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八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请钦赐三分书校对贡生陈煦等举人并准予会试折

一一八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请钦赐三分书校对贡生陈煦等举人并准予会试折

乾隆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臣永瑢等谨奏,为奏闻请旨事。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内奉旨续办四库全书三分,颁发江浙,嘉惠士林。经臣等酌拟章程陆续奏明,分头缮校。查每书一分计三万六千册,三分共计十万八千册。臣等督率在馆人员上紧赶办。现在除各馆留空书函未经移送底本之书,共计三千册,尚未缮校外,已办十万五千册,统于本年四月内呈进完毕@。【真按:续三分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南三阁).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

乾隆四十九年,臣等因校对需人,奏请于生监中拣选文理明通者二十四人,令其自备资斧,充当校对,勒限三年将全书校勘完竣,准作举人,一体会试,但不许铨选大挑,滥邀官职;遇有潦草错误者,照七品官罚俸之例,缴充本馆公用。等因。奉旨依议在案。随召募得贡生三名、生贝七名、监生十四名。于是年二月五日先后领书校办。去年二月内,甫及二年;卽将应校之书尽行校办完竣,交馆恭候呈进。今已及期三载,臣等谨遵原奏,仰恳皇上天恩,将贡生陈煦、张谦泰,生员刘坚、刘堪、祝孝承、梁宝绳、胡纪勋,何天衢、席世臣,监生蔡本俊、戴蓥、童潜、谢扬镇、朱文鼎、王绶长、蒋和、胡又兰、汪农、马惪、刘淇、郑槐、梁承云等二十二名,钦赐举人。除现在丁忧之梁宝绳、席世臣、梁承云俟服阕日会试外,余俱准其于本年丁未科一体会试。其监生蒋光弼一名,业经去年顺天乡试中式举人。贡生戴凤苞一名,业经病故。其分内应校之书,已随众早完,应俟全书呈进完毕之日,再行办理。

所有呈进书内记过之处,随时缴银充公。将来留空续缮之书,一经缮出,卽各分给留京校勘,毋许草率。该生等感激天恩,自必益加详慎矣。

臣等未敢擅便,谨合词具奏。伏候训示。谨奏。

乾隆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奉旨:知道了。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军机处随手登记档》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十七日记载:「永<瑢>等折一件,续办三分书缮校全竣由。旨:知道了。」【真按:似上脱一奉字!】现永瑢四月三分书告竣折已不存。【真按:不复存者何啻此一折耶!!】

猜你喜欢
  志第七 祭祀上·范晔
  列传第六 贺拔胜 弟岳 兄允 念贤·令狐德棻
  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一·张廷玉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世宗二·张廷玉
  卷第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司马光
  卷六·龙衮
  路史卷一·罗泌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六百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二十二 曹寅奏领御书金字等并谢加级摺·佚名
  卷之一百三·祁韵士
  徐勉传·李延寿
  羊祉传·李延寿
  完颜福寿传·脱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276_1 【送惟良上人归江南(一作郢上人)】卢纶   落日映危樯,归僧向岳阳。注瓶寒浪静,读律夜船香。   苦雾沈山影,阴霾发海光。群生一何负,多病礼医王。   卷276_2 【送韩都护还边】卢纶   好勇知名早,

  • 第九齣~第十六齣·王錂

    第九齣 唆讼【普贤歌】〔淨上〕张千一去到更深。爲甚今朝没信音。料想他用心。不怕事不成。可笑周家。周家灾祸侵。做成鸾凤靑丝网。牢却鸳鸯碧玉笼。昨晚着张千宋淸去杀黄德。怎么这时候还不见囘报。〔末上〕【前腔

  • 吴潜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先世自宣城迁溧水,潜则生于德清。嘉定十年(1217)进士第一,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改签广东军判官。绍定间,历太府少卿、淮西总领,迁太府卿兼权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东安抚留守。端平元年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三·王祎

    【汉安乐思公延熈十二年 魏邵陵厉公正始十年嘉平元年 吴大皇帝赤乌十二年】春正月甲午魏主谒明帝陵曹爽兄弟从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城门勒兵奏免爽等魏主还戊戌懿杀爽兄弟及尚书丁谧邓飏何晏大司农桓范等皆夷三族丁未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嘉靖十年四月乙卯朔时享 太庙 世庙 选授历事举人孙翥为工科给事中阮薇为广东道御史历事监生张澍为广西道试御史 礼部具上大禘仪注前期 上告庙如常仪太常寺奏致斋三日备香帛牲醴如时享仪锦衣卫侍从太常寺卿请奉 皇初祖

