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七 布萨揆侵宋更盟

章宗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宋试户部尚书郭德麟、宜州观察使蔡锡贺正旦。

秋七月己巳,遣礼部尚书王翛等贺宋生日。

八月己酉,宋使贺天寿节。

冬十一月乙卯,遣签书枢密事巴达尔呼等贺宋正旦。

二年春正月庚戌朔,宋试吏部尚书苏山、潭州观察使刘询贺正旦。辛酉,孝懿太后崩。丙寅,遣左副都点检皞等报哀于宋。

三月丁丑,宋使来吊祭。

秋七月己巳,遣同签大睦府事兖等贺宋生日。

八月乙巳,宋使贺天寿节。

冬十一月丁巳,遣豳王傅宗璧等贺宋正旦。

三年春正月乙巳朔,宋焕章阁学士黄申、明州观察使张宗益贺正旦。

秋七月辛卯,遣都点检布萨端等贺宋生日。

八月丁卯,宋使贺天寿节。

冬十一月戊寅,遣右副都点检温都忠等贺宋正旦。

四年春正月己巳朔,宋显谟阁学士郑汝谐、均州观察使谯令雍贺正旦。

秋七月己丑,遣御史中丞董师中等贺宋生日。

九月甲子朔,宋使贺天寿节。

冬十一月戊寅,遣翰林直学士完颜匡等贺宋正旦。

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宋使贺正旦。

夏六月戊戌,宋孝宗崩。

秋七月甲子,光宗逊位,甯宗立。

九月戊午朔,宋使贺天寿节。壬寅,宋使来告哀。戊寅,遣知大兴府事尼玛哈鉴等使宋员祭。

冬十月庚寅,宋使献遗留物。

闰月戊午朔,宋使告即位。甲戌,遣河东南、北提刑使王启往贺。

十一月庚子,遣右宣徽使伊喇敏贺宋正旦。

六年春正月丁亥朔,宋使贺正旦。

二月癸未,宋使来报谢。

秋八月辛未,遣吏部尚书吴鼎枢等贺宋生日。

九月壬午朔,宋使贺天寿节。

冬十一月丙申,遣刑部尚书赫舍哩贞贺宋正旦。

承安元年春正月辛巳朔,宋使贺正旦。

秋九月丁丑朔,宋使贺天寿节。癸未,遣吏部尚书张嗣等贺宋生日。

冬十一月甲午,遣陕西统军使崇道等贺宋正旦。

二年春正月乙亥朔,宋使贺正旦。辛丑,宋遣使告母后哀。

秋九月辛丑朔,宋使贺天寿节。丁未,遣知归德府事完颜愈等贺宋生日。

三年春正月己亥朔,越辛丑,宋使来贺正旦。乙丑,宋遣使告祖母后哀。

二月辛巳,遣都指挥使乌凌阿天益等使宋吊祭。

秋八月癸未,宋遣使报谢。

九月丙申朔,宋使贺天寿节。遣中都都转运使孙铎等贺宋生日。

冬十一月丁未,遣太常卿杨庭筠等贺宋正旦。

四年春正月癸巳朔,宋使贺正旦。

秋九月庚寅朔,宋使贺天寿节。己未,遣知东平府事布萨琦等贺宋生日。

冬十一月甲寅,遣知济南府事范楫等贺宋正旦。

五年春正月戊子朔,宋使贺正旦。

秋九月甲寅朔,宋使贺天寿节。

冬十月庚子,宋使告母后哀。

十一月己巳,宋复遣使告哀。辛未,遣右副点检赫舍哩忠定贺宋正旦。

十二月癸未朔,遣河南统军使充等使宋吊祭。

泰和元年春正月壬子朔,宋使贺正旦。壬戌,宋使献先帝遗留物。

三月乙亥,宋使报谢。

秋八月丙申,宋复遣使谢。

九月戊申朔,宋使贺天寿节。遣右宣徽使图克坦怀忠等贺宋生日。

冬十一月庚申,遣右卫将军赫舍哩齐勤等贺宋正旦。

二年春正月丁未朔,宋使贺正旦。

秋九月壬寅朔,宋使贺天寿节。甲寅,遣都指挥使完颜瑭等贺宋生日。

冬十二月癸酉,遣武安节度使图克坦公弼等贺宋正旦。

三年春正月辛未朔,宋使贺正旦。

