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毛诗类释卷五

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

释时令

唐风蟋蟀篇蟋蟀在堂歳聿其莫

毛传曰蟋蟀九月在堂

张氏以宁曰周以十一月为岁首故此言九月以后为岁莫周正也

【臣】谨案日月其除除者除旧布新今人以腊月三十日为除夕是诗明言九月为岁将暮十月为岁除是以十一月为岁首之明证也

豳风七月篇一之日觱发【至】四之日举趾

毛传曰一之日周正月也二之日殷正月也三之日夏正月四之日夏二月周四月也

据此则公刘当夏之时已自以子月起数以夏之十一月为正月以夏之正月为三月矣一之日二之日犹言一月之日二月之日不曰正而曰一者避时王之正朔也后武王伐商犹曰惟一月壬辰旁死魄盖此时未革殷命犹从旧号实昉于此张氏以宁以豳风皆从夏时不引为周家建子之证盖亦未悉此义

十月蟋蟀入我牀下【至】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孔疏曰为改岁者以仲冬十一月阳气始萌可以为年之始故改正朔以建子为正歳亦莫止谓十月为岁莫是过十月则改岁乃大寒故言改岁之后觱发栗烈大寒之时方始入此室而居之也

【臣】谨案豳风凡言月者皆夏正言日者皆周正此于十月之下即云穹窒熏防曰为改岁是明言公刘当夏时已自以十一月为岁首不待注疏而本文已是显然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至】其始播百谷

孔疏曰上塞向墐戸是治都邑之屋此治野庐之屋朱传云所以于茅索绹治屋之急如此者盖以来春将复始播百谷不暇为此也

【臣】谨案此书于十月之下则此时已是以十一月为来春矣可见三正原是通行夏时原不禁豳之用子正也

二之日凿冰冲冲【至】献羔祭韭

【臣】谨案二之日夏十二月也三之日夏正月四之日夏二月也以是为凿冰藏冰啓冰之节月令仲春之月天子献羔开冰先荐寝庙是豳风以夏之二月为四月矣周之改正不待有天下时为然也

十月涤场【至】万寿无疆

朱传云十月农功已毕岁晚务闲豳风相与尽其忠爱跻公堂称兕觥而申来年万寿之祝是亦十一月为岁首之一证也

小雅采薇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至】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郑笺曰十月为阳时纯坤用事嫌于无阳故名此月为阳月

张氏以宁曰首章曰莫止而三章曰阳止则周十二月夏之十月也周以夏之十月为岁莫以十一月为岁首也

出车篇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张氏以宁曰诸诗皆属周正无异词独此一篇有不合盖周正虽改而夏正之迭用已久故民间之话言犹不能忘而称道之吕氏云见三正之通于民俗此皆述民俗之话言非史官之纪事也

枤杜篇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郑笺曰十月为阳遑暇也阳月而妇人思望其夫者以初时云岁亦莫止

【臣】谨案此篇亦以十月为岁莫征夫可以归而不归故妇人思之也亦周正也

六月篇六月栖栖戎车既饬惟此六月既成我服张氏以宁曰周六月夏四月也盛暑非玁狁入冦时也

此系张氏新説非毛传旧说也然极有理六月盛暑北藩弓矢俱脱故歴代书防秋则此云夏之四月者较是

正月篇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毛传正月夏之四月郑笺云建已纯阳之月而霜多恒寒若之异伤害万物故心为之忧伤

此正月夏之四月周之六月也

十月篇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郑笺曰周之十月夏之八月也八月朔日日月交防而日食为隂侵阳臣侵君之象

张氏以宁曰下文震电盖八月雷乃收声之时而震电见焉亦为变异此诗亦周正也

四月篇四月维夏六月徂暑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冬日烈烈飘风发发

此篇毛郑及孔疏皆主夏正说而张氏以宁必欲强从周月周时甚觉费力盖周正只王者之发号施令与史官之编年纪事不得不用之至抚时道景则恒从夏正盖此为切近便于人情而易晓如诗之咏春只云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不得以为周之春为夏十一月也此曰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若周之孟秋为夏之五月曰冬日烈烈飘风发发若周之孟冬为夏之八月岂有此景象乎张氏所云民俗之话言时有杂出者于出车篇既言之何于此篇而必欲强从周正致为此牵强费力之説也

