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学禁脔 全文

颂中有讽格 美中有刺格 先问后答格 感今怀古格 一句造意格 两句立意格 物外寄意格 雅意咏物格 一字贯篇格 起联应照格 一意格 雄伟不常格 想象高唐格 抚景寓叹格 专叙己情格

颂中有讽格〈中秋禁直〉 

  星斗疏明禁漏残,紫泥封后独凭阑。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天衬楼台归苑外,风吹歌管下云端。长卿只解〈长门赋〉,未识君臣济会难。 

  第一联上句言宫中之景,下句自叙玉堂夜直作诏,此时方毕。第二联言宫中之景,以应第二句。第三联序己之荣遇密迩,以应第二句。第四联言陈后废处长门宫,闻相如善赋,以千金与相如为赋,以讽天子,武帝悟,后得还位。起联归宿在此,以见今日之荣遇。长卿知其一而未知其二也,兼有讽意。 

美中有刺格〈上裴晋公〉 

  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上句赋,下句比。天上玉书传诏夜,阵前金甲受降时。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惆怅旧堂扃绿野,夕阳无限飞鸟迟。 

  第二联上句叙尊任之隆,下句叙元勋之建,皆应第一联二句。第三联上句亦是应第一句。第四联是刺朝廷不用老臣,下句见唐衰气象。 

先问后答格〈三月三日泛舟〉 

  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可过。处处执兰春浦绿,萋萋芳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风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 

  初联上句言江南之烟景,是一篇之主意。「复何如」问之之词,「闻道」乃答之之词。次联应第一句烟景之态。三联应第二句。末联结上。欢乐无穷,烟景已晚,有俯仰兴怀之寓。 

感今怀古格〈忆游天台寄道流〉 

  忆昨天台到赤城,几朝仙籁耳边生。云龙出水风声急,海鹤鸣皋日色清。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涧拂衣轻。今来尽是人间梦,刘、阮茫茫何处行? 

  初联上句是起下五句之意。下句及次联、三联形容天台之景。结尾上句是忆之意,下句指道流而言。 

一句造意格〈子初郊墅〉 

  看山酌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腊雪已添桥下水,斋钟不散槛前云。阴移松柏浓还淡,歌杂渔樵断更闻。亦拟城南买烟舍,子孙相约事耕耘。 

  初联上句以兴下句,而下句乃第一句之主意。第二联、三联,皆言郊墅之景。末联结句羡郊墅之美,亦欲卜邻于其间,有悠然源泉之意。此乃诗家最妙之机也。 

两句立意格〈写意〉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人间路止潼关险,天上山惟玉垒深。日向花间留远照,云从城上结层阴。三年已制相思泪,更入新愁却不禁。 

  初联上句起第二句,第二句起颈联。盖颔联是应第一句,颈联是应第二句,结尾是总结上六句。思之切,虑之深,得乎性情之正也。 

物外寄意格〈感事〉 

  长年方忆少年非,人道新诗胜旧诗。十亩野塘留客钓,一轩风雨共僧棋。花间醉任黄鹂语,池上吟从白鹭窥。大造不将垆冶去,有心重立太平基。 

  初联首言是非之悟,以诗为言,则他事可知,此唐人一种玄解。次联言气象闹杂,行乐无人相似,不与上联相接,似若散缓,然诗之进退正在里许。颈联言闹中自得,与物忘机,宰相之量也。结尾言进退在君,自任者不可不重。八句之意,皆出言外。 