秋九月丙寅朔,宋使贺天寿节。壬申,遣刑部尚书承晖等贺宋生日。

冬十一月辛未,遣签枢密院事通吉思忠等贺宋正旦。

四年春正月乙丑朔,宋使贺正旦。

秋八月乙卯,遣知真定府事完颜昌等贺宋生日。

九月庚申朔,宋使贺天寿节。

冬十一月丁卯,遣右副都检点乌凌阿毅等贺宋正旦。

五年春正月己未朔,宋使贺正旦。

三月乙丑,宋兵入秦川界。辛巳,入巩州来远镇。唐州得宋谍言,韩侂胄屯兵鄂、岳,将谋北侵。

夏四月癸巳,命枢密院移文宋人,依誓约撤新兵,毋纵入境。

五月甲子,以平章布萨揆为河南宣抚使,籍诸道兵备宋。甲申,宋人入涟水县。

六月戊子,复涟水县。甲寅,召诸大臣问备宋之策,皆以设备养恶为言。帝以南北和好四十余载,民不知兵,不忍先发。

秋八月辛卯,诏罢宣抚司。时宋殿帅郭倪,濠州守将田俊迈诱虹县民苏贵乖为间。河南将臣所遣谍多受宋赂,皆言宋增戍本虞他盗。及闻行台建,亦畏讋不敢去备,且兵皆白丁,饥疫死者什二三,由是中外信之。宣抚司以宋三省、枢密院及盱眙军谍来上,又皆携点边臣为辞。揆固请罢司,从之。复奏罢临洮等路新置弓箭手。

九月甲申朔,宋使贺天寿节。戊子,遣河南统军使赫舍哩子仁等贺宋生日。戊戌,宋兵三百攻比阳寺庄,副巡检阿里哈肆嘉努死之。甲辰,宋人楚黄涧,掳巡检高原。

冬十月丁丑,宋人袭比阳,唐州军事判官索多死之。

十一月乙酉,宋人入内乡,攻洛南之固县,商州司狱寿祖追至丹河击败之。己丑,遣太常卿赵之杰等贺宋正旦。

十二月,宋吴曦拥众兴元,欲窥关陇,皇甫斌扰淮北。

六年春正月癸未朔,宋史贺正旦。丁亥,宋使陈克俊朝辞,谕曰:“大定初,世宗皇帝许宋世为侄国,朕遵守遗法,和好至今。岂意尔国屡有盗贼犯我边境,故遣大臣宣谕河南。及得尔国公移,已黜边臣,抽去戍卒,朕不介意小嫌,遂罢宣抚。比来群臣屡以尔国渝盟为言,朕惟和好岁久,委曲涵容。恐侄宋皇帝或未详知。若依前不息,朕虽兼爱生灵,事难终已。卿等归国,当具言之。”

三月己酉,宋人攻灵璧,南京按察使行部至县,匿民舍得免。

夏四月丙辰,宋人围寿春,防御使贤圣努击却之。统军使赫舍哩子仁遣严整等觇敌,还言皇甫斌聚兵规取唐邓,以降人田元、张贞、张胜为乡导,乃请以南京副留守赭舍哩毅及副统军图克坦铎分统诸军,而自以兵驻汴防守,从之。丙寅,诏平章布萨揆领行省于汴,便宜从事。以赫舍执中为都统,完颜萨喇为副统,尽徵诸道兵。复以完颜充为陕西五路都统。语详《规取陇蜀事》中。丁丑,守人入新息,内乡及泗州、虹县、颍上。

五月壬午,宋李爽围寿州,田俊迈入蕲县,秦诜攻蔡州,防御使完颜佛珠败之。入金城海口,杀长山尉,执二巡检去。丙戌,以出师告于天地太庙。戊子,命平章揆兼左副元帅,完颜匡为右副元帅,陕西都统充为右监军,乌库哩毅为左都监。癸巳,宋田俊迈率步骑二万攻宿州,安国节度副使纳喇邦烈与同知防御使穆延萨克达逆击,败之。邦烈中流矢。宋郭倬、李汝冀以众五万继至,遂围宿州。会霖雨,邦烈遣骑潜出敌后,击败之。萨克达率骠蹂之,杀伤数千人。敌复闻援军将至,遂夜遁,黎明踵击,追至蕲,执田俊迈。甲辰,宋皇甫斌攻唐州,刺史乌克逊鄂屯拒之,行省遣泌阳副巡检纳哈塔军胜来援,遂败之。

六月辛亥朔,宋李爽围寿州,刺史图克坦义拒守,踰月不能下。河南统军判官奇珠及迈珠等来援,合击败之。同知军州事布埒库中流矢死。部曲魏全亦不屈死。庚申,右翼都统完颜萨布败宋曹统制兵于溱水。丁巳,诏彰德府,宋韩侂胄祖琦坟毋得损坏,仍禁樵采。有宋宗族所居,各具以闻。长官常加提控。

