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二
洪武二十五年冬十月己酉朔,享太庙。
改建钦天监于五府之后,命五军都督府申谕之令。先是,上以天下都司卫所分番校试军士有不中者,其将校往往不去其职,谪令从征。至是,又恐其玩法,怠于训练,命自今军士校试不中者,指挥、千、百户必罚无贷。
赐建昌卫指挥张显等钞锭有差。先是,蛮寇作耗,显等与苏州卫官军守城有功。至是,显以公事至京,命礼部验其功绩,循例赏赐之。于是赐显钞一百四十锭、衣一袭,百户籍鉴钞九十锭。寻命给赏苏州、建昌二卫守城将士四千九百余人钞十八万六百余锭、白金七千二百两、文绮、帛各三百三十六疋。
旌表魏敏孝行。敏,河南巩县人,登洪武戊辰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以母病谒告归省,未至而母卒,敏即之墓所哀恸,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庐墓三年,旦夕衰服,哭奠如初丧,乡里称其孝。事闻,诏旌表之。
癸丑,户部言:“运解州池盐计其路程,自河口杨壶站至淮安白萍站共二十七站,每站一百里,当用船二百七十艘,次第接运至京仓收贮。宜令工部造船,刑部、都察院发囚夫往运。”从之。
乙卯,以唐鉴为散骑舍人,随直宿卫。鉴,尚书铎之弟也。
戊午,上遣使谕总兵官凉国公蓝玉曰:“月鲁帖木儿凶顽,无识生死轻重,殊无顾藉,其用事者杨把事、达达千户二人而已。若大军厌境,或有使来,恐是此人,宜即羁之,勿令复去。昔寇恂斩皇甫文而降高峻,用此计也。且月鲁帖木儿其出也,或诡诈以觇我军,不可信之,若知其所在,即遣兵进攻,若来降,密为之防,所谓事起乎所忽,不可不慎。其屯守建昌土军三千人,宜收入营,诸将校亡者捕送京师。又苏州去西蕃甚迩,宜早定之。其柏兴州贾哈剌境内摩赀等部,亦须除其凶渠,然后宥其余众,俾耕牧以供赋税。凡节制军务,惟此最当留意。”贾哈喇者,摩赀洞土豪也。初,王师克建昌,授以指挥之职,至是,从月鲁帖木儿叛。
庚申,水西宣慰使奢香遣其子妇奢助及其把事头目允则、陇住等来朝,贡马,谢恩。诏赐奢香银四百两、锦、绮各十疋、钞五十锭,奢助、允则、陇住等锦、绮、钞有差。
辛酉,发河南开封等府民丁及安吉等十七卫军士修筑阳武县河防。
赏浙江盘石等卫造防倭海船将士八千七百余人钞有差。
壬戌,升锦衣卫指挥佥事谢贵为河南都指挥佥事。
癸亥,命户部于正阳门外距板桥五里度地,自牛首山接方山,西傍河崖为上林苑,户部因为图以进。上以苑中之地民人已种二麦,俱俟明年收成后,令勿再种,其占及民田者,给官田偿之,官田或不敷,令民徙居江北,倍数给田偿之,永为世业。民庶坟茔有在苑内者,令勿徙,听其以时祭扫,寻以妨民业,遂止。
乙丑,西河中护卫奏:“军旗牧马践梁国公家奴麦苗,奴妻掷镰伤马足,与孕驹俱毙,请治其罪。”上曰:“纵马践麦苗,非也。掷镰伤马,此一时之忿,妇人之愚也,勿问。但掌马官校失约束,不得无责。”命杖之。
夜,太阴犯五车。
己巳,追封西平侯沐英为黔宁昭靖王,葬用王者明器。诰曰:“呜呼!尔英昔幼孤于扰攘之秋,若寻尝视之,岂知有今日者耶?古语云:‘吉人天相。’所以天使尔于我依,当依朕之时,尔、我皆不知有今日之势。及尔日长,朕之王业渐昌,皇天眷命,遂一宇内,即以西境之号封尔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复尔本姓,继尔宗祀。天下之广四维之间,皆勇智者也。西南诸夷,非仁勇者难以控驭,自尔镇后,于今十有一年矣,朕无西南之忧。所以屡加恩眷,广锡赀产,冀朕之后及尔子孙共享富贵,以保全终始相遇之恩,何期天不假年,一疾长逝,不胜哀悼。今特追封尔为黔宁王,谥昭靖。尔其有知,服兹宠命。”
乙亥,升刑部员外郎吴斌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命故黔宁昭靖王沐英子春袭封西平侯,往镇云南。诰曰:“世人早失怙恃,而抚育存恤者恩亦父母也。昔者,尔父沐英当天下扰攘之秋,孤而且幼,无所依归,朕特怜之,抚以为子,从渡江左。至于长成,朕后有子,命复本姓,归继宗祀,因有勤劳,封为西平侯,重禄厚赏,冀为巨家,与国同久。曩命副征云南,留镇其地,能布恩威,蛮夷率服,朕无西南之忧者,十有一年。迩者,因疾令终,特越侯爵,锡以王封,慰之于冥冥,今命尔春袭封西平侯。呜呼!朕视尔父犹子,思昔提携,犹动首育之心,尔当思尔父相从之幸,毋忘释难之恩,忠诚为国,梦寐存心,则鬼神有鉴,福禄永昌矣。敬哉!”
