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四

嘉靖三十六年十二月庚辰朔金星昼见

○辛巳 裁革紫荆关南之塔崖驿并其夫马于上陈驿仍移置上陈驿于紫荆关新城从巡抚都御史郑綗奏也 录三十五年甘肃境外夹山墩等处死事夜不收脱仲祥等五十九人袭升其子各一级

○癸未 慈孝献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辽王宪以岁歉辞禄一年 上允其请赐敕褒谕 掌詹事府事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李玑三年秩满荫其孙自芳为国子生 工科给事中徐浦言浙直福建近因军兴经费不敷额外提编以济一时之急比以奉行匪人因公倍歛民不堪命今事势稍宁正宜培植休息别求生财之道而督抚胡宗宪阮鹗乃于加徵存留之外仍前提编节年所费漫无稽考前南京御史慎蒙奏止提编并请以军门钱粮岁终差给事中清查及参原任吏部郎中吕希周指名和买侵官银至三万余两欲严行追究事下户部而尚书方钝依违两端蔓辞塞责既欲以年终查盘责成巡按复使其酌议提编可否具奏乞罢钝以戒大臣之不忠者而正希周之罪并敕止军门提编年终差给事中稽查如御史蒙言更乞严谕宗宪鹗事从樽节毋滥费以益民困章下户部尚书方钝覆言民困固所当恤倭情尤为可虑设使地方无备一时倭患突至则其劫杀伤之惨将有甚于提编加派之苦者夫御史风纪之官革弊厘奸乃其本职使其尽心所事必不至互相揜餙若恐其弗躬弗亲转委属官则给事查盘赤不过凭据司府造报数目转委司道等官检对磨勘而已而况地方多事差官适以扰民似不如就近责成于巡按御史之为愈也且兵无定形势难逆料人马之虚实粮饷之增减时势之缓急皆非臣等所可遥议惟地方巡按能目见而心计之故加派提编必听御史斟酌具奏乃可议处施行事体宜尔岂敢以蔓辞塞责哉所云逮问吕希周及切责胡宗宪阮鹗宜如其议入报可 以水灾免浙江宁波绍兴台州处州温州所属税粮如例 给赏入卫官军银延固宁夏五枝官一两军七钱宣大辽六枝并标卞游击二千官七钱五分军四钱放回游击官一两军七钱 以漕粮冻阻至百万石逮问把总周表等八人夺总兵官黄印俸一月参将王延鹤俸三月 治本年九月内辽东镇武等堡失事者夺总兵官罗文豸巡抚都御史苏志皋俸各三月下指挥千百户等官朱世武等按臣论罪

○甲申 总理河道右都御史王学益以疾乞休时学益已升南京工部尚书诏以原职致仕 致仕工部尚书蒋瑶卒瑶浙江归安人弘治己未进士除行人选授监察御史升荆州知府有惠政民祠祀之调扬州累言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历工部侍郎尚书以四郊工成加太子少保引年致仕瑶端亮清介貌若洵恂而遇事有不可夺之节守扬州时 武宗南巡至郡嬖幸江彬索赂不与举所赐铜瓜拟之瑶不为动已 武宗出渔得臣鱼戏言可值金五百彬请以畀守令如数输值瑶独脱其妻簪珥及数缣以进曰臣府库无钱自办此耳 武宗笑而置之中贵人传旨徵求百端悉殊方之产瑶奏某物产某处某物萃某所俱非扬有也 武宗诘曰苎白布亦非扬产乎瑶不得已进苎五百疋其强毅有执如此归十年余至是卒年几九十赐祭葬如例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命掌南京前府事临淮侯李庭竹南京协同守备镇筸右参将署都指挥佥事孙贤充副总兵官镇守广西 先是有妖人马祖师者流寓湖之乌镇民沈松家以幻术惑众其党有毛山□全计中江升高仙许逢李福松蒋朋等更相诳餙鼓煽远迩愚民为所诱胁甚众约以九月甲子起兵攻嘉兴会有洩其谋者官司急捕之于是福松被杀山□全中升仙逢朋松皆先事被擒至期马妖树青白二旗放火纵掠兵备参政刘熹急督兵击之贼溃走南浔官兵追击及于双林尽歼其众独马祖师者逸去至是总督胡宗宪等以闻兵部覆议两浙自倭患频仍兵费浩繁征求急迫民生日蹙是以人心摇惑衅孽易生故妖道一鼓流言向风啸聚者旬日问以数千计今恶党虽擒元凶未获舟山逋逃反侧观衅宜急赦胁从而严捕马祖师者以除乱本仍以其事状功罪下巡按御史覆之诏可 巡按山东御史周斯盛勘上三十五年正月虏犯辽东义州大宁堡官军功罪诏参将赵承懋指挥何良臣准赎镇抚鲁承勋千户丁芝指挥雍爵各升二级指挥孙守礼刘国臣千户史得和百户北士连各升一级指挥钟世威马世臣量加给赏指挥等官史伟等五人下巡按御史逮治 命宣府西路左参将署都指挥佥事王尚忠充左副总兵官协守大同

