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六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

丙申(一六五六)、大清顺治十三年(永明王永历十年、鲁王十一年)春正月庚辰朔

永明王在安龙,鲁王在金门。

十三日(壬辰)

大清庶子王自泉州出攻两岛,风不利,引还。

李定国遣传宣参将杨祥进密疏,署云「藩臣李定国谨奏」、面钤「屏翰亲臣」赐章。疏云:『臣今统兵迎驾,不日即至行畿;先行奏安!万勿轻听奸逆,辄行移跸』!帝阅之,心中稍安;然不令一臣知也。

十六日(乙未)

叶应祯以李定国将至,擐甲入宫,请帝及太后、中宫乘马即日幸黔。逼勒再三,凶恶之状不可尽言;宫中哭声彻外。白文选虽为可望用,然心不直其所为。因婉言谕应祯,暂缓其行;遂以「舆徒不集」回报可望,阴俟定国至。

二十二日(辛丑)

鲁王以陈六御代张名振守舟山。

李定国至安龙。

是日子时,白文选率步骑至安龙城外,大呼曰:『安西兵马至矣!各须谨慎』。言毕,跃马而去。黎明,忽有叫门者曰:『我西府常随夏太监也』!随令入朝;面奏曰:『定国即至矣,遣臣先驰奏闻。因至冻洒箐为秦兵倒树塞路,马不能前;是以稍迟耳』。俄顷,周城炮起马嘶,结寨遍九山头。定国率骑入朝陛见,君臣相持痛哭;帝谕曰:『久知卿忠义,恨相见之晚』!定国泣奏曰:『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欲取两粤以迎銮舆;乃不惟不赴臣愿,且置陛下于重忧,臣万死无能自赎矣』!帝慰谕之,赐坐、赐茶。定国还营,知文选去未远,遣夏太监追留之;及于普平市。文选乃还,随定国入朝,密计幸滇;谕守臣备夫马为移跸用。

二十六日(乙巳)

李定国由安龙走云南。

帝至普安,遣兵驻(一作守)盘江以御孙可望。

二月庚戌朔

舟山城哭,声若风筝而咽。

大清帅宜永贵调三省兵攻舟山。郑成功令平其城;至南门,得国初信国公汤和埋碑。

十二日(辛酉)

帝至曲靖,李定国发骑卒前导三千、后卫三千,而亲与文选居中扈从。请帝于行宫安置,而亲率精兵入云南,与抚南王刘文秀、黔国公沐天波及标镇各营连络,合兵三万;惟王尚礼有异志,然所部止千人,不能动摇也。

时抚南刘文秀与可望之都督王尚礼、王自奇、贺九仪等守云南;闻定国奉帝来滇,与尚礼等密议勒兵守城,自与数骑会定国云:『我辈将以秦王为董卓;但恐诛董卓之后,又有曹操耳』!定国指天誓日;白文选从之,即昌言曰:『秦王若能尊帝,我辈当尊秦王也』!

李赤心、高必正等久窜处广西宾、横、南宁间;赤心死,养子来亨代领其众,推必正为王。

三月庚辰朔

永明王至云南,居孙可望署中。

李定国、刘文秀遣兵迎帝至滇,以定北府为行宫驻跸。

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蜀王。

李定国遣雒容侯龙韬守庆远;为北兵所困,自经死。

大清叛将马信、张洪德抵厦门谒郑成功。

五月己卯朔

郑成功杀苏茂。成功恨茂纵施琅降清,至是复败于揭阳,遂杀之。

永明王恤安龙死事诸臣,赠吴贞毓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赐祭,谥「文忠」,荫锦衣世袭千户;余赠恤有差。复建庙于马场,勒碑大书「十八先生成仁处」以旌其忠。赐杨畏知谥「忠烈」。

李定国捕马吉翔及其家人,令部将靳统武收系,将杀之;吉翔日媚统武。定国客诣统武,吉翔复媚之;因相与誉吉翔于定国而微为辨冤。定国召吉翔;入谒即叩头,言『王再造功,千古无两!吉翔幸望见颜色,死且不朽;他是非,何足辨也』!定国大喜。吉翔因日谄媚定国客,令说定国荐己入内阁。遂与定国客蟠结,尽握中外权;庞天寿亦复用事。

闰五月戊申朔

王江复与沈调伦聚众四明山,声势寖衰。调伦为大清兵所获,被杀;江亦被创卒。

六月戊寅朔

郑成功改厦门中左所为思明州。

帝与李定国、刘文秀议封白文选巩国公、王自奇夔国公、贺九仪广国公、王尚礼保国公、张虎淳化伯、李本高崇信伯、高文贵广昌伯,皆领敕谢恩。

以艾承业为镇国将军,管延安王事(承业,能奇子也。先是,能奇与皮熊战,死于炮)。

以金维新为行在吏部侍郎兼都察院、龚铭为行在兵部侍郎(维新、铭,皆定国办事官)。

二十四日(辛丑)