命镇守云南都督寗正署云南都指挥使司事,召都督佥事何福等还京。
常州府知府李得善奏:“狱囚有鬻私盐者二十余人,因为首者未获,久淹囚禁,耕获既废,供馈艰苦,乞暂释各人还家,以毕农务,且令告谕为首者俱至理之。”奏至,上从其言。后所纵囚果与未获者如期皆至,得善复以闻,诏并释之。
十一月戊寅朔夜,有大星青白色,有光,起自天船,西南行至卷舌没。
赐在京致仕武官文绮,人一表里。
乙酉,山东都指挥使周房言:“所属宁海、莱州二卫东濒巨海,途岸纡远,难于防御。近者,审择莱州要害之处,当置八总寨,以辖四十八小寨,其宁海卫亦宜置五总寨,以备倭夷。”诏从之。
丙戌,景川侯曹震遣镇抚甘信入奏五事。一曰:“四川所属地方盐井五十七处,俱用竹筒皮囊汲水煎办,岁额四万五千一百七十五引,以给各卫军士,月盐不敷。夔州云阳有上温、下温、东西等五井,大宁县盐井泉涌,易为煎办,已有灶丁九百六十人,岁办一万六百二十三引,请依普安例召商输粟,以备军储,而给盐偿之。”二曰:“四川盐课司言今商人于云南、建昌、乌撒诸处输粟,给以川盐,数支不敷。乞令以重庆府綦江县买马官盐八千一百余引给之。”三曰:“马湖等府秋粮逋征,盖以四川之民自国初,创置贵州、黄平、松茂等卫、营造蜀府、征讨云南禄肇诸处,积年劳役,请从末减。”四曰:“施州卫官军岁用粮储皆湖广郡县所运,川江至险,泝流艰难。重庆府岁储粮三十三万八千石有奇,既无他用,可具舟顺流至巫山,俾施州卫发军与民兼运甚便。”五曰:“建昌、苏州新制之卫,控御羗戎,凡弓矢、火攻之具,四川都司、布政司足以造之,惟盔甲不易成,请于工部支给。”上皆从之。
翰林院编修唐震卒于泗州,命礼部遣人往祭之,仍命还其丧于京师。
戊子,改建大内金水桥成。
己丑,命罢开封府原武县治河之役。时工费浩繁,又值天寒,故罢之。
庚寅,改会川军民千户所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
癸巳夜,太阴犯司怪。
甲午,总兵官凉国公蓝玉兵次柏兴州。玉间遣百户毛海以计诱致月鲁帖木儿并其子胖伯,遂降其众,遣人送月鲁帖木儿至京师,伏诛。玉因奏:“四川之境地旷山险,控扼西番,连岁蛮夷梗化,盖由军卫少而备御寡也。宜增置屯卫顺庆府镇御、巴梁、大竹诸县;其保宁千户所北通连云栈,宜改为卫;汉州灌县、卭县西连松茂、碉黎,当土番出入之地,眉州控制马湖、建昌、嘉定、接山、都长九寨,俱为要道,皆宜置增军卫。”下群臣议行之。玉又奏:“四川军士少,请籍民丁为兵。其长河西、朵甘、百夷地相连属,恃其险远,久不入贡,请兵致讨。”上报玉曰:“籍民为兵甚不可,其民连年供输烦扰,又以壮者为兵,其何以堪?况凶渠已殄,人知顺命,虽犷猂者渐革其习,戍守军士皆有成规,何用增益,重困吾民乎?其长河西、朵甘、百夷之事,朕惟兵久在外,不可重劳,但养锐蓄威,徐议大举,此非四十万众不可行也。今尔所统之兵选留守御,余令回卫,尔即还京。”玉遂班师,既而都指挥使瞿能、同知徐凯亦还成都。
高丽权知国事李成桂闻皇太子薨,率其臣制服行丧礼,遣其三司左使李居仁进表奉慰,并贡白金二锭、白、黑布各百疋致祭。
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使察都等表贺冬至,贡方物。
戊戌,赐致仕巩昌卫百户陈日新等四十六人钞百五十锭。
北平行都司奏:“大宁左等七卫及宽河千户所,今岁屯种所收谷麦凡八十四万五百七十余石。”
庚子置江东宣课司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二人杂职
升刑部郎中任励为本部左侍郎,司务祈著为右侍郎,大理寺副张恭为本寺右寺丞,马文或为左寺丞。
辛丑,赐辽王、宁王二护卫军士绵布,有妻子者人四疋,无者半之,凡八千余人,布二万八千九百余疋。
升殿廷仪礼司序班曹餋志为广东按察使佥事,赐钞及袭衣。上以餋志典礼仪,周旋殿廷,未尝有失,又自司正而下皆言餋志有行义,故迁赏之。
壬寅,诏凤阳、滁州、庐州、和州等处民户种桑、枣、柿各二百株。
癸卯,复以少詹事李文吉为右佥都御史。
贵州宣慰使安的等来朝,贡马六十六匹,赐以绮帛、钞锭。
置贵州宣慰司儒学,设教授一员、训导四员。
甲辰,河南开封府祥符县民诣阙言:“昔河决浸没田土,至今不可树艺,而徵税如故。”上命免其赋,凡万一千二百余石、丝五千四百余斤。
丙午冬至,上御奉天殿受朝贺,赐国子监祭酒胡季安以下及监生节钱。
是月,上以中外文武百司职名之沿革、品秩之崇卑、勋阶之升转、俸禄之损益,历年兹久,屡有不同,无以示成宪于后世,乃命儒臣重定其品阶、勋禄之制,以示天下。