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珍传
刘怀珍字道玉,是平原人,汉代胶东康王刘寄的后人。祖父刘昶,在宋武帝平齐后,被任命为青州治中,官至员外常侍。伯父刘奉伯,在宋朝曾任陈、南顿二郡太守。刘怀珍幼年时曾跟随父到寿陽,有一回豫州刺史赵伯符出来打猎,老百姓都跑去围观,而刘怀珍独自避而不看,刘奉伯觉得他很特别,说:“这孩子将来能使我们宗族发达。”
刘怀珍后来被本州招任为主簿。元嘉二十八年(451),逃亡分子司马顺则聚集一群人在东陽,州里派刘怀珍率领数千人前往讨平了他们。宋文帝召去问破贼的情况,刘怀珍让功不肯当,他的亲近之人都觉得奇怪,问他,刘怀珍说:“当年国子尼耻谈在河间时的功劳,我岂能把这点小小的胜利挂在嘴上呢!”当时人们都很称许他。
江夏王刘义恭出镇盱眙,路上碰到了刘怀珍,在交谈中对刘怀珍很器重,便要他来任骠骑长兼墨曹行参军。不久任命他为振武将军、长广太守。孝建初年,任义恭大司马参军、直阁将军。刘怀珍是北州的旧姓。家中蓄养了许多前来依附的人士,他便启禀皇上愿意让一千个门生来充当朝廷的宿卫,孝武帝大惊,便召取青、冀一带豪门私附数千人来,士人都怀不满。后来刘怀珍又随府转任太宰参军。
大明二年(458),敌虏围攻泗口城,青州刺史颜师伯请求增援。孝武帝派刘怀珍率领步、骑兵数千人赶赴,在麋沟湖和敌虏大战,连破七座城池。朝廷任命他为建武将军、乐陵、河间二郡太守,赐爵广晋县侯。次年,刘怀珍上启请求回南齐书去,孝武帝答复说:“现在边防需要人才,不能批准你的请求。”竟陵王刘诞谋反,郡中豪民王弼劝刘怀珍响应,刘怀珍便把王弼斩了,并报告朝廷,孝武帝大喜,任命他为豫章王刘子尚的车骑参军,加龙骧将军。
泰始初年,升任宁朔将军、东安、东莞二郡太守,率领龙骧将军王敬则、姜产步领骑兵五千人讨伐寿陽。庐江太守王仲子逃向南方,贼方派伪庐江太守刘道蔚五千人驻扎在建武涧,筑三城。刘怀珍派军中主将段僧爱马、步兵三百余人冲击,将其斩首。带领部队到达晋熙,伪太守阎湛坚守顽抗,刘子勋派部将王仲箈领步兵万人前来援救,刘怀珍派三千马步兵击王箈,在莫邪山大破王部,遂进军寿陽。刘怀珍又派王敬则在横塘、死虎一带击破殷琰部将刘从等四个堡垒,刘怀珍等乘胜追击,驻兵寿春长罗门。宋明帝嘉奖他的功劳,任命刘怀珍为羽林监、屯骑校尉,将军仍旧。刘怀珍则请求先派他去把贼众平定了,辞让不接受提拔。建安王刘休仁在浓湖与贼对峙,很长时间不能决胜负。明帝便把刘怀珍召回来,任他为前将军、加辅国将军,领军向青山援助攻击刘胡,事情平定后,刘怀珍被任命为游击将军,辅国将军仍旧。
青州刺史沈文秀不服从朝廷命令,明帝派其弟沈文炳前往宣布圣旨,让刘怀珍率马步兵三千人随沈文炳同行。还没到,薛安都引来敌虏,已经攻陷了徐州、兖州,张永、沈攸之又在彭城大败。朝廷命令刘怀珍带兵从盱眙经淮陰渡过淮河援救张永等,由于官军被敌虏追击,都相继逃回来了,刘怀珍也只得回来。泰始三年春天,朝廷让刘怀珍代镇山陽。
此前,宋明帝派青州刺史明僧詗北征,僧皓便派部将在王城筑工事,以逼近沈文秀,壕堑还没挖成,就被沈文秀攻破了,并继续攻打明僧詗。明帝便派刘怀珍率龙骧将军王广之五百骑兵、二千步卒,沿海前往救援,到了东海,明僧詗已退保东莱,进据朐城,众心恐惧,有人提议且保郁州。刘怀珍对众人说:“你们都传说沈文秀贿赂胡人军队,作为外援,我看他们那些人,还不至于到这一步。齐地人士长期以来就很注重名节,如果他们的名声一传开,东莱很快就能拿下,怎么能允许阻止军队放慢行动停在这里呢?”于是进军到黔陬。伪高密、平昌二郡太守溃败而逃,刘怀珍传达朝廷旨意,把沈文炳送到,而沈文秀终究还是不服从命令,焚烧了城郭。老百姓听说刘怀珍来了,都很高兴。伪长广太守刘桃根率领数千人守卫不其城,刘怀珍带着部队驻扎在洋水,众人都说:“沈文秀现在在境内到处都派有骑兵游击,应该坚壁防守等待时机。”刘怀珍说:“现在我们人少粮少,我们紧缺而敌人坚固,正应该选拔精锐部队,杀他个措手不及。”于是派王广之率领一百骑兵,袭击拿下了不其城,刘桃根逃走了。伪东莱太守鞠延僧领着数百人占据其城,并劫留了高丽来献礼的使者。刘怀珍又派宁朔将军明庆符与王广之攻击东莱,明延僧投降,刘怀珍便让高丽使者前往京城。沈文秀听说各城都已失败,便派使者张灵硕来请求投降,刘怀珍这才回来。
这年秋天,敌虏又入侵齐地,围攻历城、梁邹二城,其游骑跑到东陽来,扰动百姓。冀州刺史崔道固、兖州刺史刘休宾告急。休宾是刘怀珍的从弟。朝廷便任命刘怀珍为使持节、都督徐、兖二州军事、辅国将军、平胡中郎将、徐州刺史,封他为艾县侯,食邑四百户,督统水军,步军四十多万赶赴救援。听说二城已陷落,于是便作罢。
