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孺传

刘孺,字孝稚,是彭城安上里人。他的祖父刘面力,官至南朝宋司空,谥号忠昭公。他的父亲刘悛,官至齐朝太常,谥号敬子。

刘孺小时候就很聪明敏捷,七岁时便能文章。十四岁时为父亲守孝,因哀毁瘦削得只剩下皮包骨,亲戚邻里都觉得他与众不同。服丧完毕,刘孺的叔父刘王真出任义兴郡太守,把他带到衙门中,经常让他坐到自己身边,对宾客们说:“这个小孩是我们家的掌上明珠。”刘孺长大以后,风采美妙,性情通达温和,即使是自己家中的人也很少见到他狂喜和发怒。刘孺所在的州把他召为主簿。

刘孺起初担任中军法曹行参军,当时担任镇军将军的沈约听到刘孺的名声,便任用他为主簿,常常和他游玩饮宴,吟诗作赋,对他非常欣赏。刘孺数次调任太子舍人、中军将军临川王主簿、太子洗马、尚书殿中郎等职。后又出任太末县令,颇有政绩。不久被任命为晋安王友,转任太子中舍人。

刘孺小时候就爱好写文章,思维又非常敏捷,他曾经给皇帝宝座作了一篇《李赋》,就在殿中当场写成,一气呵成,梁武帝对他大大称赞了一番。后来,刘孺在寿光殿侍宴,梁武帝令群臣作诗,当时刘孺和张率都喝醉了,诗没有完成,梁武帝在刘孺手板上题诗和他开玩笑,诗是这样的:“张率东南美,刘孺洛陽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他被梁武帝亲近到这个程度。

后来,刘孺又调任中书郎,并兼任中书通事舍人。随之升任太子家令,其余官职不变。又出任宣惠将军晋安王长史,兼领丹陽尹丞,升为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不久又出任轻车将军湘东王长史,兼领会稽郡丞,因公事被免职。时间不长,又被起用为王府记室、散骑侍郎,兼任光禄卿。数次调任少府卿、司徒左长史、御史中丞等职,被认为是称职的。大通二年(528),升任散骑常侍。大通三年(529),升任左民尚书,兼任步兵校尉。中大通四年(532),刘孺出任仁威将军临川王长史、江夏太守,加封贞威将军。中大通五年(533),他又被授予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之职,还没有正式任命,便改授都官尚书,兼领右军将军。大同五年(539),刘孺兼任吏部尚书之职。当年,他又出任明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理政平和,深为官吏和老百姓称道。大同七年(541),刘孺又在朝中担任侍中,兼领右军将军。这一年,他再次担任吏部尚书,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守孝不到一年,刘孺便由于哀毁而去世,时年五十九岁。谥号为孝子。

刘孺小时候和堂兄刘苞、刘孝绰齐名,刘苞去世得早,刘孝绰多次因罪被免官,而且他的官位并不算高,只有刘孺一个人比较高贵显赫。刘孺有文集二十卷。

刘孺的儿子刘刍,官至著作郎,早亡。刘孺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刘览,一个叫刘遵。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三 山涛(子简 简子遐) 王戎(从弟衍 衍弟澄) 郭舒 乐广·房玄龄
  列传第三十八·刘昫
  ●滿洲實錄卷二·佚名
  第四十七回 萧宝夤称尊叛命 尔朱荣抗表兴师·蔡东藩
  第七十八回 金主亮分道入寇 虞允文大破敌军·蔡东藩
  自序·李斗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三·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三 七音略一·纪昀
  六朝通鉴博议卷二·李焘
  卷十九·张守节
  龟兹传·欧阳修
  温彦博传·欧阳修
  樊山政书卷十三·樊增祥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三十三·彭定求

        卷633_1 【有感】司空图   国事皆须救未然,汉家高阁漫凌烟。   功臣尽遣词人赞,不省沧洲画鲁连。   卷633_2 【歌】司空图   处处亭台只坏墙,军营人学内人妆。   太平故事因君唱,马上曾听隔教坊。  

  • 卷五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514_1 【泛溪】朱庆馀   曲渚回花舫,生衣卧向风。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   馀卉才分影,新蒲自作丛。前湾更幽绝,虽浅去犹通。   卷514_2 【宿陈处士书斋】朱庆馀   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菰叶寒塘

  • 卷166 ·佚名

    李石 芝草 边上秋风生,众芳感萧瑟。 何由九地底,一气回暖脉。 官居类僧坊,忽有芝草坼。 骈跗间红紫,合盖晕黄白。 秋菌苦争气,渠自凡眼窄。 此理岂人为,信我匪天厄。 年余窍边廪,菜饱固不择

