃龉,后文再表。

  且说世宗既崩,承袭大统的嗣皇,当然轮着裕王戴垕。王公大臣,遂奉载埨即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隆庆元年,是谓穆宗。上皇考尊谥为肃皇帝,庙号世宗,追尊生母杜氏为孝恪皇太后,立继妃陈氏为皇后。先是裕王元妃李氏,生一子翊釴,五岁即殇,李妃随逝,以陈氏为继妃,追谥李妃为孝懿皇后,翊釴为宪怀太子。凡先朝政令,未尽合宜,悉奉遗诏酌改,逮方士王金、陶倣、申世文、刘文彬、高守中、陶世恩下狱,一并处死,释户部主事海瑞于狱。瑞自下狱后,早拚一死,世宗崩逝的消息,丝毫不及闻知,只有提牢主事,已得风闻,并因宫中发出遗诏,有开释言官等语,料知海瑞必然脱罪,且见重用,此人颇有特识。乃特设酒馔,携入狱中,邀瑞共饮。瑞见提牢官如此厚待,自疑将赴西市,倒也并不恐惧,依旧谈笑饮啖。酒至半酣,与提牢官诀别,托他看顾妻子。提牢官笑道:“今日兄弟薄具东道,非与先生送死,乃预贺先生得官呢。”海瑞不禁诧异,急问情由。提牢官起身离座,低声语瑞道:“宫车已晏驾,先生不日将大用了。”瑞惊起道:“此话可真么?”提牢官道:“什么不真!今已有遗诏下来,凡建言得罪诸官,存者召用,殁者恤录,现在监者释出复职。”瑞不待说毕,即丢了酒杯,大哭道:“哀哉先皇!痛哉先皇!”两语出口,哇的一声,将所食的肴馔,尽行吐出,狼藉满地,顿时晕倒狱中,良久方甦,复从夜间哭到天明,知将死而反恣啖,闻驾崩而反恸哭,如此举动,似出情理之外。人谓海瑞忠君,吾谓此处亦未免矫强。果然释狱诏下,提牢官拱手称贺。瑞徐徐出狱,入朝谢恩。诏复原官,越数日,复擢迁大理寺丞。过了三年,除佥都御史,巡抚应天等府。

  瑞轻车简从,出都赴任,下车后,即访查贪官污吏,无论大小,概登白简。并且微服出游,私行察访,以此江南属吏,咸有戒心。自知贪墨不职,早乞致仕归田。就是监督织造的中官,也怕他铁面无情,致遭弹劾,平日减去舆从,格外韬晦。一切势家豪族,把从前朱门漆户,都黝墨作黑,以免注目。或有在籍作恶的士绅,避往他郡,不敢还乡。瑞又力摧豪强,厚抚穷弱,下令雷厉风行,有司皆栗栗危惧,不敢延误。吴中弊政,自海瑞到后,革除过半。又疏浚吴淞白茆河,通流入海,沿河民居,无泛滥忧,有灌溉利,食德饮和,互相讴颂。历举政绩,不愧后人称述。只是实心办事的官吏,往往利益下民,触忤当道,其时秉政大臣,如资望最崇的徐阁老,与郭朴、高拱未协,屡有争议,又严抑中官,以致宵小侧目,他遂引疾乞归。郭朴亦罢。高拱去而复入。此外有江陵人张居正,尝侍裕邸讲读,穆宗即位,立命为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参大政。拱与居正统恃才傲物,目空一切,闻海瑞峭直严厉,不肯阿容,暗中亦未免嫉忌。自己刚傲,偏不许别人刚直,所以直道难行。瑞抚吴仅半年,言官已迎合辅臣,劾瑞数次,有旨改瑞督南京粮储。吴民闻瑞去位,多半攀辕遮道,号泣乞留。瑞只挈一仆,乘夜出城,方得脱身。百姓留瑞不获,大家绘了瑞像,朝供香,暮爇烛,敬奉甚虔。瑞督粮未几,又不免为言路所攻,乃谢病竟去。直至居正没后,始复召为南京右都御史。一行作吏,两袖清风,到了神宗十六年,病殁任中,身后萧条,毫无长物。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只有葛帏敝脩,寥寥数事,不禁叹息异常,当为醵金棺殓,送归琼山原籍,买地安葬。发丧时,农辍耕,商罢市,号哭相送,数百里不绝。后来赐谥忠介,这就是海刚峰先生始末的历史。小子爱慕清官,所以一直叙下,看官不要认做一团糟呢。了却海瑞,免得后文另叙。且有佳句一首,作为海刚峰先生的赞词道:

  由来贤吏自清廉,不慕荣名不附炎。

  怎奈孤芳只自赏,一生坚白总遭嫌。

  欲知后事如何,且从下回交代。

  ----------

  语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世宗致死之由,即伏于此。夫辟穀为隐者之寓言,炼丹系方士之伪论,天下宁真有长生不老之术耶?况乎年将耳顺,犹逼幸尚美人,色欲薰心,尚望延寿,是不啻航舟绝港,而反欲通海,多见其不自量也。迨元气日涸,又服金石燥烈之剂,至于目眩神迷,白昼见鬼,且命蓝田玉等为之祈禳,至死不悟,世宗有焉。海瑞一疏,抉发靡遗,可作当头棒喝,而世宗乃目为诟詈,微内监黄锦,及大学士徐阶,几乎不随杨、沈诸人,同归地下乎?世宗崩而海瑞出狱,观其巡抚江南,政绩卓著,乃复不容于高拱、张居正诸人。张江陵称救时良相,乃犹忌一海瑞,此外更不必论矣。直道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海刚峰殆亦如是耶?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八·毕沅
  第三十一回 杀诸王宣城肆毒 篡宗祚海陵沉冤·蔡东藩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五·张居正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平闽纪卷之二·杨捷
  第九十四卷 文苑 二 一·缪荃孙
  卷六十五·佚名
  列传卷第十八 高丽史一百五·郑麟趾
  尔朱世隆传·魏收
  慕容彦超传·欧阳修
  卷一百七十四之二·雍正
  卷一百五十八·雍正
  卷二百七十四·佚名
  卷一百二十·佚名
  第二十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丁绍仪

