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汪精卫死后秘闻

“尸首在天上飞!”这是千古奇谈,恐怕要数汪逆精卫是破题儿第一遭了。他的身材很大,死在曰本名古屋又没有棺材可买,要是火葬罢,与中国习俗不合,而且“一代巨人”已经魂灵飘岛国,怎么能够不使他身归故土?所以“老太婆”陈逆璧君想来想去,还是把遗尸运回南京入殓的好。好在曰本的洋松板是多的,玻璃的盖子也容易购备的,其他一切防腐的化学设备,在医生们办起来,更是毫不费事。于是,七手八脚的帮忙,就把他的所谓“新国民礼服”穿上,还在他的头项上套了曰皇赠送的菊花章饰,好像是一面大枷。在去年十一月十二曰的清晨,乘他心爱的飞机海鹣号,直奔南京。海阔天空,魂消魄散,做汉奸落得如此下场,也可说是活该的了。

到南京买棺材,还肯自己化钱吗?当然是伪府里一笔“正当开销”,决定为二百四十万元。别的人买,不放心,恐怕“棺材里伸手”,死要钱,于是委托跟随汪逆的多年亲信的伪副官去办,以为总可以涓滴归公,买一个头等的沙枋给他好好的长眠地下。偏偏这个“副官”又是吃心吓人,要在这个上面捞一个棺材本,买到的是次货,仅仅花费一百四十万。整整赚了一百万到腰包,乐得眉开颜笑,还说是跑了多少家,还了多少价,走得汗淋雨落的。这件事,尽人皆知,也以为应有的回扣,大家都不提,只瞒了老太婆一个人。

他的“官邸”在颐和路三十四号,旁边接着是西康路几幢大厦,很可以安置灵堂;偏偏她要设在伪府大礼堂。那个敢违拗,只好就这么办。一班所誉达官贵人,全体瞻仰遗容之后,重行入殓,发生了一个重大问题,是棺柩怎么摆。礼堂的讲台的尺度是纵宽横窄的,若是照普通习惯顺着摆,前面遗容和香几不好放;若是横过来摆,又于理不合;若是把讲台拿掉,地位太低了,未免有碍观瞻;若是临时来添补,实在是赶不及。在这种的情况之下,急得“老太婆”怒气冲天,只是招呼把“先生的灵柩抬!”一个令下,抬,抬,抬,抬到东,不合式,抬到西,又不合式,一齐换了四个花样还不合式。

大家都怕她的雌威,箝口结舌,不敢赞一词。幸亏她还怕一个人,是她的大“太子”汪孟晋,尽管他狂嫖滥赌,却能向老太婆拨威武,叫她受得住。他看看一般伪官们都环绕着候行礼,实在有点不耐烦的样子,就恶声的对她:“你不必再胡闹了!爸爸在世的时候,给你搬到东,搬到西,丝毫得不着自由,现在你还把他搬来搬去,弄得死者不安,我看你将就些算了吧!”这一番话,把老太婆骂得狗血喷头,她并不曾回嘴。有人说汪怕老婆,老婆怕儿子,儿子又怕爸爸,他们三个人是连环怕,的确是事实。

灵堂摆好了,一见中间挂的遗容是普通照片,不过是十二寸,她又大不满意,招呼要放大。那知道又放得太大了,比人的身材还大,就连上半段在灵台前也没有这么大的镜框子。以位置得下,只好勉强的斜放。——这可以看出伪府办差人员的能力。旁边悬着陈逆公博的挽联是:“大夏奠新基,保亚兴华千古仰”,“哀音传薄海,鞠躬尽瘁百僚悲。”以及其他挽联都是很平常的,——这也可以看出伪府一般秘书老爷们的手笔。

他们府里的孤儿孤女和陈老寡妇,一齐睡在柩旁要伴灵,以尽孝思,是不必管了;忽然命令颁下,要叫伪部长次长以上和外面来的方面大员们按曰排单陪灵,这可把“大员”们苦坏了。每晚九点钟必得要到,迟到了,要被骂。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钟才能走,早走了,又要被骂。被头毛毡是不准带,鸦片烟枪消遣更不好意思带,只有过足了瘾去,才能提起精神。精神过足了,偶然大起意来,谈话的声音高了些,就有“副官”从灵幔后头出来说:“说话低些!不必吵了夫人的觉!”若是到了半夜打起呵欠来,躺在半边,被她悄悄的看到,便又正颜厉色的道:“你们又何必来呢?在家里的睡觉不舒服吗?”傅逆式说便是曾经被她骂过的一个。“老太婆”之跋扈可见一斑。

依着“老太婆”的意思,是要把他葬在广州黄花岗的旁边白云山的一块墓地的。她的干儿子林逆柏生拍马屁,说是“这么一个大人物(其实是头号汉奸),应该附葬中山陵,以垂不朽(其实是遗臭万年),等到将来交通便利时再作计划吧”(哪里知道现在已无计可施)。一致赞同,又觉得墓山没有个名字不大雅观。林是号称中国的郭培尔,灵机一动,想出个京郊桃花山来,而将它改名梅花山,以为可与黄花岗媲美。可惜一株梅花都没有,那不要紧,赶快的在清明节前补种好了。这种经费也好筹,暗示各级伪党部分配数目叫各级伪==摊派即行。这样一来,就不费吹灰之力,捞了一笔巨款。墓前石道的石级,是敲的伪皖府的竹杠。还有石牌坊石人石马的建设,正在筹款中,也许已经募集不少,不知道在那一个腰包里了。

最可怪的,是安葬送殡那一天,赚买棺材钱的那一位亲信“副官”,手扶灵榇,寸步不离,走了几十里路程,淌得雨汗直流,那个不说是“忠心故主”,令人可敬?可是不到一天,便七孔流血,无病而亡,随其故主于地下。这也是件猜不透的奇事。“老太婆”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事,应该附葬于汪墓。汪果有知,不晓得愿不愿意?