朝廷改任刘怀珍为宁朔将军、竟陵太守,转任巴陵王征西司马,领南义陽太守。建平王刘景素主持荆州后,又迁任刘怀珍为右军司马,又迁任南郡太守,加宁朔将军。明帝亲笔下诏刘怀珍说:“你性情忠直,我很信任,你在那里和少年共事,不要太考虑个人利益。景素这孩子还是不错的,不但能处理问题,也会把事情弄坏,你要经常谏说他。”刘怀珍奉旨。明帝病重时,又下诏刘怀珍说:“你不应该继续任景素的僚佐,你的才能本来应予更大的委任,现在调你来参与二直卫的负责工作。”赶上明帝驾崩,刘怀珍便任安成王抚军司马,领南高平太守。
朝廷对桂陽王刘休范有疑备,中书舍人王道隆宣布圣旨,任命刘怀珍为冠军将军、豫章太守。刘怀珍说:“休范虽有起事的苗头,但他哪里敢一下子就发作起来,如果他终于和朝廷为敌,我一定会根据律条消灭他。但现在要让我去到任,怕是逼着他起疑心而行动了!”坚决请求不去上任,于是任他为黄门郎、领虎贲中郎将、青州大中正。桂陽王反叛,朝廷加刘怀珍前将军,在石头防守。又任他为使持节、督豫、司二州、郢州之西陽军事、冠军将军、豫州刺史。建平王刘景素反叛,刘怀珍派儿子刘灵哲领兵赶赴京师。升明元年(477),进号征虏将军。
沈攸之在荆楚,朝廷讨论对他有怀疑,刘怀珍派冗从仆射张护前往郢城,向世祖(萧赜)表白自己的忠诚,并献计献策,后来沈攸之起兵,众人都说沈攸之会沿流直下,刘怀珍则对僚佐说:“沈攸之一向骄躁自大,虐待楚人,他必将在中南齐书流一带设兵耀武,声言要劫持幼主,绝对不敢长驱而下来决胜负。”于是派儿子刘灵哲率领马步兵数千人保卫京师。沈攸之派使者许天保来说动刘怀珍和他联合,被刘怀珍斩了,并将人头送给了太祖(萧道成)。太祖又把它送去给沈攸之看。刘怀珍进号左将军,移封为中宿县侯,增加食邑六百户。沈攸之围攻郢城,刘怀珍派遣建宁太守张谟、游击将军裴伸穆统率蛮、汉军兵一万人出击西陽,大破叛军前锋公孙方平数千人,缴获他们大量武器。刘怀珍晋升平南将军,督统南豫、北徐二州,增加食邑到一千户。
当初,在孝武帝时代,太祖任舍人,刘怀珍任直阁,二人早就相识。刘怀珍请假回青州,皇上有匹白马总马,好咬人,不能骑,便送给刘怀珍作告别。刘怀珍回报给皇上一百匹绢。有人对刘怀珍说:“萧君此马不能骑,所以才给你的,而你回报他一百匹绢,不是太多了么?”刘怀珍说:“萧君宽宏正大,岂能白要人这点绢。我正要把自己的身名交给他,岂能计较钱物的多少?”
太祖辅政期间,考虑到刘怀珍任朝官的资本还不多,便于升明二年,调刘怀珍来京任都官尚书,领前军将军,让他的第四子宁朔将军萧晃代理豫州刺史。有人疑虑刘怀珍不会接受代理,太祖说:“在我还没做官时,刘怀珍便对我一片赤诚,何况在今天,岂会有别的想法?”萧晃都出发一两天了,这些疑虑的议论还没止息。皇上便派军中主将房灵民带着上百名骑兵追去护送萧晃。对灵民说:“有人说刘怀珍一定会有不轨举动,但我对他一向信任,一定不会的。你和他是同乡,所以让你去,不仅是护送新刺史,也兼迎接旧刺史呢。”刘怀珍回到朝中来,被任命为相国右司马。建元元年(479),转任左卫将军,加给事中,改封霄城侯,增加食邑二百户。次年,加散骑常侍。
敌虏寇掠淮、淝一带,朝廷任命刘怀珍以本官加平西将军,假节,率军西往驻扎在巢湖,给寿春作出援助之势。刘怀珍年纪老了,考虑到率领禁旅比较辛苦,请求给他个清闲职务,于是转任光禄大夫,常侍之职仍旧。这年冬天,敌虏又寇掠朐山,朝廷又任命他为使持节、安北将军,本官仍旧,率兵前往救援。还没至,那边已经没事了,刘怀珍又解除了安北将军、持节。
建元四年,刘怀珍病重,上表请求解除职务,皇上特别下诏优待他,批准了他的请求,并考虑另行授予适当的职务。这年夏天,刘怀珍去世,当时他六十三岁。留下遗言要求葬礼从简。世祖(萧赜)即位后,追赠刘怀珍为散骑常侍、镇北将军、雍州刺史,谥号“敬侯”。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班固 列传第七十九 李晟·欧阳修 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六·赵尔巽 卷六十二·毕沅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六·佚名 清穆宗实录选辑·佚名 一一八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请钦赐三分书校对贡生陈煦等举人并准予会试折·佚名 卷十·吕中 卷六十二 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范晔 冯道传·欧阳修 刘泽清传·张廷玉 孙兴祖传·张廷玉 提要·雍正 卷第九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