  • 卷一百·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一百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谢翔曦发藁钞【天地间集附】福唐黄坤五语余曦发集近世行本多遗漏曾抄畜二十余首皆刻板所无余闻之心往恨其不擕行笈得一见也从子愚忠自苕上潘氏抄得曦发近藳一帙为发狂喜

  • 卷七·本纪第七·脱脱

        穆宗下   十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奉安神纛。戊戌,汉以宋将来袭,驰告。二月壬子,诏西南面招讨使挞烈进兵援汉。癸亥,如潢河。戊辰,支解鹿人没答、海里等七人于野,封土识其地。己巳,如老林东泺。壬申,汉以败宋兵石

  • 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四·礼二·张廷玉

        ◎礼二   郊祀 郊祀配位 郊祀仪注 祈谷 大雩 大飨 令节拜天   郊祀之制   洪武元年,中书省臣李善长等奉敕撰进《郊祀议》,略言:   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报天,夏至报地,所以顺阴阳之义也。祭天于

  • 卷一百八·列传第五·柯劭忞

      ○太祖诸子三 拖雷上   △旭烈兀出伯 阿八哈台古塔儿   拖雷,太祖第四子也。甫能言,太祖为泰亦赤兀入所虏,额诃伦太后及家人皆谓不能免;拖雷独曰:“我父乘栗色马归矣。”咸以为妄语。翼日,太祖果至。乘锁儿罕失剌

  • 读礼通考卷九十·徐乾学

    葬考九山陵三唐献祖建初陵唐书开元十一年八月追号宣皇帝曰献祖元和郡县志宣皇帝建初陵髙四丈周回八十丈懿祖啓运陵唐书开元十一年八月追号光皇帝曰懿祖元和郡县志光皇帝啓运陵髙四丈周回六十步建初啓运二陵共茔周一百

  •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成化二十二年秋七月甲辰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祭历代帝王陵寝遣太常寺乐舞生赍香祝付所在有司行礼○以湘阴县河泊所课钞赐吉王见浚三年时王奏请湘潭县税课局河泊所并湘阴县河泊所课钞户部覆奏湘潭无税课局而

  • 卷之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三二三谕道光二十年五月初九日一二二○一--三·佚名

    淡水分府刘,谕总理:协同庄副、庄耆等选举庄正特授淡水分府刘为谕饬佥举顶充事。本年三月初三日,据乌树林、石岗仔庄庄正黄绍坤呈称:「伊充该庄庄正,上年忽沾疯疾,至今手足病废,又兼年老,恳准退办,另饬举充

  • 第二十五卷 仕绩 一 六·缪荃孙

    常 州 府 三 明(下)陆南阳陆南阳,字伯明,武进人。尝从唐顺之游,一时学者争出其门,因著讲义行世。以贡授湖广善化知县。纤毫无取,赎金悉用积谷,又捐俸以济诸生贫乏者。有不便于民,力争之上官,必得乃已。久之,拂衣归。

  • 奔丧·戴圣

    奔丧之礼: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遂行,日行百里,不以夜行。唯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若未得行,则成服而后行。过国至竟,哭尽哀而止。哭辟市朝。望其国竟哭。至于家,入门左,升自西阶,殡东,西面坐,哭尽哀,括发袒

  • 卷二十四·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二十四礼运名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隂阳转运之道张子曰礼运本是一片段文字混混然一大意须是据大体而观之乃能见胡氏曰礼运是子游作昔者仲尼与於蜡宾

  • 学蔀通辨卷之四·陈建

    后编上此卷所载象山师弟作弄精神分明禅学而假借儒书以遮掩之也此为勘破禅陆根本朱子答许中应书云世衰道微异端蠭起近年以来乃有假佛释之似以乱孔孟之实者其法首以读书穷理为大禁常欲学者注其心于茫昧不可知之地以侥幸

  • 卷二十二·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二孟子三万章上问舜徃于田章【幷下章】黄先之説舜事亲处见得圣人所以孝其亲者全然都是天理略无一豪人欲之私所以举天下之物皆不足以解忧唯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 温宿县分防柯坪乡土志·潘宗岳

    方志书。 潘宗岳修。 柯坪,清 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分县,隶温宿县。民国时建县。是 志系奉饬编辑之小学教材,成书于光绪末年。不分卷,列 14目,概述该地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地理、民族等。内 容简略,仅3000余字。惟所载

  • 礼经会元·叶时

    四卷。宋叶时撰。叶时生卒年不详,字秀发,自号竹野愚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十一年间(1184)进士。授奉国军节度推官,历任吏部尚书,理宗初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以宝文阁学士提举崇福宫。卒谥号文康。《礼经会元》以概