    ○明词综多未录四明人词宁波袁陶轩明经,手辑四明近体乐府,所采明人词,多王氏词综所未录。鄞县则永乐中举人湖广巡抚黄润玉,字孟清,次虞邵庵韵别友,风入松云:“先生和气似春酣。一见盍朋簪。太平无讼霜台静,榕阴里、时与

  • 一些说明·老舍

    (一)此剧系根据萧崇素同志整理的藏族民间故事《青蛙骑手》改编的。在此谨向萧崇素同志致敬致谢!(二)因对西藏古今习俗都不甚熟悉,所以剧中并未强调地方色彩。排演时可以西藏为背景,亦可放在别的地方。人物皆无名,如有必要,可斟

  • 《词综》(卷十八)·朱彝尊

    宋词六十二首杏花天汪莘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怅江南日暮。白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 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去。好事近汪莘夹岸隘桃花,花下苍苔如积。蓦地轻寒一阵,上桃花颜色。 东邻西

  • 卷二十九·燕一·佚名

    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曰:“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骑六千匹,粟支十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

  • 卷第二百五十三·胡三省

    唐纪六十九〔起强圉作噩(丁酉),尽上章困敦(庚子)十月,凡三年有奇。〕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上之下干符四年〔(丁酉、八七七)〕1春,正月,王郢诱鲁寔入舟中,执之,〔王郢因鲁寔请降,事见上卷上年。〕将士从寔者皆奔溃。朝廷闻之,以右龙武

  • ●卷第二十·胡三省

    【汉纪十二】起昭阳大渊献,尽重光协洽,凡九年。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一一八年)①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坐盗孝景园堧地,葬其中,当下吏,自杀。〔堧,而缘翻。下,遐嫁翻。〕②罢三铢钱,更铸五铢钱。〔去年废半两钱,行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九·乾隆

      蜀汉  帝禅  【己巳】延熈十二年【魏嘉平元年吴赤乌十二年】春正月魏司马懿杀曹爽及何晏等夷其族  曹爽骄奢无度饮食衣服拟于乘舆兄弟数俱出游司农桓范【字元则沛国人】谓曰总万机典禁兵不宜并出若有闭城门

  • 卷之一千二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百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中·袁枢

    宋 袁枢 撰宦官亡汉【二】献帝初平元年春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众各数万【事见曹氏代汉】 癸酉董卓使郎中令李儒酖杀农王辩 卓议大发兵以讨山东尚书郑泰曰夫政不徳不在众也卓不悦曰如卿此言兵为无用邪泰曰

  • 罗研传·李延寿

    罗研字深微,年轻时就有才干并善于言词。邓元起平定蜀地,征召他为主簿,后来作信安县令。当时有成规要设置观农谒者,丈量百姓家土地桑树,土地增一分,树围长一寸,都要加税,使百姓困苦不堪。罗研上奏朝廷。请求废除这种弊政,武帝同

  • 卷十二下·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二下    宋 沈枢 撰勤王门 汉沮授劝袁绍迎献帝 兴平二年是时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沮授说袁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

  • 卷四十·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四十     宋 程公説 撰书二十二征伐书弟二宋卫蔡陈军制不详见宋宋襄公之战【僖二十二年】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

  • 还·佚名

    ——赞美男子汉【原文】子之还兮①,遭我乎狱之间兮②。并驱从两肩兮③,揖我谓我儇兮④。子之茂兮⑤,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6),揖我谓我好兮。子之昌兮(7),遭我乎峱之阳兮(8)。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

  • 书蔡氏传旁通卷四中·陈师凯

    元 陈师凯 撰洪范商曰祀周曰年此曰祀者因箕子之辞也箕子甞言商其沦丧我罔爲臣仆史记亦载箕子陈洪范之后武王封于朝鲜而不臣也盖箕子不可臣武王亦遂其志而不臣之也唐孔氏曰此经文防非直问荅而已不是史官叙述必是箕子

  • 苏曼殊散文选·苏曼殊

    汇集了苏曼殊散文、诗歌所有代表之作。他的散文,多为政论性的杂文。

  • 相国寺公孙合汗衫·张国宾

    简名《合汗衫》、《汗衫记》。杂剧剧本。元张国宾作。四折,末本。采用《太平广记·报应类》之《陈义郎》、《崔尉子》、《李文敏》中合汗衫故事敷衍而成。剧写开封当铺员外张义救助了冻馁大雪中的乞丐陈虎,其子孝友又将

  • 诸佛心陀罗尼经·佚名

    梵名Buddha -hr!daya-dha^ran!i^ 。全一卷。又称诸佛心经、诸佛心印经、诸佛陀罗尼经。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佛陀为诸菩萨说诸佛心陀罗尼,若至心持诵,得超脱百千劫之生死剧苦,乃至消除一切恶业、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