正一品:宗人府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都督府左右都督、文武勋俱左右柱国阶俱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禄月米八十七石;从一品:都督同知、勋柱国阶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禄月米七十四石;正二品: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袭封衍圣公、真人、都督佥事、留守司正留守、都指挥使、文勋正治上卿阶初授善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武、勋上护军阶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禄月米六十一石;从二品:左右布政使、都指挥同知、文勋正治卿阶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勋护军阶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禄月米四十八石;正三品:六部左右侍郎、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司卿、詹事府詹事、应天府尹、按察使、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各卫指挥使、文勋资治尹阶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武勋上轻车都尉阶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禄月米三十五石;从三品:光禄司卿、太仆寺卿、布政司参政、盐运使、宣慰使、留守司指挥同知、各卫指挥同知、文勋资治少尹阶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太中大夫、武勋轻车都尉阶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禄月米二十六石;正四品:都察院左右佥都御史、通政司左右通政、大理、太常、太仆各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应天府丞、宣慰司同知、按察司副使、各府知府、各卫指挥佥事、文勋赞治尹阶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武勋上骑都尉阶初授明威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禄月米二十四石;从四品:国子中都二监祭酒、布政司左右参议、盐运司同知、宣慰司副使、宣抚司宣抚、文勋赞治少尹阶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武勋骑都尉阶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禄月米二十一石;正五品:翰林院学士、华盖、武英、文华殿、东阁、文渊阁、左右春坊大学士、左右庶子、尚宝司卿、六部郎中、应天府治中、钦天监、回回监正、通政司左右参议、光禄司少卿、太医院使、太理寺左右寺丞、五军都督府断事官、各府同知、王府左右长史、宗人府经历、按察司、宣慰司佥事、宣抚司同知、仪卫正、正千户、文勋修政庶尹阶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武勋骁骑尉阶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禄月米一十六石;从五品: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左右春坊左右谕德、司经局洗马、五军都督府经历、左右断事官、六部员外郎、尚宝司少卿、各州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招讨司招讨、宣抚司副使、安抚司安抚、卫镇抚、副千户、仪卫副、文勋协正庶尹阶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武勋飞骑尉阶初授武略将军升授武毅将军,禄月米一十四石;正六品:翰林院侍读、侍讲、国子、中都二监司业、左右春坊左右中允、詹事府丞、尚宝司丞、六部主事、太常司丞、钦天监、回回监副、五官正、太仆寺丞、京县知县、太医院判、阁门使、兵马司指挥、王府审理正、大理寺左右寺正、都察院经历、神乐观提点、僧录司左右善世、道录司左右正一、中都留守司并都司经历、断事、各府通判、长官司长官、副、招讨、宣抚司佥事、安抚司同知、典仗、百户、文阶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武勋云骑尉阶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禄月米一十石;从六品:大理寺左右寺副、左右春坊左右赞善、左右司直郎、翰林院修撰、光禄寺丞、应天府推官、光禄司各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盐运司判官、布政司经历、理问所理问、各州同知、盐课提举司同提举、安抚司副使、长官司副长官、所镇抚、文阶初授承务郎儒升授儒林郎吏材干宣德郎、武勋武骑尉阶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禄月米八石;正七品:监察御史、五军都督府都事、太常司博士、典簿、京县丞、通政司