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武承嗣传

武承嗣,是荆州都督武士..的孙子、则天皇后兄长的儿子。起初,武士..娶相里氏为妻,生了武元庆、武元爽两个儿子。后来又娶了杨氏,生了三个女儿:长女嫁给越王府的功曹贺兰越石,次女是武则天,幼女嫁给郭氏。武士..死后,他兄长的儿子武惟良、武怀运和武元爽等人不按礼法对待杨氏。待到武则天被立为皇后,追封武士..为司徒、周忠孝王,封杨氏为代国夫人。不久又给武士..追加封官为太尉,杨氏改封为荣国夫人。这时武元庆任职为宗正少卿,武元爽任少府少监,武惟良任卫尉少卿,荣国夫人怨恨他们往日对待自己刻薄,示意则天皇后上疏请求将武元庆等调出朝廷任职,表面上仍假装谦让,实际上憎恶他们。于是武元庆被调任龙州刺史,武元爽任濠州刺史,武惟良任始州刺史。武元庆到龙州后即病故,武元爽又从濠州被流放振州而死。

乾封年(666),武惟良与其弟淄州刺史武怀运,按州府大吏的例规在泰山下聚会。这时韩国夫人的女儿贺兰氏在宫中,很得皇帝宠爱。武则天想除掉她,便示意高宗去贺兰氏母亲的府宅,趁武惟良等进献了食物,武则天暗中派人将毒药放进贺兰氏的食物中,贺兰氏吃后,猝然死亡,然后归罪于武惟良、武怀运,杀了他们。又示意群臣上表请求皇帝将他们改为姓蝮,断绝他们的族籍。武元爽等因受株连获罪发配到岭外而死去,于是将韩国夫人的儿子贺兰敏之作为武士..的嗣子,改姓武,越级委任为左侍极、兰台太史,承袭爵位为周国公。又让他召集学士李嗣真、吴兢一批人,在兰台校刊经史典籍并撰著传记。

武敏之年轻美貌,与荣国夫人私通,倚仗得宠屡犯罪过,武则天很不高兴。咸亨二年(671),荣国夫人去世,武则天拿出内宫大瑞锦幅,责成武敏之修造佛像为母亲求福,武敏之擅自隐藏私用。又,司尉少卿杨思俭的女儿极有姿色,高宗和武则天已选她为太子的妃子,婚期已定,武敏之去逼迫奸淫了她,接着,在为荣国夫人守丧期间,武敏之偷偷脱除丧服,穿着吉庆华服,聚集歌妓作乐。当时,武则天的亲生女儿太平公主还年幼,来往荣国夫人的家,由宫女伴行,也曾遭到武敏之的逼污。不久武敏之的奸污事件暴露,他被发配流放雷州,走到韶州,武敏之用马缰自缢身亡。

武承嗣是武元爽的儿子。武敏之死后,他从岭南被召回京,授职尚书奉御,承袭祖父周国公爵位。不久提升为秘书监。武则天当政,追尊武士..为忠孝太皇,设置崇先府的吏属,她前五代以下的历代先祖,都封为王。中宗嗣圣元年(684),任武承嗣为礼部尚书。不久授其官职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武则天垂拱年间(685~688),武承嗣转任春官尚书,仍旧主持政务。载初元年(690),他替代苏良嗣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主管内史事务。