秋七月癸未,宋商荣复攻东海县,令完颜绷击败之。还,中伏矢死。甲午,宋统制戚春以舟师攻邳州,刺史完颜从正败之。春赴水死,斩其副夏统制。

九月戊戌,命尚书左丞布萨端行省于汴。

冬十月戊申朔,平章揆分九道侵宋。以行省兵三万出颍、寿,统军使子仁兵三万出涡口,副元帅匡兵二万五千出唐、邓,左监军执中兵二万出清口,右监军充兵一万出陈仓,右都监贞兵一万出成纪,安抚使纲兵一万出临潭,都总管舒穆仲温兵五千出盐川,防御使完颜璘兵五千出来远。

十一月壬午,匡遣乌库哩庆寿攻下枣阳,完颜江山克光化军,乌克逊尼敦攻神马坡。完颜围德安,别以兵徇下安陆、应城、云梦、孝感、汉川、荆山等县,遂攻襄阳,破其外城。芬彻并克宜城。丁亥,行省揆克安丰军,取霍邱县,进次庐江。壬辰,宋督师邱崈遣刘祐来乞和。庚子,复遣林拱持书来议。癸卯,复遣宋显等以书币来献。时,执中克淮阴,自清河渡淮,遂围楚州。子仁克定远县及滁州,徇下来安、全椒二县,取真州。时宋真州兵数万保河桥。子仁分军涉浅,潜出敌后,敌大惊,不战而溃。斩首二万余级,生擒其将刘挺、常思敬、萧从德、莫子容,皆骁将也。

十二月丁未朔,揆攻和州,萨克达中流矢死。敌骑万五千驻六合,揆以右翼掩击,斩首八千级。进屯瓦梁河,以控真、扬诸路之冲。整步骑,列旗帜,沿江上下,江表大震。邱崈复遣陈璧等奉书乞和。

是岁,吴曦叛宋来降,封蜀王。

七年春正月丁丑朔,完朔匡攻襄阳,遂取谷城。乙酉,赠故寿州死节军士魏全宣武将军。庚寅,行省揆还驻下蔡。时宋复遣陈璧来,揆却之,宋人乃决巨胜、成公、雷湧曳渚积水为阻,尽焚其庐舍、储积,过江遁。揆以方春地湿,欲休养士马,乃振旅还军。遂有疾,以左丞相宗浩兼都元帅代之。

二月丁巳,宋知枢密院严遣方信孺以书诣行省议和。己未,完颜匡克荆门军。戊辰,左副元帅揆卒于军。

三月庚子,以完颜匡为左副元帅,子仁为右副元帅。

五月丙申,宋张岩复遣方信孺以书至元帅府,增岁币,乞和。秋八月戊申,方信孺复斋其主誓书藁来。

九月甲戌朔,都元帅宗浩卒于军。

冬十一月丙子,宋遣左司郎中王柟以书讲和,称伯,增犒军钱,诛苏师旦,函首以献。壬辰,宋参政钱象祖以诛韩侂胄移书行省。诏檄宋以侂胄首赎淮南地。

八年春二月乙巳,宋钱象祖复遣王柟来请川、陕关隘。

夏四月癸卯,日晕三重,皆内黄外赤。

闰月乙未,宋献韩侂胄等首于元帅府。

五月丁未,御应天门,备黄麾立仗,北王文武合班起居。平南抚军上将军赫舍哩贞以宋贼臣首献,并奉露布以闻。县其首、画像于市,罢兵。丙辰,平章匡至自军。改元帅府为枢密院。

六月癸酉,宋通谢使试礼部尚书许奕、福州观察使吴衡奉其主书入见。甲戌,谒谢于衍庆宫。丁酉,以左副都点检完颜侃为宋谕成使,礼部侍郎乔宇副之。

秋七月戊申,宋使朝辞,致答通谢书及誓书于宋。

八月己丑,遣户部尚书高汝砺等贺宋生日。

冬十月辛巳,宋使来贺。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一·志第五十七·食货五·张廷玉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六·汪楫
  卷五十一·朱熹
  通鉴续编卷二十·陈桱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七·佚名
  ●海东逸史卷十·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九十一·佚名
  四六 生病前·周作人
  杨国忠传·刘昫
  方从哲传·张廷玉
  卷七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一·佚名
  卷九·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默·唐圭璋

      默字无隐,号书坞。   齐天乐   重游番阳   两株烟柳荒城外,依依暮帆曾驻。小扇障尘,轻舆贴岸,谁料重行吟处。流光暗度。怅兰溆春移,苇汀秋聚。可奈清愁,快呼艇子载将去。   中年怀抱易感,甚风花水叶,犹似孤旅。伴

  • 卷十·丁绍仪

    【乐府古辞】【杂曲歌辞】【蜨蝶行】蜨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接我苜蓿间。持之我入紫深宫中。行缠之传欂栌间。雀来燕。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乐府诗集》六十一。《诗纪》七。又《初学记