雅意咏物格〈答群公属和〉 

  草《玄》门户少尘埃,丞相并州寄马来。初自塞垣衔苜蓿,忽行幽境破莓台。寻花缓辔威迟去,带酒垂鞭躞蹀回。不与王侯与词客,知轻富贵重清才。 

  初联上句是自叙,下句入题。次联二句皆承第二句。颈联形容马之驯服。末联上句应草《玄》,下句半应丞相,半应草《玄》。起结二句,皆美丞相好士也。 

一字贯篇格〈思夫〉 

  自从车马出门朝,便入空房守寂寥。玉枕夜寒鱼信杳,金钿秋尽雁书遥。脸边楚雨临风落,头上秦云向日消。芳草又衰还不至,碧天霜冷转无聊。 

  初联「守」字贯篇。次联、颈联思夫之切,守寂寥之气象,泪之落,发之消,守之切而情之至。落联抚时已迈,望车音之不至,与君臣会合之难,而臣之望其君之恩光,为何如也。 

起联应照格〈洛水〉 

  一道潺湲溅短蓑,年年惆怅是春过。莫言行路听如此,流入深宫恨更多。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去绿生波。从愁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 

  初联目洛水之溅短蓑,遂起惆怅之情。次联承惆怅。颈联承初句。落联目洛水起休官之兴。因溅短蓑起把渔竿之怀,此可见起联应照之妙也。 

一意格〈江陵道中〉 

  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如今要路津。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绝胜春。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必为神。 

  起联以古今言之,有感慨奋厉之意。次联以景物而言。颈联见胜概之无穷。落联言神庙见古之名臣,随世立功而庙食,叹今人何如哉!一句生一句,而全篇旨趣,如行云流水,篇终激厉。 

雄伟不常格〈送源中丞赴新罗国〉 

  赤墀赐对使殊方,恩重乌台紫绶光。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拜夷王。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宁知道路长。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初句以殊方指新罗也,只起句说尽题目。第二句明其以中丞奉使,无复遗缺,此是妙手。颔联应第一句。颈联言殊方之景。落联「雨露」者天子之泽也,「洒」之一字,又见恩泽之被于殊方也。气象宏丽,节奏高古,实雄伟不常也。 

想象高唐格〈楚宫〉 

  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初联言曾逢,又言重帘,盖彷佛音尘之意也。二联、三联是才情。落联述王昌故事,其意深矣。 

抚景寓叹格〈惜春〉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浦,断云含雨入孤村。人闲易得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初联痛惜韶华,以酒自遣。颔联有「归」、「入」二字响,乃句中之眼,详味有无穷之意。颈联上句言芳时往矣,不可再得,下句言古人一去,不可再见。作诗必如此,方为警策,方为妙手。末联上句托物起兴,以鸟之如此,犹且有厚意而复至,何人情炎凉,势去则散,翟公书门之意也。承上句古人不见,乃感古怀今之意。 

专叙己情格〈仲春写怀〉 

  省从骑竹学讴吟,便滞光阴役此心。寓目不能闲一日,闭门长胜得千金。窗悬夜雨残灯在,庭掩春风落絮深。惟有故人同此兴,近来何事懒相寻。 

  初联上句言好诗之早,下句言好诗之苦。颔联上句承上句,下句又言嗜吟之苦。颈联形容苦吟之景,以己苦吟比沉彬之苦吟亦如此。 

猜你喜欢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九·丘逢甲
  ◆李征士序(絪缊集)·顾嗣立
  第二十九出 闻铃·洪昇
  第一折·佚名
  三集卷二·乾隆
  二集卷六十五·乾隆
  卷514 ·佚名
  卷136 ·佚名
  卷十五·冯惟讷
  卷二百五十五·陈思
  卷三百八十·陈廷敬
  卷八百三十·佚名
  卷八百十六·佚名
  卷七百三十四·佚名
  卷九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康进之

    (宋江同吴学究、鲁智深领卒子上,云)某乃宋江是也。学究兄弟颇奈李山儿无礼,我和他打下赌赛,到那里,果然认的不是。我与鲁家兄弟先回来了,只等山儿来时,便当斩首。小偻儸,踏着山岗望者,这早晚山儿敢待来也。(正末做负荆上,云)黑

  • 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八耿湋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发南康夜泊灨石中倦客