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兵马副指挥、都察院都事、翰林院编修、营善所正、按察司经历、五军断事官、五司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王府审理副、煎盐提举司提举、各府推官、各县知县、中都留守司并都司都事、副断事、安抚司佥事、蛮夷长官司长官、文阶初授承事郎儒升授文林郎吏材干宣义郎,禄月米七石五斗;从七品:中书舍人、太仆寺主簿、应天府经历、光禄司典簿、各署丞、翰林院检讨、太常司各祠祭等署奉祀、各州判官、钦天监、回回监五官灵台郎、詹事府主簿、盐运司经历、盐课提举司副提举、布政司都事、宣慰司经历、理问所副理问、蛮夷长官司副长官、阶初授从仕郎升授徵仕郎,禄月米七石;正八品:六科都给事中、翰林院五经博士、通政司并各卫知事、京县主簿、国子、中都二监丞、户部、刑部照磨、宝钞、龙江提举司提举、钦天监、回回监主簿、五官保章正、太常司协律郎、典牧所提领、太医院御医、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司左右至灵、煎盐提举司同提举、王府典宝正、奉祠正、良医正、典膳正、纪善、元符宫、崇真宫、灵官、营缮所副、各府经历、各县丞、按察司知事、宣慰司都事、阶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禄月米六石五斗;从八品:六科左右给事中、盐运司、应天府知事、钦天监、回回监五官挈壶正、光禄司录事、各署监事、仪礼司正、翰林院典籍、神乐观知观、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玄义、王府典膳副、奉祠副、典宝副、良医副、国子监博士、助教、典簿、宣抚司经历、太常司各祠祭等署祀丞、布政司照磨、崇真宫副灵官、阶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禄月米六石;正九品:六科给事中、仪礼司左右司副、左右司丞、太常司赞礼郎、詹事府录事、各府知事、各县主簿、国子监学正、行人司正、户部、刑部检校、司经局校书、翰林院侍书、典牧所大使、各牧监正、钦天监、回回监五官司历、五官监候、龙江宝钞提举司副提举、王府长史、司典、簿典、仪正、奉祠所典乐、会同馆、茶盐马司、承运库、宝钞广惠、广积、赃罚、甲、乙、丙、丁、戊字库及作鞍辔、宝源、颜料局、应天府、织染局、文思院等大使、煎盐提举司副提举、教坊司奉銮、宣抚、安抚司知事、营缮所丞、阶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禄月米五石五斗;从九品:翰林院、承天门待诏、都税司大使、国子监学录、典籍、司经局正字、钦天监五官司辰、漏刻博士、各牧监副、仪礼司鸣赞、序班、军储仓大使、茶盐马司副使、宝钞广惠、广积、赃罚、甲、乙、丙、丁、戊字库副使、宣课司大使、太常司司乐、典牧所副使、府学教授、行人司副、会同馆副使、布政司库宝泉、军器、各府杂造、织染局、税课司并仓大使、王府典仪副、司牧司大使、承运库、皮作、鞍辔、宝源局、文思院副使、观察使、太医院、千户所、盐课提举司、各州吏目、五军断事官、提控、案牍、巡检、司狱、阴阳学正、术医学正科、僧纲司都纲、道纪司都纪、应天府、织染局副使、教坊司左右韶舞、左右司乐、阶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禄月米五石;未入流:各部司务、州学正、县典史、教谕、行人司行人、国子监掌馔、牧监录事群长、翰林院孔目、王府引礼舍人、河泊所牐坝官、阜民司、税课分司、茶盐课司、庆远裕民司、扬州府邵伯瓜洲税课司、茶盐批验所、长史司、仓库、州县卫仓、生药库、巾帽、针工、税课、抄纸、印钞、铸印、惠民银场、抽分、竹木等局并关大使、副使、递运所、鉄冶所、司竹局、盐运司、卫府州库、河州军民指挥使、辽阳青州府乐安三税课司大使、军储京卫府仓、都税宣课司、牲税课等司、工部军器局、布政司库宝泉、军器、各府织染杂造局副使、断事、兵马指挥长官司吏目、理问所提控、案牍、驿丞,禄月米有差;医学典科、训科、阴阳学典术、训术、僧纲司副都纲、僧正司僧正、僧会司僧会、道纪司副都纪、道正司道正、道会司道会与僧道录司僧纲、道纪、医学正科、阴阳学正术俱不给禄。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九 二凶·沈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七·佚名 二百零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江南米价摺·佚名 一二六三 谕着添派刘跃云胡高望帮同办理覆看三分全书·佚名 两汉笔记卷四·钱时 卷一百十八·司马迁 长寿·周绍良 鲁周公世家第三·司马迁 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司马迁 纲鉴易知录卷六十·吴楚材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