郑成功部将黄梧、苏明以海澄降于大清,县令王元山从之。协将康雄不从,断其手;得缒城出(梧从苏茂败于揭阳;惧诛,故降)。

大清封梧为海澄公,驻漳州;明为多李几昂邦内大臣。

秋七月丁未朔

晋王李定国、蜀王刘文秀时诣马吉翔、庞天寿家,光禄少卿高绩与御史邬昌期患之;合疏言『二王功高望重,不当往来权佞之门;恐滋奸弊,复蹈秦王故辙』!疏上,二王遂不入朝。吉翔激王怒,命各杖一百五十,除名。定国客金维新走告定国曰:『绩、昌期诚有罪,但不可使朝廷有杀谏官名』!定国即偕文秀入救,乃复二人官。

初五日(辛亥)

郑成功率师北行,夺闽安镇;斩大清将胡希孔,生擒百七十人。

二十三日(己巳)

郑成功与大清兵战于台南,夺桥;又明日,战于桥北。

二十八日(甲戌)

郑成功与大清兵战于教场,夺马二十五匹,擒延平援将张礼。

八月丙子朔

帝遣白文选往黔,以玺书谕孙可望,令赴滇保驾;将钱粮归之朝廷,兵马交李定国、刘文秀经营川、广。可望不从;又衔文选□于定国,悉夺其所部兵羁之军中。

十一日(丙戌)

帝移跸秦王宫(宫在云南府城中五华山)。

高必正死,其众食尽,且畏大清兵逼;李来亨率众走东川,分据川、湖间,耕田自给。川中旧将王光兴、谭弘等附之,众犹数十万。

二十三日(戊戌)

郑成功败大清兵于舟山,陷连江。

二十六日(辛丑)

阮骏轻敌直进,大舟胶浅不得行;刘孔昭子永锡跳水死。陈六御、张洪德赴救战败,自刎死。总兵张进爵截敌于横水洋,大战竟日;孤军力竭,自投水死(一作投于火)。

帝为李定国、刘文秀割襟,订二姓盟。二王感悦,谢恩。

九月丙午朔

鲁王太常寺卿杨玑被执,不屈死。

帝遣行人司朱斗垣往黔征白文选,孙可望砾杀之(斗垣,字月生,昆山人)。

十三日(戊午)

舟山大■〈舟宗〉败抵壶江、琅琪等屿,郑成功以行军司马张英代陈六御任。破闽安镇,焚掠南台殆尽。

初,李定国有龙骧、天威二营;既出粤,命祁三升统龙骧营留蜀,孙可望令镇遵义。及是,定国入滇调三升而可望亦遣使征之;三升谓其所部曰:『国主、安西,旧主义均。今安西尊永明王为民主,名正言顺;我等亦有所依,当遵西府之调为正』。众皆诺。遂辞秦使,整旅还滇。可望遣兵追袭,三升且战且走,辎重尽失;

达行在朝贺毕,帝封三升咸宁伯以旌其忠。

冬十月乙亥朔

大清庶子王班师,郑成功进略温、台等郡。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三·徐梦莘
  第五十三回 养子复宗冉闵复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蔡东藩
  ●卷第四·胡三省
  第四十一回 纪信诈降脱汉王 彭越乘虚袭梁地·黄士衡
  卷二百六十三·杨士奇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六·佚名
  ●绎史恤谥考卷四·温睿临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纪昀
  卷九·佚名
  武承嗣传·刘昫
  程日华传·刘昫
  四六、魏文侯二十五年乃子击生非子罃生·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十九印笏类四言古印衣铭         【汉】胡 广明明圣皇旌以命服纡朱懐金为光为饰迈种其泽抚宁四国宣慈惠和柔嘉维则克副帝心膺兹多福登位厯寿子孙千亿印铭     

  • 邓剡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邓剡(1232-1303)又名光荐,字中甫,又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三年(1262)进士,为文天祥门友。剡以诗名世,江万里屡荐不就,后随天祥赞募勤王。宋末,元兵至,携家入闽。端宗即位,广东制置使赵潽晋辟为斡办官,荐除宣教郎、

  • 卷一百三十九·志第九十二·乐十四等·脱脱

        ◎乐十四   ○恭上皇帝皇太后尊号下 册立皇后 册皇   太子 皇子冠 乡饮酒 闻喜宴 鹿鸣宴   绍熙元年恭上寿圣皇太后、至尊寿皇圣帝、寿成皇后尊号册宝十四首   大庆殿发册宝降殿,《正安》   