  • 卷十五·黎民表

    钦定四库全书瑶石山人稿卷十五明 黎民表 撰五言絶句别吴而待相逢各已壮努力爱前期不用投孤劔衔恩自有时恋阙心仍在还家路不迷凄凉吊古意疲马入青齐江行风隐正扬舲帆流带夜星殷勤不肯别似惜蒋山青袁郎清咏处月夜遇征

  • 卷之八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二十八·李锴

    列传六周诸王子传平桓荘诸子 王子狐 王子克 王子頽王子带【甘成公 甘景公 甘简公甘惮公 甘平公 甘桓公附】王子狐平王子郑武公荘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

  • 卷一百九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三人物志七十三大臣传五十九【汉军镶黄旗五张允随 范时绎杨廷璋 范时绶 英亷 范时纪】张允随张允随汉军镶黄旗人祖一魁福建邵武府知府有

  • 卷十·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十    元 刘因 撰原阙

  • 性与命·钱穆

    儒家思想超脱了宗教的信仰,同时也完成了宗教的功用。宗教从外面看,有他的制度、组织及仪式等,儒家把理想中的礼乐来代替。宗教从内面看,同时是宗教精神更重要之一面,为信仰者之内心情绪,及各人心上宗教的真实经验。在儒家思

  • 卷第二十三·道宣

      僧行篇第五   序曰。夫论僧者六和为体。谓戒见利及三业也。是以道洽幽明。德通贤圣。   开物成务则福被人天。导解律仪则化垂空有并由式敬六和扬明三宝。内荡四魔之弊。外倾八慢之幢。遂使三千围内咸禀僧规

  • 显扬圣教论 第六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六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二论曰。如是广说世俗谛已。胜义谛云何。颂曰五三法真实  彼复四应知及四种寻思  四种如实智论曰。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

  • 孙可之集·孙樵

    唐文别集。孙樵撰。孙樵字可之。一作《孙樵集》。据孙樵自序说:“所著文及碑碣书檄传记铭志得二百余篇,丛其可观者三十五篇,编成十卷,藏诸箧笥,以贻子孙。”《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通志》等均著录为3

  • 西湖杂记·袁宏道

    《西湖杂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开篇先总体介绍西湖最美丽的景色:在一年中最美的是春天和月夜,在一天中最美的是日出前和日落后的雾气。然后详写西湖春天的风景,尽管好友石篑催着去其他地方看梅

  • 本草易读·汪昂

    本草著作。8卷。旧题清汪昂编撰,徐灵胎、叶天士藏本,吴谦审定。疑系托名著作。书前有序,不署姓氏年月,序中评述历代本草。卷1~2列症107部,分别注出应用药物。卷3~8载药462味,简述性味功治、产地形状等。今有1926年上海

  • 奇效良方·董宿

    全名 《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大全》。方书。明董宿撰。六十九卷。宿,四明 (今浙江宁波) 人。正统间为太医院使,治验丰富,擅长本草。编有《试效神圣保命方》。后经方贤编定,改是名。刊于明成化六年(1470)。广集明以前历

  • 道迹灵仙记·佚名

    《道迹灵仙记》,原不著撰人。从其内容体例看,疑即南朝刘宋道士顾欢所撰《道迹经》(一名《真迹》)之一部分。原书卷数不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记传类。书分八节。前四节记叙酆都山鬼神六宫之名,天下山川鬼神之主

  •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黄以周

    六十卷。清黄以周(1828—1899)等撰。以周字元同,号儆季。浙江定海人。同治举人,历充教官,治经,精“三礼”。著有《礼书通故》、《经训比义》、《子思子辑解》、《古文世本》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久已散佚不全,清乾隆

  • 已疟编·刘玉

    笔记。明刘玉撰。一卷。玉字咸栗,万安(今广东万宁)人。弘治进士,知辉县,升御史,因忤刘瑾削籍、瑾诛,起河南安察司佥事,官至刑部左侍郎。此编纪明初洪武间南京附近临江所建楼阁及明初诗人(如宋濂、刘三吾等人)游踪,官妓接待四

  • 老母女六英经·佚名

    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老女人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