○乙酉 朝鲜国王李峘奏臣母恭僖王继妃尹氏臣嫂荣靖王妃□□卜氏诰命被毁乞赐补给诏允所请 致仕大理寺卿牛天麟卒赐祭葬如例

○丙戌 升大理寺右寺丞霍冀为左寺丞福建道御史孙慎为右寺丞

○丁亥 遣英国公张溶等祈雪于朝天等宫 工部右侍郎刘伯跃三年秩满荫其子廷翀为国子生

○己丑 旌表南直隶等处孝孙李九畴寿妇陈氏节妇杨氏烈妇胡氏 巡按直隶御史尚维持言顷浙直倭患 升下用部臣议许总督军门开纳级之例亦一时权宜计耳奈何土豪市侩逃军罢吏向惧罪自匿者皆得窃金骄人于白昼大都而军前未见协济之实充军下死罪一等非凶恶不轻坐而亦令纳银自赎罢间官若吕希周蒋孝辈不复知有名节久矣而亦效用军门恣其剥削得旨近因倭患暂许督抚等官便宜行事各官任意行私原发空头劄付悉收回其冒滥朦胧给授者巡按御史悉追夺治罪充军不准赎业有成命何得擅违其禁之罢闲官以赞画为名生事害民者悉令革回闲住 升四川松潘副总兵官署都指挥佥事许信为署都督佥事佥书南京前军都督府事

○庚寅 广东扶藜葵梅等山峒贼平先是贼首冯天恩李汝端等负险据巢招纳亡叛流毒一方者数十年是年三月总兵靖远伯壬瑾等调两广汉达官军分哨进剿斩首七千八百余级破巢二百余处所俘获八百余人夺获牛马器械称是地方以宁提督军务侍郎王钫等叙别诸臣功罪以闻 上嘉悦诏瑾荫一子锦衣卫百户钫荫一子为国子生先任提督侍郎谈恺升右都御史仍致仕兵备佥事贺镂升二级监督佥事经彦山□采参将钟坤秀各升俸一级布政使魏良贵等六人各赏银十五两同知何宗鲁等二十四人各十两肇庆府通判吕天恩升本府同知指挥等官杨宽等十三人下巡按御史逮治

○辛卯升刑部右侍郎潘恩为南京工部尚书 补荫原任南京户部右侍郎顾珀孙应祯为国子生 以蓟镇防秋事竣复总督侍郎王□□矛总兵官欧阳安原职及游击佟登华富张勋兵备副使陈劾吉俸

○甲午 贞惠安和景皇后忌辰遣清平伯吴家彦祭 陵寝 升江西按察使翁大立为广东右布政使

○乙未 先是遣主事王徤等往闽广采取龙延香久之无所得至是徤言宜于海舶入之时酌处抽分事宜凡有龙涎香投进者方许交商货买则价不费而香易获不必专官守取部议以为然请取回奉差各官更下广东抚按官于沿海畨舶往来处所设法寻买并将海船抽税事宜议奏诏从之 预发各镇主客兵饷银宣府十万大同十万山西二万延绥六万甘肃一万固原二万蓟州二万昌平一万易州一万密云二万 裁革湖广归州万流水驿移其夫役于巴东县之巴山驿为巴山水马驿仍摘抽归州夷陵州二递运所水夫改编马匹协济从巡抚都御史李宪卿奏也

○丙申 升巡抚江西右副都御史马霖为刑部右侍郎 升大理寺少卿赵炳然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元差正议大夫蔡廷会等入贡兼请袭封宴赉如例

○丁酉 狭西凉州等卫地震有声

○戊戌 以冬寒暂停山东保定山西采矿召先差采办主事张芹锦衣千户张钺回京时一岁先后所入各矿金银玉旺峪银七千五百两保定金二十八两银九百二十八两山东金八百五十二两银八千一百四十三两河南银一万五百两四川金七百两银一万一千二百两云南金四百两银一万两 命新宁伯谭功承掌南京左军都督府事 初南京兵科给事中傅鸣会请于南京兵部增设侍郎一员兼佥都御史衘专领操江之敕下兵部覆行南京兵部会官杂议至是尚书张鏊等请从鸣会言 上曰 祖宗设官操江用南院都御史欲其督同两处巡江御史事体相维且营伍布置守备统辖一应事宜法甚详备近日地方失事乃官不得人非法之不善也今若以南京兵部兼领体统俱紊兹所议不畏成法任意纷更鏊等姑不究其令遵行如故