  • 第六十二回 堕奸谋阖宫被劫 立异姓二帝蒙尘·蔡东藩

      却说钦宗闻京城已陷,恸哭未休,忽卫士等鼓噪进来,求见钦宗,钦宗只好登楼慰遣。凑巧卫士长蒋宣到来,麾众使退,并拟拥护乘舆,突围出走。孙傅、吕好问在旁,以为未可。宣抗声道:“宰相误信奸臣,害得这般局面,尚有何说!”孙傅又欲

  • 卷之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解琬传·刘昫

    解琬,魏州元城人。少年应试中举,任新政县尉,又调任成都县丞。因为奏章很合皇上的心意,超升监察御史,因父丧丁忧而离职。武则天认为解琬善于处理边防事务,起用他复任原官,令他去西域安抚少数民族,他因守丧而坚持辞拒。武则天很

  • 聂云台·佚名

    聂云台先生小传聂先生名其杰字云台湖南长沙人聂仲芳中丞之公子也中丞曾任苏松太道及江南制造局总办中国之有铁甲兵舰与十二英寸大炮中丞之功也先生生甫二周即随宦上海稍长延师授读肄习英文旁及电化工程诸学皆能无师自

  • 論衡校釋卷第十七·黄晖

      指瑞篇   離騷王注:「指,語也。」盼遂案:篇中「天地之間常有吉凶,吉凶之物來至,自當與吉凶之人相逢遇矣」數語,即仲任本篇大旨。   儒者說鳳皇騏驎為聖王來,墨子備城門篇:「禽滑釐問於子墨子曰:由聖人之言,鳳鳥之不出,諸

  •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陆世仪

    治平类[学校]古者有大学之法所以教人为大学之道后世但有大学之道无所谓大学之法故成就人才较难何谓大学之法诗书礼乐是也诗书虽多残阙然经先儒补缀发明之功犹十得五六至礼乐则竟冺焉亡矣非有大圣人起彻天彻地大大制作

  • 卷二 集情·陈继儒

    语云,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明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虽然,既云情矣,此身已为情有,又何忍死耶?然不死终不透彻耳。韩翃之柳,崔护之花,汉宫之流叶,蜀女之飘梧,令后世有情之人咨嗟想慕,讬之语言,寄之歌咏;而奴无昆仑,客无黄衫,知己

  • 明法第四十六·管仲

    所谓治国者主道明也,所谓乱国者臣术胜也。夫尊君卑臣,非计亲也,以势胜也;百官识,非惠也,刑罚必也。故君臣共道则乱,专授则失。夫国有四亡:令求不出谓之灭,出而道留谓之拥,下情求不上通谓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谓之侵

  • 发心与立志·梁漱溟

    许多人都觉得近来生活不安,我亦时常有此感觉。因此我知道一般人思想之杂乱、心里之不纯净,真是很难办的事!人多半都有种种私欲私意,要这个,要那个;本来我们的心量已经十分渺小,这么一来就更危险,怕更没有力量来干我们的事业了

  • 随应相具章第三·佚名

    性河开流满度器满。破六足经。蜜突如莲花开慧日。出服胜莲花奉事佛。清净淡泊其相然。至尊世绝福祐人视。其精固将道者敷演如经。已开化行道者,亦当知五种各应相种相。色视相亦色手篌把。亦色更痛为痛相。乐苦亦不乐亦

  • 菩薩戒本羯磨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歴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五種異本。(一)藏文本勝友等譯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略稱藏本。   (二)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戒品.〈别出菩薩戒本〉略稱地持。(三)劉宋求那跋   摩譯菩薩善戒經戒品.略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持戒波罗蜜多品第七之六复次舍利子。时彼菩萨摩诃萨说是偈已。而更前诣最上众佛般涅盘所。头面礼竟涕泪交流。绕百千匝却住一面。复说伽陀曰。如来于诸

  • 四分律卷第十四(初分之十四)·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九十单提法之四◎尔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尔时提婆达多教人害佛,复教阿阇世王杀父,恶名流布利养断绝。时与五比丘俱家家乞食,三闻他罗、达多骞、䭾达婆、拘婆离、迦留罗提舍。尔时诸

  • 卷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屾峰宪禅师语录屾峰宪禅师语录三嗣法门人(智质 智原)同编康熙辛酉正月十七日众护法公请住东山妙觉院。山门甚深法门具无量义户牖洞开风恬日霁东山顶上逆流长涌起扶桑照天地卓拄杖便入。伽篮佛法赖汝屏

  • 球阳·佚名

    《球阳》是琉球国三部官修编年史之一,由汉文写成。其名称“球阳”是对琉球的美称。《球阳》全称《球阳记事》,在第二尚氏王朝时期简称《记事》,《球阳》是琉球处分之后的通称。1743年(乾隆八年),唐通事郑秉哲(伊佐川亲方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