小明篇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二章】昔我徃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歳聿云莫【三章】昔我徃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张氏以宁曰周二月夏十二月也言自我之徂西至于艽野之地其时十二月朔旦今则已离歴冬寒夏暑尚未得归此心之所以忧而且苦也曰至者据已至彼地而言曰徃者据在家始发而言二章三章乃追叙其始发之时也日月方除除者除旧布新之谓日月方奥奥与厥民隩之义同周以十一月为岁首民寒而聚居于隩我之始徃亦自谓其时即归何至今岁将莫而尚未得归至九月采萧获菽以为卒嵗之用也盖小明大夫以夏十一月始发徂西以十二月至于艽野至明年之九月尚未得归经歴逾年之久所以忧也此诗首尾相应次序甚明与周正合若以夏正二月而说则仲春非岁首不得以为除旧而布新自二月至九月则二月气已暖至九月肃霜而肇寒亦不得以为离歴寒暑也

【臣】谨案张氏此章发明周正之旨十分精当若毛传以方奥为二月之初训奥为暖则二月尚未可云暖郑又据尔雅文四月为除尤无当上甫言二月此忽言四月且自四月至九月皆暖日无寒时又何言载离寒暑乎孔疏于蟋蟀篇引此采萧获菽为岁莫九月之事明以此为周正则此二月为周二月夏之十二月信矣

周颂臣工篇嗟嗟保介维莫之春【至】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郑笺曰周之莫春于夏为孟春诸侯春朝孟夏故于周之晚春遣之勑其车右保介以时事当归劝农趋时也

孔疏曰知非夏之季春者以夏之季春非复朝王之月故知此为夏之正月也夏之孟春耕期已逼故勑其车右以时事归即耕田是也

张氏以宁曰蔡氏书传引此以为麰麦将熟其为夏之莫春三月可知今考之全篇止曰将受厥明不曰来牟将熟将之云者未至而预期之辞见于经传甚多况其曰如何新畬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即七月之诗言于耜举趾周官遂大夫正岁简稼器修稼政之事嗟嗟保介即月令孟春祈谷天子载耒耜措之于保介之御间皆夏正孟春事也若待建辰之三月始治新畬始庤钱镈不亦晚乎将受厥明乃期之之辞非即诗赋之比不可以文害辞也则此莫春为夏之正月信矣

【臣】谨案张氏此条发明郑孔周正之説亦极精朱子谓莫春是夏正建辰之三月恐未然

毛诗类释卷五

猜你喜欢
  表·孙星衍
  第十九章 4·辜鸿铭
  卷十七·史浩
  於陵子·陈仲子
  华夷有别[原极第一]·王夫之
  缪称训·刘安
  编后记·胡适
  成公·成公八年·左丘明
  卷十九·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欧阳竟无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欧阳竟无
  御制天圣广灯录序·李遵勖
  岐山入院法语·太虚
  佛说超日明三昧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嘉甫·隋树森

    王嘉甫,生平里籍不详。字国宾,号恕斋。早年与王恽相交,与魏初同学。《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十四有《送王嘉(甫)》诗二首,魏初《青崖集》卷三载《送王国宾序》一文。或王嘉甫即王利用。《元史》卷一百七

  • 提要·释英

    【臣】等谨案白云集三巻元释英撰释英字存实钱塘人唐诗人厉元之后也早喜为诗歴游闽海江淮燕汴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忽有所悟遂去为浮屠盖亦倚松老人饶节之流也顾嗣立选元百家诗收入此集其目録题曰存实盖举其字巻端标明则

  • 《词综》(卷二十七)·朱彝尊

    元词五十三首满江红别大名亲旧许衡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 黄卷在,消白日。青镜里,增华发。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虚负人生归去好,谁

  •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三十·柯劭忞

      镇海 粘合重山 南合 牙刺洼赤 马思忽惕 刘敏 王德真 杨惟中 孛鲁欢 也先不花 答失蛮 按摊 阿荣 搠思监 忙哥撒儿 伯答沙   镇海,怯烈氏,或日本田氏,至漠北始改为怯烈氏。或曰当时同名者三人,以管屯田故称田镇海云