天授元年(690),武承嗣在东都洛阳首先设置武氏七庙,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周武王为睿祖康皇帝,称他们是武氏的祖先。又将则天皇后的前五代先祖、封赠的太原靖王武居常奉为严祖成皇帝;其高祖、封赠的赵肃恭王武克己奉为肃祖章敬皇帝;其曾祖、封赠的魏康王武俭奉为烈祖昭安皇帝;其祖父、封赠的周安成王武华奉为显祖穆皇帝;其父、忠孝太皇武士..奉为太祖孝明高皇帝;历代先祖母都随其夫的帝号称为皇后。武元庆被追封为梁宪王,武元爽追封为魏德王。还将伯父与诸兄弟都封为王,诸姑母、姐姐封为长公主。于是,则天皇后封武承嗣为魏王,并将武元庆的儿子、夏官尚书武三思封为梁王,她的堂兄弟、堂侄、纳言武攸宁封为建昌王,太子通事舍人武攸归封为九江王,司礼卿武重规封为高平王,左卫亲府中郎将武载德封为颍川王,右卫将军武攸暨封为千乘王,司农卿武懿宗封为河内王,左千牛中郎将武嗣宗封为临川王,右卫勋二府中郎将武攸宜封为建安王,尚乘直长武攸望封为会稽王,太子通事舍人武攸绪封为安平王,武攸止封为恒安王。又封武承嗣之子武延基为南阳王,武延秀为淮阳王,武三思之子武崇训为高阳王、武崇烈为新安王,她的堂兄弟、封赠的陈王武承业的儿子武延晖为嗣陈王、武延祚为咸安王。

武承嗣曾劝武则天改朝换姓,除尽李唐皇室的诸藩王及公卿大臣中不附和自己的人,武承嗣堂弟武三思又极力帮助推行其计,普天下至今怨恨他们。不久,武则天又赐给武承嗣实纳赋税的食邑一千户,继续监修国史。武承嗣以为论位次自己当为皇帝继承人,便让凤阁舍人张嘉福委婉劝说百官上表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储,武则天始终不同意。如意元年(692),授予他特进官衔。不久授官太子太保,免去他主持政事的职权。武承嗣因不能被立为皇太子,郁郁不乐而死;死后追封为太尉、并州太守,谥号宣。

猜你喜欢
  本纪第六 肃宗 代宗·欧阳修
  卷第二百八十九 後漢紀四·司马光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九百·佚名
  清高宗实录选辑三·佚名
  九八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续购书目一百四十种折·佚名
  学史卷四·邵宝
  卷二·邹漪
  綦母怀文传·李百药
  卷二上·沈枢
  卷六十·佚名
  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御制幸鲁盛典序·孔毓圻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名氏·唐圭璋

      据诗渊,仍次侯寘后。   水调歌头   八月秋欲半,后夜月将圆。天潢当日流润,□派落人寰。尘扫长淮千里,威振南蛮八郡,梓里绣衣还。芳毓燕山桂,庆衍谢庭兰。   小山阴,长松下,白云间。壶中自有天地,闻早挂逢冠。笑指横

  • 第二十折 万俟造招·冯梦龙

    【南吕引步蟾宫】[丑扮万俟隶卒随上][丑]小人似我真干净,没搀入些儿公正。借将他执拗蠢残生,做我权门薄敬。若要做好官,好人料一边;若要好官牢,好心用不着。我万俟心怀险毒,性赋贪污。但弄得他人有些不祥的机括,便与我无一毫利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北京梨园金石文字録》·张次溪

    (近人)张江裁 辑●目录《北京梨园金石文字録》序《北平梨园金石文字録》题辞北京梨园金石文字録 梨园馆碑记在右安门内陶然亭,今已磨毁。 重修喜神祖师庙碑志在崇文门外精忠庙 重修喜神殿碑序崇文门外精忠庙 重修安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九景泰六年三月丙午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命西番净戒寺国师弟劄思巴藏卜袭灌顶弘教翊善国师瞿昙寺完卜班竹儿藏卜袭灌顶广智善国师皆鍚之 诰命△革四川建昌卫龙溪巡检司以巡检王子华言其路僻无盗故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弘治二年十月乙酉朔孟冬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杨伟游泰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王宪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遣内官祭司井之神○命甘州领军狭西都指挥同知喻勇守备祧州○丙戌初贵州苗贼

  • 通志总目录卷下·郑樵

    卷第一百十二李固【子爕】杜乔 呉祐 延笃 史弼 卢植赵岐 皇甫规 张奂 段颎 陈蕃【朱震】王允【王宏 士孙瑞 赵戬】党锢刘淑 李膺 杜宻 刘祐 魏朗 夏馥宗慈 巴肃 范滂 尹勲 蔡衍 羊陟张俭 岑晊 