○庚子 升太仆寺少卿胡汝霖为大理寺右少卿 以三十四年龙门城等处失事谪守备指挥等官魏卿潘铭等十人戍边降指挥王汉张镔秩各一级下先任总兵官刘大章于辽东巡按御史逮问

○壬寅 升通政使司右通政刘体乾为左通政右参议李泰为右通政 升吏部文选司郎中何海晏为太仆寺少卿

○丙午 山西平遥县贼首田武就擒及获虏谍任存住等巡抚都御史闵煦以闻诏荫一子为国子生指挥王璋升一级把总等官冯恩等各赏赉有差

○丁未 改南京太仆寺卿卢宗哲为光禄寺卿 裁革宁夏中卫训导二员灵州所训导一员韦州牢驿驿丞一员减宁夏等卫署职试职千百户六十四员加支俸米

○戊申 以正旦节遣玉田伯蒋荣成安伯郭应乾清平伯吴家彦兴安伯徐梦旸分祭 八陵都督佥事沉至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都督佥事王朝用祭 孝洁皇后及 哀冲 庄敬二太子各陵坟 以水灾免辽东广宁海州宁远定辽东宁潘阳盖州义州复州三万辽海金州诸卫所税粮如例仍许入关籴买发太仓银五万两于本镇俟明年三月至五月应支折色月米计灾轻重量加粮料银以示优恤不为例 兵部覆巡按直隶御史路楷奏大同右卫屡被虏患人心汹汹不望更生宜亟为计处因条四事以闻一免征赋以苏困□□音谓玉林石卫故有屯地徵收粮草今余丁逃散一望蒿菜而徒扣军士月粮偿之令其枵肠荷戈以当强虏民不堪命宜悉蠲免一及时转输以备危急谓本卫连被点虏听信逆谋阻绝要害粮运不通人心危疑朝不谋夕宜集兵通道路转输粮饷以固众志一易将领以保孤危谓参将刘卿久失人心亟宜罢斥而简能者代之一议置官守以便责成谓大同分守参议所辖西则左右威平四卫南则应朔马阴等处日不暇给宜暂割应朔马阴一道隶之分巡俟事宁仍归分守管辖 上皆从之

○己酉 岁暮行大祫礼于 太庙遣英国公张溶代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列传第六十八·脱脱
  卷六·谷应泰
  第九十二回 贪女色吞针欺僧侣 戕妇翁拥众号天主·蔡东藩
  大明太宗文皇帝宝训卷之四·杨士奇
  卷之九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四九八 署云贵总督裴宗锡奏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折(附清单二)·佚名
  卷之七十八·祁韵士
  读例存疑卷四十一·薛允升
  王劢传·姚思廉
  薛大鼎传·刘昫
  通制条格卷第五·拜住
  第六节 交 通·吕思勉
  81.张衡和地动仪·林汉达
  三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仲殊·唐圭璋

      仲殊名挥,姓张氏,安州(今湖北安陆)人。尝举进士,后弃家为僧,居杭州吴山宝月寺。崇宁中自缢卒。词七卷,名宝月集,不传,今有赵万里辑本。   蓦山溪   清江平淡,疏雨和烟染。春在广寒宫,付江梅、先开素艳。年年第一,相见越溪

  • 田间诗学卷首·钱澄之

    桐城钱澄之撰诗总论【六艺论曰诗者歌风谕之声也自书契之兴朴略尚质面称不为谄目谏不为谤君臣之接如朋友然在于恳诚而已斯道稍衰奸伪以生上下相犯及其制礼尊君卑臣于是箴谏者希情志不通故作诗者以诵其美而讥其过 疏

  • 卷十一·沈德潜

    梁朝钟朝钟字未央,顺德人。崇祯己卯举人,殉节死。【将出皖,留别杨六符、沈乃功、唐圣俞、徐誉星】船傍垂杨别绪生,烟含春树雁归声。群公缟带遗吴锦,幕府青丝唱《渭城》。几树乌啼趋夏口,何时马首望西京?江南江北如相忆,千里高

  • 志第五 地形二上·魏收

    《夏书禹贡》、周氏《职方》中画九州,外薄四海,析其物土,制其疆域,此盖王者之规摹也。战国分并,秦吞海内,割裂都邑,混一华夷。汉兴,即其郡县,因而增广。班固考地理焉,彪志郡国,魏世三分,晋又一统,《地道》所载,又其次也。自刘渊、石