  • ◆江南吟士倪道原(太初集)·顾嗣立

    道原,字太初,安仁人。以明经就试,弗利于有司。工诗文,好游览山川,所至吟咏弗辍,后没于都下,朝廷贵重而葬之,题曰「江南吟士之墓」。 寄简吴宗师 奉呈虞侍讲三首 题张真人觐回行卷后 送道者归闽省亲 送人入京二首 赠人远游 题

  • 第三折·关汉卿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

  • 草上的露珠儿·徐志摩

    草上的露珠儿颗颗是透明的水晶球,新归来的燕儿在旧巢里呢喃个不休;诗人哟!可不是春至人间 还不开放你 创造的喷泉,嗤嗤!吐不尽南山北山的璠瑜, 洒不完东海西海的琼珠, 融和琴瑟箫笙的音韵, 饮餐星辰日月的光明!诗人

  • 原序·陈思

    两宋名贤小集原序予无他嗜惟书癖殆不可医临安鬻书人陈思多为予收揽散逸扣其书颠末辄对如响一日以其所梓圣宋羣贤小集见寄且求一言葢屡却而请不已发而眎之珠玉琳琅粲然在目呜呼贾人闚书于世而善其事若此可以为士而不如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九月丙寅朔上发临安府先诣上天竺寺焚香道遇执黄旗报捷者乃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岳飞所遣武翼郎李遇先是飞遣统制官王贵郝政董先引兵攻虢州卢氏县下之获粮十五万斛上已登舟召守臣李谟即舟中奏事遂宿北

  • 卷之二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四·纪昀

    列传宋 【六十八】○宋六十八何■〈〈卤,仌代乂〉上木下〉孙傅陈过庭张叔夜 聂昌张阁张近郑仅 宇文昌龄【常】许几程之邵 龚原蒲卣谢文瓘 陆蕴黄寔姚佑 李伯宗何常叶祖洽 霍端友蔡薿何■〈〈卤,仌代乂〉上木下〉孙

  • 七二三 谕《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阿桂同办·佚名

    七二三 谕《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阿桂同办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奉旨:纂辑《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 公阿桂同办。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程日华传·刘昫

    程日华,定州安喜人,本为单名程华。父程元皓,任安禄山帐下将领,跟从安禄山攻陷东、西两京,颇以有勇力著称,史思明时任定州刺史。程日华年轻时在本军服役,为张孝忠的牙将。当初,李宝臣得授恒州节度使,吞并消灭邻近的藩镇,据有恒、

  • 卷首之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十一勅谕五乾隆年间【一】乾隆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上谕从前八旗世袭官员所领勅书内开载太祖高皇帝尊諡之处尚有书写太祖武皇帝者理应更正着该部行知八旗查明彚送内阁敬谨改正颁发又上谕易

  • 卷三十 论语十二·黎靖德

      ◎雍也篇一   △雍也可使南面章   问:"'宽洪简重',是说仲弓资质恁地。"曰:"夫子既许它南面,则须是有人君之度,意其必是如此。这又无稽考,须是更将它言行去看如何。"〔义刚〕   问:"'雍也可使南面',伊川曰:'仲弓才德

  • 卷第二十二·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二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第五会兜率天宫 金刚幢菩萨说十回向等法门。令已行者起愿。自二十二卷起。至三十三卷止。

  • 四体书势·卫恒

    又名《四体书传并书势》。书学论著。一卷。晋卫恒撰。成于撰者晚年。卫恒,字巨山,生年不详,卒于晋永平元年(291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官至侍郎。卫氏父子皆能书,卫恒弟卫宣长于篆字与草书,与父兄不相上下;

  • 彊村语业·朱祖谋

    词别集。近代朱祖谋著。三卷。龙沐勋民国二十一年(1932)跋云:“前二卷为先生所自刻,而卷三则先生卒后据手稿写定补刊者也。”二卷本有民国十三年张尔田序托鹃楼刊本,三卷本有民国二十二年刊《彊村遗书》本、民国三十

  • 采石瓜洲记·蹇驹

    绍兴辛巳,金人渝盟。先是,遣使贺大中节,登对出悖语要将相大臣,乞割两淮襄汉之地。朝廷骇愕。上命宰相就都堂宣其悖语,侍从台谏备边之策。宰相又宣圣语:"今日更不问和与守,只问战当如何?"金已提兵驻汝州之温汤,示渡江汉,从上流以

  • 一向出生菩萨经·佚名

    梵名Anantamukhasa^dhakadha^ran!i^ 。全一卷。隋代阇那崛多译。现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系佛对舍利弗说入无边门之陀罗尼。与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之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为同本异译。佛将入涅盘,敕目连集一切声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