  • 一一二四 军机大臣奏《江西通志》所载浮粮荒地各条现在并无其事等情折·佚名

    一一二四 军机大臣奏《江西通志》所载浮粮荒地各条现在并无其事等情折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臣等将《江西通志》内所载浮粮、荒地各条询问彭元瑞,据称:江西省自明时相沿,各州县多有浮粮、荒地,业经于康熙年间节次丈量

  • 敬翔传·薛居正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唐神龙年间平阳王敬晖的后代。曾祖敬琬,是绥州刺史。祖父敬忻,为同州掾吏。父亲敬衮,任集州刺史。敬翔爱好读书,特别擅长于文章写作,应用敏捷自如。乾符年间,考进士落第。到黄巢攻陷长安,才东出函谷关

  • 卷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四选举考【八】任子【臣】等谨按虞书有云赏延于世而殷盘诰诫亦云世选尔劳盖因乃祖乃父之勤於王事而恩及其子孙任子之制从来尚矣西汉门廕人才

  • 十二 《玄学与科学》的论争(1923)·胡适

    (附论他的宗教信仰)《努力周报》虽然是一个批评政治的刊物,但我们也曾讨论到政治以外的一些问题。周报每月增刊一张《读书杂志》,其中就有我的长文《读梁漱冥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又有顾颉刚和好几位学者讨论中国

  • 双桥随笔卷十二·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爱敬以养生哀戚以送死墓焉而葬位焉而祭皆本于礼而不可忽者先王教民之通法也丧而用浮屠之术墓而信葬师之説资防报于不可致诘之间徴休咎于无情难騐之川阜上以为亲谋下以为身利者此古之所未闻也后世闇夫野

  • 卷十五·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五诗经肃肃罝防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编修【臣】储晋观郑康成曰罝之人鄙贱之事犹能

  • ·辗转刊行··王守仁

    钱德洪&middot;跋钱德洪这篇&ldquo;跋&rdquo;,乃专为下卷所作,不包含上、中二卷。【原文】嘉靖戊子冬,德洪与王汝中奔师丧至广信,讣告同门,约三年收录遗言。继后同门各以所记见遗。洪择其切于问正者,合所私录,得若干条。居吴

  • 覆歐陽浚明書·欧阳竟无

    來函謂《法相辭典?敘》惹起糾紛雲雲,甚矣,愛我之甚,敢不如教,上追無諍﹗顧此次《敘》末寄感,亦實是萬不得已之苦衷。在我輩歸依三寶,法將大混,教岌岌危,明見及此,烏能已已? 何謂法混教危耶?文殊弘二諦,而彌勒別弘三性者︰一以求真,一以

  • 覆王弘愿居士书(七通)·太虚

    一承示译权田僧正两部曼荼罗通解付海潮音登载,甚是欢迎!电版应可加入。欧阳君所著,诚如居士所言。拙著指耶、回所奉天神、无甚依据也。罗汉、菩萨变易生死,论疏中往往谈及。楞严七卷中所说众生颠倒,尝谓即是变易生死,是自主

  • 佛说五无反复经·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一梵志。从罗阅只国来。闻舍卫国人慈孝顺奉经修道。敬事三尊。便到舍卫国。见父子二人耕地。毒蛇螫杀其子。其父故耕不看其子。亦不啼哭。梵志

  •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下·法藏

    京西大寺沙门释法藏述观有果无果门第二释此门略作四句。一释名者。诸门名皆有三义。一举观智为能观。二举所遣托为门。则所观有果无果是也。三入门见真。则下文真空是。皆从初二义题章。二来意者有二义。一前品总破因

  • 拟寒山诗·中峰明本

    梅村居士张守约追拟五台居士陆光祖订正寒山三百篇篇篇是警策或歌廊庑间或书院宇壁当时国清寺僧行如云集有耳胡不闻有眼胡不识寒山出寒山拾得蹃拾得丰干自丰干三圣同混迹闾丘太守至当下齐言出拍手归去来云山高突兀子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