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樵云独唱原序

予诛茆结庐于城山之东隅林深而木翳水秀而峰竒居处孤峻名其庭曰云■〈鼎页〉闭门却扫谢宾客日与樵夫刍叟盘礴乎丘园林麓之中披云啸月钓水采山无少休暇久之移家城山之西隅负郭而楼居形势虚敞牕户轩豁而南屿北巘争献竒秀其俨然之容苍然之色入吾屏几清致复不减于云■〈鼎页〉也东西相望不数里故吾得以幅巾便服轻鞋瘦策从樵夫刍叟相往还于其间山回路转川鸣谷应伐木之丁丁鸟声之嘤嘤更唤互答斯乐何极斧斤之余浊酒自适觞咏谈笑击壤赋诗以唐律五七言二百余首杂诗若干首虽不足以闗世教之盛衰亦足以叙幽情冩闲适之兴懐名其秩曰樵云独唱盖予知樵夫刍叟相与之娱而不知世俗之好樵夫刍叟知从予之游又不知予赋诗之趣薪桂老而云山髙寒音调古而岩谷絶听得不谓之独唱乎幸而樵刍中有如朱翁子陶靖节辈固将甘心与之揖逊周旋赓和酬酢商度古今天下治乱之得失评论髙人异士出处之始终豁畴昔风谊之气吐平生慷慨之辞散为箴规发为歌诗峭拔俊爽雍容舒徐放而纵之而言不肆収而藏之而文不拘振清风于亘古流遗响于无穷者也樵唱之乐无以易此不幸而世衰道微斯人傥不复见则予长抱山阿寂寥千载谁赏之叹而独唱之旨其有以夫时至正甲午重九前四日云■〈鼎页〉天民景南叶颙序

猜你喜欢
  刘壎·唐圭璋
  ●金雀记目录·无心子
  第四折·王实甫
  提要·贯休
  高楼·周作人
  老之将至·戴望舒
  卷一百七十五·徐世昌
  校勘记·黄昇
  印象·闻一多
  原序·孙绍远
  横浦诗钞·吴之振
  卷四十九·吴之振
  外集卷六·陈元龙
  御选元诗卷十七·康熙
  严维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一·邵雍

    观棋大吟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奕棋。算余知造化,著外见几微。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①。财利激于衷,喜怒见于頄。生杀在于手,与夺指于颐。戾不殊冰炭,和不侔埙箎。义不及朋友,情不通夫妻。珠玉出怀袖,龙蛇

  • 第二回 贪官比较·蒲松龄

    众百姓拴绳上白咳!俺好苦也!家中升合无粮,看看饿死,可有甚么纳钱粮!听说大赦将到,那官家越发打的狠了。今日拴来,这性命休矣! [耍孩儿]衙役们好似贼,有了钱放他回,俺无钱该受这肮脏罪!拴着脖子受了气,上堂还不知怎么捶,不死也

  • 路史卷三十二·罗泌

    发挥一论太极道不可以言,知言之愈希夷。性不可以辨,索辨之益晦惑性与道,固非言与辨之所能竟也。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奚述焉?”其欲闻之也。可谓至矣。而性与天道终不得而闻之,岂非上焉者。示其朕已得于言辨之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十 艺术传一·纪昀

    艺术传唐五代○唐(臣)等谨按艺术一门唐以后诸史多作技传今从郑志改归画一闲有擅长制器名著考工虽执艺甚微而匠心独造未容偏没亦依 史例登之至释老之徒旧史或并归方技或别立门目今亦并从删并以省支赘焉李淳风 甄权【许

  • 七五六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天文占验书籍板片折·佚名

    七五六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天文占验书籍板片折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二日直隶总督臣袁守侗谨奏,为奏覆事。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十日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二月初四日奉上谕:阅奏缴销毁书籍,内

  • 列传卷第十七 高丽史一百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金方庆[*(金)九容*(金)齐颜*(金) *(金)恂*(金)永旽*(金)永煦*(金)士衡朴球]。 ○金方庆字本然安东人新罗敬顺王之远孙。 父孝印性严毅少志

  • 方域二·徐松

    南京【宋会要】真宗景德三年二月,诏曰:「雎阳奥区,平台旧壤。两汉之盛,并建于戚藩;五代以还,荐升于节制。地望雄于征镇,疆理接于神州。实都畿近辅之邦,乃帝业肇基之地。恭惟圣祖,诞庆鸿图,爰于历试之初,兼领元戎之寄。讴谣所集,符

  •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蒋廷黻

    (从顺治到咸丰)* 据东方出版社(民国学术经典库)1996年3月第1版补入。--CTJ121小引** 小引系据台湾《中央日报》印行《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1953年4月台北出版)。这个小小的研究报告是二十年前写的。原文登在《清华学报》

  • 传第十章·王夫之

    一第十章传,且俱说治国,故云“有国者不可以不慎”,云“得众则得国”,云“此谓国不以利为利”。洁矩之道、忠信之德、外末内本、以财发身、见贤先举、远退不善,凡此皆治国之大经,而可通之于天

  • 卷四十四·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十四    宋 黄伦 撰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不训于德是罔显在厥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无垢曰世之言立政者必曰作法考制立经陈纪为一代不刋之典殊不知有治人无治法故人

  • 十三  尚同下·墨子

    子墨子言曰:“知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1)。”然计国家百姓之所以治者,何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以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于民之善

  • 为支那堪布翻案·太虚

    ──三十一年夏在汉藏教理院讲──关于支那和尚在西藏的公案,在民国十四五年前,有藏人从青海写信来问我,对于相传中国有位禅宗和尚曾到西藏被破而回的意旨,当时不知详细,以或许去的和尚不见得于禅宗很高明;也许西藏当时,非禅

  • 十地经论 第四卷·佚名

    十地经论 第四卷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菩萨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第二菩萨离垢地。此清净戒有二种净。一发起净。二自体净。发起净者说十种直心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

  • 读史抄·刘宰

    郑当时好黄老言而每五日洗沐尝置驿马长安诸交请谢宾客至明旦常恐不徧何胷次扰扰如博极其言亦若人之流亚也孟坚谓其不能为醇儒过矣

  • 夷白斋诗话·顾元庆

    诗话。明顾元庆撰。一卷。元庆有《顾氏文房小说》已著录。此编以其斋名名书,总四十则。杂记元、明诗坛轶诗轶事。诸多无名诗人之作,赖此以存。间有论及唐人诗集、诗句、亦可备一说。其中介绍明人几本诗集,鲜为人知,有

  • 鄱阳五家集·史简

    十五卷。清史简(生卒年不详)编。此集为地方诗集。共十五卷。全书约十四万字。所录皆为其乡人之诗。自宋末至明初,共五家。有李廷瑞《芳洲集》三卷;吴存《乐庵遗稿》二卷;徐瑞《松巢漫稿》三卷,集末附其从子徐韬诗三十

  •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佚名

    一卷,失译人名。说马头观音之坛法。

  • 印度佛教史·多罗那他

    全称《印度圣地妙法如何弘传明示如意珠》。觉囊派著名学者多罗那他著,成书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是一部详细论述印度佛教发展史的权威性著作。全书以编年史的方法详细叙述了印度历史及各个历史阶段中出现的佛教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