  • 曹彦约传·脱脱

    曹彦约,字简甫,都昌人。考中淳熙八年(1181)进士。曹彦约曾跟随朱熹讲学,历任建平尉、桂阳司录、辰溪县令,他为乐平县知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曹彦约为澧州知州,还没上任,薛叔似为京湖宣抚使,就召用曹彦约为主管宣抚使司

  • 陈寿传·张廷玉

    陈寿,随县人。洪武年间,他由国子监生被授予户部主事。永乐元年(1403),升为员外郎。后出任山东参政,所到之处他都以爱民为务。因夏原吉的推荐,他被召为工部左侍郎。皇太子在南京监国时,陈寿每天都陈述兵民困敝的情况,还找机会

  • 诡使第四十五·韩非

    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也。非此三者,虽有不急矣。今利非无有也而民不化,上威非不存也而下不听从,官非无法也而治不当名。三者非不存也,而世一治一乱者

  • 思辨録辑要卷十一·陆世仪

    修齐类自甲申乙酉以来教授不行飬生之道几废乙酉冬季学为贾而此心与贾终不习因念古人隐居多躬耕自给予素孱弱又城居不习四事不能亲执耒耜但此中之理不可不畧一究心虞九江兄向有水田在西郭已躬耕有年矣为予畧说其概予有

  • 逍遥游第一·刘文典

    〔释文〕内者,对外立名。说文:篇,书也。字从竹;从艹者草名耳,非也。 〔注〕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闲哉! 〔释文〕逍音销,亦作「消」。遥如字。

  • 卷二 论学·张伯行

    此卷总论为学之要。盖非学无以入道,希圣希贤,其功具在。知所适从之路,得其进为之方,然后可以言学,故备著之,以俟天下后世之立志能自奋者。朱子曰:孔子只十五岁时,便断然以圣人为志。朱子曰:质敏不学,乃大不敏。有圣人之资,必好学

  • 佛说八部佛名经全文·佚名

    元魏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维耶离奈女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诸菩萨无央数。尔时有长者子。名曰善作。从城中出诣奈女园。到世尊所稽首足下。右绕三匝卻住一面叉手白佛。欲有所问。大圣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五卷·无著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五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三云何灭谛。谓相故甚深故世俗故。胜义故不圆满故圆满故无庄严故。有庄严故。有余故。无余故。最胜故。差别故分别灭谛何等相故。谓

  • 卷第五十八·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五十八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三世天目本禅师法嗣婺州乌伤伏龙无明千岩元长禅师越之萧山董氏子。七岁。从诸父比丘昙芳於富阳

  • 和菩萨戒文一本·佚名

    凉心渴仰专注法音。惟愿戒师广垂湖演和云。诸菩萨莫杀生。杀生必当堕大抗。杀命来生短命报。娑婆两目伤双盲。劝请道场诸众等共断杀业不须行。佛子诸菩萨莫偷盗得物。犹娘少死后即作畜生身被毛载角来相报。终日驱牵不

  • 负情侬传·宋懋澄

    文言传奇小说。明宋懋澄撰。收入《九籥集》卷五。本篇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明万历间,浙东李生,系某藩臬之子,携资财入北京国子监读书,与妓女杜十娘情好甚殷。往来经年后,李生资财用尽,鸨母对李渐以为厌,而杜十娘钟情不移,誓以身

  • 国闻备乘·胡思敬

    近人胡思敬撰。二册,四卷。记录清代掌故一百五十七篇。作者居京师七年,经历甲午、戊戌、庚子三大事变,以当时史官失职,宫廷机密要闻无人记述,故撰是书。所记多为见而知之者。它以笔记的形式分条记载清季掌故、轶事,

  • 张子语录·张载

    宋张载(1020—1077)讲学记录。张载一生治学、讲学,在关中影响很大,与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齐名,为宋理学四大派之一。书中涉及哲学、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对闻见之知,穷理尽性有重要论述。认为“人本无心,因物为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