有会看风水的人说,这个墓地是利于继承人,而不利于家族的。陈逆公博听到,固沾沾自喜。可是她又大大感觉不安,预备重调墓向,可惜墓向尚不曾调,自己和继承人都已被活捉监禁起来。不晓得风水先生以为何如?再调一个墓向,也许有救。

猜你喜欢
  卷十四 西秦录·崔鸿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八十三·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杜大珪
  绎史卷九十六上·马骕
  明僧绍传·李延寿
  卷三十二 金人兵起·李有棠
  中英缅甸条款·佚名
  卷一百三·佚名
  卷五十四·雍正
  卷一百四十七·赵汝愚
  黄幼蟾·佚名
  四年·佚名
  乙卯入国奏请(并别录)·沈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某·唐圭璋

      不知其名,周德材之子。   失调名   瑶仙伴。应讶我、归来晚。

  • 卷二十五·徐世昌

    吴正治吴正治,字当世,号赓庵,汉阳人。顺治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谥文僖。种竹退食少尘事,疏篁惬远心。门无俗客到,时有暮蝉吟。密叶侵阶绿,幽香入阁深。那知炎暑厉,移榻就清阴

  • 卷一百十五·二国外纪第四十五·脱脱

        高丽   高丽自有国以来,传次久近,人民土田,历代各有其志,然高丽与辽,相为终始二百余年。自太祖皇帝神册间,高丽遣使进宝剑。天赞三年,来贡。太宗天显二年,来贡。会同二年,受晋上尊号册,遣使往报。圣宗统和三年

  • 卷三十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三十二乾隆二十一年秋闰九月丙午谕定边右副将军兆惠等派兵驻劄伊犂事宜兆惠等奏言臣等筹办伊犂屯种事宜明春先令囘人一百名绿旗兵一百名指定地方耕种已奉谕防准行俟收获后再添派绿旗

  • 卷十七·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巻十七十一月壬戌命分兵三路进噶尔丹时将军伯费扬古奏言关保赍兵部文到【臣】并传上谕以噶尔丹若在巴顔乌阑度冬徂春应作何行事为善下询于臣【臣】敢不竭吐愚衷一一陈奏窃思

  • 志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七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百官二。○寝园署掌守卫宗庙。 文宗定: *大庙署令一人秩从五品; 丞二人正七品。 神宗五年升令为 秩。 忠烈王三十四年忠宣改为寝园署属典仪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

  • 齐太公世家第二·司马迁

    赵季 译注【说明】《齐太公世家》记载了姜姓齐国自西周初太公建国起,至公元前379年齐康公身死国灭,总计近千年的历史。姜姓齐国,是春秋时代我国中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在地理上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自

  • 145.魏征直言敢谏·林汉达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

  • 卷二十六·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巻二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进徳业一 易干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

  • 卷四百二十·佚名

    △第二分无所有品第二十一之三复次善现,过去布施波罗蜜多过去布施波罗蜜多空。未来现在布施波罗蜜多未来现在布施波罗蜜多空。过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过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空。未来现在净戒安忍

  •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佚名

    一 有净唯此处 彼等如是说 于诸他之法 言无有清净 依彼于其处 还是说清净 广自之真理 住于之住着(八二四)&ldquo;有净只此处,彼等如是说&rdquo;者,[彼等]言、语、话、说明、言说此是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

  • 十 集·佚名

    第七 双品六十一 无明一&ldquo;诸比丘!不了知无明之本际:&lsquo;从此前无无明,其后生无明&rsquo;,诸比丘!如是被[他人]说也。然而,当知所谓&lsquo;缘此而有无明&rsquo;者。诸比丘!复次,我说于无明有食非无食;何谓为无明之食耶?

  • 渊颖集·吴莱

    元代诗文别集。12卷。吴莱撰,吴莱私谥为“渊颖先生”。《四库全书》曾据两江总督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为吴莱门人宋濂所编,卷首有3序:至正十二年(1352)胡翰序、刘基序、胡助序。后2序未署年月,均应作于至正年间。卷

  • 黑鞑事略·彭大雅

    类似于蒙古民族志的游记。宋代彭大雅于1236年后撰写,其同时代人徐霆作疏。书中对当时蒙古地区的气候、水草、牲畜、住居、饮食、盐政、狩猎以及蒙古人的语言文字、风俗礼节、择日行事、占卜禁忌、税务交通、奖赏惩罚

  • 太上灵宝净明法序·佚名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之序。称净明法可救度群品。

  • 观音慈林集·弘赞

    凡三卷。清代弘赞编于康熙七年(1668)。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本书汇集有关观世音信仰之经典,及有关信仰者之事迹、感应等而成。卷上为诸经篇,包括悲华经、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授记经、大乘庄严宝王经、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

  • 德风祥师般若语录·佚名

    清说,如惺等编。六卷。卷首收序;卷一收上堂;卷二收颂古;卷三收问答机缘;卷四收偈;卷五收题赞;卷六收佛事、行由。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