  • 卷二百五十二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起神宗熙寧七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己巳,中書言:「在京免行錢,欲令元詳定官于貧下行人名下特減萬緡,仍免在京市例錢二十以下者。開封府界并諸路今年旱災約及五分處,欠負官物元非侵盜,並權停催理。災傷州縣未決刑獄,委

  •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十一月乙巳朔上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世祖章皇帝淑惠妃薨辍朝三日  ○丙午。上诣淑惠妃灵前奠酒。  ○谕皇四子和硕雍亲王胤祯曰、朕适往奠时、见一切陈设器皿、及祭品等物、甚觉粗率。尔逐

  • ·上彭咏莪学使书·丁曰健

    台地闽、粤杂处,人情浮动,固非易治;而实在民风士习,细按之似差胜于内地。祗因各庄内一、二奸民,或构隙唆讼、或煽惑忿事,以致习俗日漓,祸患叠起;地方官又以远在海外,诸事易于弥缝,一时纠参不及,以致养痈贻患。有力

  • 卷一百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五校讐略一【臣】等谨案郑樵校讐略着论六十九条其总序云册府之藏不患无书校讐之司未闻其法欲三馆无素餐之人四库无蠧鱼之简千章万卷日见流传故作校讐略其所着论大约以搜求阙逸编次类例为重

  • 卷二百十一上·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一上 朱批程元章奏摺 福建学政【臣】程元章谨 奏爲恭谢 天恩事窃【臣】中州菲材备员史馆蒙 皇上特简【臣】提督福建学政跪聆 圣训时切悚惶乃到任甫及年余即蒙 特恩超陞【臣】翰林院侍

  • 卷四十三蠲赈二·冯煦

    赈捐皖省赈捐自光绪二十四年奉旨开办,历经奏准,接续办理。先是光绪八年暨十三年,因灾奏办赈捐,事竣均即停止。见民政科拯救一。二十四年闰三月,奉上谕:"孙家鼐、胡燏芬奏安徽凤、颍、泗等属灾重日长,宜即拯济,请饬开办赈捐,并

  • 哀公·孔子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秋,齐侯,卫侯伐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

  • 存治编·颜元

    唐、虞、三代复见于今日乎?吾不得而知也;唐、虞、三代不复见于今日乎?吾不得而知也。谓复见于今,则汉、唐、宋、明以来政术风俗奚为而日降?谓不复见于今,彼古圣贤之所谓“人定胜天”、“挽回气运”者果

  • 第九章 9·辜鸿铭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辜讲当孔子遇到身披重孝的人、身着正服的官员或盲人迎面过来,尽管这些人可能比自己年轻,孔子一般会站起来,并且如果是路过,他会很礼貌地加快步伐。

  • 第六章 22·辜鸿铭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辜讲提到孔子祖国的政府(鲁国)及邻国的政府(齐国)时,孔子说:“如果齐国 曾经进行了改革,齐国政府会和鲁国政府一样好。如果鲁国曾经进行了改革,鲁国会有一个完美的政府。”

  • 檀腻羁缘品第三十九·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国内。有婆罗门名宾头卢埵阇。其妇丑恶。两眼复青。纯有七女。无有男儿。家自贫困。诸女亦穷。【白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 哈尔罗杰历险记·普莱斯

    《哈尔罗杰历险记》以哈尔和罗杰两兄弟为贯穿整套丛书的主人公,每本书讲述一次探险活动,如追捕偷猎匪徒保护野生动物、考察大堡礁、猎捕某些珍奇动物等等。在这套丛书中,普赖斯塑造了哈尔、罗杰这两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

  • 东堂集·毛滂

    十卷。宋毛滂 (1055左右—1120左右)撰。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 (今浙江江山县)人。官至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因其曾知武康县,县有东堂,因此以其为集名。元祐中,苏轼守杭州,滂为法曹,官期满,至富阳,苏轼闻有人歌其《惜分飞》词,大赏

  • 寄鹤斋选集·洪繻

    近代诗文合集。洪繻著。1972年8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卷首有编者《弁言》、倪承灿《序》、王植《序》、张光岳《序》、张瑞岳《跋》、作者《小引》和《跋语》。该集选自《寄鹤斋诗集》、《寄鹤斋古文集》、《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