  • 卷六十八 漢紀六十·司马光

      起強圉作噩(丁酉),盡屠維大淵獻(己亥),凡三年。   孝獻皇帝建安二十二年(丁酉、二一七年)   春,正月,魏王操軍居巢,孫權保濡須,二月,操進攻之。   初,右護軍蔣欽屯宣城,蕪湖令徐盛收欽屯吏,表斬之。及權在濡須,欽與呂蒙持諸

  • 卷七·毕沅

      ◎宋纪七 ∷起重光协洽十月,尽阏逢阉茂八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开宝四年辽保宁三年。辛未,九七一年   冬,十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己巳,诏:“伪作黄金者弃市。”  

  • 卷十七·连横

    关征志昔禹平洪水,画九州岛,任土作贡,赋税之义始此。赋以足兵,税以足食,国用既足,民亦安宁。而暴君污吏以天下为私有,横征倍敛,吸食脂膏,兆民怨怒,起而逐之,国亡身戮,为天下笑。连横曰:明以前尚矣。台湾远隔海外,为古荒服,土番所处,海

  • 第六十一回 创水师衡阳发轫 发援卒岳州鏖兵·蔡东藩

      却说湘军出援江西,到了南昌,长毛即上前抵敌,两下酣战起来。究竟湘军是初次出山,敌不过百战余生的悍卒。罗泽南等又统是文质彬彬的书生,凭他如何奋勇,受着这厉害的枪弹,不是倒毙,就是受伤,亏得江忠源引兵杀出,才接应湘军入

  •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八·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十建中二年正月戊辰李寳臣薨【建中实録云三月三日寳臣卒疑奏到之日也今从徳宗实録谷沉燕南记曰忠志末年唯纳妖妄之人兼阴阳术数謟媚茍且之軰争献图谍称有尊位诈作朱草灵芝凿石上作名字又于后堂院结

  • 一三〇 小河与新村上·周作人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一月里,我做了一首新诗,题云“小河”。同年七月我到日本去,顺便一看日向地方的“新村”。这两件事情似乎很有连带的关系,所以一起写在这里,题作“小河与新村”。我写“新诗”,是从民国七年才开始的,所以经验

  • 梁纪十六 高祖武皇帝十六太清元年(丁卯、547)·司马光

    梁纪十六 梁武帝太清元年(丁卯,公元547年) [1]春,正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 [1]春季,正月朔(初一),发生日偏食,未被遮尽的太阳象钩一样。 [2]壬寅,荆州刺史庐陵威王续卒。以湘东王绎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续素贪

  •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五刑考【臣】等谨按马端临作刑考其序略曰苟慕轻刑之名而不恤惠奸之患则非圣人明刑弼教之本意盖见宋承积弱之余法不振而人多玩故为此论也今

  • 論衡校釋卷第十七·黄晖

      指瑞篇   離騷王注:「指,語也。」盼遂案:篇中「天地之間常有吉凶,吉凶之物來至,自當與吉凶之人相逢遇矣」數語,即仲任本篇大旨。   儒者說鳳皇騏驎為聖王來,墨子備城門篇:「禽滑釐問於子墨子曰:由聖人之言,鳳鳥之不出,諸

  • 不要吹牛皮·孔子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行动在先,说话在后。” 【读解】 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凡事先做起来,然后再

  • 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下·佚名

    附北凉录尔时大爱道。及长老比丘尼。语阿难言。如是佛以为授我决已。愿佛当复授我法律。入出房室。行步威仪。止住处所。檀越请食之法。入禅思之慧。大行小行之禁。愿乐欲闻。当奉行之。贤者阿难言。且待。我须臾入白

  •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山铎真在

    嘉兴大藏经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山铎真在禅师语录目次序住庐山东林兴龙禅院语录住楚黄华桂能仁寺语录住西陵碧云龙兴禅院语录机缘勘辨拈古(附征古代古着语)颂古法语茶话佛事诗偈杂着行略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嗣法门人 机云

  • 第十二 小诤·佚名

    一习斗诤之裁断,至比丘僧伽时,谦让而应以如拭尘埃之心至僧中。应善辨座席而着,不挤进长老比丘之间,不推开年少比丘之座,应著于适当之座,不言前后相违之语,不应言无益徒劳之语,应自说法,或应问其他,或不得轻视圣者之默静。于僧众

  • 覆瓿集·朱同

    七卷。《附录》一卷。明朱同撰。朱同,字大同,自号紫阳山樵,又号朱陈村民,安徽休宁人。翰林学士升之子。《明史》附见升传末。著有《覆瓿集》。是集末有范檩跋,称洪武中以人材举,为东宫官,寻进礼部侍郎。而同时范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